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棉花蚜虫的艾草水提液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4789阅读:16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害虫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棉花蚜虫的艾草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种植期间将遭受多种病虫的危害,我国棉花产量常年因病虫危害损失15%~20%,严重发生年份损失50%以上,甚至绝收,全国通过病虫防控每年可挽回损失90万吨以上。由于农业生物灾害具有自然灾害所特有的长期性、反复性和突发性,特别是我国棉花有害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起伏变化复杂、致灾频率高,加上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不断变更,同时又受异常气候的影响,使得棉花病虫防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棉花蚜虫属半翅目蚜科,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主要通过取食植物汁液和传播病毒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转基因棉推广以来,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棉花蚜虫、盲蝽等刺吸性害虫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棉花蚜虫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化学防治过程中大量不合理地滥用化学农药,例如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随意增加用药剂量和施药频率等,不仅严重杀伤了天敌昆虫,而且还导致棉花蚜虫的抗药性发展速度加快,抗性程度升高,抗性背景复杂,进而导致防治越来越困难、防治成本愈来愈高。

目前已有研究指出,以艾草与荆芥、杨树叶、无花果叶等植物根茎根茎叶为原料,制作提取液可用于消灭叶螨、蓟马等病虫害,但是该方法制作提取液所需的原材料较多、原材料之间的配比难以掌握,同时对害虫的灭杀效果较差、虫害易反复发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无残留、防治效果好,可用于防治棉花蚜虫的艾草水提液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防治棉花蚜虫的艾草水提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集艾草顶端嫩叶,去杂并用清水洗净,晾干叶面多余水分;第二步,将第一步的产物粉碎,与水以1:10~25的重量比混合并煮沸15分钟,自然凉液;第三步,将第二步的产物进行过滤,除去叶片残渣,即获得艾草水提液。艾草嫩叶优选3天内发出的嫩叶,粉碎后的叶片宽度小于5mm。

进一步,还可向第三步所获得的艾草水提液中添加防腐剂,并搅拌混合均匀。添加防腐剂,可以在不降低灭杀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延长艾草水提液的储存时间。

一种用于防治棉花蚜虫的艾草水提液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提取液中加入重量比为0.1%的中性洗衣粉或冰醋酸作为附着剂,制备成喷雾剂;第二步,作为防治棉花蚜虫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对全株进行喷雾1~2次;第三步,作为预防棉花蚜虫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对全株进行喷雾1次。通过加入中性洗衣粉或冰醋酸作为附着剂,可以提高艾草水提液在具有蜡质层的棉花叶面上的附着效果,减少艾草水提液的流失,提高防治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防治棉花蚜虫的艾草水提液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以艾草嫩叶为原料,原料易于获取,无毒无害;通过粉碎、煮沸、过滤等步骤获得的艾草水提液,操作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在棉花蚜虫发作时进行喷洒,可以起到很好地灭杀效果,未发作时喷洒也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经过实际应用试验,灭杀效果可以达到31%以上。由于艾草为可食用的药用植物,在实际使用中不会产生药物残留的危害,也不会对棉花蚜虫引起抗药性。同时,因为减少了棉花蚜虫的危害,棉花有6-10%的增产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一种用于防治棉花蚜虫的艾草水提液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出的用于防治棉花蚜虫的艾草水提液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一种用于防治棉花蚜虫的艾草水提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集艾草顶端3天内发出的嫩叶,去杂并用清水洗净,晾干叶面多余水分;第二步,将第一步的产物粉碎,粉碎后的叶片宽度小于5mm,之后与水以1:10~25的重量比混合并煮沸15分钟,自然凉液;第三步,将第二步的产物进行过滤,除去叶片残渣,即获得艾草水提液。

为了有效延长艾草水提液的储存时间,还可向第三步所获得的艾草水提液中添加防腐剂,并搅拌混合均匀。添加防腐剂不会降低对棉花蚜虫的灭杀效果。

使用上述方法所获取的艾草水提液防治棉花蚜虫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提取液中加入重量比为0.1%的中性洗衣粉或冰醋酸作为附着剂,制备成喷雾剂;第二步,作为防治棉花蚜虫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对全株进行喷雾1~2次;第三步,作为预防棉花蚜虫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对全株进行喷雾1次。通过加入中性洗衣粉或冰醋酸作为附着剂,可以提高水提液在具有蜡质层的棉花叶面上的附着效果,减少艾草水提液的流失,提高防治效果。

实施例1:

在对比测试中,随机选取三块相邻的棉花种植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亩地,分别命名为A、B、C。

A、B和C的土壤的构成、酸碱度相同,所处地域的温度、湿度、风力、光照均相同,水源相同,田间采用相同方式进行管理。

A、B和C中种植的棉花品种和种植时间相同,植株的密度和管理方法相同。

A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艾草水提液,艾草叶片与水的重量比为1:25;B也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艾草水提液,但是与A的区别在于,艾草叶片与水的重量比为1:50;C不使用任何药剂。

A、B在喷洒艾草水提液前,首先加入重量比为0.1%的洗衣粉并混合均匀,制备成喷雾剂;然后在棉花蚜虫发作时,选取晴朗的日子,利用早晚对棉花进行全株喷雾各一次。棉花蚜虫灭杀效果如下表统计所示。

由统计数据可见,A在药后1天、2天和4天时,对棉花蚜虫的防效逐渐增大,药后4天时防效可达31.80%;而B防治效果在不同时间内规律较小,切且棉花蚜虫灭杀效果较低,达不到较好的防治;C的棉花蚜虫没有减少的趋势。同时,经过收获后统计,A区比C区的产量提高约8%。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