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承绕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2674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双轴承绕线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双轴承绕线轮。
【背景技术】
[0002]双轴承绕线轮具备绕线轮主体和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绕线轮主体上的卷筒。卷筒经由卷筒轴支承在绕线轮主体上。该卷筒轴经由轴承部件被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支承。
[0003]在这样的双轴承绕线轮中,若在抛投时卷筒高速旋转,则有在轴承部件处产生旋转音的情况。为了防止该旋转音的产生,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双轴承绕线轮借助施力机构使外圈和内圈在推力方向上位移。由此,外圈和内圈无间隙地与滚动部件接触,能够防止旋转音的产生。
[0004]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4 - 71466号公报。
[0005]但是,上述双轴承绕线轮产生下述问题:需要新设置用于设置施力机构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承绕线轮,所述双轴承绕线轮能够在不形成多余的空间的情况下设置施力机构。
[0007]涉及本发明的某个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具备第I绕线轮主体部、第2绕线轮主体部、第I轴承部件、第2轴承部件、卷筒、卷筒轴、第I施力部件。第I轴承部件安装在第I绕线轮主体部上。第2轴承部件安装在第2绕线轮主体部上。卷筒配置在第I绕线轮主体部和第2绕线轮主体部之间。卷筒轴具有第I突出部。第I突出部在第I轴承部件和第2轴承部件之间在径向上突出。卷筒轴被支承在第I及第2轴承部件上。第I施力部件配置在第I突出部和第I轴承部件之间。第I施力部件对第I突出部和第I轴承部件向互相分离的方向施力。
[0008]上述双轴承绕线轮由于第I施力部件对第I轴承部件施力,所以能够防止第I轴承部件在旋转时产生旋转音。此外,第I施力部件配置在第I轴承部件和第I突出部之间,所以不需要设置用于设置第I施力部件的新的空间。
[0009]优选的是,第I轴承部件具有内圈、外圈、及多个滚动部件。第I施力部件对前述第I轴承部件的内圈施力。根据该结构,第I轴承部件的内圈被施力,由此内圈和外圈在轴向上发生位移,能够无间隙地与滚动部件接触。
[0010]优选的是,卷筒轴具有第2突出部,前述第2突出部在第2轴承部件和第I突出部之间在径向上突出。第2突出部与第2轴承部件接触。
[0011]优选的是,双轴承绕线轮还具备第2施力部件。第2施力部件对第2轴承部件向第2突出部施力。
[0012]优选的是,第2轴承部件具有内圈、外圈、及多个滚动部件。第2突出部与第2轴承部件的内圈接触。第2施力部件对第2轴承部件的外圈施力。
[0013]优选的是,双轴承绕线轮还具备圆筒部件,前述圆筒部件安装在卷筒轴的外周侧。卷筒轴还具有第3突出部。第3突出部在比第I轴承部件更靠轴向外侧处在径向上突出。圆筒部件配置在第I轴承部件和第3突出部之间。
[0014]根据该结构,在打开第2绕线轮主体部时,能够抑制卷筒轴由于第I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从第2绕线轮主体部侧飞出的情况。即,圆筒部件配置在第3突出部和第I轴承部件之间,所以卷筒轴只能够移动到圆筒部件的两端与第I轴承部件和第3突出部抵接,能够减少上述飞出的量。
[0015]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形成多余的空间的情况下设置施力机构。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双轴承绕线轮的立体图。
[0017]图2是双轴承绕线轮的侧视图。
[0018]图3是图2的III一III线的剖视图。
[0019]图4是图3的放大图。
[0020]图5是图3的放大图。
