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攀爬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952阅读:1353来源:国知局
植物攀爬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园艺领域,特别涉及植物攀爬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农业生产中有许多农作物是爬藤类的植物,这种植物会攀附着杆子或者网状物向上生长,并在攀附物上结出果实;目前爬藤类植物种植的支架一般都是由木杆横竖搭建而成,横竖木杆的交叉处需要通过绳子或者铁丝进行绑定,不仅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而且用于固定的绳子或者铁丝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造成腐蚀断裂,最终导致支架散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且安装牢固的植物攀爬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植物攀爬支架,包括至少两根呈间隔排列的竖杆以及两端均设有支撑夹的支撑臂,分别位于支撑臂两端的支撑夹各自夹持于相邻的两根竖杆上且一一对应。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撑臂两端的支撑夹能够分别夹持住相邻的两根竖杆,以使多根竖杆形成植物攀爬支架,安装过程简单快捷,且不容易造成支架散架;支撑臂能够在相邻的竖杆之间进行支撑,以提高植物攀爬支架的整体强度,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数量的竖杆,以搭建不同规模的植物攀爬支架,增加了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竖杆的外侧壁上周向排列有若干列凸起部。

采用上述方案,凸起部能够增加竖杆外表面的摩擦,便于爬藤类植物进行攀爬,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部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凸起件,多个所述凸起件排列呈直线且平行于竖杆的长度方向,所述凸起件呈长条形圆弧状。

采用上述方案,呈长条形圆弧状的凸起件能够使竖杆表面的摩擦更加均匀,更有利于植物攀爬,而且圆弧状的凸起件表面更加圆润,不易损伤植物。

作为优选,相邻凸起件之间设有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大于或等于支撑夹的夹持面宽度。

采用上述方案,相邻凸起件之间留有夹持间隙,当支撑夹夹持在竖杆上时,位于支撑夹两侧的凸起件能够对支撑夹起限位作用,防止其在竖杆上滑落。

作为优选,所述竖杆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子杆以及设置于相邻子杆之间的卡接管,所述卡接管的两端沿着子杆的长度方向均延伸出突柱,所述子杆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所述突柱插接的盲孔。

采用上述方案,将卡接管两端的突柱分别插入到两根子杆的盲孔内,便能将两根子杆连接在一起,以便将竖杆延长,以适应不同生长高度的植物;植物攀爬支架在不用时,可以将子杆从卡接管上拆卸下来,使竖杆变短,从而减小占用空间,便于运输。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管的外侧壁上周向排列有若干向外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两侧沿着子杆的长度方向均延伸出钩板。

采用上述方案,连接柱与钩板的配合形成了“T”形的挂钩,便于将爬藤网悬挂在植物攀爬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子杆上远离卡接管的一端套设有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护套上远离子杆的一端呈半球状,另一端开设有供子杆的端部插接的插孔。

采用上述方案,护套能够将子杆的端部包裹起来,避免端部的尖锐部分裸露在外而增加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分别位于支撑臂两端的支撑夹各均匀排列有若干,若干所述支撑夹均位于支撑臂的同侧且开口朝向一致,所述支撑夹呈U形并在其两内侧壁上靠近开口处布置有一对对称的凸扣。

采用上述方案,分别排列于支撑臂两端的若干支撑夹能够调节竖杆之间的距离,以搭建不同宽度的植物攀爬支架;凸扣能够对卡接在支撑夹内的竖杆起限位作用,避免竖杆在连接状态下离开支撑夹,从而提高植物攀爬支架的稳固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夹包括固定于支撑臂上用以夹持竖杆的半圆卡接环以及延伸于半圆卡接环的开口处且向外弯曲的内凹圆弧杆,两块凸扣分别对称设置于两根内凹圆弧杆的内侧壁上;所述凸扣上向外的一条侧边与内凹圆弧杆的内侧弧面相切,另一条侧边向内凹陷以形成圆弧且与半圆卡接环的内侧弧面呈同心设置,其两条侧边的相交处有圆弧过渡。

采用上述方案,内凹圆弧杆能够在竖杆卡入到支撑夹的过程中引导半圆卡接环张开,使竖杆的杆身能够顺利进入;凸扣的一条侧边与内凹圆弧杆的内侧弧面相切使竖杆更加容易卡入,另一条侧边向内凹陷以形成圆弧且与半圆卡接环的内侧弧面呈同心设置,使竖杆卡入后杆身更加贴合于支撑夹的内侧壁,从而提升支撑臂与竖杆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进一步提高植物攀爬支架的稳定性;过渡于两条侧边相交处的圆弧能够有效避免竖杆在卡入支撑夹时被凸扣划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支撑臂两端的支撑夹能够分别夹持住相邻的两根竖杆,以使多根竖杆形成植物攀爬支架;相较于通过绳子固定,安装过程更加简单快捷,且使用寿命更长,不易造成植物攀爬支架的散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D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E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竖杆;2、支撑臂;3、支撑夹;4、凸起部;5、凸起件;6、夹持间隙;7、子杆;8、卡接管;9、突柱;10、盲孔;11、连接柱;12、钩板;13、护套;14、插孔;15、凸扣;16、半圆卡接环;17、内凹圆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植物攀爬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两根呈间隔排列的竖杆1以及两端均设有支撑夹3的支撑臂2,如图2所示,分别位于支撑臂2两端的支撑夹3各自夹持于相邻的两根竖杆1上且一一对应,即位于支撑臂2一端的支撑夹3夹持在其中一根竖杆1上,另一端的支撑夹3夹持在另一根相邻的竖杆1上,从而将两根竖杆1之间的位置固定住。

