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除草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424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包含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三种有效成分的混合除草剂,以及该混合除草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3,稻谷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 左右。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杂草会与作物竞争阳光、养分、水分,从而造成作物减产。需要适时控制杂草以避免当季产量的损失和下季的种子减产。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全国分为单季稻、双季稻、及单双季稻稻作区。据报道全国水稻约有1/2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草害,严重草害面积约10-20%,若田间不除草,可使水稻减产50%以上。为了减少草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也因为化学除草方便、速效、控制时间长的优势,化学除草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近年来,随着除草剂品种的增多及化学防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推广,化学除草已广泛应用于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由于不同地区气候特征与种植习惯不同,水稻的播种及耕种时间存在差异,根据种植时间早晚,通常双季稻播种期为春天和夏天。春、夏水稻田中杂草与水稻同步生长的规律,基本的化学除草方式是相同的,但需考虑的主要是气温、土质、品种及耕作习惯等因素。合理选择除草剂不但会降低农民朋友的劳动强度和缩短劳动时间,而且还会降低耕种成本,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吡嘧磺隆,化学名称为5-(4,6-二甲氧基嘧啶基-2-氨基甲酰氨磺酰)-1-甲基吡唑基-4-甲酸乙酯,分子式为:C16H14N2O2S。

吡嘧磺隆是一种高效磺酰脲类选择性内吸传导除草剂,通过被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并转移到杂草各部,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使支链氨基酸合成受阻,阻碍氨基酸、赖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阻止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导致杂草生长机能受阻,使杂草坏死。对水稻安全,其杀草谱适用于防除稻田的阔叶杂草,如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陌上菜等,及莎草科杂草如牛毛草、异型莎草、水莎草、碎米莎草等。但对防除稻田稗草的活性低,单独应用不能完全防除稻田中禾本科、阔叶科和莎草科杂草。

丙草胺,化学名称:2-氯-N-(1-甲基-2-甲氧乙基)-N-(2-乙基-6-甲基苯基)乙酰胺,分子式:C17H26C1NO2

丙草胺是瑞士诺华公司研制开发的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通过植物下胚轴、中胚轴和胚芽鞘吸收,直接干扰杂草体内蛋白质合成,并对光合及呼吸作用有间接影响,导致杂草死亡。而水稻对丙草胺有较强的分解能力,从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丙草胺能有效防除稻田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鸭舌草、水苋菜等,但对莎草科杂草效果差。

苯噻酰草胺,化学名称为:2-苯并噻唑-2-基氧-N-甲基乙酰苯胺,分子式:C16H14N2O2S。

苯噻酰草胺是一种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酰苯胺类除草剂,主要通过芽鞘和根吸收,经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至杂草的幼芽和嫩叶,阻止杂草生长点细胞分裂伸长,当禾本科杂草接触此药后很快聚集在生长点处;对细胞特别是母细胞,起到抑制细胞分裂、增大的作用,从而阻碍禾本科杂草的生长直至死亡。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对稗草在萌芽至两叶期有特效,对千金子、牛毛毡、泽漆、鸭舌草、节节菜、异型莎草、扁莎草、碎米莎草及多年水生莎草也有一定的防效。

但是,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等经多年使用已使杂草产生了较强的抗性,其防效大不如从前,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而且每种组分只能去除部分杂草,还需配合其他药剂使用方能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这样无疑加大了种植的成本,而且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除草谱广、除草效果好、具有见效快、持效期长、延缓除草剂抗药性、除草彻底、残留低、低毒的混合除草剂,其除草药效高,可以有效降低施药的次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含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该除草剂以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质量比为0.1-15:0.1-45:0.1-50,优选0.1-10:0.3-40:0.5-45;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三者在除草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85%,优选质量百分数为1-80%。

本发明的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三元复配制剂中,除了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有效成分外,还可添加农药上允许的助剂,以配制成任意一种剂型。优选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颗粒剂等多种剂型。

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溶剂、助溶剂、防冻剂、乳化剂、消泡剂、增稠剂、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黏合剂、稳定剂、吸附剂、填料。

