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柞蚕小蚕期室内饲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1952阅读:1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柞蚕饲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柞蚕小蚕期室内饲育的方法。

背景及意义

栎树,也称橡树或柞树。是落叶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栎树扎根很深,根系发达,对山地等贫瘠、干旱土地的适应性强,在山区、坡地和丘陵地带都可生长,是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栎树的叶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纤维素等成分,可用于饲养柞蚕。柞蚕是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古称春蚕、槲蚕、山蚕,因喜食柞树(栎树)叶而得名。我国是最早放养和利用柞蚕的国家,现在柞蚕生产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南、山东等省区。

柞蚕全身都是宝,柞蚕蛹、蛾营养丰富,含蛋白质高达55%,其中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的总含量达46.49%,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等保健作用,具有独特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柞蚕蛹、蛾均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柞蚕蛹还可提取蚕蛹蛋白粉;作为载体可培育“冬虫夏草”;柞蚕丝是很好的绢纺材料;柞蚕还可用于生物防治,作为寄主繁殖赤眼蜂,用于防治农林害虫;柞树枝干可培育木耳、香菇等食用菌,是很好的食用菌基材;柞蚕拥有黄色、绿色、红色、胶蓝等鲜艳的自然体色和优雅的姿态,可为现代生态农庄增添色彩。

安徽省地处亚热带北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季风气候显著,非常适宜栎树生长和柞蚕的养殖。我省地形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丘陵占29.5%,山区占31.2%。

种植柞树可有效地利用贫瘠土地,增加了地面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放养柞蚕,只取栎树的叶,既利用了林地面积,还不会造成地面植被损失;对农民来说,养蚕与种地在时间上能交错进行,互不耽误;一季柞蚕从放养到收获仅50多天,周期短、见效快,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柞蚕传统的饲养模式是将蚁蚕直接放于野外柞墩上饲养。但因柞蚕小蚕期,蚕体小,自身防御能力极差,易受外界气温、风雨等自然气候的影响,加之鸟、兽、虫、甚至蚂蚁等的侵袭危害,损失非常大,大大降低了柞蚕的产量。小蚕期野外放养的减蚕率约为全龄的50%,一龄蚕的减蚕率约占小蚕期的60%以上。因此,柞蚕小蚕期的饲育和保护对保证柞蚕高产、稳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柞蚕小蚕期室内蚕架、蚕匾饲育方法,可以人工控制蚕室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为幼蚕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环境;可以保护幼蚕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鸟、兽、虫等天敌的侵害,使幼蚕发育健壮、整齐,小蚕期减蚕率小于3%,保苗率高;

柞蚕小蚕期蚕架、蚕匾室内饲育方法,还可充分利用蚕场边缘的零星柞树枝叶资源,给柞园提供休养生息的时间,为大蚕期提供充足的优质良叶做好准备,从而达到柞蚕高产、稳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柞蚕小蚕期室内饲育方法。本饲育方法为幼蚕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环境;保护幼蚕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鸟、兽、虫等天敌的侵害,使幼蚕发育健壮、整齐,减少柞蚕小蚕期的减蚕率,保苗率高;还可充分利用蚕场边缘的零星柞树枝叶资源,给柞园提供休养生息的时间,为大蚕期提供充足的优质良叶做好准备,从而达到柞蚕高产、稳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柞蚕小蚕期室内饲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1)养蚕用具、蚕室的准备

养蚕用具:主要包括蚕架、蚕匾

蚕架准备:准备若干个长方体状的架子作为蚕架,每个蚕架的长度为100cm,宽度60cm,高230cm,共分10层,每层间隔为20cm,第一层距地面高度为25-35cm,