[0021]图6是涉及变形例的双轴承绕线轮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参照附图对涉及本发明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双轴承绕线轮的立体图,图2是双轴承绕线轮的侧视图。
[0023]如图1及图2所示,双轴承绕线轮100具备绕线轮主体101、把手102、星形曳力器103。把手102及星形曳力器103能够旋转地装配于绕线轮主体101的侧面。详细地说,把手102及星形曳力器103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后述第I绕线轮主体部I的侧面。
[0024]图3是图2的III一III线的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轴向表示卷筒轴延伸的方向。具体而言,轴向是图3的左右方向。所谓径向表示以卷筒轴为中心的圆的径向。此外,所谓周向表示以卷筒轴为中心的圆的周向。
[0025]如图3所示,双轴承绕线轮100具备第I绕线轮主体部1、第2绕线轮主体部2、第I轴承部件3、第2轴承部件4、卷筒5、卷筒轴6、第I施力部件7、第2施力部件8。另外,第I绕线轮主体部I和第2绕线轮主体部2是构成绕线轮主体101的零件的一部分。
[0026]第I绕线轮主体部I具有第I侧板11和第I罩12。第I绕线轮主体部I在内部具有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由第I侧板11和第I罩12划定。
[0027]在收纳空间内收纳有旋转传递机构104。旋转传递机构104是将把手102的旋转传递至卷筒5的机构。旋转传递机构104具有与把手102 —体地旋转的驱动轴(省略图示)、与驱动轴一体地旋转的驱动齿轮(省略图示)、及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小齿轮105。
[0028]第I绕线轮主体部I具有用于保持第I轴承部件3的第I保持部13。另外,第I保持部13形成于第I侧板11。第I保持部13是大致圆筒状,向第2绕线轮主体部2延伸。另外,第I保持部13以包围形成于第I侧板11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
[0029]图4是以第I轴承部件3为中心的图3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第I保持部13的内周面具有第I台阶部131。第I台阶部131沿第I保持部13的内周面向周向延伸。详细地说,第I保持部13的内周面具有大径部132和小径部133。第I保持部13的大径部132处的内径比小径部133处的内径大。由该大径部132和小径部133形成第I台阶部131。
[0030]如图3所示,第2绕线轮主体部2具有第2侧板21和第2罩22。第2侧板21经由连结部16与第I侧板11连接。该第I侧板11、第2侧板21和连结部16 —体地形成,构成绕线轮主体101的框。例如,第I侧板11、第2侧板21、及连结部16由铝合金通过压铸成型来一体地形成。
[0031]第2绕线轮主体部2具有固定部23。固定部23安装于第2侧板21及第2罩22的至少其中一个上。
[0032]第2绕线轮主体部2具有用于保持第2轴承部件4的第2保持部24。详细地说,第2保持部24形成于固定部23。第2保持部24是大致圆筒状,向第I绕线轮主体部I延伸。
[0033]如图4所示,第I轴承部件3具有内圈31、外圈32、及多个滚动部件33。第I轴承部件3安装于第I绕线轮主体部I。详细地说,第I轴承部件3被保持于第I保持部13。更详细地说,第I轴承部件3被保持于第I保持部13的大径部132。
[0034]第I轴承部件3的外径与第I保持部13的内径大致相同。因此,第I轴承部件3向径向的移动被限制。此外,第I轴承部件3通过与第I台阶部131抵接来限制向第I绕线轮主体部I侧的移动。详细地说,第I轴承部件3的外圈32与第I台阶部131抵接。
[0035]图5是以第2轴承部件4为中心的图3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第2轴承部件4具有内圈41、外圈42、及多个滚动部件43。第2轴承部件4安装于第2绕线轮主体部2。详细地说,第2轴承部件4保持于第2保持部24。第2轴承部件4的外径与第2保持部24的内径大致相同。
[0036]如图3所示,卷筒5配置于第I绕线轮主体部I和第2绕线轮主体部2之间。卷筒5是大致圆筒状,向轴向延伸。卷筒5具有卷筒主体部51和轴套部52。卷筒主体部51是大致圆筒状,构成为在外周面上卷有钓鱼线。