如图1和图3所示,竖杆1的外侧壁上周向排列有若干列凸起部4。凸起部4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凸起件5,多个凸起件5排列呈直线且平行于竖杆1的长度方向,凸起件5呈长条形圆弧状。相邻凸起件5之间设有夹持间隙6,夹持间隙6大于或等于支撑夹3的夹持面宽度。

如图6所示,分别位于支撑臂2两端的支撑夹3各均匀排列有若干,若干支撑夹3均位于支撑臂2的同侧且开口朝向一致,支撑夹3呈U形并在其两内侧壁上靠近开口处布置有一对对称的凸扣15。

如图7所示,支撑夹3包括固定于支撑臂2上用以夹持竖杆1的半圆卡接环16以及延伸于半圆卡接环16的开口处且向外弯曲的内凹圆弧杆17,两块凸扣15分别对称设置于两根内凹圆弧杆17的内侧壁上,其中半圆卡接环16的内径应等于或者略小于竖杆1的外径,使支撑夹3能够牢固地夹持在竖杆1上,不易脱落;凸扣15上向外的一条侧边与内凹圆弧杆17的内侧弧面相切,另一条侧边向内凹陷以形成圆弧且与半圆卡接环16的内侧弧面呈同心设置,其两条侧边的相交处有圆弧过渡;支撑夹3在夹持竖杆1时,先将竖杆1的杆身抵触在两个内凹圆弧杆17的内侧弧面,然后朝着半圆卡接环16的位置方向进行推送;这时半圆卡接环16在竖杆1杆身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而张开,使竖杆1能够顺利进入,直至杆身完全贴合于半圆卡接环16的内侧弧面;这时半圆卡接环16在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形态,使设置于内凹圆弧杆17上的两个凸扣15的间隔减小,以锁住竖杆1的杆身,使支撑夹3完成锁定。

组装植物攀爬支架时,应先根据支架的规模来选择竖杆1的数量;若只需两根竖杆1,那么直接通过支撑臂2一端的支撑夹3夹持其中一根竖杆1,然后用另一端的支撑夹3来夹持另一根竖杆1,使两根竖杆1之间的位置被固定住,最后将两根竖杆1的底端插入到种植土中即可。

若竖杆1的数量超过两根,那么应将多根竖杆1依次周向排列以使竖杆1的落脚点环绕成多边形,在排列时可以先将竖杆1逐根插入到泥土中预先进行定位;然后将支撑臂2一端的支撑夹3夹持到其中一根竖杆1的杆身上,支撑夹3应夹持在相邻凸起件5的夹持间隙6上,避免支撑夹3从竖杆1上滑落;接着将支撑臂2另一端上的支撑夹3夹持到相邻的竖杆1上,使相邻竖杆1之间的位置能够被支撑臂2固定;其中可以通过使用支撑臂2上不同位置的支撑夹3来决定相邻竖杆1之间的距离;以此类推,采用上述方式将所有相邻竖杆1之间的位置通过对应的支撑臂2进行固定,最后使所有竖杆1环绕成封闭式的植物攀爬支架。

如图1所示,其中竖杆1的数量优选为三根,在搭建植物攀爬支架时,将三根竖杆1周向排列成等边三角形,再通过支撑臂2将相邻两根竖杆1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既节省了竖杆1的数量,又能使搭建成的植物攀爬支架拥有三个着地点,并且该三个着地点也构成了等边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保证植物攀爬支架的结构稳固,不易倾倒。

如图1所示,为了使植物攀爬支架的结构更加牢固,可以在相邻的竖杆1之间多设置几根支撑臂2,以增加支撑力。

如图1和图4所示,竖杆1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子杆7以及设置于相邻子杆7之间的卡接管8,卡接管8的两端沿着子杆7的长度方向均延伸出突柱9,子杆7的两端均开设有供突柱9插接的盲孔10。若竖杆1的长度需要进行延长,先将卡接管8一端的突柱9插入到其中一根子杆7的盲孔10当中,再将另一根子杆7上的盲孔10套设到位于卡接管8另一端的突柱9上,使两根子杆7完成拼接,以达到延长竖杆1的目的;最后通过支撑臂2对延长后的相邻竖杆1进行固定,这时位于支撑臂2两端的支撑夹3应分别夹持于相邻子杆7的杆身上,对应子杆7之间优选设置有两根支撑臂2,使延长后的相邻竖杆1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其中盲孔10与突柱9为过盈配合,使子杆7与卡接管8连接得更加牢固。

如图1所示,多个间隔排列的凸起件5沿着子杆7的长度方向排列于子杆7的杆身上,使植物能够更容易地攀附到子杆7的杆身上,设置于相邻凸起件5之间的夹持间隙6,当支撑夹3夹持在子杆7上时,位于支撑夹3两侧的凸起件5能够对支撑夹3起限位作用,防止其在子杆7上滑落。

如图4所示,卡接管8的外侧壁上周向排列有若干向外延伸的连接柱11,连接柱11的端部两侧沿着子杆7的长度方向均延伸出钩板12。连接柱11与钩板12的配合形成了“T”形的挂钩,便于将爬藤网悬挂在植物攀爬支架上,使植物能够顺着爬藤网进行生长。

如图5所示,子杆7上远离卡接管8的一端套设有护套13。护套13上远离子杆7的一端呈半球状,另一端开设有供子杆7的端部插接的插孔14,护套13能够将子杆7的端部包裹起来,避免端部的尖锐部分裸露在外而增加安全隐患。

该植物攀爬支架的外表面还涂覆有颜色图层,其中红色代表用于种植番茄,紫色代表用于种植茄子,更易于用途的区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