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773发布日期:2018-07-20 18:13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氟茚唑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氟茚唑菌胺化学名称:3-二氟甲基-n-(7-氟-2,3-二氢-1,1,3-三甲基-1h-茚-4-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属于广谱sdhi类杀菌剂,杀菌谱涵盖所有噻呋酰胺和露娜森的杀菌谱,除对立枯丝核菌特效外,对炭疽、锈病、早疫病、白粉病、叶霉病、稻曲病防效都很好。尤其在白粉病方面比露娜森、绿妃活性都要高。结构式如下:

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己唑醇、丙硫菌唑、氟菌唑、戊菌唑、四氟醚唑、氟硅唑、三环唑、亚胺唑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主要通过影响甾醇类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达到抑制病原菌生长。三唑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等特点,兼具保护、治疗、铲除和熏蒸作用。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

戊唑醇(tebuconazole)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

丙环唑(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己唑醇(hexaconazole)为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该药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尤其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纹枯病、稻曲病等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是拜耳开发的三唑类广谱杀菌剂,作用机理与特点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即脱甲基化抑制剂。该药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且持效期长。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有良好的安全性,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具有增产作用。

氟菌唑(triflumizole)为麦角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效果,内吸作用传导性好,抗雨水冲刷,可防多种作物病害,适用于麦类、果树、蔬菜等白粉病、锈病、桃褐腐病的防治。

戊菌唑(penconazole)是一种兼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可由作物根、茎、叶等组织吸收,并向上传导,经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很多植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属于第二代三唑类杀菌剂,分子结构中含氟,杀菌活性比是第一代的2-3倍,杀菌谱广、高效、持效期长达4-6周,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能。适宜作物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果树如香蕉、葡萄、梨、苹果等,蔬菜如瓜类,甜菜,观赏植物等。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颖祜病、大麦云纹病、大麦散黑穗病、大麦纹枯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瓜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白粉病等。既可茎叶处理,也可作种子处理使用。

氟硅唑(flusilazole)是一种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抑制甾醇脱甲基化,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真菌,如苹果黑星菌、白粉病菌,禾谷类的麦类核腔菌、壳针孢属菌、钩丝壳菌等,球座菌及甜莱上的各种病原菌,花生叶斑病,对油菜菌核病高效。破坏和阻止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有效,对梨黑星病有特效。

三环唑(tricyclazole)是一种具有较强内吸性的保护性杀菌剂,能迅速被水稻各部位吸收,持效期长,药效稳定,用量低并且抗雨水冲刷,防治稻瘟病专用杀菌剂,杀菌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附着孢黑色素的形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阻止病菌侵人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

亚胺唑(imibenconazole)是一种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广谱杀菌剂,作用机理与特点主要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的形成,导致病菌死亡,喷到作物上后能快速渗透到植物体内,耐雨水冲刷。防治对象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如桃、日本杏、柑橘树疮痂病、梨黑星病、锈病、苹果黑星病、诱病、白粉病、轮斑病、葡萄黑痘病、西瓜、甜瓜、烟草、玫瑰、日本卫茅、紫薇白粉病、花生褐斑病、茶炭疽病、玫瑰黑斑病、草坪锈病等。尤其对柑橘疮痂病、葡萄黑痘病、梨黑星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由于各地滥用农药导致抗性越来越大,农药的用量持续的提高。然而更大剂量的滥用农药,导致对环境的大肆破坏,也没有很好的起到应有的效果。通过我们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发现,农药的混用可以很好的延缓抗性的产生,提高药效,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安全环保、提高药效、降低劳动成本的杀菌组合物。

上述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a为氟茚唑菌胺,活性成分b选自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己唑醇、丙硫菌唑、氟菌唑、戊菌唑、四氟醚唑、氟硅唑、三环唑、亚胺唑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60~60:1,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优选重量比为1:20~20:1。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配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剂型: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微囊悬浮剂、悬浮种衣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

上述杀菌组合物具有以下特点:①氟茚唑菌胺属于新型环保杀菌剂,杀菌作用强,三唑类杀菌剂为广谱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害有显著的杀菌作用,两种杀菌剂作用方式具有互补性,将两者复配,有很好的增效作用;②制剂的使用方式多样化,可以叶片喷雾,也可以灌根、拌种等;③两种成分无明显的交互抗性,有效成分新颖,作用方式独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为验证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的增效作用,采用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试验两种方法,以下分别对使用的两种试验方法进行阐述说明。其中,活性成分a为氟茚唑菌胺,活性成分b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己唑醇、丙硫菌唑、氟菌唑、戊菌唑、四氟醚唑、氟硅唑、三环唑、亚胺唑。