蚕匾准备:准备若干个椭圆形的竹匾作为蚕匾,每个蚕匾的长120cm,宽90cm,深5cm,每匾可饲育蚁蚕约10000头,二龄蚕约5000头,

蚕室准备:准备若干间独立的房间作为蚕室,要求:每间蚕室长7-8m,宽4.5-5.5m,每间蚕室可以摆放2排蚕架,每排7列蚕架,蚕架离墙距离18-22cm,每间蚕室共可放置蚕架14列,每列蚕架上摆放蚕匾10个,每间蚕室可饲育蚁蚕约140000条,二龄蚕约70000条;室内设置温控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

(2)养蚕用具、蚕室及环境消毒

提前7-10天,通过蒸煮、次氯酸溶液喷洒的方法对蚕具、蚕室及养蚕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以确保柞蚕无病、高产;

(3)浴种和卵面消毒

柞蚕产卵后3-5天,先将蚕卵装入蚕卵袋,放入5‰的碳酸钠溶液中,室温下浸泡3-4分钟,轻轻搓洗,去除卵面胶着物;再放入清水中漂洗2-3次后,控干水分,然后将蚕卵袋先放入浓度3%的温度为23-25℃的甲醛溶液中浸泡消毒25-35分钟,再放入浓度为10%、温度为20-2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消毒8-12分钟。消毒时,要经常翻动蚕卵,使蚕卵袋内外药液浓度及温度保持一致;浸泡结束后,提出卵袋,漏去药液,放入清水中漂洗约2-3次,直至无药味为止,将消毒后的蚕卵控水、摊晾、风干;

(4)暖卵及孵化

将消毒后的蚕卵薄摊在经过彻底消毒的蚕室内,根据胚胎的发育阶段,安徽省春柞蚕的暖卵起点温度约为15-18℃,湿度保持在70-75%,并定期开窗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升温1℃,升温至约21℃时,保持恒温,至孵化出幼蚕,暖卵中要经常调换蚕卵位置,以确保蚕卵感温均匀,发育整齐;

(5)收蚁

打开卵盒盖,让卵面感光,使其孵化整齐,当大批蚁蚕已孵出,开始收蚁。将剪成10-15cm长的引枝,均匀摆放在卵面上,待蚁蚕爬满引枝时,用蚕筷夹取引枝,直接放入铺着牛皮纸的蚕匾中,每匾放蚁蚕约10000头,如此反复,直至收蚁结束。不同批次的蚁蚕放在不同的已消毒过的蚕匾内,确保蚕体发育整齐;

收蚁时,室内温度控制在19-20℃左右,湿度控制在75-80%左右,安徽省春蚕蚕卵一般于早晨4:00左右开始孵化,6:00左右达到出蚕旺盛期,9:00左右大批蚁蚕已孵出,这时就可开始收蚁;

(6)小蚕期饲育

a、饲育室的环境要求

1-2龄春柞蚕的饲育室温度控制在20-26℃、湿度控制在75-80%;饲育室的室内光线要均匀,避免局部密度太大;

b、包座

先在蚕座上铺上除沙网后給叶,蚁蚕饲育需选取叶片展开,约2-3cm,叶色浅绿的成熟全芽叶;給叶时,将枝长为15-20cm左右的新鲜柞枝呈“井”字整齐摆放在除沙网上,然后用防干纸将蚕座全部包住,这样,既可保持柞叶的新鲜,又可防止小蚕爬到蚕匾外;

c、給叶

小蚕期每天給叶2-3次:早上6:00给足新鲜柞叶;下午14:00检查柞叶食用情况,补叶一次;柞蚕在太阳下山后愈发活跃,食叶量猛增,傍晚18:00需加大给叶量,确保小蚕良叶饱食;

d、除沙网除沙

小蚕在取食过程中会排出粪便,还会有一些残枝需要清理。除沙前,在蚕座上先薄撒一层石灰粉再铺上除沙网,将新鲜柞枝呈“井”字整齐摆放在除沙网上,待小蚕全部从除沙网下爬到网上的新鲜柞枝上取食时,轻轻将除沙网连同新鲜蚕座一起抬起放入新匾中;最后,将原蚕匾中蚕沙和残枝清理干净;一般一龄蚕除沙要求1次/2天,二龄蚕除沙要求1次/天;

e、蚕座、蚕体消毒

每两天对蚕座、蚕体消毒一次,于給叶前进行。将小蚕防病一号均匀撒在蚕座和蚕体上,消毒9-11分钟;

f、眠期处理

1)在眠前需除沙一次;

