一种天然杀菌除虫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5172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和植物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杀菌除虫剂。
背景技术
:漆树是指漆树科(Anacardiaceae)漆树属(Toxico-dendron)的一类植物,隶属亚热带区系,新生代第3纪古老孑遗树种,是我国重要经济树种。漆树全属20余种,主要分布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至中美洲,印度、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中国漆树属植物共有15种,在我国南部各省区均有分布。在云南的分布十分广泛,云南漆树的特点是,有从不过8米的小乔木到高达18米以上的大乔木的多个类型。奇数羽叶的小叶数目有少至1片的,也有多到21片的,以9~15片的类型居多;叶形偏小,多呈狭卵形。种实丰盛饱满。除割漆之外,常有提蜡榨油的价值。漆树的物候在云南各地也不一,前后相差2~3个节令。云南漆树多变、高大的特点是与其生境分不开的。云南地形的84%是山地。从滇东北的海拔800~2000米,到滇西北的2100~2800米之间都有漆树分布。大叶漆树,拉丁名:Toxicodendronhookeri(SahnietBahadur)C.Y.WuetT.L.Mingvar.hookeri,小乔木。产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1250-2600米的阔叶林中。多叶小漆树,拉丁名:Toxicodendrondelavayi,小乔木。产于国内云南,四川,生长于海拔1900-2400米的阔叶林中。小漆树,拉丁名:Toxicodendrondelavayi(Franch.)F.A.Barkl.,小灌木。产云南中部至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长于海拔1100-2500米。漆叶为漆树科漆树属植物漆树的叶,漆叶可入药,最早见于古方“漆叶青黏散”,《本草纲目》载其性温味辛、有小毒、主治五尸劳疾、杀虫。其在传统中医中为少常用药,但在漆树产区及民间应用广泛,且确有疗效。近代科学研究表明,漆叶的功效不可忽视,目前,在漆树造林、生漆生产、漆酚漆酶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方面的报道很多,但对漆树中漆叶的应用却少有研究和报道,仅见少数植物学和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根据西北大学晁菲对漆树叶的研究表明,漆树叶中主要含有漆酚类化合物,对漆叶中的漆酚类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初步确定了其中9个漆酚类化合物。在谢立璟、张丽霞等人的文献“漆树叶皮肤刺激性与致敏性的实验研究”中,表明漆树叶对实验动物皮肤有轻度刺激性,无致敏性。通过文献及专利检索,对于用漆树芽/叶/芽提取物/叶提取物/芽和叶提取物制备用于杀菌除虫的产品目前还未见有文献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漆树叶或其提取物的天然杀菌除虫剂,并加快漆树叶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杀菌和除虫等领域应用,使漆树资源得到高效开发利用,进而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利用漆树叶或其提取物的天然杀菌除虫剂,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漆树嫩芽或树叶并用清水洗净、干燥至含水量为1-5%、粉碎至20-60目;(2)按g:g固液比1:20-100的比例在步骤(1)的原料中加入水和/或乙醇,混匀后在25-100℃、压力0-0.3MPa、搅拌速度50-100r/min条件下处理1-48h,处理1-2次,合并后待用;(3)按油脂和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2-1的比例,将油脂和乳化剂混合,在40-80℃、搅拌速度50-100r/min条件下乳化处理0.5-2h,乳化均匀完全后待用,其中油脂与漆树树叶的质量比为1-2:1;(4)在步骤(2)提取液和漆树叶或芽一并加入步骤(3)的乳化后油脂中,搅拌0.5-2h,静置2-8h后分相;(5)将步骤(4)分层液体的下层水相部分用分液漏斗分出并过滤后即得漆树树叶提取物。所述步骤(1)中的漆树叶可为新鲜、无腐烂的原料。上述步骤中所述的漆树叶可为一种或多种漆树叶。上述步骤中所述的各种不同漆树叶可以混合后粉碎、提取。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利用漆树叶或其提取物的天然杀菌除虫剂,目前在市面上还未有出现。本发明对现有技术和产品而言,提供了一种利用漆树叶或其提取物的天然杀菌除虫剂,进一步丰富了现有杀菌和除虫产品,不但将漆树树叶加工为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延长了漆树的产业链。