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藓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8989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藓墙,通过由藓类植物绿化构成墙体,可吸附空气中重金属,微小颗粒(PM 2.5)、苯、等污染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发展,空气中漂浮着大量有毒、有害的重金属颗粒、微小颗粒以及苯、甲苯、三氯乙烯等有害气体。

藓类植物植株矮小,呈垫状或密集丛生,是一种小型的隐花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组织,依靠由细胞组成的红色丝状假根,起固着作用,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则依靠植物体的表面来吸收。这样简单而又独特的结构,使藓类植物很容易富集和吸附空气中重金属颗粒和烟雾中的微小颗粒(PM 2.5)以及吸收消化空气中苯、甲苯、三氯乙烯等有害气体;藓类植物的灵敏性、精确性和直接性等特点,还可以准确指示出其所在环境中污染物的异常状态。因此,通过藓类植物来吸附和指示空气污染程度是非常可行的。另外,我国约有500余种藓种,我们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更换不同的藓种,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

藓类植物在长期的进化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机制及繁殖特性,能够适应高寒、高温、干旱和弱光等其它陆生植物难以生存的环境。水分、温度、光照等外界环境因素是影响藓类植物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子,且其是通过植物体表面吸收空气中的养分,越冬能力强,易于栽培,生长快,不易受病虫害侵扰,所以其管理、养护方便,适合作为绿化墙体植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传统的苔藓植物造景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净化能力的藓种,在净化空气的同时,还可以监测空气质量、绿化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藓墙,包括:空气监测区、空气净化区和标记区,其中:所述空气监测区,由对污染物耐受力低的敏感藓类植物构成;所述空气净化区,由污染物吸附能力强的藓类植物构成;所述标记区,由外观辨识度强的藓类植物构成,用于信息标记和区分所述空气监测区和空气净化区。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区由重金属吸附能力强的藓类植物成几何图形、线条或其组合而成的图案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区由分别对汞、铜、镉、铬、铅、锌或锰吸附力强的藓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藓类植物成几何图形、线条或其组合而成的图案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观辨识度强的藓类植物成细条形状设置在所述空气监测区和空气净化区之间,进行边界区分和信息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外观辨识度强的藓类植物成细条形状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区内的不同藓类植物的区域之间,进行边界区分和信息标记。

上述空气净化藓墙与传统藓墙相比,养护起来更为方便,无需添加任何养分,不仅美观还可以净化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气净化藓墙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藓墙、2-标记区、3-空气净化区、4-空气监测区、5-汞吸附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藓墙,包括:空气监测区、空气净化区和标记区,其中:所述空气监测区,由对污染物耐受力低的敏感藓类植物构成;所述空气净化区,由污染物吸附能力强的藓类植物构成;所述标记区,由外观辨识度强的藓类植物构成,用于标记和区分所述空气监测区和空气净化区。

所述空气净化区由重金属吸附能力强的藓类植物成几何图形、线条或其组合而成的图案构成。所述空气净化区由分别对汞、铜、镉、铬、铅、锌或锰吸附力强的藓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藓类植物成几何图形、线条或其组合而成的图案构成。所述外观辨识度强的藓类植物成细条形状设置在所述空气监测区和空气净化区之间,进行边界区分和标记。所述外观辨识度强的藓类植物成细条形状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区内的不同藓类植物的区域之间,进行边界区分和标记。

选择色泽鲜亮、发育良好的藓结皮,剔除肉眼可见的石子、动植物残体等,取藓结皮连同的1cm的土层,置于阴凉处自然风干;将自然风干的原状藓结皮用植物样式粉碎机粉碎,加水和粘合剂调至成糊状;在湿润有光照的地方,用刷子蘸取涂满墙壁或任意图案(在多小孔的表面涂抹更容易生长,春秋季更为适合藓类植物繁殖);涂好后静置,期间每隔一周喷水一次,约30天即可成型。有画错的地方,可以用柠檬汁清除。

可以根据具体所在区域优势种选择相应的藓种材料,也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和生长形态的藓种搭配使用,从而使得藓墙更美观。

一、可吸附重金属的藓种

(1)对汞吸附能力较强的藓种:卷柏藓属、鳞叶藓属、娟藓属、灰藓属、阔叶小石藓、圆叶匍灯藓、短肋羽藓、多褶青藓、弯枝金灰藓、梯度真藓、丛生真藓和狭叶小羽藓等。

(2)对铜吸附能力较强的藓种:卷柏藓属、麻羽藓属、小锦藓属、阔叶小石藓、细叶小羽藓、葫芦藓、双色真藓、毛尖紫萼藓、立碗藓、鳞叶藓、角齿藓和银叶真藓等。

(3)对镉吸附能力较强的藓种:鳞叶藓属、青藓属、卷柏藓属、娟藓属、麻羽藓属、小锦藓属、灰藓属、羽藓属、阔叶小石藓、拟草藓、弯叶灰藓、毛尖紫萼藓、立碗藓和鳞叶藓等。

(4)对铬吸附能力较强的藓种:立碗藓、鳞叶藓、柔叶青藓、尖叶美喙藓、大羽藓属和银叶真藓等。

(5)对铅吸附能力较强的藓种:青藓属、卷柏藓属、娟藓属、麻羽藓属、阔叶小石藓、拟草藓、鳞叶藓属、丛生真藓、弯叶灰藓、毛尖紫萼藓、立碗藓、鳞叶藓、角齿藓、白发藓、细叶毛灰藓和银叶真藓等。

(6)对锌吸附能力较强的藓种:小锦藓属、大羽藓属、薄罗藓属、青藓属、卷柏藓属、毛尖紫萼藓、立碗藓、鳞叶藓、阔叶小石藓、细叶小羽藓和拟草藓等。对锰吸附力较强的藓种:丛生真藓、绢藓、细绢藓、密叶绢藓和四川湿地藓等。

二、监测藓种的选择依据

通过测定藓类植物体内污染物的含量或调查该区藓类植物的分布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统计来预测当地空气污染程度。材料选择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要常见,二是要相对较大的个体。借此既可满足足够大的取样空间和密度,又可保证足够的实验分析样品。

三、标记区藓类植物的选择

(1)藓类植物的形态,有直立、匍匐、悬垂、树状、平铺等形态;有细小如珠的,也有长至1m。

(2)藓类植物的颜色,藓类植物的颜色有浅灰、灰绿、浅绿、黄绿、深绿、浅黄、橘红、紫、黑等;一些苔藓植物叶片具有光泽,如绢藓。还有的在黑暗中能发光,如发光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