试验一: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室内生测的试验对象为大豆锈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方法表示:

混配制剂理论毒力指数tti=∑(某药的毒力指数ati×在混剂中该药有效成分的百分率)。

共毒系数ctc大于120时为增效作用,小于80时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时为加和作用。

表1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不同配比对大豆锈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苯醚甲环唑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大豆锈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当氟茚唑菌胺和苯醚甲环唑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6,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试验二:氟茚唑菌胺与戊唑醇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对象为水稻纹枯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表2氟茚唑菌胺与戊唑醇不同配比对水稻纹枯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戊唑醇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当氟茚唑菌胺和戊唑醇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5,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试验三:氟茚唑菌胺与丙环唑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对象为香蕉叶斑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表3氟茚唑菌胺与丙环唑不同配比对香蕉叶斑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丙环唑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当氟茚唑菌胺和丙环唑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2,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试验四:氟茚唑菌胺与己唑醇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对象为水稻纹枯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表4氟茚唑菌胺与己唑醇不同配比对水稻纹枯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己唑醇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当氟茚唑菌胺和己唑醇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5,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试验五:氟茚唑菌胺与丙硫菌唑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对象为小麦白粉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表5氟茚唑菌胺与丙硫菌唑不同配比对小麦白粉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5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丙硫菌唑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当氟茚唑菌胺和丙硫菌唑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2,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试验六:氟茚唑菌胺与氟菌唑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表6氟茚唑菌胺与氟菌唑不同配比对黄瓜白粉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6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氟菌唑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其中,氟茚唑菌胺和氟菌唑的配比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3,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试验七:氟茚唑菌胺与戊菌唑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对象为葡萄白粉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表7氟茚唑菌胺与戊菌唑不同配比对葡萄白粉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7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戊菌唑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其中,氟茚唑菌胺和氟菌唑的配比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5,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试验八:氟茚唑菌胺与四氟醚唑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对象为草莓白粉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表8氟茚唑菌胺与四氟醚唑不同配比对草莓白粉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8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四氟醚唑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其中,氟茚唑菌胺和四氟醚唑的配比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6,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试验九:氟茚唑菌胺与氟硅唑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表9氟茚唑菌胺与氟硅唑不同配比对黄瓜白粉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9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氟硅唑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其中,氟茚唑菌胺和氟硅唑的配比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1,增效作用更显著。

试验十:氟茚唑菌胺与三环唑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对象为水稻稻瘟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表10氟茚唑菌胺与三环唑不同配比对水稻稻瘟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10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三环唑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其中,氟茚唑菌胺和三环唑的配比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5,增效作用更显著。

试验十一:氟茚唑菌胺与亚胺唑复配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对象为试验对象为梨黑星病病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

表11氟茚唑菌胺与亚胺唑不同配比对梨黑星病病菌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11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和亚胺唑以不同比例复配时,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梨黑星病的防治都有不同比例的增效作用,其中,氟茚唑菌胺和亚胺唑的配比在1:20~20: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31,增效作用更显著。

通过以上生测试验可以看出,当氟茚唑菌胺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药效均有所提高,两者复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的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只是进一步的补充。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所使用的原药及助剂均为其他厂家提供。

实施例1(22%氟茚唑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实施例2(20%氟茚唑菌胺·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30.5%氟茚唑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4(21%氟茚唑菌胺·戊唑醇水乳剂)

实施例5(18%氟茚唑菌胺·戊唑醇悬浮剂)

实施例6(20%氟茚唑菌胺·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7(32%氟茚唑菌胺·丙环唑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8(22%氟茚唑菌胺·丙环唑微囊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9(41%氟茚唑菌胺·丙环唑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10(31%氟茚唑菌胺·己唑醇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1(18%氟茚唑菌胺·己唑醇悬浮剂)

实施例12(30%氟茚唑菌胺·己唑醇悬浮剂)