现有杀菌除虫剂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使用化学药品的杀菌除虫剂较多,药液残留量大、容易在动物体内沉积,对水土、生态造成污染,害虫易产生抗药性,成本较高,并在喷施农药时对施药人员产生一定刺激和健康损害。本发明产品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对害虫产生内吸作用和拒食忌避作用,对细菌产生免疫作用,并对作物产生保护作用,从而达到杀菌除虫的功效。本发明产品较现有产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纯天然杀菌除虫剂;(2)杀菌、除虫效果好;(3)不易产生抗药性;(4)几乎不产生残留;(5)不造成水土污染;(6)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容易制备生产。下面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基础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1,其步骤如下:(1)采摘漆树树叶并用清水清洗、干燥至含水量为小于4%、粉碎至20-30目;(2)按g:g固液比1:20的比例在步骤(1)的原料中加入水,混匀后在提取温度25℃、压力0.0MPa、搅拌速度50r/min条件下处理48h,提取处理2次,合并后待用;(3)按香果油和乳化剂月桂酸单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0.2的比例,将油脂和乳化剂混合,在温度60℃、搅拌速度50r/min条件下乳化处理0.5h,乳化均匀完全后待用,其中香果油与漆树树叶的质量比为1:1;(4)在步骤(2)提取液和漆树叶一起加入步骤(3)的乳化后油脂中,搅拌0.5h,静置2h后分相;(5)将步骤(4)分层液体的下层水相部分用分液漏斗分出并用100目滤网过滤后即得漆树树叶提取物;(6)将步骤(5)处理所得的滤液按滤液:水1:5比例稀释,稀释后混匀即得一种天然杀菌除虫剂。为实验实施例产品的杀菌和除虫效能,将该混合液来防治青椒疫病、三七炭疽病、叶斑病、根腐和茎腐病,使药液沿青椒和三七茎基部淋溶到根际周围土壤里,并施以叶面喷施清液,青椒疫病防治率为45%,三七炭疽病、叶斑病、根腐和茎腐病防治率为60%。实施例2,其步骤如下:(1)采摘漆树嫩芽或树叶并用清水洗净、采用烘箱干燥至含水量为3%左右、干燥温度为60℃,并粉碎至20目左右;(2)按g:g固液比1:80的比例在步骤(1)的原料中加入水,混匀后在提取温度70℃、压力0.0MPa、搅拌速度100r/min条件下处理2h,提取处理2次,合并后待用;(3)按漆树油和乳化剂蔗糖酯的质量比为1:0.5的比例,将漆树油和乳化剂混合,在温度80℃、搅拌速度100r/min条件下乳化处理2h,乳化均匀完全后待用,其中油脂与漆树树叶的质量比为2:1;(4)在步骤(2)提取液和漆树叶或芽一并加入步骤(3)的乳化后油脂中,搅拌2h,静置8h后分相;(5)将步骤(4)分层液体的下层水相部分用分液漏斗分出并用80目滤袋过滤后即得漆树树叶提取物;(6)将步骤(5)处理所得的滤液按滤液:水1:6比例稀释,稀释后混匀即得一种天然杀菌除虫剂。为实验实施例产品的杀菌和除虫效能,试用于番茄、黄瓜灰霉病、白粉病、叶霉病防治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均匀喷雾一次,每隔8天用药一次,总次数3次,病虫害防治率可达65%。实施例3,其步骤如下:(1)采摘漆树嫩芽或树叶并用清水洗净、用微波干燥至水份为2%,微波干燥条件为干燥时间为80s、干燥温度为65℃,微波功率200W,再粉碎至40目左右;(2)按g:g固液比1:20的比例在步骤(1)的原料中加入乙醇,混匀后在提取温度55℃、压力0.1MPa、搅拌速度100r/min条件下提取处理1h,处理2次,合并后待用;(3)按茶果油和乳化剂丙二醇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为1:0.3的比例,将茶果油和乳化剂混合,在温度70℃、搅拌速度50r/min条件下乳化处理1h,乳化均匀完全后待用,其中茶果油与漆树树叶的质量比为1.5:1;(4)在步骤(2)提取液和漆树叶或芽一并加入步骤(3)的乳化后油脂中,搅拌0.5h,静置4h后分相;(5)将步骤(4)分层液体的下层水相部分用分液漏斗分出并用100目滤袋过滤后即得漆树树叶提取物;(6)将步骤(5)处理所得的滤液按滤液:水1:100比例稀释,稀释后混匀即得一种天然杀菌除虫剂。为实验实施例产品的杀菌和除虫效能,试用于番茄、黄瓜灰霉病、叶霉病防治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均匀喷雾一次。每隔7天用药一次,总次数3次,病虫害防治率可达75%。实施例4,其步骤如下:(1)采摘大叶漆树、小漆树和多叶小漆树嫩芽和树叶(质量比1:1:1)并用清水清洗、晒干至水分小于3%、粉碎至60目;(2)按g:g固液比1:100的比例在步骤(1)的原料中加入水和乙醇(质量比2:1)的混合溶剂,混匀后在提取温度50℃、压力0.05MPa、搅拌速度50r/min条件下提取处理1h,处理1次,并合并后待用;(3)按桐油和乳化剂山梨糖醇脂的质量比为1:0.2的比例,将油脂和乳化剂混合,在温度80℃、搅拌速度80r/min条件下乳化处理0.5h,乳化均匀完全后待用,其中油脂与漆树树叶的质量比为2:1;(4)在步骤(2)提取液和漆树叶或芽一并加入步骤(3)的乳化后油脂中,搅拌0.5h,静置6h后分相;(5)将步骤(4)分层液体的下层水相部分用分液漏斗分出并用100目滤布过滤后即得漆树树叶提取物;(6)将步骤(5)处理所得的滤液按滤液:水1:5比例稀释,混合均匀后即得一种天然杀菌除虫剂。