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苯并烯氟菌唑和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2960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苯并烯氟菌唑和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白粉病是一种广泛发生的世界性病害,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白粉病,目前主要依赖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然而,长期使用单一种类的杀菌剂会使病害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治效果降低。

苯并烯氟菌唑是一种吡唑酰胺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得病原真菌无法经由呼吸产生能量,进而瓦解病菌的生长,该化合物单独使用成本较高且容易又发抗性的产生,从而降低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

蛇床子素英文名称为Osthole,化学名称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从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c(L.)Cuss.的果实提取出来的。蛇床子素除具有香豆素的活性核心结构苯环和吡喃酮环外,还有重要的农药活性基团——异戊烯结构,表现为独特的杀虫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蛇床子素不仅对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等害虫和夜蛾卵块有作用,而且对植物病原真菌如黄瓜白粉病菌、葡萄霜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蛇床子素杀虫机制表现为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害虫肌肉非功能性收缩,最终衰竭而死。而夜蛾卵块绒毛主要构成为几丁质,蛇床子素对夜蛾卵块的作用,很可能是溶解夜蛾卵块上的绒毛,降低卵粒的黏附性,导致孵化率降低。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申请发明人通过对苯并烯氟菌唑和蛇床子素的复配进行深入研究和试验,发现将苯并烯氟菌唑和蛇床子素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内对多种病害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用药成本,经过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目前尚无关于苯并烯氟菌唑和蛇床子素进行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增效杀菌组合物,有助于减少用药量、延缓病原菌抗性的产生和降低使用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苯并烯氟菌唑和蛇床子素,其中,苯并烯氟菌唑和蛇床子素的重量比为1:50-50:1,优选为1:20-10:1。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0.5-90%,优选为10-60%。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可以通过农药制剂加工中常规的制备方法加工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例如可以是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按比例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加入其它农用活性成分,例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农用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适用于防除黄瓜白粉病、番茄白粉病、草莓白粉病等多种病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组合物复配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防效与单个活性成分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2)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活性成分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在有效防治作物病害的同时,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有利于延缓农药活性成分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制剂实施例

1、实施例1: 42%苯并烯氟菌唑·蛇床子素水分散粒剂(1:20)

苯并烯氟菌唑 2%

蛇床子素 40%

木质素磺酸钠 6%

拉开粉BX 5%

硫酸铵 3%

硅酸镁铝 1%

硅藻土 余量

2、实施例2:30%苯并烯氟菌唑·蛇床子素悬浮剂(1:1)

苯并烯氟菌唑 15%

蛇床子素 15%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4%

有机硅酮 0.5%

乙二醇 0.3%

去离子水 余量

3、实施例3:22%苯并烯氟菌唑·蛇床子素悬浮剂(7:4)

苯并烯氟菌唑 14%

蛇床子素 7%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4%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4%

有机硅酮 0.5%

乙二醇 0.3%

去离子水 余量

4、实施例4: 33%苯并烯氟菌唑·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1:10)

苯并烯氟菌唑 3%

蛇床子素 30%

木质素磺酸钠 7%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6%

白炭黑 5%

轻质碳酸钙 余量

二、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白粉病菌

试验方法:试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NY/T 1156.11-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1部分:防治瓜类白粉病试验盆栽法》,采用盆栽法测定。

播种感病黄瓜品种,盆栽生长至2片真叶期备用。将配制好的苯并烯氟菌唑和蛇床子素母液用0.1%吐温-80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溶解并制备浓度梯度。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药剂处理后24 h,喷雾接种黄瓜白粉病菌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的配制过程如下:取长满白粉病菌叶片,用加油少量吐温-80表面活性剂的无菌水将孢子洗下,双层纱布过滤,镜检后调制成1×105个/mL的悬浮液。接种后置于恒温室中,在温度24℃条件下培养7天。待空白对照病液率达到8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根据colby公式计算两种药剂的增效情况,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苯并烯氟菌唑和蛇床子素在重量比1:50-50:1的范围内,对黄瓜白粉病防治的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1:20-10:1时,共毒系数均在150以上,协同增效作用更明显。

三、田间药效试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药剂进行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1)42%苯并烯氟菌唑·蛇床子素水分散粒剂(1:20);(2)30%苯并烯氟菌唑·蛇床子素悬浮剂(1:1);(3)22%苯并烯氟菌唑·蛇床子素悬浮剂(7:4);(4)33%苯并烯氟菌唑·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1:10);(4)对比例1:10%苯并烯氟菌唑悬浮剂;(5)对比例2:1%蛇床子素水乳剂。

分别于药后5天、10天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见表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4的农药制剂对黄瓜白粉病均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所述组合物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0g/hm2时,药后5天、10天防效均高于80%,明显好于单个活性成分制剂的防效。另外,在用药范围内,本发明的组合物未发现对作物产生药害,且与单剂相比,黄瓜生长更茁壮,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