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714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贻贝俗称海虹,又称为壳菜或青口,是一种生活在海滨岩石上的双壳类软体动物。贻贝的干制品为淡菜。贻贝肉味鲜美,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维生素等物质。贻贝鲜肉中蛋白质含量为干肉的53.5%,因而,贻贝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海水养殖的主要经济品种之一是贻贝。我国主要出产的贻贝品种有紫贻贝、厚壳贻贝和翡翠贻贝。然而,随着贻贝养殖业的发展,贻贝的健康养殖出现多种隐患。如目前的贻贝养殖主要采取半人工采苗技术,即在贻贝繁殖季节向自然海区人工投放采苗器,使得贻贝幼体附着变态或人工采孢子放回海中萌发、生长。半人工采苗技术的养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贻贝种苗和成体贻贝的数量和质量发展。另外,由于优良的贻贝品种较少,多年的贻贝养殖使得贻贝出现生长缓慢、抗逆性差、疾病频发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可以引进新的贻贝品种,以改善贻贝品质。新西兰绿壳贻贝是新西兰独有的贻贝品种,也是新西兰最主要的养殖贝类之一。绿壳贻贝的成体为绿色或黄褐色,平均壳长为100-120mm,最大壳长能够达到300mm。绿壳贻贝的品质优良、色泽美观、营养丰富,被誉为“世界最好的贻贝”。绿壳贻贝对温度和盐度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在新西兰具有成熟的养殖技术。然而,国内对于绿壳贻贝的引进及驯化存在技术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以从新西兰引种、驯化绿壳贻贝。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引入的绿壳贻贝具有很高的成活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S01:采集个体长为140-160mm、足丝无断裂的绿壳贻贝。

在新西兰的绿壳贻贝养殖基地采集个体长为140-160mm的绿壳贻贝。采集绿壳贻贝的时间为新西兰的春季或秋季,此时的海水温度为10-12℃。绿壳贻贝在海水温度为10-12℃时正处于排卵前期,此时采集、引种有利于引种后绿壳贻贝繁殖。由于绿壳贻贝为依靠足丝攀附在附着物上的软体动物,若足丝断裂,则绿壳贻贝没有附着物,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而在采集绿壳贻贝时需要防止足丝断裂。为防止足丝断裂,采集绿壳贻贝时需要将绿壳贻贝所附着的附着基一同剪下。

S02:将所述绿壳贻贝在水温为11-12℃的流水条件下暂养。

将采集的绿壳贻贝及其附着基放置于暂养池内暂养,以使绿壳贻贝适应暂养池内的生长环境,进而便于绿壳贻贝的包装、运输。绿壳贻贝在暂养池内暂养时,每天投食一次,且暂养池内水的状态为流水状态,以给绿壳贻贝提供新鲜的水源。暂养池的水温设置为11-12℃,以与采集时的温度大致相符。根据绿壳贻贝在暂养池内的活力恢复情况决定暂养时间,进而挑选出适宜于引种的绿壳贻贝。其中,活力恢复情况是指绿壳贻贝表现出爬动等活动现象。

S03:挑选贝壳无破损、足丝完整的所述绿壳贻贝离水阴干20-30min。

绿壳贻贝在暂养池内恢复活力后,挑选个体生长活力强、贝壳无裂纹或破损、足丝完整的绿壳贻贝离水阴干20-30min,以确保运输中绿壳贻贝处无大量水分堆积。较为优选的,绿壳贻贝离水阴干25min,以防止绿壳贻贝的新陈代谢过快或因阴干过度而导致脱水死亡。

S04:将离水阴干的所述绿壳贻贝放入网袋中,并将所述网袋和冰袋放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将离水阴干的绿壳贻贝放入网袋中,绿壳贻贝在网袋收紧后双壳紧闭,以减少水分蒸发。一般的,每袋网袋中放置2公斤绿壳贻贝。绿壳贻贝放入网袋后,将网袋和冰袋一同放进塑料袋中。一般的,每个塑料袋中放置5袋网袋。冰袋能够使绿壳贻贝处于较低的温度,进而使得绿壳贻贝的新陈代谢降到最低,以延长绿壳贻贝的寿命,提高绿壳贻贝的成活率。在本发明提供的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中,冰袋内为生物冰,以保证安全无毒、延长保温时间。进一步,网袋和冰袋放进塑料袋时,每两袋网袋之间放置一个冰袋,以隔离绿壳贻贝,进而使得所有绿壳贻贝的温度能够统一的降到最低。塑料袋内放满网袋和冰袋后通过低温运输箱密封包装,密封包装的低温运输箱运输至中国。

