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008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菊苣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菊苣,又名咖啡草、咖啡萝卜,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短粗,茎直立,有棱,中空,多分枝,叶互生,长倒披针形,头状花序,花冠舌状,花色青蓝;叶片质地嫩、适口性好、无异味,富含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钙,磷等各种营养物质,叶可调制生菜,菊苣为药食两用植物,中药名分别为菊苣、菊苣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胃等功效,根含菊糖及芳香族物质,可提制代用咖啡,促进人体消化器官活动,植物的地上部分及根可供药用。目前在菊苣的种植上,已有大量的相关文献报道,如申请号201310481008.X《一种菊苣的种植方法》,其中公开了一种菊苣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再如申请号201510518530.X《一种富硒菊苣的栽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整地施肥,种子处理,适时播种,水肥管理,刈割,放牧,起收。综上所述,菊苣营养价值丰富,作为药食两用植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基于此,本研究者在现有种植菊苣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菊苣的种植方法,缩短种子的出芽时间,使种子组织饱满,减少病菌发生率,提高其存活率,通过基底肥和追肥过程最大限度的满足菊苣生长的营养物质,促进菊苣生长,缩短生命周期。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菊苣的种植方法。具体是这样实现的: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pH在6~7.5,土质疏松的土壤,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在30~50cm,去除石头等杂质,将土表土壤耙平。选择排灌方便的土地,保证了菊苣在全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充足,也避免了根腐病的发生,在对土壤的深挖深翻的过程中,保证了空气的流通,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育。施基底肥:横向开沟,沟深10~15cm,沟宽20~40cm,亩施基底肥1500~2000kg,基底肥施完后回填一层2~3cm的薄土。通过富含营养物质的基底肥的施用,使种子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得以储存,在后期进行追肥即可,避免了劳动时间和成本的浪费。选种、处理、播种:选择抗逆性强、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晒3~4h,然后用3%的乙醇溶液浸泡30~40s,捞出晾干,再用浸种剂浸泡10min,捞出将种子用轻薄的纱布包1~2层,保持温度20~30℃,相对湿度在40~6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将处理后的种子混入4~5倍种子重量的细土中,混合均匀,然后撒播至沟内,覆盖1~2cm的薄土,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通过种子的选取,最大限度的在本源上保证了种子无病害,提高了种子的存活率,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光照和温度,保证种子的出芽率和质量,通过浸种剂在播种前对种子浸泡,提高种子代谢活动,促进酶活动,获得理想的无菌苗。水肥管理:采用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水,沟宽5~10cm,沟深10~15cm,全发育期灌水5~7次,每亩追施有机复合肥两次,每次亩施量在400~500kg。采用沟灌的方式进行浇灌,实行量少次数多的原则,保证了菊苣全生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水分,同时也避免了出现积水,导致烂根的现象,追加有机复合肥,保证了菊苣生长所需营养的供给,加快生长。病虫害防治:通过混合药剂的喷施,按不同剂量,在发病前喷施1次,间隔,在发病过程中喷施1~2次,间隔1~2个月。菊苣生长一般以霜霉病,腐烂病为主,通过药剂的混合,达到增效的目的,在预防霜霉病,腐烂病的同时,同时也防治了其他病害虫,为菊苣营造安全无害的生长环境。刈割:植株生长至40~50cm进行刈割,刈割方式为斜刀口,留茬5~7cm,在刈割前用25%多菌灵800倍液进行喷施一次,每次刈割后每亩追施氮肥5~10kg,磷肥3~6kg。通过在刈割前用多菌灵液对菊苣的喷施,可以有效的防止土壤中的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对菊苣刈割后的伤口的危害,保证了菊苣的再生率。优选地,所述的基底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混合制成:腐熟肥40~50份,磷酸二胺10~20份,硫酸钾20~30份,氯化钾15~30份,钼微肥1~2份,锰微肥0.5~2份;其中腐熟肥是将禽畜粪便和垫圈材料混合堆积,堆积高度在1~2m,温度在20~30℃,堆积6~7个月。