[0037]轴套部52配置于卷筒主体部51的内周侧。轴套部52是圆筒状,在轴向上延伸。轴套部52经由连结部53与卷筒主体部51连结。另外,连结部53在径向上延伸,连结于卷筒主体部51的内周面和轴套部52的外周面。
[0038]卷筒轴6被第I轴承部件3及第2轴承部件4支承。S卩,卷筒轴6经由第I轴承部件3被能够旋转地支承于第I绕线轮主体部I。此外,卷筒轴6经由第2轴承部件4被能够旋转地支承于第2绕线轮主体部2。
[0039]卷筒轴6具有轴主体部60、第I突出部61、及第2突出部62。另外,轴主体部60、第I突出部61、及第2突出部62由I个部件形成。卷筒轴6在轴主体部60处被第I及第2轴承部件3、4支承。
[0040]轴主体部60是圆柱状,从第I绕线轮主体部I延伸至第2绕线轮主体部2。详细地说,轴主体部60的第I端面抵接于第I绕线轮主体部I,轴主体部60的第2端面抵接于第2绕线轮主体部2。
[0041]更详细地说,第I绕线轮主体部I具有制动盖14。制动盖14螺纹接合于形成在第I罩12上的圆筒状的螺纹接合部121。在制动盖14内上配置有第I摩擦板15。在该第I摩擦板15上抵接有轴主体部60的第I端面。
[0042]第2绕线轮主体部2具有第2摩擦板25。第2摩擦板25配置于第2保持部24的底部。在该第2摩擦板25上抵接有轴主体部60的第2端面。
[0043]第I突出部61配置于第I轴承部件3和第2轴承部件4之间。如图4所示,第I突出部61在径向上突出。S卩,第I突出部61直径比轴主体部60大,从轴主体部60向径向突出。由第I突出部61和轴主体部60形成第2台阶部64。
[0044]第I突出部61是圆柱状。在该第I突出部61上安装有卷筒5。详细地说,在第I突出部61上安装有轴套部52。例如,第I突出部61和轴套部52花键嵌合。
[0045]如图3所示,第2突出部62配置于第2轴承部件4和第I突出部61之间。如图5所示,第2突出部62在径向上突出。S卩,第2突出部62直径比轴主体部60大,从轴主体部60向径向突出。由第2突出部62和轴主体部60形成第3台阶部65。
[0046]第2突出部62是圆柱状。第2突出部62与第2轴承部件4接触。详细地说,第2突出部62与第2轴承部件4的内圈41接触。另外,第3台阶部65接触至第2轴承部件4的内圈41。
[0047]如图3所示,卷筒轴6还具有离合器销63。离合器销63在径向上贯通轴主体部60。S卩,离合器销63在径向上突出。离合器销63在轴向上配置于第I轴承部件3和小齿轮105之间。S卩,离合器销63配置于比第I轴承部件3更靠轴向外侧的位置。另外,该离合器销63是本发明的第3突出部的一例。
[0048]小齿轮105在轴向上移动,由此,小齿轮105与离合器销63发生卡合或解除卡合。详细地说,小齿轮105被螺旋弹簧(省略图示)施力,以便与离合器销63发生卡合。使该小齿轮105向从离合器销63分离的方向移动,由此,小齿轮105与离合器销63的卡合脱离。若这样卡合脱离,则来自把手102的旋转不会传递至卷筒轴6。
[0049]如图4所示,第I施力部件7对第I突出部61和第I轴承部件3向互相分离的方向施力。第I施力部件7对第I轴承部件3的内圈31施力。第I施力部件7例如是压缩螺旋弹簧。第I施力部件7配置于第I突出部61和第I轴承部件3之间。第I施力部件7对第I突出部61及第I轴承部件3在轴向上施力。轴主体部60在第I施力部件7的内部延伸。
[0050]第I施力部件7经由第I垫圈106对第I轴承部件3向第I绕线轮主体部I侧施力。即,第I施力部件7对第I轴承部件3向图4的左侧施力。第I施力部件7经由第2垫圈107对第I突出部61向第2绕线轮主体部2侧施力。详细地说,第I施力部件7被支承于第2台阶部64。
[0051]第I施力部件7的内径比轴主体部60的外径大,比第I突出部61的外径小。此夕卜,第I施力部件7的内径比第I轴承部件3的内圈31的外径小。
[0052]如以上说明,第I施力部件7对第I轴承部件3的内圈31向第I绕线轮主体部I侧施力,第I轴承部件3的外圈32在第I绕线轮主体部I侧被支承。因此,内圈31和各滚动部件33互相无间隙地接触。此外,外圈32和各滚动部件33也互相无间隙地接触。结果,能够抑制来自第I轴承部件3的旋转音的产生。
[0053]如图5所示,第2施力部件8对第2轴承部件4向第2突出部62施力。具体而言,第2施力部件8对第2轴承部件4向图5的左侧施力。详细地说,第2施力部件8对第2轴承部件4的外圈42施力。
[0054]第2施力部件8例如是压缩螺旋弹簧。第2施力部件8配置于第2保持部24的底面和第2轴承部件4之间。第2轴承部件4配置于第2突出部62和第2施力部件8之间。
