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室内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室内河蟹幼苗养殖的自动饵料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河蟹室内养殖饵料投放作业大多以人工投饵为主,饵料的投放种类(河蟹的不同生长阶段分别需要投放液态饵料与固态饵料)、投放量、投放时间决定河蟹能够正常生长。而人工饵料投放不仅存在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还存在饵料投放量不均匀等问题。由于河蟹属于夜间活动生物,故白天与夜间饵料的投放量、投放间隔不同,故给夜间人工投饵造成很大不便。常常因为投饵不及时、投料投放过量等原因,造成河蟹生长缓慢或水质变差死亡等问题。且夜间投饵时,育苗室内的灯光还会影响河蟹的夜间捕食,破坏河蟹的生活规律,影响河蟹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代替人工投饵操作,实现饵料的定时、定量投放,且具有防潮功能的适用于室内河蟹幼苗养殖的自动饵料投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室内河蟹幼苗养殖的自动饵料投放装置,包括位于养殖池1上方的、通过框架支撑的轨道2,与轨道2相配的设置有液体饵料投放系统3和固体饵料投放系统4,
液体饵料投放系统3包括连接在轨道2上的输送管5,所述的输送管5上设置有与养殖池1相配的喷头6,喷头6的数量与养殖池1的数量相匹配,即当养殖池1为多个时,喷头6也为多个,而所述的输送管5还通过泵7与液体饵料桶8连通,
固体饵料投放系统4包括一个与轨道2相配的运载小车9,运载小车9的车轮坐落在轨道2上,在运载小车9上设置有行走电机10,行走电机10带动主动齿转动,这个主动齿与运载小车车轮轴上的被动齿啮合,即行走电机10工作时会驱动车轮所述行走电机10工作端上的齿轮与设置在车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在运载小车9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储料桶11,储料桶11的下端设有凸出边缘12,在凸出边缘12上滑动连接有抽拉屉13,抽拉屉13下部设置有定量盒14,在抽拉屉13上开设有与储料桶11底端开口相配的入口,且该入口与定量盒14的内腔相通,所述定量盒14的底端还开设有出料口,在抽拉屉13的下方还设置有与储料桶11固定连接的底板16,所述底板16上设置有抽拉电机17,抽拉电机17工作端上的齿轮与位于抽拉屉13底部的齿条18相啮合,在底板16下方连接有饵料漏斗19,所述饵料漏斗19的上方开口21大于其下方开口,且其上方开口21的宽度大于底板16的宽度,
所述的运载小车9上还设置有搅拌电机22,所述搅拌电机22工作端上设置有搅拌轴23,在搅拌轴23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24,且所述的搅拌轴23和搅拌叶片24均位于储料桶11内。
所述底板16的中轴线与饵料漏斗19的上方开口21的中轴线重合,并且底板16与饵料漏斗19的两个侧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出料口的宽度相同。
在所述底板16的下端还设置有投放电机25,所述投放电机25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投放盘26,且所述投放盘26位于饵料漏斗19的下方开口的下方。
所述的储料桶11内还设置有支撑杆27,在支撑杆27上支撑有防潮电机28,所述防潮电机28的工作端与动防潮板29的中心相连,在储料桶11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定防潮板30,所述定防潮板30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扇形板组成,且相邻的扇形板之间留有空隙,而所述的动防潮板29也由多个扇形板组成,且动防潮板29与定防潮板30相配。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河蟹属于夜间活动的生物,在夜晚对于食物的需求量增大。而在生长过程中,其幼体生长时期,需要液体饵料,在长大以后,则需要固体饵料。传统的养殖过程中,在需要进行夜间投喂时,需要操作人员开灯后进行人工投放,这种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而且难以实现定量、匀量投喂,极易造成生物生长不均、影响养殖品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能够在夜间无人看守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定时、定量的饵料投放工作,并且它的结构还能够让饵料保持干燥,同时还可以对不同形态的饵料(液态和固态)进行同时投放。本装置的设计本着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具有高效,环保的优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体饵料投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体饵料投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搅拌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适用于室内河蟹幼苗养殖的自动饵料投放装置,包括位于养殖池1上方的、通过框架支撑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轨道2相配的设置有液体饵料投放系统3和固体饵料投放系统4,
