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77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食用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一种味道鲜美、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兼具食疗价值的天然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健胃助消化、利胆保肝、降低血糖和和增强抗癌能力的功效。营养专家建议每人每天食用250g食用菌有利身体健康,但目前市售的食用菌均是菇农以产业模式种植,采收后运输到菜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影响了产品的新鲜度,而且在运输的过程中加入的防腐剂也影响食用菌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食用菌的新鲜度和安全性,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家庭培养的方式,但是现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无法使用菌棒和菌床,因此,亟需研制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以满足现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培养食用菌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菌棒和菌床无法满足现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培养食用菌需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包括盆体、盖体和防护罩,所述盆体的底部设置有渗水孔,所述盆体的顶端设置有凸沿,所述防护罩盖合于所述凸沿上,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盆体中,所述盖体的边缘设置有浇水口,所述盖体的中部设置有出菇孔。

进一步地,所述凸沿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呈中空半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食用菌培养装置还包括底托,所述底托设置于所述盆体的下方,并且所述底托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底托设置有搬运槽。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通过磁吸扣固定于所述底托上。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上设置有提绳,用于将所述盆体悬挂于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材质为聚丙烯。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花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通过盆体容纳食用菌培养料,为菌种的生长提供养料;通过设置盖体,并且盖体内嵌于盆体中,使盖体遮挡光线,避免光线直射食用菌的菌种,影响菌种的生长;通过在盖体的边缘处设置有浇水口,使得不需取下盖体即可对食用菌进行浇水,为菌种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通过在盖体的中部设置有出菇孔,使食用菌的菌种能够定向出菇,使食用菌的菇型更美观,肉质更鲜嫩;通过在盆体的顶端设置凸沿,使得该食用菌培养装置更美观,同时也更能够通过盆沿移动盆体;通过设置防护罩,并且防护罩盖合于凸沿上,一方面可以减少盆体内水分的蒸发,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保湿的环境,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为食用菌提供保护,避免外部的杂质或落物影响食用菌的生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食用菌培养装置中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所示食用菌培养装置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食用菌培养装置中盖体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食用菌培养装置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食用菌培养装置中取下防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盆体; 102-盖体; 103-防护罩;

104-渗水孔; 105-凸沿; 106-浇水口;

107-出菇孔; 108-透气孔; 109-手柄;

110-盖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食用菌培养装置中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图1所示食用菌培养装置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所示食用菌培养装置中盖体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食用菌培养装置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食用菌培养装置中取下防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包括盆体101、盖体102和防护罩103,盆体101的底部设置有渗水孔104,盆体101的顶端设置有凸沿105,防护罩103盖合于凸沿105上,盖体102设置于盆体101中,盖体102的边缘设置有浇水口106,盖体102的中部设置有出菇孔107。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己种植果蔬,食用菌作为一种味道鲜美、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并兼具食疗价值的天然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是现在的食用菌种植都是采用菌棒或菌床进行培养,现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没有合适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庭用食用菌培养装置,既能够培养食用菌,又具有观赏价值,为食用菌的新鲜和安全提供保证。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盆体101的顶端开口,并且盆体101顶端的边缘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沿105,通过设置凸沿105一方面可以增强盆体101的美观性,另外一方面也便于进行盆体101的搬运。

通过盆体101进行食用菌的培养,目前最容易出现的是水分供应的问题,由于盆体101的内部空间有限,培养料的总量较少,因此,其所含的水分也较少,如果水分的供应不及时,就会影响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通过设置盖体102,盖体102内嵌于盆体101中,并且盖体102盖合于食用菌培养料上,从而减少食用菌培养料中水分的蒸发,为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提供保证,同时盖体102还能够遮挡外部的光线,为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提供避光的环境。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还设置有防护罩103,防护罩103盖合于凸沿105上,并且防护罩103的边缘与凸沿105的边缘相对应。通过设置防护罩103进一步减少了食用菌培养料中水分的蒸发,为食用菌培养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以促进食用菌的发育和生长,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避免成熟食用菌的孢子粉散落到室内,弄脏室内环境或造成敏感人群的过敏反应。