所述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

所述助溶剂选自正丁醇。

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甘油、山梨醇、二甘醇、三甘醇、溶纤剂、蔗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碱性纸浆废液、尿素、氯化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农乳500#(烷基苯磺酸钙)、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600#(苯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农乳34#(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吐温系列、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泡敌(甘油的环氧乙烷化聚合物)硅酮消泡剂、C8-10脂肪醇类、C10-20饱和脂肪酸类(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及酰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酸胶、杂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乙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铵、羧酸乙烯聚合物、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阿拉伯胶、树胶、明胶、瓜胶、海藻酸、琼脂、可溶性淀粉及其衍生物、妥尔油中等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硫酸钠、油酸钠、油酸钾、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膨润土、尿素、硫酸铵、葡萄糖、氯化铝、氯化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黏合剂选自:磷酸醋酸钠、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溶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等中的一种。

所述的稳定剂选自:轻质碳酸钙、硅酸钙、白炭黑、硅藻土、硅胶、珍珠岩粉、滑石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吸附剂选自:活性白土、硅藻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等中的一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硅藻土、硅藻石、石膏、凹凸棒土、膨润土、高领土、陶土、白炭黑、滑石粉、轻质碳酸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含有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除草剂,制备成1-10%的颗粒剂时包括:吡嘧磺隆0.1-1%、丙草胺0.3-5%、苯噻酰草胺0.5-5%、吸附剂1-10%、黏合剂1-3%、填料80-95%。

所述含有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除草剂,制备成10-80%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吡嘧磺隆0.1-5%、丙草胺5-40%、苯噻酰草胺5-35%、分散剂1-8%、润湿剂1-8%,填料15-85%。

所述含有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除草剂,制备成50-85%的水分散粒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吡嘧磺隆2-10%、丙草胺15-35%、苯噻酰草胺25-45%、分散剂5-10%、润湿剂1-5%、黏合剂5-10%、崩解剂1-10%,填料2-10%。

所述含有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除草剂,制备成10-50%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吡嘧磺隆0.5-5%、丙草胺4-20%、苯噻酰草胺5-25%、润湿剂0.2-1%、分散剂0.3-3%、增稠剂0.2-3%、稳定剂0.1-3%、防冻剂5-10%,消泡剂1-5%、去离子水40-80%。

所述含有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除草剂,制备成10-50%水乳剂时包括:吡嘧磺隆0.1-5%、丙草胺4-25%、苯噻酰草胺5-25%、乳化剂5-20%、防冻剂1-5%、消泡剂1-5%、增稠剂1-3%、去离子30-80%。

所述含有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除草剂,制备成5-40%微乳剂时包括:吡嘧磺隆0.5-3%、丙草胺2-20%、苯噻酰草胺2-20%、溶剂1-15%、助溶剂1-10%、防冻剂1-5%、去离子水40-85%。

本发明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可在水稻田苗后除草中应用,特别是在防除水稻田中各种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

本发明的除草剂具有以下优点:

1、除草活性高。丙草胺的除草机理是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吡嘧磺隆的除草机理是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阻碍氨基酸合成;苯噻酰草胺的除草机理是阻止杂草生长点细胞分裂伸长。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以通过三种不同途径杀死杂草,可以极大地提高除草组合物的杀草活性。

2、除草谱广,持效期长。吡嘧磺隆对防除稻田稗草的活性低,丙草胺对莎草科杂草效果差,苯噻酰草胺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故三者混合后,不但能够防除更多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科杂草,而且还可以防除莎草科杂草,除草谱更宽了。

3、安全性高。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应用于水稻田苗后除草,其能够防除水稻田中各种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对水稻以及后茬作物都具有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55%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水分散粒剂

吡嘧磺隆2%、丙草胺25%、苯噻酰草胺28%、分散剂脂肪酸聚氧乙烯酯10%、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硫酸钠5%、黏合剂磷酸醋酸钠10%,崩解剂碳酸钠10%,填料硅藻土1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得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产品。

实施例2 70%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吡嘧磺隆4%、丙草胺36%、苯噻酰草胺30%、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5%,填料膨润土2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得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产品。

实施例3 47%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悬浮剂

吡嘧磺隆2%、丙草胺20%、苯噻酰草胺25%、润湿剂油酸钾1%,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3%、增稠剂硅酸铝镁2%、稳定剂珍珠岩粉2%、消防冻剂丙三醇2%、泡剂硅油1%、去离子水42%。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得本发明的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4 5%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微乳剂

吡嘧磺隆0.5%、丙草胺2.5%、苯噻酰草胺2%、溶剂二甲苯5%、助溶剂正丁醇5%、防冻剂二甘醇2%、去离子水83%。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得本发明的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5 50%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水乳剂

