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油量抗病油菜种质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575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含油量抗病油菜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油菜育种目标确定高含油量、低杆、抗白粉病、抗霜霉病的4-5个主要聚合性状,每个性状在材料圃中选取2-5份遗传背景不同,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待在室外通过春化后,按不同性状两两配对,分行移栽于温室,蕾苔期利用杂交剂SX-1隔行处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并以诱导的不育株为母体与邻行的正常株父本套袋杂交,成熟期按组合分别收获杂种F1;

步骤2、按照组合取F1杂种部分种子,分别种于陕西、甘肃两地鉴定各杂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同时将收获的F1按不同母本性状抽取等量种子均匀混合,于春季在甘肃张掖隔离种植,蕾苔期利用杂交剂SX-1隔行处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并以诱导的不育株行为母本与授粉行充分杂交,成熟期选取低杆田间综合抗性较佳的母本混收获得多基因聚合初级群体F1-2;或者将当年收获的F1按不同母本性状抽取等量种子均匀混合后分为2份,其中一份作为母本,另一份按F1母本取种量的1/4,从原始亲本中抽取一般配合力好,并且是育种目标急需改良的性状种质与其混合作父本,春季在甘肃张掖按1:1或1:2的父母本行比隔离种植,蕾苔期利用杂交剂SX-1诱导母本雄性不育,并与授粉行充分杂交,成熟期将母本混收获得多基因聚合初级群体F1-3;

步骤3、将当年收获的F1-2或F1-3种子秋播,四叶期人工接种白粉与霜霉病菌,并对抗性植株挂牌标记,待其在室外通过春化后,选取综合抗性较强的植株移栽温室,现蕾后取植株主花序和上部分枝花序上长度为3.5-4.0mm的花蕾放入B5培养基中研磨提取小孢子,之后将其放入添加有0.5mmol/L秋水仙碱的NLN-13培养基中加倍36-48小时,再换至无秋水仙碱的NLN-13培养基中进行小孢子诱导培养,获得双单倍体分离群体,对于田间剩余的初级聚合群体植株,于蕾苔期利用杂交剂SX-1隔行处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并以诱导的不育株行为母本与授粉行充分杂交,成熟期选取综合性状较好的母本混收获得次级多基因聚合群体F1-2a或F1-3a,同时根据育种目标在授粉行中选取配合力好,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套袋自交,并连续自交选育;

步骤4、根据育种目标和油菜在不同生态种植环境下的表型特点,在春油菜区的甘肃张掖和冬油菜区的陕西大荔两地对DH分离群体及聚合群体,进行不同区域,异地加代与穿梭选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油量抗病油菜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陕西大荔主要对分离群体的株高、株型以及抗病特性进行鉴定、归类和选择;在甘肃张掖除对群体的上述性状进行选择外,主要对其花期、早熟性、种子的含油量和材料的耐密植特性进行鉴定选择,其中所述表型特征的鉴定与选择标准为油菜籽的含油量大于48%;高抗白粉与霜霉病,植株高度120cm-170cm;分枝与主茎间的夹角等于或小于45度,且分枝部位较为集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油量抗病油菜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的高含油量抗病多基因聚合油菜种质Lxn的高抗白粉与霜霉病、含油量大于50%、株高120cm-170c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