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耕作林地微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1558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等高线耕作林地微耕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高线耕作林地微耕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是我国总体地形比较复杂,很多农业生产工作不得不在山地丘陵地区进行。由于山地丘陵的地面坡度很大,顺着坡度方向进行农业生产,水土容易流失,人们顺着坡度方向劳动也比较危险,所以在坡地上一般采取垂直于坡度方向的等高线农业生产的方式。普通机械在坡地上等高线作业容易侧翻,无法正常作业,所以山坡地带的农业生产几乎还未能实现机械化。以播种为例,现有的坡地播种方法大多是人工挖坑、撒种、覆土,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费时费力。现有部分专利提出的坡地播种方案借鉴了平地用播种机方案,能够实现播种的功能但往往需要人力作为驱动力,本质上还是没有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等高线耕作林地微耕机,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等高线耕作林地微耕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前部设置有发动机与摇把,所述发动机经第一传动组件、摇臂带动主动行走轮转动,所述摇把经第二传动组件、摇臂带动主动行走轮上下摆动,所述机架的后部设置有旋耕刀,所述发动机经第三传动组件带动旋耕刀转动,所述旋耕刀经弹性组件与机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含变速箱、传动桥以及轮边换向减速器,所述发动机将动力经变速箱传递至传动桥,所述传动桥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摇臂,所述摇臂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传动桥的两端分别经第一锥齿轮组与两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两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均经轮边换向减速器与主动行走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桥的中部设置有差速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含双向齿轮箱,所述双向齿轮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外齿轮,所述机架在外齿轮的底部设置有T形齿条,所述T形齿条的横向端与外齿轮相啮合,且所述T形齿条的横向端置于齿条套筒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T形齿条的纵向端穿出齿条套筒经滑动铰支座套设在摇臂上,所述滑动铰支座与摇臂滑动配合,所述双向齿轮箱的一输出轴经一侧外齿轮、一侧T形齿条、一侧摇臂以带动一侧主动行走轮摆动,所述双向齿轮箱的另一输出轴经另一侧外齿轮、另一侧T形齿条、另一侧摇臂以带动另一侧主动行走轮摆动。

优选的,所述旋耕刀包含刀轴,所述刀轴上沿其轴线布置有若干三角刀座,所述三角刀座上插接有若干呈反射状分布的弧形刀片,任意两相邻弧形刀片的弯曲方向相反,任意两相邻三角刀座上的刀片相互交错布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含换向传动箱、第三传动轴、万向节以及旋耕刀传动箱。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含与机架相连接的悬挂套筒,所述悬挂套筒内穿设有悬挂轴,所述悬挂轴的两端分别经上固定铰支座与上调节套筒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上调节套筒的另一端与下调节套筒的一端嵌套滑动设置,所述下调节套筒的另一端与下固定铰支座相连接,所述上固定铰支座与下固定铰支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上调节套筒与下调节套筒外,两所述下固定铰支座分别经连接杆、轴承与旋耕刀的刀轴两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耕刀的后部设置有弧形挡泥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在等高线种植坡地可以控制等高线耕作林地微耕机的转向,可以保持等高线耕作林地微耕机的平衡,可以保证耕种的深度一致,易于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弹性组件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组件的传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摇臂的摆动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发动机,3-摇把,4-第一传动组件,41-变速箱,42-传动桥,43-轮边换向减速器,44-第一传动轴,45-第一锥齿轮组,5-摇臂,6-主动行走轮,7-第二传动组件,71-双向齿轮箱,72-外齿轮,73-T形齿条,74-齿条套筒,75-滑动铰支座,8-旋耕刀,81-刀轴,82-三角刀座,83-弧形刀片,9-第三传动组件,91-换向传动箱,92-第三传动轴,93-万向节,94-旋耕刀传动箱,10-弹性组件,101-悬挂套筒,102-悬挂轴,103-上固定铰支座,104-上调节套筒,105-下调节套筒,106-下固定铰支座,107-弹簧,108-连接杆,11-差速器,12-弧形挡泥板,13-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一种等高线耕作林地微耕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前部设置有发动机2与摇把3,所述发动机