实施例13(30%氟茚唑菌胺·丙硫菌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4(32%氟茚唑菌胺·丙硫菌唑悬浮剂)

实施例15(42%氟茚唑菌胺·丙硫菌唑悬乳剂)

实施例16(51%氟茚唑菌胺·氟菌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7(15%氟茚唑菌胺·氟菌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8(52%氟茚唑菌胺·氟菌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9(15%氟茚唑菌胺·戊菌唑悬浮剂)

实施例20(30.5%氟茚唑菌胺·戊菌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21(30%氟茚唑菌胺·戊菌唑水乳剂)

实施例22(10%氟茚唑菌胺·四氟醚唑水乳剂)

实施例23(22%氟茚唑菌胺·四氟醚唑悬浮剂)

实施例24(12%氟茚唑菌胺·四氟醚唑水乳剂)

实施例25(33%氟茚唑菌胺·氟硅唑悬浮剂)

实施例26(21%氟茚唑菌胺·氟硅唑水乳剂)

实施例27(35%氟茚唑菌胺·氟硅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28(18%氟茚唑菌胺·氟硅唑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29(22%氟茚唑菌胺·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0(31%氟茚唑菌胺·三环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1(17%氟茚唑菌胺·三环唑悬浮剂)

实施例32(41%氟茚唑菌胺·三环唑悬乳剂)

实施例33(24%氟茚唑菌胺·亚胺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4(15%氟茚唑菌胺·亚胺唑可湿性粉剂)

选择以上实施例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复配制剂对作物的防治效果,同时通过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单剂进行效果对比,验证复配后制剂的增效效果。对照药剂包含:5%氟茚唑菌胺悬浮剂(剂型英文名称:sc)、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剂型英文名称:wdg)、5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剂型英文名称:wdg)、25%丙环唑乳油(剂型英文名称:ec)、40%己唑醇悬浮剂(剂型英文名称:sc)、20%丙硫菌唑乳油(剂型英文名称:ec)、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剂型英文名称:wp)、10%戊菌唑乳油(剂型英文名称:ec)、4%四氟醚唑水乳剂(剂型英文名称:ew)、10%氟硅唑水乳剂(剂型英文名称:ew)、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剂型英文名称:wp)、1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剂型英文名称:wp)。

试验十二: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大豆锈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效评价。

计算方法:根据病情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表12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大豆锈病的试验结果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在药后7天对大豆锈病的防效均超过83%,在药后14天对大豆锈病的防效均超过87%,相比单剂,复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对大豆锈病的防治效果更持久。

试验十三: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效评价。

计算方法:根据病情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表13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试验结果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在药后7天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均超过84%,在药后14天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均超过89%,相比单剂,复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更持久。

试验十四: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效评价。

计算方法:根据病情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表14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试验结果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在药后7天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均超过84%,在药后14天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均超过89%,相比单剂,复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更持久。

试验十五: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效评价。

计算方法:根据病情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表15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结果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在药后7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超过84%,在药后14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超过89%,相比单剂,复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更持久。

试验十六: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效评价。

计算方法:根据病情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表16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结果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在药后7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超过83%,在药后14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超过88%,相比单剂,复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更持久。

试验十七: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葡萄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效评价。

计算方法:根据病情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表17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葡萄白粉病试验结果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在药后7天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效均超过84%,在药后14天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效均超过88%,相比单剂,复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更持久。

试验十八: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效评价。

计算方法:根据病情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表18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结果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在药后7天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均超过84%,在药后14天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均超过88%,相比单剂,复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更持久。

试验十九: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效评价。

计算方法:根据病情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表19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结果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在药后7天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均超过85%,在药后14天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均超过89%,相比单剂,复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更持久。

试验二十: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效评价。

计算方法:根据病情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表20氟茚唑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制剂及不同药剂防治梨黑星病试验结果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在药后7天对梨黑星病的防效均超过85%,在药后14天对梨黑星病的防效均超过90%,相比单剂,复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更持久。

综上所述,复配制剂可以很好的提高产品的增效作用,延缓了抗药性,可以应用在农作物中防治病害,提高药效,延长持效期,降低成本,减轻农民的劳动量,有很高的实用性。本发明在可实施且不明显违背本发明的前提下,不同技术方案所描述的技术特征间可以进行任意形式组合而形成其他技术方案。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超出权利要求的原则内进行修改和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