通过在基底肥加入腐熟肥、氮磷钾元素和微量元素,充足的供给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元素,保证种子生长,为实现丰质、高产奠定基础。优选地,所述的浸种剂是将10%H2O2,25%多菌灵800~1000倍液,0.0435~0.0456%生理盐水,按照体积比0.8~1.2∶0.3~0.6∶2~4的量混合而成。通过浸种剂的浸泡,促进种子的代谢活动,保证种子萌芽率,实现种子的无菌,无害,保证了种子的存活率和萌芽率,提高产量。优选地,所述的有机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秸秆20~30份,牛羊粪便15~20份,贝壳粉5~10份,草木灰10~15份,磷矿粉10~20份,尿素15~30份,腐殖酸5~15份,硫酸锌4~8份,硫酸亚铁3~9份,解磷菌0.5~1份,解钾菌0.5~1份。在追肥过程中,施加有机复合肥,补给了菊苣的营养,在氮磷钾元素的基础上,大量补充了微量元素,保证菊苣的快速生长,同时,也避免了磷,钾元素被土壤所固定,导致营养流失的情况。优选地,所述的混合药剂是将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50%安克1500~2000倍液,50%多菌灵400~800倍液,按体积比1∶0.8∶1.2进行混合制得。通过药剂的混合增效,在病害虫的防治上做到防患于未然,为菊苣的生长提供无害,无毒的环境,为实现菊苣的丰质,高产提供保障。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生产的菊苣高产,营养成分含量高,无病害,生长速度快,通过对菊苣的选种,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一系列的步骤,减少施肥次数,节省劳动时间和成本,同时在对种子进行光照和浸种剂的配合,使得种子无菌、无害,在基底肥和追肥的过程中,为菊苣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防止磷、钾被土壤所固定,提高利用率,为实现菊苣的高产,营养成分高,无病害提供了有利保障。尤其是在浸种剂成分的选取上,本研究者通过大量的研究,选取杀菌效果良好,对种子本身损伤较小的成分,在浸泡时间的限定上,使药剂残留量达到最小,最大限度的调节种子内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酶的活性,同时,在基底肥和有机复合肥的配方上,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菊苣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缩短菊苣生长周期,增加当季菊苣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pH在6,土质疏松的土壤,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在30cm,去除石头等杂质,将土表土壤耙平。施基底肥:横向开沟,沟深10cm,沟宽20cm,亩施基底肥1500kg,基底肥施完后回填一层2cm的薄土。选种、处理、播种:选择抗逆性强、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晒3h,然后用3%的乙醇溶液浸泡30s,捞出晾干,再用浸种剂浸泡10min,捞出将种子用轻薄的纱布包1层,保持温度20℃,相对湿度在4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将处理后的种子混入4倍于种子重量的细土中,混合均匀,然后撒播至沟内,覆盖1cm的薄土,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水肥管理:采用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水,沟宽5cm,沟深10cm,全发育期灌水5次,每亩追施有机复合肥两次,每次亩施量在400kg;病虫害防治:通过混合药剂的喷施,按不同剂量,在发病前喷施1次,间隔,在发病过程中喷施1次,间隔1个月;刈割:植株生长至40cm进行刈割,刈割方式为斜刀口,留茬5cm,在刈割前用25%多菌灵800倍液进行喷施一次,每次刈割后每亩追施氮肥5kg,磷肥3kg。制备基底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混合制成:腐熟肥40kg,磷酸二胺10kg,硫酸钾20kg,氯化钾15kg,钼微肥1kg,锰微肥0.5kg;其中腐熟肥是将禽畜粪便和垫圈材料混合堆积,堆积高度在1m,温度在20℃,堆积6个月。制备浸种剂,将10%H2O2,25%多菌灵800倍液,浓度为0.0435%的生理盐水,按照体积比0.8∶0.3∶2的量混合而成。制备有机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秸秆20kg,牛羊粪便15kg,贝壳粉5kg,草木灰10kg,磷矿粉10kg,尿素15kg,腐殖酸5kg,硫酸锌4kg,硫酸亚铁3kg,解磷菌0.5kg,解钾菌0.5kg。制备混合药剂,将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50%安克1500倍液、50%多菌灵400倍液,按体积比1∶0.8∶1.2进行混合制得。