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茶的栽培方法,具体是一种富硒白茶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上最普遍饮用的饮料之一,其消费量仅次于水,高于咖啡、啤酒、葡萄酒和碳酸饮料。茶叶可分为三种:绿茶(未发酵茶)、乌龙茶(半发酵茶)和红茶(发酵茶)。一般来说,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和药理成分,这是茶叶生物活性作用的物质基础,通过饮茶不仅可以直接补充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素,而且可以摄入茶多酚等抗氧化活性物质,对机体产生综合的生理调节作用。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和不科学地施用,以及生长激素等化学物质的无序使用,进一步恶化了茶园的生态环境,以致茶叶品质得不到保证,直接影响到茶农经济收入的增长。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为50—200微克。但现在我国成人的日硒摄入量仅有26~32微克,硒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因此,开发富硒农产品,通过日常饮食提高硒摄入量,对于提高缺硒地区、缺硒居民群体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白茶的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富硒白茶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茶园地的选择:园地应选择在ph值为4.5~6.5之间的微酸性土壤,坡度在20°~30°缓坡地段,坡地朝北,全土层深度要求达到0.8~1.0米,松土层要求在0.4~0.6米,并要求地下水位低、通气保肥性良好的园地,茶圆的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间,将树根、石块等置于行边作坝,做好梯田,梯田内低外高,主要防止水土流失。在规划种植行时,安排好园区主、支干道互通,坡地茶园主干道要求是s型,不能直上直下,园区内沟渠相通,做到小雨不出园,中雨、大雨能蓄能排;
(2)园地的处理:以桔秆、落叶、青草、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泥土为原料,按1~5:1~5:1~5:1~5:1~5:1的比例相互混合,经好氧发酵腐熟制成堆肥,再将堆肥和湖泥按2:3的重量比混合、碾碎过50目筛后,摊铺在种植地上,摊铺厚度为3~5cm,再铺上1~3cm厚的发酵硒肥混合物,摊铺完成后,与原种植地土壤进行拌合,拌合深度为30~40cm,拌合深度包含摊铺层的厚度,四周开好排水沟,平整好土地;
(3)移栽:移栽时间在3月上旬或10月份为宜,应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白茶茶苗,每亩用苗3300~3500株,移栽的前一天晚上要在苗床上浇足水份,第二天移栽,茶苗根部带土,移栽的苗要防止太阳灼伤,及时装入塑胶带内,一穴一株,栽培后进行踩实,栽植深度以比茶苗根颈高3~5cm,然后浇下适量的水,最后围上松土。
(4)蜈蚣草种植:在白茶苗定栽的同时,在园地里种植蜈蚣草,蜈蚣草的种植面积是园地面积的8~13%,蜈蚣草种植后,注意控制其生长面积在园地面积的10%以内;
(5)管理:种植一年至两年内进行松土、扩穴,及时施加农家肥和复合肥,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设置鱼鳞坑或生物篱;
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青蛙、鸟类、捕食蝽等捕食性天敌,或利用抗生菌产生的抗生素等防治虫害,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目的,利用生物防治害虫方法,选择性较强,对人、植物和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白茶的病虫害防治有较长期的控制作用;
肥水管理:在白茶树苗定栽后,对园地浇一次透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无积水即可;每年施肥两次,第一次在春茶收获前施用豆饼和沼气肥按质量比1:1~5混合而成的肥料,亩施400kg,第二次在10月下旬施用腐熟农家肥,亩施380kg;
喷施营养液: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磷酸二氢钾1~2g/l、硝酸铵1~3g/l、硫酸镁100~200mg/l、柠檬酸铁10~30mg/l、硼酸1~5mg/l、叶酸1~5mg/l、甘氨酸10~50mg/l、硫酸锌1~5mg/l、钼酸钠1~5mg/l、氯化钴1~5mg/l、碘化钾1~5mg/l、亚硒酸钠1~10mg/l、腐植酸1~5mg/l、枯草芽孢杆菌1~5mg/l,在白茶采摘前6个月,每15天喷施一次,喷洒白茶苗叶面;在白茶采摘前3个月,每10天喷施一次,喷洒白茶苗叶面;在白茶采摘前1个月内,每5天喷施一次,喷洒白茶苗叶面;
步骤(2)中,桔秆、落叶、青草、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泥土的比例为3:2:2:1:5:1。
步骤(3)中,移栽应选择下雨前进行。
步骤(4)中,蜈蚣草要经常收割修剪,保持蜈蚣草高度在白茶树高度的1/2以下。
步骤(5)中,生物篱选择种植的作物为桂牧一号、香根草或蓑草。
步骤(5)中,豆饼和沼气肥的质量比为1:2。
步骤(5)中,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磷酸二氢钾1.3g/l、硝酸铵1.8g/l、硫酸镁150mg/l、柠檬酸铁17mg/l、硼酸2.2mg/l、叶酸1.5mg/l、甘氨酸30mg/l、硫酸锌3mg/l、钼酸钠5mg/l、氯化钴4mg/l、碘化钾2mg/l、亚硒酸钠7mg/l、腐植酸2mg/l、枯草芽孢杆菌1mg/l。
上述发酵硒肥的制备方法为:用人畜粪70~100重量份、沼液6~9重量份、草炭10~15重量份、豆渣4~10重量份、瓜果皮5~15重量份、草木灰5~15重量份、鱼肚肠1~10重量份、花生壳粉1~5重量份、硒肥30~40重量份、泔水8~15重量份,将上述组分搅拌均匀,放入发酵池进行密封发酵,温度控制在40~50℃,发酵时间为30天即可。
