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栽多孔隙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78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盆栽多孔隙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盆栽多孔隙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种植植物的花盆在晴天约2~3 天就会非常干燥,盆内泥土会干硬且靠近花盆边的泥土会产生裂缝。浇水时,80% 水会直接从盆缝流到底部然后从排水孔流出,而盆内土壤只有表面约5 公分厚度部份仍保有湿度,真正需要水份的花盆中心底部的泥土还是非常干硬,而使得植物一直生长在恶劣的环境,造成大部份植物因此慢慢枯黄落叶凋谢。有些花盆有放底座来改善上述缺点,但有底座的花盆遇到雨季时会使花盆底部长期存在非常潮湿的状态,而造成植物根部腐烂而死亡。

目前解决以上问题的方式,是靠人力每天去检查花盆水份是否足够或是太多,但是要花费的时间跟精力太多,如果像花农那般一天需要照顾好几百盆植物,还消耗过多人力跟时间,相当没有效率,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盆栽多孔隙供水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盆栽需要倚靠人力定时浇水施肥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盆栽多孔隙供水装置,其包含一盆栽单元以及复数个补给组件,所述盆栽单元包括一吸收盆以及一栽种空间,所述吸收盆连通所述栽种空间,所述补给组件选择性地结合在所述盆栽单元上,所述补给组件包括一引流件、一储液槽、一贴定件以及一注液口,所述储液槽连通所述引流件,所述引流件连接所述吸收盆,所述引流件设置在所述贴定件上,所述注液口设在所述补给组件上部。

优选地,所述吸收盆上设有复数个多孔隙吸收孔。

优选地,所述盆栽单元还包含一顶固定架以及一底固定架,所述顶固定架以及所述底固定架结合在所述盆栽单元上。

优选地,所述顶固定架以及所述底固定架各设有一公螺纹,所述吸收盆对应所述顶固定架以及所述底固定架设有一母螺纹,与所述公螺纹互相螺接。

优选地,所述补给组件的引流件为一多孔隙膜体。

优选地,所述贴定件采用套合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盆栽单元。

优选地,所述补给组件呈中空状,所述贴定件呈一环状内面,使所述补给组件套合在所述吸收盆上。

优选地,所述吸收盆的边缘呈锥形,所述贴定件配合所述吸收盆的形状而同样设为锥形。

优选地,所述贴定件还包括一伸缩部件以及一开口,通过所述伸缩部件可调整所述开口的大小,使所述补给组件夹持在所述吸收盆上。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一带引流件的补给组件,使用者将补给组件套在吸收盆上,通过引流件与吸收盆的多孔隙材料产生毛细现象,使储液槽内的液体经由引流件渗透到盆内,为盆中的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或养料,达到自动浇水的功效,更为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盆栽多孔隙供水装置,其结构包括:一盆栽单元2以及复数个补给组件3。

所述盆栽单元2包括一吸收盆21以及一栽种空间22,所述吸收盆21连通所述栽种空间22,所述吸收盆21上设有复数个多孔隙吸收孔。所述盆栽单元2包含一顶固定架23以及一底固定架24,所述顶固定架23以及所述底固定架24可拆地结合在所述盆栽单元2上,所述顶固定架23以及所述底固定架24各设有一公螺纹231241,所述吸收盆21对应所述顶固定架23以及所述底固定架24设有一母螺纹211,可与所述公螺纹231241互相螺接,所述顶固定架23以及所述底固定架24可方便使用者拿取所述盆栽单元2。

所述补给组件3选择性地结合在所述盆栽单元2上,所述补给组件3包括一引流件31、一储液槽32、一贴定件33以及一注液口34。所述储液槽32连通所述引流件31,所述引流件31连接所述吸收盆21。所述引流件31为一多孔隙膜体。所述引流件31设置在所述贴定件33上,所述贴定件33连接所述盆栽单元2,其连接方式为套合连接。所述补给组件3呈中空状,所述贴定件33呈一环状内面,使所述补给组件3套合在所述吸收盆21上。所述注液口34设在所述补给组件3上部,可供供注入一液体B,所述液体B可为水、肥料或者除草剂。所述吸收盆21的边缘呈锥形,所述贴定件33配合所述吸收盆21的形状而同样设为锥形,使所述贴定件33与所述吸收盆21能够紧密贴合。所述吸收盆21与复数个不同大小的所述补给组件3相结合,以便增加供水量。

参照图1、图2和图3。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所述注液口34将所述液体B注入所述补给组件3的储液槽32,当所述补给组件3套持在所述吸收盆21时,所述引流件31连接所述吸收盆21,通过所述引流件31与所述吸收盆21的多孔隙材料产生毛细现象,使所述储液槽32中的所述液体B经由所述引流件31渗透到所述吸收盆21内,为所述栽种空间22内的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或养料,凭借所述引流件31与所述吸收盆21的多孔隙材质特效,达到自动浇水的功效。使用者可以通过所述注液口34观察所述储液槽32内的所述液体B剩余容量,可以简易更换所需水分或肥料以迅速施肥或浇灌。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贴定件33还包括一伸缩部件331以及一开口332,通过所述伸缩部件331可调整所述开口332的大小,使所述补给组件3夹持在所述吸收盆21上。

所述补给组件3也可做成特殊形状如环型或五角星形,使用者可自由更换不同形状的所述补给组件3夹持在所述吸收盆21上,更进一步达到美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一带引流件的补给组件,使用者将补给组件套在吸收盆上,通过引流件与吸收盆的多孔隙材料产生毛细现象,使储液槽内的液体经由引流件渗透到盆内,为盆中的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或养料,达到自动浇水的功效,更为简单便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盆栽多孔隙供水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