实施例2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pH在7.5,土质疏松的土壤,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在50cm,去除石头等杂质,将土表土壤耙平;施基底肥:横向开沟,沟深15cm,沟宽40cm,亩施基底肥2000kg,基底肥施完后回填一层3cm的薄土;选种、处理、播种:选择抗逆性强、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晒4h,然后用3%的乙醇溶液浸泡40s,捞出晾干,再用浸种剂浸泡10min,捞出将种子用轻薄的纱布包2层,保持温度30℃,相对湿度在6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将处理后的种子混入5倍种子重量的细土中,混合均匀,然后撒播至沟内,覆盖2cm的薄土,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水肥管理:采用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水,沟宽10cm,沟深15cm,全发育期灌水7次,每亩追施有机复合肥两次,每次亩施量在500kg;病虫害防治:通过混合药剂的喷施,按不同剂量,在发病前喷施1次,间隔,在发病过程中喷施2次,间隔2个月;刈割:植株生长至40~50cm进行刈割,刈割方式为斜刀口,留茬7cm,在刈割前用25%多菌灵800倍液进行喷施一次,每次刈割后每亩追施氮肥10kg,磷肥6kg。制备基底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混合制成:腐熟肥50kg,磷酸二胺20kg,硫酸钾30kg,氯化钾30kg,钼微肥2kg,锰微肥2kg;其中腐熟肥是将禽畜粪便和垫圈材料混合堆积,堆积高度在2m,温度在30℃,堆积7个月。制备浸种剂是将10%H2O2,25%多菌灵1000倍液,0.0456%生理盐水,按照体积比1.2∶0.6∶4的量混合而成。制备有机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秸秆30kg,牛羊粪便20kg,贝壳粉10kg,草木灰15kg,磷矿粉20kg,尿素30kg,腐殖酸15kg,硫酸锌8kg,硫酸亚铁9kg,解磷菌1kg,解钾菌1kg。制备混合药剂,将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50%安克1500倍液、50%多菌灵400倍液,按体积比1∶0.8∶1.2进行混合制得。实施例3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pH在7,土质疏松的土壤,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在40cm,去除石头等杂质,将土表土壤耙平;施基底肥:横向开沟,沟深12cm,沟宽30cm,亩施基底肥1800kg,基底肥施完后回填一层3cm的薄土;选种、处理、播种:选择抗逆性强、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晒3h,然后用3%的乙醇溶液浸泡35s,捞出晾干,再用浸种剂浸泡10min,捞出将种子用轻薄的纱布包1层,保持温度25℃,相对湿度在5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将处理后的种子混入5倍种子重量的细土中,混合均匀,然后撒播至沟内,覆盖2cm的薄土,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水肥管理:采用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水,沟宽8cm,沟深12cm,全发育期灌水6次,每亩追施有机复合肥两次,每次亩施量在450kg;病虫害防治:通过混合药剂的喷施,按不同剂量,在发病前喷施1次,间隔,在发病过程中喷施2次,间隔1个月;刈割:植株生长至45cm进行刈割,刈割方式为斜刀口,留茬6cm,在刈割前用25%多菌灵800倍液进行喷施一次,每次刈割后每亩追施氮肥8kg,磷肥5kg。制备基底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混合制成:腐熟肥45kg,磷酸二胺15kg,硫酸钾25kg,氯化钾20kg,钼微肥1.5kg,锰微肥1kg;其中腐熟肥是将禽畜粪便和垫圈材料混合堆积,堆积高度在2m,温度在25℃,堆积7个月。制备浸种剂,将10%H2O2,25%多菌灵900倍液,0.0445%生理盐水,按照体积比1∶0.4∶3的量混合而成。制备有机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秸秆25kg,牛羊粪便18kg,贝壳粉7kg,草木灰13kg,磷矿粉15kg,尿素20kg,腐殖酸10kg,硫酸锌7kg,硫酸亚铁6kg,解磷菌0.7kg,解钾菌0.8kg。制备混合药剂,将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50%安克1500倍液、50%多菌灵400倍液,按体积比1∶0.8∶1.2进行混合制得。