[0055]如以上说明,第2施力部件8对第2轴承部件4的外圈42向第2突出部62施力,第2轴承部件4的内圈41被第2突出部62支承。因此,内圈41和各滚动部件43互相无间隙地接触。此外,外圈42和各滚动部件43也互相无间隙地接触。结果,能够抑制来自第2轴承部件4的旋转音的产生。
[0056]根据涉及上述实施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100,第I施力部件7配置于第I轴承部件3和第I突出部61之间,所以不需要设置用于设置第I施力部件7的新的空间。
[0057]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多种改变。
[0058]夺形例I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I台阶部131在周向上连续地延伸,但也可以是,第I台阶部131在周向上间断地形成。
[0059]夺形例2
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圆筒部件9配置于离合器销63和第I轴承部件3之间。圆筒部件9配置于卷筒轴6的外周侧。圆筒部件9的内径为离合器销63不能通过的尺寸。
[0060]附图标记说明
I第I绕线轮主体部;2第2绕线轮主体部;3第I轴承部件;4第2轴承部件;5卷筒;6卷筒轴;7第I施力部件;8第2施力部件;9圆筒部件。
【主权项】
1.一种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I绕线轮主体部、第2绕线轮主体部、第I轴承部件、第2轴承部件、卷筒、卷筒轴、第I施力部件, 前述第I轴承部件安装在前述第I绕线轮主体部上, 前述第2轴承部件安装在前述第2绕线轮主体部上, 前述卷筒配置在前述第I绕线轮主体部和前述第2绕线轮主体部之间, 前述卷筒轴具有在前述第I轴承部件和前述第2轴承部件之间向径向突出的第I突出部,前述卷筒轴被支承在前述第I轴承部件及前述第2轴承部件上, 前述第I施力部件配置在前述第I突出部和前述第I轴承部件之间,前述第I施力部件对前述第I突出部和前述第I轴承部件向互相分离的方向施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I轴承部件具有内圈、外圈及多个滚动部件,前述第I施力部件对前述第I轴承部件的内圈施力。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卷筒轴具有在前述第2轴承部件和前述第I突出部之间向径向突出的第2突出部,前述第2突出部与前述第2轴承部件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2施力部件,前述第2施力部件对前述第2轴承部件向前述第2突出部施力。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轴承部件具有内圈、外圈及多个滚动部件,前述第2突出部与前述第2轴承部件的内圈接触,前述第2施力部件对前述第2轴承部件的外圈施力。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圆筒部件,前述圆筒部件安装在前述卷筒轴的外周侧,前述卷筒轴在比前述第I轴承部件更靠轴向外侧处还具有在径向上突出的第3突出部,前述圆筒部件配置在前述第I轴承部件和前述第3突出部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绕线轮,所述双轴承绕线轮能够在不形成多余的空间的情况下设置施力机构。双轴承绕线轮(100)具备第1绕线轮主体部(1)、第2绕线轮主体部(2)、第1轴承部件(3)、第2轴承部件(4)、卷筒(5)、卷筒轴(6)、第1施力部件(7)。第1轴承部件(3)安装于第1绕线轮主体部(1)。第2轴承部件(4)安装于第2绕线轮主体部(2)。卷筒轴(6)具有第1突出部(61)。第1突出部(61)在第1轴承部件(3)和第2轴承部件(4)之间在径向上突出。卷筒轴(6)支承于第1及第2轴承部件(3、4)。第1施力部件(7)对第1突出部(61)和第1轴承部件(3)在互相分离的方向上施力。
【IPC分类】A01K89/015
【公开号】CN105707028
【申请号】CN201510886578
【发明人】武智邦生, 大古濑广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