所述的液体饵料投放系统3包括连接在轨道2上的输送管5,所述的输送管5上设置有与养殖池1相配的喷头6,并且输送管5还通过泵7与液体饵料桶8连通,
所述的固体饵料投放系统4包括运载小车9,运载小车9的车轮与轨道2相配,在运载小车9上设置有行走电机10,所述行走电机10工作端上的齿轮与设置在车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即行走电机10工作时会通过齿轮传动副带动车轮转动,进而驱动运载小车9在轨道2上运动;
在运载小车9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储料桶11,储料桶11的下端设有凸出边缘12,在凸出边缘12上滑动连接有抽拉屉13,也就是说抽拉屉13能够相对于储料桶11运动;在抽拉屉13下部设置有定量盒14,而抽拉屉13上则开设有与储料桶11底端开口相配的入口,且该入口与定量盒14的内腔相通,所述定量盒14的底端还开设有出料口;
在抽拉屉13的下方设置有与储料桶11固定连接的底板16,这个底板16上支撑有抽拉电机17,在抽拉屉13的底部设置有齿条18,所述抽拉电机17工作端上的齿轮与齿条18相啮合,即抽拉电机7工作时,能够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副带动抽拉屉13相对于储料桶11做往复的直线运动;
在底板16的下方连接有饵料漏斗19,这个饵料漏斗19的上方开口19的宽度要大于其下方开口的宽度,并且其上方开口的宽度还大于底板16的宽度;同时底板16的中轴线与饵料漏斗19的上方开口21的中轴线重合,即底板16位于上方开口21的中心部分,而底板16与饵料漏斗19的两个侧边之间的距离与上述的出料口的宽度相同;
在上述的运载小车9上还设置有搅拌电机22,这个搅拌电机22的工作端与搅拌轴23相连,在搅拌轴23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24,并且上述搅拌轴23和搅拌叶片24均位于储料桶11内部;在这个支撑杆27上固定支撑有防潮电机28,这个防潮电机28的工作端与动防潮板29的几何形心相连,而在储料桶11的底端开口处则设置有定防潮板30,这个定防潮板30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扇形板组成,并且相邻的扇形板之间还留有空隙,而上述的动防潮板29也由多个相互之间留有空隙的扇形板组成,并且所述的动防潮板29和定防潮板30相互匹配;
在底板16的下端还设置有投放电机25,这个投放电机25的输出轴的底端设置有投放盘26,并且这个投放盘26位于饵料漏斗19的下方开口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适用于室内河蟹幼苗养殖的自动饵料投放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对河蟹幼苗进行夜间投喂时,只需要预先在储料桶11中放置足量的固态饵料,在液体饵料桶8中放置足量的液态饵料,操作人员即可离开现场,由与本装置配套的控制系统对其进行统一控制;
当需要投喂液态饵料时,泵7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定时工作,将液体饵料桶8中的液态饵料运送至输送管5内,并通过设置在养殖池1上方的喷头将液态饵料喷撒到养殖池1中;
当需要投喂固态饵料时,控制系统首先控制行走电机10工作,运载小车9带动其下的所有机构运动至养殖池1的上方,然后抽拉电机17工作,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副带动抽拉屉13相对于储料桶11做往复的直线运动,每当抽拉屉13运动至其顶端的入口与储料桶11底端开口相配的位置,储料桶11中的固态饵料便会落入抽拉屉13的定量盒14中,通过定量盒14的固定容积来保证每次播撒的固态饵料的量时一定的;定量盒14装满后会随着抽拉屉13运动至底板16的两侧,此时定量盒14的底端出料口失去了底板16的限制后,定量盒14内的固态饵料会全部落入饵料漏斗19中,并通过饵料漏斗19的下方开口落到投放盘26上,由于投放盘26与饵料漏斗19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当投放电机25工作时,在投放盘26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固态饵料会通过上述间隙播撒到下方的养殖池1中,这样能够尽可能的扩大饵料的播洒面;
抽拉屉13(即定量盒14)不断地在储料桶11的底部往复运动,每次都会接取一定量的固态饵料,并将其通过饵料漏斗19和投放盘26播撒到养殖池1中,实现固态饵料的自动投放;
在上述动作的过程中,搅拌电机22驱动搅拌轴23工作,带动其上的多个搅拌叶片24对固态饵料进行搅拌,以利于固态饵料顺利地落入定量盒14中;
投饵工作完成后,防潮电机28带动动防潮板29转动,由于动防潮板29和定防潮板30都是由多个之间设有间隔的扇形板形成,且二者相互匹配,因此动防潮板29转动一定角度后,动防潮板29和定防潮板30会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没有空隙的圆形板,从下方将储料桶11封闭,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固态饵料受潮;需要投饵时,防潮电机28反向转动,带都动防潮板29相对于定防潮板30转动,将定防潮板30上相邻的扇形板之间的空隙露出来,固态饵料便会通过这些空隙落入定量盒14中,实现饵料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