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7047阅读:17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培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培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培植物培养设备无法做到定量供应水培溶液,基本都是要使用人工加夜的方式,人工加液很容易多加或者少加,不同的植物之间,培养液的消耗量也是不同的,人工定量的方式就会使得有些植物溶液过少,有些植物溶液过多,造成加液不均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培器具,解决现有培养设备加液不均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培器具,包括加液瓶、水培皿和收液皿,加液瓶上端设置有螺纹盖,下端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中间设置有阀门,出液管下端与水培皿的外侧壁连通,水培皿的侧壁设置有出液孔,水培皿的内侧壁四周设置有凸起,凸起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支撑板的中间顶面设置有凹槽,水培皿的上沿内侧设置有环槽,环槽内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间设置有圆孔,水培皿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支脚,第一支脚内设置有磁块,收液皿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支脚,第二支脚内设置有铁块,水培皿设置在收液皿内,第一支脚内的磁块用于吸引第二支脚内的铁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多余的水培液会从出液孔回收到收液皿中,而水培液的液面下降时,水培液就会从加液瓶中流出补充到水培皿中,这样可以保持水培皿中的液面不变化,保证每个植物都能收到一样高度的水培液,这样每个植物加液就十分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培器具,包括加液瓶10、水培皿11和收液皿12,加液瓶上端设置有螺纹盖30,下端设置有出液管31,出液管中间设置有阀门32,出液管下端与水培皿的外侧壁连通,水培皿的侧壁设置有出液孔13,水培皿的内侧壁四周设置有凸起14,凸起上设置有支撑板15,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6,支撑板的中间顶面设置有凹槽17,水培皿的上沿内侧设置有环槽18,环槽内设置有固定板19,固定板中间设置有圆孔20,水培皿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支脚21,第一支脚内设置有磁块22,收液皿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支脚23,第二支脚内设置有铁块24,水培皿设置在收液皿内,第一支脚内的磁块用于吸引第二支脚内的铁块。

其中,加液瓶用于加入水培液,具体在加入的时候可以关闭阀门,打开螺纹盖,加入水培液后,关闭螺纹盖,而后打开阀门,这样加液瓶就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只要出液管下端管口有水封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液体就不会流入到水培皿中。出液孔用于限定水培皿中水培液的高度,使得每个水培皿的水培液的量都是一致的。一般地,出液管的管壁在水培皿的上沿与出液孔的下沿齐平,这样,多余的水可以从出液孔流出,而当液面下降,水培液就会从加液瓶留到水培皿中。

收液皿用于收集水培液,多余的水培液就会进入到收液皿中,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凸起用于固定住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不至于掉到水培皿中。支撑板用于支撑水培植物,上面的通孔可以让水培液流动,凹槽可以将植物放置在该处。环槽用于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的圆孔用于固定住植物,使得植物不会倒伏。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可以相互吸引,这样方便收液皿固定在水培皿的下方。水培皿的磁块也可以将水培皿固定在铁板的桌面上,避免水培皿移位后掉落在地。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多余的水培液会从出液孔回收到收液皿中,而水培液的液面下降时,水培液就会从加液瓶中流出补充到水培皿中,这样可以保持水培皿中的液面不变化,保证每个植物都能收到一样高度的水培液,这样每个植物加液就十分均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