S05:所述绿壳贻贝运输至中国后置于水温为11-12℃的培育池中禁食培养24-36h。

绿壳贻贝运输至中国后,将绿壳贻贝放入培育池中。由于绿壳贻贝的生长、发育需要依附附着物,因而,培育池中架设有竹竿,且竹竿上栓挂麻绳。为保证绿壳贻贝的活动空间,培育池内按照密度为8-12根/m2架设竹竿。为使绿壳贻贝适应培育池中的环境,将培育池的水温设定为11-12℃。为减少绿壳贻贝的流产现象、确保绿壳贻贝的活力以及提高绿壳贻贝的成活率,绿壳贻贝放入培育池中后禁食培养24-36h。

S06:禁食培养结束后单细胞藻喂养。

观察绿壳贻贝在培育池中的活动状态,若绿壳贻贝开始活动,则禁食培养结束。绿壳贻贝开始活动后,开始投喂提前培育的单细胞藻,并每天清理残饵及粪便。本发明提供的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中,单细胞藻包括绿藻和/或金藻。

S07:单细胞藻喂养5-10天后调整所述培育池的水温为13-18℃培育。

当使用单细胞藻喂养绿壳贻贝5-10天后,绿壳贻贝已基本适应水温为11-12℃的饲养环境。由于绿壳贻贝排卵受精时的水温大于11-12℃,因此为使绿壳贻贝能够顺利排卵受精,需要调整流水温度。在本发明提供的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中,绿壳贻贝适应培育池的饲养环境后调整培育池的水温为13-18℃,继续培育。较为优选的,培育池的流水温度调整为15℃。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还包括在培育池的流水温度调整为13-18℃培育绿壳贻贝3-4周后,根据育苗生产需要组建家系组。组建家系组完毕后,通过调整水温或其它化学处理使得绿壳贻贝定期排卵受精以及人工采苗,实现绿壳贻贝的定期繁殖。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以从新西兰引入的绿壳贻贝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在新西兰采集个体长为140-160mm、足丝无断裂的绿壳贻贝,并将采集到的绿壳贻贝放入水温为11-12℃的流水条件下暂养,暂养时每天投食一次,以使绿壳贻贝适应养殖池内的生长环境,进而便于绿壳贻贝的包装、运输。暂养结束后,挑选贝壳无破损、足丝完整的绿壳贻贝离水阴干,以确保运输中绿壳贻贝处无大量水分堆积,提高绿壳贻贝在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离水阴干的绿壳贻贝放入网袋中,并将网袋和冰袋放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冰袋能够使绿壳贻贝处于较低的温度,进而使得新陈代谢降到最低,以延长绿壳贻贝的寿命。绿壳贻贝运输至中国后,将绿壳贻贝置于水温为11-12℃的培育池中禁食培养24-36h,以确保绿壳贻贝的活力及减少绿壳贻贝的流产现象。绿壳贻贝禁食培养结束后使用单细胞藻喂养,使其慢慢适应培育池中的环境。绿壳贻贝喂养5-10天后调整培育池的水温为13-18℃进行培育。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能够提高绿壳贻贝引种成活率,且成活率高达86%以上。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请参考附图1,附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述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均以附图1为基础。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1:在新西兰本地的春季或秋季采集个体长为140mm、足丝无断裂的绿壳贻贝。在采集时,需要将绿壳贻贝以及绿壳贻贝附着的附着基一同剪下。

S102:将绿壳贻贝在水温为11℃的流水条件下暂养3天,以使绿壳贻贝适应暂养池内的生长环境。

S103:绿壳贻贝在暂养池内恢复活力后,挑选贝壳无破损、足丝完整的绿壳贻贝离水阴干20min,以确保运输中绿壳贻贝处无大量水分堆积。

S104:将离水阴干的绿壳贻贝放入网袋中,并将网袋和冰袋放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S105:绿壳贻贝运输至中国后,将绿壳贻贝置于水温为11℃的培育池中禁食培养24h。