吡嘧磺隆2%、丙草胺23%、苯噻酰草胺25%、乳化剂农乳600#14%、防冻剂乙二醇2%、消泡剂硅油2%、增稠剂黄原胶2%、去离子水3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得本发明的水乳剂产品。

实施例6 9%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颗粒剂

吡嘧磺隆0.5%、丙草胺4.5%、苯噻酰草胺4%、吸附剂轻质碳酸钙6%、黏合剂聚乙烯醇3%、填料膨润土82%。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产品。

实施例7 80%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水分散粒剂

吡嘧磺隆8%、丙草胺32%、苯噻酰草胺40%、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黏合剂可溶淀粉10%,崩解剂碳酸氢钠2%,填料高岭土2%。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得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产品。

实施例8 11.5%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吡嘧磺隆0.5%、丙草胺6%、苯噻酰草胺5%、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2%、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填料白炭黑85%。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得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产品。

实施例9 40%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微乳剂

吡嘧磺隆2%、丙草胺18%、苯噻酰草胺20%、溶剂甲苯10%、助溶剂正丁醇5%、防冻剂二甘醇5%、去离子水4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得本发明的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10 10%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悬浮剂

吡嘧磺隆0.5%、丙草胺4%、苯噻酰草胺5.5%、润湿剂二丁基萘磺酸钠0.5%,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0.5%、增稠剂羟乙基纤维素0.5%、稳定剂滑石粉1.5%,防冻剂聚乙二醇5%、消泡剂硅油2%、去离子水8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得本发明的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11 10%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水乳剂

吡嘧磺隆0.5%、丙草胺4.5%、苯噻酰草胺5%、乳化剂农乳1600# 6%、防冻剂丙二醇4%、消泡剂硅油1%、增稠剂三聚磷酸钠1%、去离子水78%。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得本发明的水乳剂产品。

实施例12 1%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颗粒剂

吡嘧磺隆0.1%、丙草胺0.4%、苯噻酰草胺0.5%、吸附剂轻质碳酸钙5%、黏合剂聚乙烯醇2%、填料膨润土92%。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产品。

对比例1 50%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按照常规方法制得50%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对比例2 50%丙草胺水乳剂

按照常规方法制得50%丙草胺水乳剂。

对比例3 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按照常规方法制得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对比例4 68%吡嘧磺隆·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吡嘧磺隆4%、苯噻酰草胺64%、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5%、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填料白炭黑25%。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备68%吡嘧磺隆·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对比例5 60%苯噻酰草胺·丙草胺悬浮剂

苯噻酰草胺24%、丙草胺36%、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3%、乳化剂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3%、消泡剂硅油2%、增稠剂明胶2%、防冻剂乙二醇5%、去离子水25%。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备60%苯噻酰草胺·丙草胺悬浮剂。

对比例6 35%吡嘧磺隆·丙草胺可湿性粉剂

吡嘧磺隆2%、丙草胺33%、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5%、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填料膨润土58%。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备35%的吡嘧磺隆·丙草胺可湿性粉剂。

1)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试验目的: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及不同混配组合对稗草、陌上菜、扁秆藨草的除草效果,并评价了其联合作用。

供试作物:水稻(水稻苗为3-5叶期,长势良好,植株健壮,无其他病虫害)

防除对象:禾本科杂草:稗草,阔叶杂草:陌上菜,莎草科杂草:扁秆藨草

供试材料:98%吡嘧磺隆原药、95%丙草胺原药、95%苯噻酰草胺原药。

试验方法:

以稗草、陌上菜、扁秆藨草作为生测对象,选用未施用过除草剂、pH6.8土壤,将土壤风干过筛后,装入高6cm、直径9cm的塑料钵内,每盆播种20粒种子,盖0.5-1cm厚的细土后放在温室内培养,待杂草长至2-4叶期采用盆栽茎叶处理法(NY/T 1155.4-2006),每钵喷药液1mL,每处理重复4次,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为对照。处理后试材置于温室内培养,定期观察靶标杂草的生长情况,20d后目测靶标受害症状及生长抑制情况,并称地上部分鲜重或株鲜重,以靶标鲜重抑制率评价药剂对靶标杂草的毒力作用。

具体方法参照NY/T1155.4-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4部分:活性测定试验茎叶喷雾法进行实验,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20株,设不含药剂处理为空白对照。

三元复配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参照NY/T1155.7-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7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中的Colby法。

