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养殖鮰鱼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0027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水养殖鮰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鮰鱼一把生长在大河大江中,喜欢流水较大,富氧较多的水域,很少在生长在小河流或者池塘中,现有技术中养殖鮰鱼的方法与养殖其他鱼没有太多区别,一般都是在单个鱼塘内进行养殖,这样的养殖方式与鮰鱼野生的环境相差较大,鱼塘富氧含量低,导致鮰鱼生长速度相对较为缓慢,鮰鱼的肉质也较为松软,品质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流条件好,富氧含量多,便于鮰鱼快生长,鮰鱼品质高的流水养殖鮰鱼的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流水养殖鮰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种流水养殖鮰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鱼塘建设,将鱼塘成排且成阶梯状建设,用水泥砌成,单个鱼塘的水面面积在10~200平方之间,水深深度在1.5~2米之间,相邻的单个鱼塘之间设置有流水孔槽,

持续消毒,用纱布包裹消毒药包,绑定在最上游单个鱼塘边上,所述的消毒药包内含有消毒粉和中药消毒剂,消毒粉和中药消毒剂比例为2﹕1并充分混合,所述的中药消毒剂按重量份包括艾草10~20份,野菊花2~6份,厚朴9~13份,蟾酥5~8份和冬青叶10~20;消毒效果好,能够较长时间的持续保持消毒的药效。而且对水质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鮰鱼放养,每单位平方内饲养育苗5~8尾,养殖鮰鱼以人工投饵,应在每个单个鱼塘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食台,食台距池底40~80cm,投喂时将饲料投在食台上,日投饲量为鮰鱼体重的3%~5%,分早、中、晚三次投喂;

日常管理:每天不断给位于最上游的鱼塘内补水,位于上游的鱼塘内的水源源不断的向下游流淌,保证各个鱼塘的水流速度,每个15~20天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保证底部淤泥的厚度低于10cm,淤泥主要是粪便或者平生生下的食物杂质等,容易滋生细菌,定期的清淤有利于保持水质,减少鮰鱼生病。

位于上游的单个鱼塘的面积大于位于下游的鱼塘的面积。保证上游具有较多的水源留下下游,也能够好的保证下游的水流速度,增加水质的氧气,有利于鮰鱼的生长。

位于最上游的鱼塘为天然河流、湖泊、水库中的一种,此时位于最上游的鱼塘不养鱼,且消毒药包设置在最上游的鱼塘流入下游鱼塘的孔槽旁。

所述的投喂的饲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面20-30份、豆粕10-20份、杂草粉5-10份、马齿苋粉6-8份,姑娘果粉3-6份,黄虫粉30-40份、小麦17-25份、营养促进剂3-7份。营养物质均匀,而且便于鮰鱼的吸收,能够增强鮰鱼的抵抗力,减少病害发生。

所述的营养促进剂按重量份包括5~7份锁阳提取物、2~4份酪蛋白钙肽、3~5份马积豆蛋白肽,0.6~1.0份复合酶、0.1~0.3份延胡索酸和2~4份深海鱼油。有利于促进鮰鱼对营养的吸收,加速鮰鱼的快速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水流条件好,富氧含量多,便于鮰鱼快生长,鮰鱼品质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流水养殖鮰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鱼塘建设,将鱼塘成排且成阶梯状建设,用水泥砌成,单个鱼塘的水面面积在10~200平方之间,水深深度在1.5~2米之间,相邻的单个鱼塘之间设置有流水孔槽;

持续消毒,用纱布包裹消毒药包,绑定在最上游单个鱼塘边上,所述的消毒药包内含有消毒粉和中药消毒剂,消毒粉和中药消毒剂比例为2﹕1并充分混合,所述的中药消毒剂按重量份包括艾草10~20份,野菊花2~6份,厚朴9~13份,蟾酥5~8份和冬青叶10~20;

鮰鱼放养,每单位平方内饲养育苗5~8尾,养殖鮰鱼以人工投饵,应在每个单个鱼塘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食台,食台距池底40~80cm,投喂时将饲料投在食台上,日投饲量为鮰鱼体重的3%~5%,分早、中、晚三次投喂;

日常管理:每天不断给位于最上游的鱼塘内补水,位于上游的鱼塘内的水源源不断的向下游流淌,保证各个鱼塘的水流速度,每个15~20天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保证底部淤泥的厚度低于10cm。

位于上游的单个鱼塘的面积大于位于下游的鱼塘的面积。

位于最上游的鱼塘为天然河流、湖泊、水库中的一种,此时位于最上游的鱼塘不养鱼,且消毒药包设置在最上游的鱼塘流入下游鱼塘的孔槽旁。

投喂的饲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面20-30份、豆粕10-20份、杂草粉5-10份、马齿苋粉6-8份,姑娘果粉3-6份,黄虫粉30-40份、小麦17-25份、营养促进剂3-7份。

营养促进剂按重量份包括5~7份锁阳提取物、2~4份酪蛋白钙肽、3~5份马积豆蛋白肽,0.6~1.0份复合酶、0.1~0.3份延胡索酸和2~4份深海鱼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