S106:禁食培养结束后,采用单细胞藻喂养绿壳贻贝。

S107:单细胞藻喂养5天后调整培育池的水温为13℃,以继续培育绿壳贻贝。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S201:在新西兰本地的春季或秋季采集个体长为160mm、足丝无断裂的绿壳贻贝。在采集时,需要将绿壳贻贝以及绿壳贻贝附着的附着基一同剪下。

S202:将绿壳贻贝在水温为12℃的流水条件下暂养7天,以使绿壳贻贝适应暂养池内的生长环境。

S203:绿壳贻贝在暂养池内恢复活力后,挑选贝壳无破损、足丝完整的绿壳贻贝离水阴干30min,以确保运输中绿壳贻贝处无大量水分堆积。

S204:将离水阴干的绿壳贻贝放入网袋中,并将网袋和冰袋放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其中,每两袋网袋之间放入冰袋,以给绿壳贻贝提供所需水分。

S205:绿壳贻贝运输至中国前,在培育池中按照密度为8根/m2架有竹竿,竹竿上设置麻绳,以便于绿壳贻贝的附着。绿壳贻贝运输至中国后,将绿壳贻贝置于水温为12℃的培育池中禁食培养36h。

S206:禁食培养结束后,采用绿藻喂养绿壳贻贝。

S207:绿藻喂养10天后调整培育池的水温为18℃,以继续培育绿壳贻贝。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S301:在新西兰本地的春季或秋季采集个体长为150mm、足丝无断裂的绿壳贻贝。在采集时,需要将绿壳贻贝以及绿壳贻贝附着的附着基一同剪下。

S302:将绿壳贻贝在水温为12℃的流水条件下暂养5天,以使绿壳贻贝适应暂养池内的生长环境。

S303:绿壳贻贝在暂养池内恢复活力后,挑选贝壳无破损、足丝完整的绿壳贻贝离水阴干25min,以确保运输中绿壳贻贝处无大量水分堆积。

S304:将离水阴干的绿壳贻贝放入网袋中,并将网袋和冰袋放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其中,每两袋网袋之间放入冰袋,以给绿壳贻贝提供所需水分。

S305:绿壳贻贝运输至中国前,在培育池中按照密度为12根/m2架有竹竿,竹竿上设置麻绳,以便于绿壳贻贝的附着。绿壳贻贝运输至中国后,将绿壳贻贝置于水温为12℃的培育池中禁食培养30h。

S306:禁食培养结束后,采用金藻喂养绿壳贻贝。

S307:金藻喂养8天后调整培育池的水温为15℃,以继续培育绿壳贻贝。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绿壳贻贝引种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S401:在新西兰本地的春季或秋季采集个体长为150mm、足丝无断裂的绿壳贻贝。在采集时,需要将绿壳贻贝以及绿壳贻贝附着的附着基一同剪下。

S402:将绿壳贻贝在水温为12℃的流水条件下暂养5天,以使绿壳贻贝适应暂养池内的生长环境。

S403:绿壳贻贝在暂养池内恢复活力后,挑选贝壳无破损、足丝完整的绿壳贻贝离水阴干25min,以确保运输中绿壳贻贝处无大量水分堆积。

S404:将离水阴干的绿壳贻贝放入网袋中,并将网袋和冰袋放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其中,每两袋网袋之间放入冰袋,以给绿壳贻贝提供所需水分。

S405:绿壳贻贝运输至中国前,在培育池中按照密度为10根/m2架有竹竿,竹竿上设置麻绳,以便于绿壳贻贝的附着。绿壳贻贝运输至中国后,将绿壳贻贝置于水温为11℃的培育池中禁食培养30h。

S406:禁食培养结束后,采用绿藻和金藻喂养绿壳贻贝。

S407:绿藻和金藻喂养8天后调整培育池的水温为15℃,以继续培育绿壳贻贝。调整水温的4周后将绿壳贻贝组建家系组。通过调整水温和/或化学方法使得绿壳贻贝定向排卵受精和人工采苗,实现绿壳贻贝的定期繁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