上述硒肥中硒含量大于等于50%。
优选地,上述发酵硒肥的制备方法为:用人畜粪90重量份、沼液7重量份、草炭13重量份、豆渣7重量份、瓜果皮12重量份、草木灰10重量份、鱼肚肠6重量份、花生壳粉3重量份、硒肥36重量份、泔水13重量份,将上述组分搅拌均匀,放入发酵池进行密封发酵,温度控制在40~50℃,发酵时间为30天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富硒白茶的栽培方法,使得白茶的种植更加的规范化,通过鱼鳞坑、生物篱的设置,有效防止了水土养分流失,期间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大幅提高了白茶的产量与品质,并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适应新的农业发展趋势,对于白茶种植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种植蜈蚣草,大大提升了白茶的品质和产量,克服了现有白茶栽培方法所产茶叶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问题,在栽培生长过程中采用无公害化的管理措施,进一步保证了白茶品质的稳定,最终使得白茶种植的综合亩产经济效益提高了60%以上;通过施用发酵硒肥和喷洒含硒的营养液,双重作用,保证白茶硒含量和品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富硒白茶的栽培方法,简单易学,营养价值高,茶品质高,便于推广,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一种富硒白茶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茶园地的选择:园地应选择在ph值为4.5~6.5之间的微酸性土壤,坡度在20°~30°缓坡地段,坡地朝北,全土层深度要求达到0.8~1.0米,松土层要求在0.4~0.6米,并要求地下水位低、通气保肥性良好的园地,茶圆的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间,将树根、石块等置于行边作坝,做好梯田,梯田内低外高,主要防止水土流失。在规划种植行时,安排好园区主、支干道互通,坡地茶园主干道要求是s型,不能直上直下,园区内沟渠相通,做到小雨不出园,中雨、大雨能蓄能排;
(2)园地的处理:以桔秆、落叶、青草、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泥土为原料,按3:2:2:1:5:1的比例相互混合,经好氧发酵腐熟制成堆肥,再将堆肥和湖泥按2:3的重量比混合、碾碎过50目筛后,摊铺在种植地上,摊铺厚度为3~5cm,再铺上1~3cm厚的发酵硒肥混合物,摊铺完成后,与原种植地土壤进行拌合,拌合深度为30~40cm,拌合深度包含摊铺层的厚度,四周开好排水沟,平整好土地;其中发酵硒肥的制备方法为:用人畜粪90重量份、沼液7重量份、草炭13重量份、豆渣7重量份、瓜果皮12重量份、草木灰10重量份、鱼肚肠6重量份、花生壳粉3重量份、硒肥36重量份、泔水13重量份,将上述组分搅拌均匀,放入发酵池进行密封发酵,温度控制在40~50℃,发酵时间为30天即可。上述硒肥中硒含量大于等于50%。
(3)移栽:移栽时间在3月上旬或10月份为宜,应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白茶茶苗,每亩用苗3300~3500株,移栽的前一天晚上要在苗床上浇足水份,第二天移栽,茶苗根部带土,移栽的苗要防止太阳灼伤,及时装入塑胶带内,一穴一株,栽培后进行踩实,栽植深度以比茶苗根颈高3~5cm,然后浇下适量的水,最后围上松土,最好选择下雨前种植。
(4)蜈蚣草种植:在白茶苗定栽的同时,在园地里种植蜈蚣草,蜈蚣草的种植面积是园地面积的8~13%,蜈蚣草种植后,注意控制其生长面积在园地面积的10%以内,并经常收割修剪,保持蜈蚣草高度在白茶树高度的1/2以下;
(5)管理:种植一年至两年内进行松土、扩穴,及时施加农家肥和复合肥,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设置鱼鳞坑或生物篱,生物篱选择种植的作物为桂牧一号、香根草或蓑草;
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青蛙、鸟类、捕食蝽等捕食性天敌,或利用抗生菌产生的抗生素等防治虫害,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目的,利用生物防治害虫方法,选择性较强,对人、植物和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白茶的病虫害防治有较长期的控制作用;
肥水管理:在白茶树苗定栽后,对园地浇一次透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无积水即可;每年施肥两次,第一次在春茶收获前施用豆饼和沼气肥按质量比1:2混合而成的肥料,亩施400kg,第二次在10月下旬施用腐熟农家肥,亩施380kg;
喷施营养液: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磷酸二氢钾1.3g/l、硝酸铵1.8g/l、硫酸镁150mg/l、柠檬酸铁17mg/l、硼酸2.2mg/l、叶酸1.5mg/l、甘氨酸30mg/l、硫酸锌3mg/l、钼酸钠5mg/l、氯化钴4mg/l、碘化钾2mg/l、亚硒酸钠7mg/l、腐植酸2mg/l、枯草芽孢杆菌1mg/l,在白茶采摘前6个月,每15天喷施一次,喷洒白茶苗叶面;在白茶采摘前3个月,每10天喷施一次,喷洒白茶苗叶面;在白茶采摘前1个月内,每5天喷施一次,喷洒白茶苗叶面;
茶园中通常会滋生很多杂草,现有方法通常施加除草剂进行除草,此方式不可避免的造成茶叶中有药物残留,降低其品质。本发明利用生物生长竞争的规律,种植蜈蚣草来降低其他杂草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大大降低了除草剂的使用,此外,蜈蚣草还可以吸收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净化土壤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白茶的品质,同时蜈蚣草又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