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387阅读:10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型稻米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种植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已现常态化,构成了对食品安全和土地生态的重大隐患。由于持续多年的化学农业种植,绝大多数农民种地已离不开“化肥、农药、除草剂”,致使市场极缺纯净无污染的有机食材,在其上游“供给侧”也不能如愿产出。当前社会,真正的有机食材极其稀少,食材的“毒害”已涉及到了社会中的每个人。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

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4月上旬开始买优质稻种,将稻种晾晒1~2d后,采用流水浸泡稻种2~3d,催芽后撒在准备好草炭土的大棚内培育秧苗;

S2、4月中下旬将农家肥撒在田里,然后第一次喷施翠京元微生物菌剂,4~7d后用大型农机具对田进行深翻,5月上旬开始抽水泡田,五月中旬开始将步骤S1中培育好的秧苗插到田里;

S3、按鸭子只数与鸭舍面积比为4~5:1的比例建设鸭舍,鸭舍墙体外安装聚虫灯,聚集昆虫,消灭田间害虫,补充鸭子营养,鸭舍边还设有值班室、储存饲料间以及池塘;

S4、插秧前3~8d将800~1200只鸭雏引进鸭舍,分10~20个单元放置,控制单元温度为30~35°,每个单元鸭群要带养20~30只鹅,预防黄鼠狼,遵医嘱,做好鸭和鹅的防疫工作和鸭舍的消毒工作,2~5天清理一次鸭舍粪便,集中起来沤制有机肥,并均匀的施用在田里,然后第二次喷施翠京元微生物菌剂,促使粪便快速分解和发酵,增加水稻后期营养;

S5、田地四周用鸡网拦住,在插秧8~15d且鸭雏日龄超过15d后,以每亩10~15只的数量放鸭进入田间除草、除虫,刺激水稻根部促进生长,白天让鸭子在田间自由觅食,晚上再配喂玉米面和有机稻糠;

S6、7月下旬开始进木耳袋,8月前在田地和闲置的大棚里挂完;

S7、8月上旬水稻抽穗灌浆时,鸭子即可出田变卖,当水稻成熟后,开始收割、晾晒、脱粒、储存。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稻种为五优稻4号或稻花香2号。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农家肥的施肥量为每亩12~18kg,翠京元微生物菌剂喷洒量为每亩2~6kg,翠京元微生物菌剂浓度为15~30%。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抽水泡田的用水量为水层没过土壤3~7cm。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插秧方式为每亩18000~24000丛,每丛含秧苗3~5株。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池塘面积为3000~5000m2

本发明提出的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通过鸭菌稻共育立体农牧循环种养殖模式,水稻中养鸭,鸭子每天排泄的粪便足够水稻秧苗的营养,水稻种植中就不再需要农药和化肥,实现了真正的原生态有机种植,鸭子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起到了五大作用:一是除草,鸭子在田间觅食和嬉戏,把行距和株间的草踩倒在泥中,变成绿肥,除草率达到95%左右;二是除虫,成蝇飞来产卵就会被鸭子吃掉,有效的控制潜叶蝇的发生,水稻田常见的负泥虫和二化螟成虫也都会被鸭子吃掉;三是培肥地力,鸭子整天在田地里游戏和觅食,会把粪便均匀排在田中,鸭粪是最好的有机肥原料,并且氮肥很高,起到了很好的二次追肥和培肥地力的作用;四是浑水,鸭子在田地里游戏,使田里的水上下搅动,增加水中的氧气,有利于营养的通透;五是根部修剪,鸭把嘴插在泥土中一公分左右,捕捉微生物,会把稻子的浮根嗑断,使这些根须扎到更深处,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避开化学农业种植模式,使有机农业在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同时不减产,使土壤有机质不降低,黑土层不变薄不下降,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的平衡,从而解决了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之间的矛盾;通过微生物技术和产品,以一种低成本、安全、激发土壤自我修复能力的方式实现土壤性状的改良和地力回升,达到健康平衡的状态,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的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4月上旬开始买稻种,优选稻花香2号稻种,将稻种晾晒2d后,采用流水浸泡稻种2d,提前清理大棚内外积雪,整理大棚,准备草炭土或提前扣大棚布提高地温,催芽后将稻种撒在大棚内培育秧苗;

S2、4月中下旬将农家肥撒在田里,施肥量为每亩15kg,然后第一次喷施浓度为25%翠京元微生物菌剂,喷洒量为每亩4kg,5d后用大型农机具对田进行深翻,5月上旬开始抽水泡田,抽水量为水层没过土壤6cm最佳,五月中旬开始将步骤S1中培育好的秧苗以每亩22000丛,每丛含秧苗4株的方式插到田里;

S3、按鸭子只数与鸭舍面积比为5:1的比例建设鸭舍,鸭舍墙体外安装聚虫灯,聚集昆虫,消灭田间害虫,补充鸭子营养,鸭舍边还设有值班室、储存饲料间以及面积为4000m2池塘;

S4、插秧前5d将1000只鸭雏引进鸭舍,分15个单元放置,控制单元温度为32°,每个单元鸭群要带养22只鹅,预防黄鼠狼,遵医嘱,做好鸭和鹅的防疫工作和鸭舍的消毒工作,4天清理一次鸭舍粪便,集中起来沤制有机肥,并均匀的施用在田里,然后第二次喷施翠京元微生物菌剂,促使粪便快速分解和发酵,增加水稻后期营养;

