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鱼鱼苗的浑水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9159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黄鱼鱼苗的培育,具体涉及一种大黄鱼鱼苗的浑水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是我国近海的主要经济鱼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食用和药用价值高,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二十年前福建突破了大黄鱼工厂化人工育苗,并在大黄鱼育苗过程中建立了用砂滤海水培育鱼苗的清水育苗技术,一直被育苗厂家所采用。采用清水培育,在育苗培育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往往水质好,鱼苗生长摄食好。近年随着大黄鱼育苗密度的不断提高,结果发现水越清鱼苗受光线惊扰的应激越大,且会导致几万甚至几十万鱼苗大量集群于水表面,形成鱼团,这样反而不利于鱼苗的生长和摄食,大量鱼苗聚团可能导致缺氧引起的致命和摄食竞争引起的残杀现象。为了解决摄食竞争,公开号为CN102100207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大黄鱼鱼苗分级育苗的方法,不同规格的鱼苗分开培育,防止了鱼苗摄食竞争及以大食小现象发生,但育苗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黄鱼鱼苗的浑水培育方法,该方法不会引起惊扰应激,避免了大黄鱼高密度育苗下鱼苗聚团产生缺氧的问题,降低摄食竞争现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黄鱼鱼苗的浑水培育方法,其步骤如下:

a、大黄鱼的仔鱼出膜第1~7天用清水培育,其饵料为轮虫和/或卤虫;

b、大黄鱼的仔鱼出膜第8~26天用透明度为30~40cm的浑水培育,其饵料为丰年虫和/或桡足类;

c、大黄鱼的仔鱼出膜第27天开始用透明度为20~25cm的浑水培育,其饵料为人工颗粒料。

上述仔鱼培育的密度为每升水体30000~60000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种大黄鱼鱼苗的浑水培育方法,在大黄鱼的仔鱼出膜8天后用浑水培育,浑水使大黄鱼鱼苗的能见度下降,大黄鱼鱼苗趋光性现象减少,大黄鱼鱼苗不会受外界光影的惊扰而产生应激反应,也避免了因趋光引起的大黄鱼高密度育苗下鱼苗聚团产生缺氧的问题,从而大黄鱼鱼苗摄食竞争现象下降,大黄鱼鱼苗成活率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大黄鱼鱼苗的浑水培育方法,将出生的仔鱼放入培育池中,仔鱼培育密度为每升水体30000~60000尾,在仔鱼出膜第1~7天采用常规的清水培育,投喂生物饵料轮虫和/或卤虫;在仔鱼出膜第8~26天将清水掊育换成透明度在30~40cm范围内的浑水培育,投喂生物饵料丰年虫和/或桡足类, 第27天开始换成透明度在20~25cm范围内的浑水培育,投喂人工颗粒料;浑水可以由清水混入泥浆所得,也可以用海区浑海水经过简单的物理过滤后直接使用。浑水培育鱼苗方法的好处是,随着透明度的降低鱼苗的能见度和趋光性下降,因此鱼苗不太易受外界光影的惊扰而产生应激反应,也大大减少了因趋光引起的集群缺氧和相互残杀现象;大大提高了鱼苗的育成率,也降低了育苗成本。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仔鱼培育密度为每升水体大于60000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