为实验实施例产品的杀菌和除虫效能,试用于防治甘蓝黑斑病、菜豆锈病及炭疽病防治上。在发病初期均匀喷雾一次,每隔12天用药一次,总次数4次,病虫害防治率可达65%。实施例5,其步骤如下:(1)采摘漆树嫩芽或树叶并用清水洗净、晒干至水分小于3%、粉碎至60目;(2)按g:g固液比1:20的比例在步骤(1)的原料中加入提取溶剂水,混匀后在提取温度90℃、压力0.0MPa、搅拌速度100r/min条件下处理2h,处理2次,并合并后待用;(3)按柴油和乳化剂脂肪酸单甘油脂的质量比为1:1的比例,将油脂和乳化剂混合,在温度60℃、搅拌速度50r/min条件下乳化处理2h,乳化均匀完全后待用,其中油脂与漆树树叶的质量比为2:1;(4)在步骤(2)提取液和漆树叶或芽一并加入步骤(3)的乳化后油脂中,搅拌0.5h,静置5h后分相;(5)将步骤(4)分层液体的下层水相部分用分液漏斗分出并用100目滤网真空抽滤过滤,真空度为-0.05MPa,过滤后即得漆树树叶提取物;(6)将步骤(5)处理所得的滤液按滤液:水1:40比例稀释,稀释后混匀即得一种天然杀菌除虫剂。为实验实施例产品的杀菌和除虫效能,试用于生态茶叶叶斑病、小绿叶蝉、蚜虫和红蜘蛛病防治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均匀喷雾一次,每隔6天用药一次,总次数6次,病虫害防治率可达70%。为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产品的杀菌、抑菌能力,分别对实施例1、2、3中所得漆叶杀菌产品进行抗菌性实验,具体做法为:1、抗细菌性能(1)菌种活化以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取冻干菌种管,在菌种上加入适当浓度的营养肉汤,待菌种融化分散后,将其接种于含10mL液体营养肉汤培养基试管内,置于37°C、转速为180rpm的摇床内振荡培养24h,使菌液达到一定的浓度。(2)菌悬液的制备用接种针挑取第一代培养的菌悬液,划线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于37°C培养箱中培养24h,即为第二代培养物。挑取上述第二代培养物中典型的菌落,划线接种于琼脂斜面培养基试管中,置于37°C培养箱中培养24h,即第三代培养物。取菌种的第三代培养物,用吸管吸取无菌水3mL-5mL加入斜面培养基试管中,反复吹洗,洗下菌落,然后用吸管将洗液移至另一无菌试管中,在手掌上振荡至菌落无结团、分散均匀为止,得到细菌菌悬液,并将菌悬液稀释成106CFU/mL-107CFU/mL作为试验用菌悬液,将其置4°C冰箱冷藏备用。(3)抑菌圈的测定培养皿中倒入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0mL-I5mL,待溶液冷却凝固。将0.1mL配置好的106-107CFU/mL菌悬液均匀涂抹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待培养基表面干后用5mm的无菌打孔器打孔,分别将30μL实施例溶液注入含有菌悬液的培养皿。将接种完成后的培养基置于37°C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24h,测定抑菌圈的大小。2、抗真菌性能(1)菌种活化试验菌为黑曲霉菌,将黑曲霉菌接种于琼脂斜面培养基试管内,置于28-30°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96-120h,使其产生一定量的孢子。(2)菌悬液的制备将培养96-120h的琼脂斜面培养基试管中加入少量无菌水,用灭菌接种针轻柔刮取表面的新鲜霉菌孢子,将孢子悬液置于锥形瓶内,注入洗脱液40mL。锥形瓶中加入小玻璃珠10粒与孢子混合,密封后置于振荡器中不断振荡使孢子散开,然后用单层纱布棉过滤除去菌丝。将其装入灭菌离心管中,用离心机分离沉淀孢子,去掉上层清液。再加入洗脱液40mL,重复离心操作3次。稀释孢子悬液,并以计数板计数,制成106-107spores/mL浓度的霉菌孢子悬液。然后将盛有霉菌孢子悬液的锥形瓶放于80°C水浴锅内10min,以除去细菌营养体。将霉菌孢子悬液置于4°C冰箱冷藏备用。(3)抑菌圈的测定培养皿中倒入灭菌的琼脂培养基10mL-I5mL,待溶液冷却凝固。将0.1mL配置好的106-107CFU/mL菌悬液均匀涂抹于琼脂培养基上,待培养基表面干后用5mm的无菌打孔器打孔,分别将30μL实施例溶液注入含有菌悬液的培养皿。将接种完成后的培养基置于28°C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48-72h,测定抑菌圈的大小。以上每组实验做三次,取其平均值做为实验结果。实施例1、2、3漆叶杀菌产品抗菌性实验表实施例大肠杆菌(mm)蜡状芽孢杆菌(mm)金黄色葡萄球菌(mm)枯草芽孢杆菌(mm)黑曲霉菌(mm)111.510.37.69.97.2212.311.08.911.38.3312.411.88.310.58.6如上表所示,实施例1、2、3漆叶杀菌产品抗菌性能较为优异,不仅表现在对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等细菌的抗细菌能力较强,对于真菌中的黑曲霉菌的抑制效果也较为明显。随着配方和工艺的不同其抗菌性能有所差别。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