S5、田地四周用鸡网拦住,在插秧12d且鸭雏日龄达16d后,以每亩12只的数量放鸭进入田间除草、除虫,刺激水稻根部促进生长,白天让鸭子在田间自由觅食,晚上再配喂玉米面和有机稻糠;

S6、7月下旬开始进木耳袋,8月前在田地和闲置的大棚里挂完;

S7、8月上旬水稻抽穗灌浆时,鸭子即可出田变卖,当水稻成熟后,开始收割、晾晒、脱粒、储存。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的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4月上旬开始买稻种,优选五优稻4号稻种,将稻种晾晒1d后,采用流水浸泡稻种3d,提前清理大棚内外积雪,整理大棚,准备草炭土或提前扣大棚布提高地温,催芽后将稻种撒在大棚内培育秧苗;

S2、4月中下旬将农家肥撒在田里,施肥量为每亩12kg,然后第一次喷施浓度为20%翠京元微生物菌剂,喷洒量为每亩3kg,7d后用大型农机具对田进行深翻,5月上旬开始抽水泡田,抽水量为水层没过土壤5cm最佳,五月中旬开始将步骤S1中培育好的秧苗以每亩20000丛,每丛含秧苗3株的方式插到田里;

S3、按鸭子只数与鸭舍面积比为4:1的比例建设鸭舍,鸭舍墙体外安装聚虫灯,聚集昆虫,消灭田间害虫,补充鸭子营养,鸭舍边还设有值班室、储存饲料间以及面积为3000m2池塘;

S4、插秧前6d将900只鸭雏引进鸭舍,分18个单元放置,控制单元温度为34°,每个单元鸭群要带养28只鹅,预防黄鼠狼,遵医嘱,做好鸭和鹅的防疫工作和鸭舍的消毒工作,3天清理一次鸭舍粪便,集中起来沤制有机肥,并均匀的施用在田里,然后第二次喷施翠京元微生物菌剂,促使粪便快速分解和发酵,增加水稻后期营养;

S5、田地四周用鸡网拦住,在插秧15d且鸭雏日龄达18d后,以每亩10只的数量放鸭进入田间除草、除虫,刺激水稻根部促进生长,白天让鸭子在田间自由觅食,晚上再配喂玉米面和有机稻糠;

S6、7月下旬开始进木耳袋,8月前在田地和闲置的大棚里挂完;

S7、8月上旬水稻抽穗灌浆时,鸭子即可出田变卖,当水稻成熟后,开始收割、晾晒、脱粒、储存。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出的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4月上旬开始买稻种,优选稻花香2号稻种,将稻种晾晒1d后,采用流水浸泡稻种2d,提前清理大棚内外积雪,整理大棚,准备草炭土或提前扣大棚布提高地温,催芽后将稻种撒在大棚内培育秧苗;

S2、4月中下旬将农家肥撒在田里,施肥量为每亩18kg,然后第一次喷施浓度为28%翠京元微生物菌剂,喷洒量为每亩5kg,6d后用大型农机具对田进行深翻,5月上旬开始抽水泡田,抽水量为水层没过土壤4cm最佳,五月中旬开始将步骤S1中培育好的秧苗以每亩19000丛,每丛含秧苗5株的方式插到田里;

S3、按鸭子只数与鸭舍面积比为4.5:1的比例建设鸭舍,鸭舍墙体外安装聚虫灯,聚集昆虫,消灭田间害虫,补充鸭子营养,鸭舍边还设有值班室、储存饲料间以及面积为5000m2池塘;

S4、插秧前4d将1100只鸭雏引进鸭舍,分12个单元放置,控制单元温度为30°,每个单元鸭群要带养25只鹅,预防黄鼠狼,遵医嘱,做好鸭和鹅的防疫工作和鸭舍的消毒工作,2天清理一次鸭舍粪便,集中起来沤制有机肥,并均匀的施用在田里,然后第二次喷施翠京元微生物菌剂,促使粪便快速分解和发酵,增加水稻后期营养;

S5、田地四周用鸡网拦住,在插秧10d且鸭雏日龄达17d后,以每亩15只的数量放鸭进入田间除草、除虫,刺激水稻根部促进生长,白天让鸭子在田间自由觅食,晚上再配喂玉米面和有机稻糠;

S6、7月下旬开始进木耳袋,8月前在田地和闲置的大棚里挂完;

S7、8月上旬水稻抽穗灌浆时,鸭子即可出田变卖,当水稻成熟后,开始收割、晾晒、脱粒、储存。

上述三组实施例中提出的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种植成本低,产量高,种植出来的水稻安全质量高,对比实施例一~三可知,实施例二中的水稻长势最好,成本最低。本发明提出的鸭菌稻立体种植方法,通过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以稻育菌、以菌肥田模式,利用鸭子除草、除虫、浑水、培肥地力、根部修剪,避开化学农业种植模式,使有机农业在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同时不减产,使土壤有机质不降低,黑土层不变薄不下降,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的平衡,从而解决了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之间的矛盾;通过微生物技术和产品,以一种低成本、安全、激发土壤自我修复能力的方式实现土壤性状的改良和地力回升,达到健康平衡的状态,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