设E为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混用后实测的杂草重量为对照杂草重量的百分数。

混剂的理论防效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E0=X×Y×Z/1002

式中,X为吡嘧磺隆在某剂量下杂草重量为对照杂草重量的百分数;Y为丙草胺在某剂量下杂草重量为对照杂草重量的百分数;Z为苯噻酰草胺在某剂量下杂草重量为对照杂草重量的百分数。

E-E0>10%为拮抗作用;E-E0<-10%为增效作用;E-E0值介于±10%之间为相加作用。

表 1 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及其混剂对稗草的防除效果

表1显示,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具体配比为15+300+375,15+300+562.5,15+300+750,15+450+375,15+450+562.5,15+450+750,15+600+375,15+600+562.5,15+600+750,22.5+300+375,22.5+300+562.5,22.5+300+750,22.5+450+375,22.5+450+562.5,22.5+450+750,22.5+600+375,22.5+600+562.5,22.5+600+750,30+300+375,30+300+562.5,30+300+750,30+450+375,30+450+562.5,30+450+750,30+600+375,30+600+562.5,30+600+750三元复配组合物的E-E0都小于-10%,对稗草表现为增效作用;且当其三元复配为15+300+750时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其E-E0值为-15.15%。

表 2 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及其混剂对陌上菜的防除效果

表2显示,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具体配比为15+300+375,15+300+562.5,15+300+750,15+450+375,15+450+562.5,15+450+750,15+600+375,15+600+562.5,15+600+750,22.5+300+375,22.5+300+562.5,22.5+300+750,22.5+450+375,22.5+450+562.5,22.5+450+750,22.5+600+375,22.5+600+562.5,22.5+600+750,30+300+375,30+300+562.5,30+300+750,30+450+375,30+450+562.5,30+450+750,30+600+375,30+600+562.5,30+600+750三元复配组合物的E-E0都小于-10%,对陌上菜表现为增效作用;且当其三元复配为15+450+375时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其E-E0值为-15.35%。

表3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及其混剂对扁秆藨草的防除效果

表3显示,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具体配比为15+300+375,15+300+562.5,15+300+750,15+450+375,15+450+562.5,15+450+750,15+600+375,15+600+562.5,15+600+750,22.5+300+375,22.5+300+562.5,22.5+300+750,22.5+450+375,22.5+450+562.5,22.5+450+750,22.5+600+375,22.5+600+562.5,22.5+600+750,30+300+375,30+300+562.5,30+300+750,30+450+375,30+450+562.5,30+450+750,30+600+375,30+600+562.5,30+600+750三元复配组合物的E-E0都大于10%,对扁秆藨草表现为增效作用;且当其三元复配为22.5+300+750时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其E-E0值为-16.66%。

2)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实施例1-6中的6种三元复配除草剂。

对照药剂:50%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50%丙草胺水乳剂、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试验对象:禾本科:稗草、千金子,阔叶科:陌上菜、鸭舌草莎草科:三棱草、扁秆藨草

试验方法:

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并兑水稀释后,利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头选用除草剂专用的扇形喷头。喷雾时,要注意将药液均匀喷施到试验小区中,做到没有漏喷、多喷的现象。试验后分别在药后20d、40d 观察杂草死亡情况,并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具体见表4。此外,还要在药后1-15d内观察作物的生产情况,以考察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具体见表5。

表 4 施药后20天与40天的药效效果

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三种有效成分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混配使用,药效发挥也比较快,对稗草、千金子、陌上菜、鸭舌草、三棱草、扁秆藨草的防效高于农药单独使用和农药两两混配的防效,同时对禾本科、阔叶科、莎草科杂草的总体防效也高于三种农药单独或两两混配使用的总体防效,取得了显著的增效作用,提供了整体防除效果,使得本发明的杀草谱进一步扩展。同时本发明的除草剂用药20天后和40天后药效明显优于三种农药单独或两两混配使用的防治效果,这表明本发明的除草剂不仅作用更加持久,而且不易使得杂草尤其是恶性杂草产生抗药性。

表 5 药剂对作物水稻安全性调查

表5显示本发明除草剂各处理小区内的水稻苗长势良好,未见任何明显药斑,说明本发明的除草剂对水稻都是安全的。本发明除草剂容易降解,对水稻安全,无副作用;在土壤中残留期短,对后茬作物安全。

可以知道上述实施例仅为了说明发明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进和变更,这些改进和变更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