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蜚蠊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57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蜚蠊喂食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蜚蠊喂食装置,属于蜚蠊养殖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蜚蠊是优质的昆虫蛋白质原料:蜚蠊虫体含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氨基酸总量(TAA)较高,达55.33%。 蜚蠊中的美洲大蠊作为药用己开发出消症益肝片、康复新、心脉隆注射液等药物。

基于蜚蠊的开发价值,蜚蠊养殖业也快速发展,在目前的实践中,蜚蠊的饲养主要使用饲养箱、饲养架或者饲养盆,喂食方面主要是采用投喂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并且效率比较低,不适合规模化饲养的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在大规模养殖蜚蠊的过程中,能够机械化的适应规模化养殖的蜚蠊喂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蜚蠊喂食装置,采用机械化的手段,针对大规模饲养蜚蠊的饲养室或饲养车间使用,操作方面简单,提高喂食效率的同时可减少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蜚蠊喂食装置,包括蜚蠊喂食通道,所述蜚蠊喂食通道位于饲养架的侧面,所述蜚蠊喂食通道安装有投料部件,所述投料部件连接有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投料部件包括螺旋输送器、支撑架和挡板,所述支撑架安装在蜚蠊喂食通道上,所述螺旋输送器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挡板位于螺旋输送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挡板安装有喂食量调节机构,所述喂食量调节机构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挡板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挡板安装有喂食量调节机构,所述喂食量调节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支撑架的上部,所述挡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挡板安装有喂食量调节机构,所述喂食量调节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支撑架的下部,所述挡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投料部件包括喂食管道,所述喂食管道上设置有喂食孔,所述喂食管道的前端安装有输料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喂食孔均匀分布于喂食管道的底部和/或侧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投料部件包括喂食车,所述喂食车在动力装置的牵引下可沿蜚蠊喂食通道前后移动,所述喂食车包括喂食车体,所述喂食车体内安装有喂食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投料部件包括喂食链板或者喂食传送带,所述喂食链板或者喂食传送带从蜚蠊喂食通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喂食传送带靠近食料桶的一端设置有食料管,所述食料管的出口端安装有喇叭状的导流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专门在蜚蠊饲养架的侧面设置蜚蠊喂食通道,能够单独进行蜚蠊的喂食与收集,使蜚蠊的喂食与收集互不影响,避免了在对蜚蠊进行投料喂食时、需要提前对蜚蠊虫体、卵鞘、粪便进行收集,或者当蜚蠊虫体、卵鞘、粪便量相对较少时、直接将食料投放在蜚蠊虫体、卵鞘、粪便上造成的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可提高蜚蠊的饲养质量和效率,并且采用动力装置带动投料部件进行机械喂食,利用机械化的手段对大规模饲养蜚蠊的饲养车间使用,操作方便,可缩短投料喂食时间,提高喂食效率的同时可减少大量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示意图。

1、蜚蠊喂食通道,2、食料管,31、螺旋输送器,32、挡板,33、支撑架,34、转轴,35、连接杆,41、喂食管道,42、喂食孔,51、喂食车体,52、喂食漏斗,53、车轮,61、喂食传动带,62、导流罩,71、喂食链板,10、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蜚蠊喂食装置,采用机械化的手段,针对大规模饲养蜚蠊的饲养室或饲养车间使用,操作方面简单,在提高喂食效率的同时可减少人工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在蜚蠊饲养架的侧面设计有蜚蠊喂食通道1,蜚蠊喂食通道1安装有螺旋输送器31,该螺旋输送器31由动力装置10驱动,进而可带动从食料管2运输来的食料向前移动,以将食料投放至整个蜚蠊喂食通道1上。

沿蜚蠊喂食通道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架33,用来对螺旋输送器31提供支撑,避免螺旋输送器31伸出过长在动作中引起的悬震,提高设备使用的可靠性。支撑架33可以在下方对螺旋输送器31进行支撑,也可以在上方对螺旋输送器31进行支撑,具体地,支撑架33设计成龙门型,在支撑架33的中间横板上安装有连接杆35与螺旋输送器31连接。

在螺旋输送器31的两侧设计有挡板32,该挡板32与蜚蠊喂食通道1的上表面留有间隙,以方便投放的食料向两侧扩散,增加投放食料的面积,进而可确保在同一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蜚蠊同时进食。具体地,挡板32安装在支撑架33的上部,在挡板32上设计有喂食量调节机构,即利用转轴34将挡板32安装在支撑架33上,从而可调整挡板32向下的打开角度和与蜚蠊喂食通道1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喂食量的要求。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中,挡板32通过转轴34安装在蜚蠊喂食通道1上,利用转轴34调整挡板32向上的打开角度和与蜚蠊喂食通道1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喂食量的要求。此外,在调整挡板32向上的打开角度时,可以选择将挡板32安装在支撑架33的下部。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中,将挡板32的喂食量调节机构设计成上下移动结构形式,也就是说设计可以带动挡板32上下移动的动力装置,具体地,该动力装置可以是气缸或者液压缸。从而改变挡板32与蜚蠊喂食通道1之间的间隙,进而调整向两侧扩散的喂食量,适应不同的喂食需求。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位于饲养室侧下方的蜚蠊喂食通道1安装有喂食管道41,喂食管道41上朝向蜚蠊喂食通道1的一侧设计有喂食孔42,具体地,喂食孔42可以设置在喂食管道41的底部或者侧下部。喂食管道41上靠近食料管2的一端安装有动力装置10,具体地可以使用输料泵,利用输料泵将食料管2输送的食料向前输送,直到从喂食孔42中落至蜚蠊喂食通道1上。采用喂食管道与喂食孔结合的投料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在蜚蠊喂食通道1形成多个吃食区域,可以增加同时吃食蜚蠊的数量,提高喂食效率。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位于饲养室侧下方的蜚蠊喂食通道1安装有喂食车,具体地,该喂食车包括喂食车体51,在喂食车体51内安装有喂食漏斗52,工作时,喂食车在动力装置10的牵引下可沿蜚蠊喂食通道1前后移动,以将食料投放到蜚蠊喂食通道1中。具体地,在蜚蠊喂食通道1上设置有供喂食车体1底部的车轮53行走的轨道。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中,位于饲养室侧下方的蜚蠊喂食通道1安装有喂食传送带61,并且从蜚蠊喂食通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以将从食料管2投放的食料运输至整个蜚蠊喂食通道1。为了提高投放食料的滩涂面积,在食料管2的出口端安装有喇叭状的导流罩62。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中,投料部件设计成喂食链板71,并且从蜚蠊喂食通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动力装置10的作用下,喂食链板71将从食料管2投放的食料运输至整个蜚蠊喂食通道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