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吴茱萸次碱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40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剂,具体是一种含吴茱萸次碱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农业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植物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常常混合发生。化学防治是减轻病害损失、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途径。有些杀菌剂防治谱较窄,农民必须多种杀菌剂一起使用。但是,长期、大量地应用化学杀菌剂,病菌会对其产生抗药性使得防效迅速下降,不得不加大用量。化学杀菌剂的滥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新型生物杀菌剂的开发是破解上述两难选择的重要方法。关于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人报道过。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吴茱萸次碱的杀菌组合物,它是将两种不同结构、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成分进行复配,是扩大防治谱和提高药效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避免或延缓病害对新成份抗性的产生。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将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复配,用于防治作物的病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吴茱萸次碱(CAS号84-26-4)与山竹子素(CAS号78824-30-3)。所述的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1:1.有效成分占总重量的1%~90%。。该组合物可制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种衣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颗粒剂、水分散粒剂。本发明通过将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配伍在特定的比例下发现具有很好的协同防治番茄枯萎病的作用,特别是在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5:1-8:1之间,其协同防治番茄枯萎病效果非常的明显,整个药剂成本较低,毒性较小。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中的吴茱萸次碱(CAS号84-26-4)与山竹子素(CAS号78824-30-3)市场均有销售。实施例1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所述的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6%,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木素磺酸钠15%,黄原胶3%,硅油4%,丙三醇7%,其余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4:1,所述的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6%,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木素磺酸钠15%,黄原胶3%,硅油4%,丙三醇7%,其余水补足至100%.实施例3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3:1,所述的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6%,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木素磺酸钠15%,黄原胶3%,硅油4%,丙三醇7%,其余水补足至100%。实施例4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8:1,所述的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6%,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木素磺酸钠15%,黄原胶3%,硅油4%,丙三醇7%,其余水补足至100%。实施例5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5:1,所述的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6%,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木素磺酸钠15%,黄原胶3%,硅油4%,丙三醇7%,其余水补足至100%。实施例6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1,所述的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6%,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木素磺酸钠15%,黄原胶3%,硅油4%,丙三醇7%,其余水补足至100%。实施例7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所述的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6%,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木素磺酸钠15%,黄原胶3%,硅油4%,丙三醇7%,其余水补足至100%。实施例8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2,所述的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6%,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木素磺酸钠15%,黄原胶3%,硅油4%,丙三醇7%,其余水补足至100%。实施例9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6,所述的吴茱萸次碱与山竹子素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6%,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木素磺酸钠15%,黄原胶3%,硅油4%,丙三醇7%,其余水补足至100%。室内试验:一、室内生测试验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值,按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某单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B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表1吴茱萸次碱:山竹子素不同配比对番茄枯萎病的室内生测结果。处理试剂共毒系数CTC防治效果%吴茱萸次碱:山竹子素(20:1)98.852吴茱萸次碱:山竹子素(15:1)94.347吴茱萸次碱:山竹子素(10:1)90.150吴茱萸次碱:山竹子素(8:1)197.191吴茱萸次碱:山竹子素(5:1)207.289吴茱萸次碱:山竹子素(3:1)103.241吴茱萸次碱:山竹子素(1:1)106.839吴茱萸次碱:山竹子素(1:6)76.330由表1的测定结果可知,当吴茱萸次碱:山竹子素配比在5:1-8:1之间时,对于番茄枯萎病菌共毒系数均大大高于15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其他比例混合,共毒系数不明显。并且其防治效果也大大高于其他组。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