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栽培装置,尤其是一种智能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除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也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园艺种植能够把人们从繁复的工作和生活中解救出来,人们从园艺种植中能够获得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然而,传统的土培方式不仅在拥挤的城市中难以实现和推广,而且一般人群并不深谙此道,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改变传统的土壤栽培方式,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家用的有土或无土栽培装置,如公开号为CN 202931892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家用植物栽培装置,该家用植物栽培装置包括一密闭箱体,具有可开启及关闭的密封门板,且该密闭箱体可在该密封门板关闭时成一封闭空间;多个种植槽,安置于该密闭箱体内,且所述种植槽由上而下水平设置而形成多层状排列结构,每个种植槽用以容置至少一栽植板,而每个栽植板具有多个穿孔,该家用植物穿过该穿孔而安置于该栽植板中;一底部水箱,安置于该密闭箱体的底部,用以贮存培养液;一帮浦,用以将该底部水箱中的培养液往上输送出去;一送水管线,用以将该帮浦所输送出去的培养液传送至位于最顶部的种植槽,且该培养液经该种植槽的排水孔而流至位于下方的种植槽,该培养液并依此方式而流至该底部水箱,藉以形成该培养液的循环路径,而安置于该栽植板中的家用植物穿过该穿孔而接触到该种植槽中的培养液;一温湿度控制单元,设置于该密闭箱体内,用以控制该密闭箱体中的温度及湿度;以及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位于相对应的种植槽的上方,用以产生光线并照射该种植槽中的家用植物。
该家用植物栽培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1)功能单一;(2)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3)可操作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无线信号接发功能,更加智能化,且有助于提高使用体验感的智能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栽培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带有液腔的桶体,桶体的桶口处的植物种植单元,植物种植单元的上方架设有受控于控制单元的补光单元,桶体内设有用于向植物种植单元输送培养液的浇灌单元,该浇灌单元包括有受控于控制单元的泵体、及与泵体出水口连通的喷头,还包括有:
WIFI收发模块,用于接收WIFI信号并传递给控制单元,或用于发送来自控制单元的WIFI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与WIFI收发模块通过线路连接,并根据所接收的WIFI信号控制补光单元和浇灌单元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如今APP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通过APP可以向外发送远程控制指令,而WIFI收发模块可用于接收该远程控制指令,并将该远程控制指令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来远程控制指令后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对补光单元和浇灌单元进行控制。由此实现提高栽培装置的智能化程度,使得其更具有可操作性,能满足年轻人的生活需求,提高其对产品的生活满意度。
智能栽培装置还包括有提醒单元,该提醒单元通过线路与控制单元电联接、并受控于控制单元,由此能实时了解栽培装置的各个信息状态。提醒单元为提醒喇叭、提醒灯具、提醒振动电机、提醒显示屏中任意一种。当水位过高或过低时,提醒单元可以通过声音、灯光、振动或图形文字等提示进行提醒,效果多样,而且警示内容丰富,提高使用感受。
智能栽培装置还包括有温湿度传感单元,用于感应环境中的温湿度状态并产生相应的温湿度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判断所述温湿度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提醒单元显示温湿度状态。温湿度信号也可以通过WIFI收发模块发送至APP,并在APP上进行显示,做到实时监控。
智能栽培装置还包括有液位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桶体内液位状态并产生相应液位感应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判断所述液位感应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提醒单元显示液位状态。液位感应信号同样可以通过WIFI收发模块发送至APP,并在APP上进行显示,做到实时监控。此处,液位感应单元可以为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桶内并用于感应桶内液位的高低。现有技术中,任何能实现对于桶内液位状态的感应设备均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液位感应单元。
为了方便手动控制,智能栽培装置还包括有触摸按键,用于模式选择并产生相应输入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判断所述输入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补光单元或浇灌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控制单元1、带有液腔21的桶体2,桶体2的桶口处的植物种植单元3,植物种植单元3的上方架设有受控于控制单元1的补光单元4,桶体2内设有用于向植物种植单元3输送培养液的浇灌单元,该浇灌单元包括有受控于控制单元1的泵体5、及与泵体5出水口连通的喷头。在补光单元4处还安装有WIFI收发模块61,该WIFI收发模块61用于接收WIFI信号并传递给控制单元1,或用于发送来自控制单元1的WIFI信号;控制单元1与WIFI收发模块61通过线路连接,并根据所接收的WIFI信号控制补光单元4和泵体5的工作。
在桶体2的外侧壁处还安装有提醒灯具,该提醒灯具为提醒显示屏7,提醒显示屏7通过线路与控制单元电1联接、并受控于控制单元1,由此能实时了解栽培装置的各个信息状态。在桶体2处还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单元62,该温湿度传感单元62用于感应环境中的温湿度状态并产生相应的温湿度信号;控制单元1用于接收判断温湿度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提醒显示屏7显示温湿度状态。在桶体2内部还安装有液位感应单元63,该液位感应单元63用于感应桶体2内液位状态并产生相应液位感应信号;控制单元1用于接收判断液位感应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提醒显示屏7显示液位状态。为了方便手动控制,在桶体2侧壁处还设有触摸按键64,该触摸按键64用于模式选择并产生相应输入信号;控制单元1用于接收判断输入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补光单元4或泵体5。其中,液位感应单元63为液位传感器。
桶体2内设有元件腔,而温湿度传感单元62安装于元件腔内,同时通过一些透气通道实现元件腔和外部环境的连通,以便于温湿度传感单元62及时准确地感应外部环境状态。
控制模块1可以采用单片机或PLC,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ARM公司的Cortex-M0。目前技术对于控制模块2的使用已经非常成熟了,因此在此不做赘述,只要能满足本实施例基本运算和控制等功能,均属于实用新型提及的控制模块1。
本实用新型中,现如今APP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通过APP可以向外发送远程控制指令,而WIFI收发模块61可用于接收该远程控制指令,并将该远程控制指令传递给控制单元1,控制单元1接收来远程控制指令后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对补光单元4和泵体5进行控制。由此实现提高栽培装置的智能化程度,使得其更具有可操作性,能满足年轻人的生活需求,提高其对产品的生活满意度。
除上述技术方案外,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人体接近传感器65,该人体接近传感器65感应到人体靠近后将产生相应的靠近反馈信号,并将该靠近反馈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1,控制单元1接收判断该靠近反馈信号后,控制补光单元4调低光照强度;而当人体接近传感器65感应到人体远离后产生相应的远离反馈信号,而控制单元1接收到该远离反馈信号后控制补光单元4恢复正常的光照强度。通过智能化控制,能在人体靠近时降低光照强度,方便人眼的观察,也能保护人眼,避免强光对人员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