实施例4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pH在7.5,土质疏松的土壤,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在30cm,去除石头等杂质,将土表土壤耙平;施基底肥:横向开沟,沟深10cm,沟宽40cm,亩施基底肥2000kg,基底肥施完后回填一层2cm的薄土;选种、处理、播种:选择抗逆性强、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晒3h,然后用3%的乙醇溶液浸泡40s,捞出晾干,再用浸种剂浸泡10min,捞出将种子用轻薄的纱布包1层,保持温度25℃,相对湿度在6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将处理后的种子混入5倍种子重量的细土中,混合均匀,然后撒播至沟内,覆盖1cm的薄土,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水肥管理:采用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水,沟宽10cm,沟深13cm,全发育期灌水5次,每亩追施有机复合肥两次,每次亩施量在500kg;病虫害防治:通过混合药剂的喷施,按不同剂量,在发病前喷施1次,间隔,在发病过程中喷施1次,间隔2个月;刈割:植株生长至50cm进行刈割,刈割方式为斜刀口,留茬7cm,在刈割前用25%多菌灵800倍液进行喷施一次,每次刈割后每亩追施氮肥10kg,磷肥3kg。制备基底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混合制成:腐熟肥50kg,磷酸二胺10kg,硫酸钾20kg,氯化钾30kg,钼微肥2kg,锰微肥1.7kg;其中腐熟肥是将禽畜粪便和垫圈材料混合堆积,堆积高度在2m,温度在30℃,堆积6个月。制备浸种剂,将10%H2O2,25%多菌灵1000倍液,0.0456%生理盐水,按照体积比0.8∶0.5∶3.5的量混合而成。制备有机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秸秆30kg,牛羊粪便20kg,贝壳粉5kg,草木灰10kg,磷矿粉15kg,尿素22kg,腐殖酸13kg,硫酸锌7kg,硫酸亚铁4kg,解磷菌0.6kg,解钾菌0.9kg。制备混合药剂,将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50%安克1500倍液、50%多菌灵400倍液,按体积比1∶0.8∶1.2进行混合制得。实施例5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pH在6,土质疏松的土壤,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在40cm,去除石头等杂质,将土表土壤耙平;施基底肥:横向开沟,沟深12cm,沟宽35cm,亩施基底肥2000kg,基底肥施完后回填一层2cm的薄土;选种、处理、播种:选择抗逆性强、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晒3h,然后用3%的乙醇溶液浸泡38s,捞出晾干,再用浸种剂浸泡10min,捞出将种子用轻薄的纱布包1层,保持温度26℃,相对湿度在55%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将处理后的种子混入5倍种子重量的细土中,混合均匀,然后撒播至沟内,覆盖1cm的薄土,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水肥管理:采用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水,沟宽0cm,沟深10cm,全发育期灌水5次,每亩追施有机复合肥两次,每次亩施量在450kg;病虫害防治:通过混合药剂的喷施,按不同剂量,在发病前喷施1次,间隔,在发病过程中喷施1次,间隔2个月;刈割:植株生长至40~50cm进行刈割,刈割方式为斜刀口,留茬7cm,在刈割前用25%多菌灵800倍液进行喷施一次,每次刈割后每亩追施氮肥10kg,磷肥4kg。制备基底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混合制成:腐熟肥50kg,磷酸二胺10kg,硫酸钾30kg,氯化钾30kg,钼微肥1kg,锰微肥2kg;其中腐熟肥是将禽畜粪便和垫圈材料混合堆积,堆积高度在1m,温度在25℃,堆积7个月。制备浸种剂是将10%H2O2,25%多菌灵1000倍液,浓度为0.0435%生理盐水,按照体积比0.8∶0.4∶4的量混合而成。制备有机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秸秆30kg,牛羊粪便20kg,贝壳粉5kg,草木灰14kg,磷矿粉15kg,尿素18kg,腐殖酸8kg,硫酸锌4kg,硫酸亚铁9kg,解磷菌1kg,解钾菌0.7kg。制备混合药剂是将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安克15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按体积比1∶0.8∶1.2进行混合制得。测试例对当季菊苣的成分含量以及成活率进行测定,以百分含量计算,取平均值,采用现有菊苣的种植方法作为空白例,进行对比,采用凯氏半微量定氮法进行粗蛋白质的测定,用粗纤维测定仪进行粗纤维的测定,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粗脂肪的量,硝酸-高氯酸消煮法测定钙含量,测试结果如下:对象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钙含量成活率实施例120.3211.284.421.2798实施例220.5611.394.391.2598实施例323.1912.444.511.3199实施例420.5711.364.451.1997实施例521.1211.514.431.2398空白例19.9210.784.161.1296综上所述,实施例3的成分含量最高,按上述实施例种植的菊苣,提高了菊苣的品质,与现有菊苣种植相比,成分有所提高,菊苣存活率高。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