2经第一传动组件4、摇臂5带动主动行走轮6转动,所述摇把3经第二传动组件7、摇臂5带动主动行走轮6上下摆动,所述机架1的后部设置有旋耕刀8,所述发动机2经第三传动组件9带动旋耕刀8转动,所述旋耕刀8经弹性组件10与机架1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包含变速箱41、传动桥42以及轮边换向减速器43,所述发动机2将动力经变速箱41传递至传动桥42,所述传动桥4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摇臂5,所述摇臂5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轴44,所述传动桥42的两端分别经第一锥齿轮组45与两第一传动轴44的一端相连接,两所述第一传动轴44的另一端均经轮边换向减速器43与主动行走轮6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桥42的中部设置有差速器11,当本实用新型在山坡上转向的时候左、右两侧主动行走轮6可以实现差速,使得转弯更加容易;同时差速器11还具有对摇臂5转动的辅助调节作用,如图3所示,图中“”和“”表示运动方向,“”表示向下运动,即垂直纸面向内运动,“”表示向上运动,即垂直纸面向外运动;当通过摇把3经第二传动组件7控制一侧摇臂5向上运动时,第一传动组件4内各部件的转向如图3所示,左、右两侧摇臂5内转动轴所连接的第一锥齿轮组45的转动方向刚好相反,从而有利于高差调节;所述摇臂5的调节主要是靠转动摇把3来调节的,所述差速器11并不起主动调节的作用,只是有利于调节高度差,所述差速器11的主要作用是在本实用新型转弯时使左、右两侧主动行走轮6形成速度差,从而更加容易转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7包含双向齿轮箱71,所述双向齿轮箱7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外齿轮72,所述机架1在外齿轮72的底部设置有T形齿条73,所述T形齿条73的横向端与外齿轮72相啮合,且所述T形齿条73的横向端置于齿条套筒74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T形齿条73的纵向端穿出齿条套筒74经滑动铰支座75套设在摇臂5上,所述滑动铰支座75与摇臂5滑动配合,所述双向齿轮箱71的一输出轴经一侧外齿轮72、一侧T形齿条73、一侧摇臂5以带动一侧主动行走轮6摆动,所述双向齿轮箱71的另一输出轴经另一侧外齿轮72、另一侧T形齿条73、另一侧摇臂5以带动另一侧主动行走轮6摆动;所述双向齿轮箱71内包含四个相互啮合围成四边形形状的锥齿轮,其中一个锥齿轮为输入锥齿轮,输入锥齿轮左右两侧的锥齿轮分别为与外齿轮组72相连接的输出锥齿轮,两输出锥齿轮的转向相反,当然所述双向齿轮箱71内也可以包含其他可以实现双输出且输出方向相反的齿轮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局限于此;由于双向齿轮箱71的两输出端的齿轮的旋向必定相反,通过摇动摇把3就可以实现两侧摇臂5绕传动桥42异向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耕刀8包含刀轴81,所述刀轴81上沿其轴线布置有若干三角刀座82,所述三角刀座82上插接有若干呈反射状分布的弧形刀片83,任意两相邻弧形刀片83的弯曲方向相反,任意两相邻三角刀座82上的刀片相互交错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含换向传动箱91、第三传动轴92、万向节93以及旋耕刀传动箱94,由于换向传动箱91与旋耕刀传动箱94之间的第三传动轴92使用了两个万向节93连接,两所述万向节93的相对高度可以变化,旋耕刀8轴相对于机架1的距离就可以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10包含与机架1相连接的悬挂套筒101,所述悬挂套筒101内穿设有悬挂轴102,所述悬挂轴102可以在悬挂套筒101内转动,所述悬挂轴102的两端分别经上固定铰支座103与上调节套筒10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上调节套筒104的另一端与下调节套筒105的一端嵌套滑动设置,所述下调节套筒105的另一端与下固定铰支座106相连接,所述上固定铰支座103与下固定铰支座106之间设置有弹簧107,所述弹簧107套设在上调节套筒104与下调节套筒105外,两所述下固定铰支座106分别经连接杆108、轴承与旋耕刀8的刀轴81两端相连接;当工作在高低不平的地段,如由高向低行进,弹簧107拉长,旋耕刀8相对与机架1距离变长,同时,悬挂轴102相对与套筒转动、两个万向节93的相对位置也自行调整,旋耕刀8轴便可自行调整至合适的工作位置;由于机架1已可调整至水平,所以悬挂轴102也是水平的,由于旋耕刀8轴是通过弹性组件10挂接在机架1上,位于坡顶处的弹簧107缩短,位于坡低处的弹簧107拉长,所以旋耕刀8轴就可以调整至坡地平行位置工作,弹簧107的作用是拉长端的弹簧107会产生收缩力,缩短端的弹簧107会产生张力,这样就可以平衡旋耕机重心偏移带来的影响,保证耕地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耕刀8的后部设置有弧形挡泥板1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扶手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工作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1)手动控制摇把3,经第二传动组件7、一侧摇臂5以带动一侧主动行走轮6摆动,经第二传动组件7、另一侧摇臂5以带动另一侧主动行走轮6反向摆动,当所述摇臂5垂直于水平面时,机架1整体下降,重心下降;当所述摇臂5不垂直于水平面时,根据山地坡度的大小,对左、右两侧主动行走轮6进行差高调节,使机架1保持水平,防止侧翻;

(2)发动机2工作,发动机2经第一传动组件4、摇臂5带动主动行走轮6转动,发动机2经第三传动组件9带动旋耕刀8转动,弹性组件10调整旋耕刀8各部分与坡地表面的间距一致,避免出现耕地深度不一致现象。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等高线耕作林地微耕机。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