2)提青:同批眠蚕达到80%左右时,在蚕座上薄撒一层石灰粉,10-11分钟后,给少量柞叶,待食叶蚕爬上枝条后,将迟眠蚕集中在一起饲养;

3)当全部就眠后,将防干纸打开,适当通风,以保持蚕座干燥;

4)当90%以上的蚕眠起时,蚕头部大部转为褐色时,均匀撒上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座、蚕体消毒8-12分钟,然后铺上除沙网,給叶,刚起的小蚕口器较弱,起蚕饷食叶应选取适熟偏嫩的柞叶,避免损伤口器;

(5)上山:柞蚕三龄起蚕2-3天后,即可选择晴天的上午或下午17:00以后将柞蚕连同残枝一起移至消毒好的柞园内放养,柞蚕小蚕期室内饲育完成。

步骤(5)所述的收蚁方法选自引枝收蚁法、网袋收蚁法和纸袋收蚁法中的一种。

步骤(5)所述的引枝为柳枝或艾蒿。

步骤(6)所述的1-2龄春柞蚕的饲育室的温度控制在22-24℃。

柞蚕幼虫咬破卵壳,从卵壳内爬出的过程,称作出蚕;刚孵化的幼蚕通体黑色,名为蚁蚕;将蚁蚕放入蚕座的过程,称为收蚁;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柞蚕小蚕期室内蚕架、蚕匾饲育方法,为幼蚕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环境;保护幼蚕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鸟、兽、虫等天敌的侵害,使幼蚕发育健壮、整齐,小蚕期减蚕率由野外放养的约50%降低至3%以内,大大提高保苗率;还可充分利用蚕场边缘的零星柞树枝叶资源,给柞园提供休养生息的时间,为大蚕期提供充足的优质良叶,使柞蚕总产量提高近5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柞蚕小蚕期室内饲育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养蚕用具、蚕室的准备

养蚕用具:主要包括蚕架、蚕匾

蚕架准备:准备若干个长方体状的架子作为蚕架,每个蚕架的长度为100cm,宽度60cm,高230cm,共分10层,每层间隔为20cm,第一层距地面高度为25-35cm,

蚕匾准备:准备若干个椭圆形的竹匾作为蚕匾,每个蚕匾的长120cm,宽90cm,深5cm,每匾可饲育蚁蚕约10000头,二龄蚕约5000头,

蚕室准备:准备若干间独立的房间作为蚕室,要求:每间蚕室长7-8m,宽4.5-5.5m,每间蚕室可以摆放2排蚕架,每排7列蚕架,蚕架离墙距离18-22cm,每间蚕室共可放置蚕架14列,每列蚕架上摆放蚕匾10个,每间蚕室可饲育蚁蚕约140000条,二龄蚕约70000条;室内设置温控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

(2)养蚕用具、蚕室及环境消毒

提前7-10天,通过蒸煮、次氯酸溶液喷洒的方法对蚕具、蚕室及养蚕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以确保柞蚕无病、高产;

(3)浴种和卵面消毒

柞蚕产卵后3-5天,先将蚕卵装入蚕卵袋,放入5‰的碳酸钠溶液中,室温下浸泡3-4分钟,轻轻搓洗,去除卵面胶着物;再放入清水中漂洗2-3次后,控干水分,然后将蚕卵袋先放入浓度3%的温度为23-25℃的甲醛溶液中浸泡消毒25-35分钟,再放入浓度为10%、温度为20-2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消毒8-12分钟。消毒时,要经常翻动蚕卵,使蚕卵袋内外药液浓度及温度保持一致;浸泡结束后,提出卵袋,漏去药液,放入清水中漂洗约2-3次,直至无药味为止,将消毒后的蚕卵控水、摊晾、风干;