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出菇孔107的孔壁高于盖体102的上表面,以便于将手深入出菇孔107中,将盖体102从盆体101中取出。另外,盖体102的下表面的边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盖沿110,通过设置盖沿110,使得从浇水口106进入的水能够沿盖沿110流入食用菌培养料中,使水分散的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通过盆体101容纳食用菌培养料,为菌种的生长提供养料;通过设置盖体102,并且盖体102内嵌于盆体101中,使盖体102遮挡光线,避免光线直射菌种,影响菌种的生长;通过在盖体102的边缘处设置有浇水口106,使得在不取下盖体102的同时即可对菌种进行浇水,为菌种的生长提供稳定的环境;通过在盖体102的中部设置有出菇孔107,使食用菌的菌种能够定向出菇,使食用菌的菇型更美观,肉质更鲜嫩;通过通过在盆体101的顶端设置凸沿105,使得该食用菌培养装置更美观,同时也更容易通过盆沿移动盆体101;通过设置防护罩103,并且防护罩103盖合于凸沿105上,一方面可以减少盆体101内水分的蒸发,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保湿的环境,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为食用菌提供保护,避免外部的杂质或落物影响食用菌的生长。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凸沿105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08。

由于防护罩103的边缘与凸沿105的边缘相对设置,为了使防护罩103内部的空气流通,保证食用菌的正常生长,凸沿105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08,以使得当防护罩103盖合于盆体101的上方时,防护罩103内的空气能够通过透气孔108进行流通,促进食用菌的生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食用菌的培育期和生长期,防护罩103可以根据室内的湿度和温度盖合于盆体101上,或从盆体101取下,在食用菌的成熟期,如果食用菌未及时采摘,则需要将防护罩103盖合于凸沿105上,以避免孢子粉散落到室内,污染环境,同时也避免造成家庭成员中敏感人员的过敏反应。

如图4所示,防护罩103呈中空半球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103呈中空半球形,一方面为食用菌子实体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更加美观。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103的顶部设置有手柄109。

为了便于抓取防护罩103,在防护罩103的顶部设置有手柄109,手柄109可以为圆柱形,也可以为纺锤形,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设计成其它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中,手柄109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以避免操作者抓取防护罩103时,手柄109从手中脱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还包括底托,所述底托设置于所述盆体101的下方,并且所述底托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在给食用菌浇水时,打开防护罩103,在盖体102的上方进行浇水,水从盖体102边缘处的浇水口106流入食用菌培养料中,若一次性浇入的水过多,超过食用菌培养料的储水量时,水会从盆体101的底部的渗水孔104排出,给室内的环境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在盆体101的下方设置有底托,通过底托承接从盆体101中渗出的水,以避免盆体101中渗出的水四处流溅,污染室内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托一般放置于支撑物上,为了避免底托从支撑物上滑脱,造成盆体101的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托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增大底托与支撑物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底托从支撑物上滑脱。

在本实施例中,底托设置有搬运槽。

通过在底托上设置搬运槽,便于搬运者通过握持搬运槽进行搬运,省时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盆体101通过磁吸扣固定于底托上。

为了避免盆体101从底托上滑移,盆体101的底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扣,底托的上表面设置有磁扣,将盆体101放置于底托的上方,吸扣在磁扣的磁力作用下,与磁扣吸合在一起,从而将盆体101的底部固定于底托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盆体101上设置有提绳,提绳用于将盆体101悬挂于室内。

为了减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的占地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也可以通过提绳悬挂于室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盆体101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挂孔,还可以在凸沿105上设置有挂孔,提绳通过挂孔将盆体101悬挂于室内,既美观个性,又能够节约室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盆体101的材质为聚丙烯。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是一种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密度只有0.9-0.91g/cm3,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01%,并且成型性好。另外,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制品能在100℃以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盆体101由聚丙烯制成,使得将食用菌培养料装入盆体101中后,可以将盆体101一起放入高温灭菌装置中进行灭菌,而如果采用不耐高温材质的盆体101,则需要先将食用菌培养料高温灭菌,接种后再放入盆体101内进行食用菌的培养,操作复杂,容易使食用菌培养料感染病菌,影响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聚丙烯材质的盆体101,使盆体101与食用菌培养料一起灭菌后直接进行食用菌的培养,减少了转移食用菌培养料和菌种的环节,减少了食用菌培养料感染病菌的机会,为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提供了保证。

在本实用新型新型中,盆体101的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花纹。

为了而增强盆体101的美观性,使盆体101更具有观赏价值,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盆体101的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花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满足了现代家庭,尤其城市家庭培养食用菌的需要,通过在盆体101内培养食用菌,使人们能够在自己家内自己动手种植食用菌,既保证了食用菌的新鲜和安全,又增进了主人的种植乐趣,陶冶了主人的情操;通过设置盖体102,并且盖体102上设置有出菇孔107,使食用菌定向出菇,菇型更美观,肉质更鲜美;通过设置防护罩103避免食用菌培养料内的水分蒸发过快,为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提供保证。另外,通过设置防护罩103还能够避免食用菌成熟后生成的孢子粉四处散落而影响室内美观,杜绝家庭成员中敏感人群的过敏反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