(4)暖卵及孵化

将消毒后的蚕卵薄摊在经过彻底消毒的蚕室内,根据胚胎的发育阶段,安徽省春柞蚕的暖卵起点温度约为15-18℃,湿度保持在70-75%,并定期开窗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升温1℃,升温至约21℃时,保持恒温,至孵化出幼蚕,暖卵中要经常调换蚕卵位置,以确保蚕卵感温均匀,发育整齐;

(5)收蚁

打开卵盒盖,让卵面感光,使其孵化整齐,当大批蚁蚕已孵出,开始收蚁。将剪成10-15cm长的引枝,均匀摆放在卵面上,待蚁蚕爬满引枝时,用蚕筷夹取引枝,直接放入铺着牛皮纸的蚕匾中,每匾放蚁蚕约10000头,如此反复,直至收蚁结束。不同批次的蚁蚕放在不同的已消毒过的蚕匾内,确保蚕体发育整齐;

收蚁时,室内温度控制在19-20℃左右,湿度控制在75-80%左右,安徽省春蚕蚕卵一般于早晨4:00左右开始孵化,6:00左右达到出蚕旺盛期,9:00左右大批蚁蚕已孵出,这时就可开始收蚁;

(6)小蚕期饲育

a、饲育室的环境要求

1-2龄春柞蚕的饲育室温度控制在20-26℃、湿度控制在75-80%;饲育室的室内光线要均匀,避免局部密度太大;

b、包座

先在蚕座上铺上除沙网后給叶,蚁蚕饲育需选取叶片展开,约2-3cm,叶色浅绿的成熟全芽叶;給叶时,将枝长为15-20cm左右的新鲜柞枝呈“井”字整齐摆放在除沙网上,然后用防干纸将蚕座全部包住,这样,既可保持柞叶的新鲜,又可防止小蚕爬到蚕匾外;

c、給叶

小蚕期每天給叶2-3次:早上6:00给足新鲜柞叶;下午14:00检查柞叶食用情况,补叶一次;柞蚕在太阳下山后愈发活跃,食叶量猛增,傍晚18:00需加大给叶量,确保小蚕良叶饱食;

d、除沙网除沙

小蚕在取食过程中会排出粪便,还会有一些残枝需要清理。除沙前,在蚕座上先薄撒一层石灰粉再铺上除沙网,将新鲜柞枝呈“井”字整齐摆放在除沙网上,待小蚕全部从除沙网下爬到网上的新鲜柞枝上取食时,轻轻将除沙网连同新鲜蚕座一起抬起放入新匾中;最后,将原蚕匾中蚕沙和残枝清理干净;一般一龄蚕除沙要求1次/2天,二龄蚕除沙要求1次/天;

e、蚕座、蚕体消毒

每两天对蚕座、蚕体消毒一次,于給叶前进行。将小蚕防病一号均匀撒在蚕座和蚕体上,消毒9-11分钟;

f、眠期处理

1)在眠前需除沙一次;

2)提青:同批眠蚕达到80%左右时,在蚕座上薄撒一层石灰粉,10-11分钟后,给少量柞叶,待食叶蚕爬上枝条后,将迟眠蚕集中在一起饲养;

3)当全部就眠后,将防干纸打开,适当通风,以保持蚕座干燥;

4)当90%以上的蚕眠起时,蚕头部大部转为褐色时,均匀撒上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座、蚕体消毒8-12分钟,然后铺上除沙网,給叶,刚起的小蚕口器较弱,起蚕饷食叶应选取适熟偏嫩的柞叶,避免损伤口器;

(5)上山:柞蚕三龄起蚕2-3天后,即可选择晴天的上午或下午17:00以后将柞蚕连同残枝一起移至消毒好的柞园内放养,柞蚕小蚕期室内饲育完成。

柞蚕不同方法全龄减蚕率对比

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发明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