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角瓜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63140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角瓜容器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牛角瓜(calotropisgigantea(l.)dry.exait.f.)具有纤维、药用、能源等多种利用价值。牛角瓜的冠毛纤维经鞣软处理可替代棉纤维用于纺织生产,还可用于纺织面料和作为纤维增加复合材料的替代原料;茎皮纤维可用于制绳索、造纸、人造棉和织麻布、麻袋等,其种毛可作填充物及丝绒原料;牛角瓜纤维横截面的中空度较大,可以作为潜在的吸水吸油材料、保暖材料和浮力材料等。牛角瓜在印度被认为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根、茎、叶和果等均可药用,具有消炎、抗菌、化痰和解毒等作用,用于麻风病、哮喘、咳嗽、溃疡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其乳汁富含强心苷类化合物,具有强心、保肝、镇痛消炎等疗效,树皮可治癫癣,2009年有专家通过从牛角瓜中还提取出具有抗癌作用的化合物。因此,牛角瓜对于纺织业、生物医药业、生物能源业具有开拓性意义。

容器育苗与传统的地栽模式相比有如下优点:不受土壤性质的影响,可利用不适宜地栽的土地,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节约了播种用种;容器育苗所用的基质是经过选择后配制而成的,苗木生长迅速、整齐、健壮,缩短了育苗周期;容器苗栽植时带土团,保证了起苗时根系的完整性,提高了栽植成活率。

育苗基质是容器苗生长发育的主要载体,以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牛角瓜育苗基质以黄心土为主,单纯的黄心土基质重量较重,不便运输,且存在养分不足,肥效短的问题,单一的基质在容重、孔隙度、水汽比等方面无优势。牛角瓜苗木生长受到影响,成活率低、根系少、生长不旺盛。

鉴于以上几点,研制出经济适用的牛角瓜基质育苗方法,对牛角瓜生产、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质配比合理,营养供给充足,肥效长,苗木不易损伤,有助于苗木快速生长的牛角瓜容器苗育苗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种子采集:每年7月至10月,当牛角瓜果实成熟刚开始裂开,种子已由绿色变成棕褐色即为成熟种子,此时采收种子较容易;

(2)营养袋选择:选用规格为12cm×16cm的可降解的无纺布育苗袋作为营养袋;

(3)基质配制:用表土、椰糠、珍珠岩按一定质量比混合作为基质的原料,充分混匀后装满营养袋,然后紧密置放于圃地畦面内,点播前1d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4)种子处理及播种:将采集到的牛角瓜种子用30℃的温水浸泡12h,使其充分吸胀,再用浓度0.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浸泡消毒25~35min,最后用清水将牛角瓜种子冲洗干净后,用湿毛巾包好进行催芽,2~3d后种子露白即进行营养袋点播;

(5)苗期管理:

①淋水:点播种子后,淋透水;同时用遮光度为50%~60%的遮阳网搭盖阴棚或小拱棚遮荫;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每隔7~10d喷洒1次质量浓度0.2~0.5%多菌灵或代森锌、甲基托布津溶液,以防病虫害侵染。

②追肥:苗木长出2~3片叶后,开始淋施复合肥溶液,一般4月中旬、5月上旬各追肥1次,每次用量为10~15kg/667m2。另每隔15d定期喷施叶面肥。

(6)苗木出圃:经过45-60天的栽培管理,苗木即达到出圃标准。出圃前20~30天进行炼苗,出圃前1d淋透水,选择苗高大于20cm,地径大于0.3cm,根系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牛角瓜苗木出圃造林。

以上步骤(3)所述的表土、椰糠、珍珠岩的质量比为1:1:1或2:1:1。

以上步骤(3)中所述的营养袋按每畦宽1m、长10m~12m的规格紧密摆放于圃地内;所述的圃地是选择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靠近水源的地方。

以上步骤(5)所述的复合肥浓度为0.5~1.0%的含n、p、k的复合肥溶液;所述的叶面肥是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浓度为0.2~0.3%的植物生长素,每15d喷施叶片1次。

以上所述步骤(6)中的炼苗是通过拆除荫棚,逐渐减少肥水供给,并移动营养袋的位置及断根进行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的育苗基质依据牛角瓜生理特性配制而成的,直接采用表土、椰糠、珍珠岩均匀混合后作为育苗基质,配方简单、合理、质量稳定、耗材少、成本低,其中椰糠保水透气良好,并可增加有机质,肥效长。

2、本发明所用的营养袋的材料为可降解的无纺布,且营养袋规格适宜牛角瓜的苗木大小,造林时可免去剥除营养杯,省时省力且合理利用空间。

3、本发明培育的牛角瓜苗木成活率高,达到90%以上,根系发达,后期生长快,造林时带原土团,不伤根,可大幅度提高牛角瓜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明显提高当年产量,为牛角瓜建立了全新的栽培体系,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2015年8月下旬当牛角瓜果实成熟刚开始裂开,种子已由绿色变成棕褐色时采收种子。采收的种子装入网袋放阴凉通风处保存。2016年3月10日,选择用规格12cm×16cm的可降解的无纺布育苗袋作为营养袋;用表土、椰糠、珍珠岩按质量比1:1:1混合作为基质的原料,充分混匀后装满营养袋,然后营养袋按每畦宽1m、长10m~12m的规格紧密摆放于圃地内;所述的圃地是选择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靠近水源的地方。将采集到的牛角瓜种子用30℃的温水浸泡12h,使其充分吸胀,再用质量浓度0.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浸泡消毒25~35min,最后用清水将牛角瓜种子冲洗干净后,用湿毛巾包好进行催芽,2d后种子露白后,及时按常规方法进行营养袋点播;点播前1d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点播种子后,淋透水;同时用遮光度为50%的遮阳网搭盖阴棚遮荫;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每隔7d喷洒1次质量浓度0.2%多菌灵或代森锌、甲基托布津任一一种溶液,以防病虫害侵染。苗木长出2~3片叶后,开始淋施质量浓度为0.5~1.0%的含n、p、k的复合肥溶液。4月中旬追肥1次,用量为10kg/667m2;5月上旬再追肥1次,用量为10kg/667m2;另每隔15d定期1次喷施叶面肥;所述的叶面肥是质量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2%的植物生长素的混合液。

播种50天后调查得到,成活率:93%,平均苗高:21.5cm,平均地径:0.52cm,平均叶数:7张,平均根数:12条,平均根长:11cm。出圃前20天拆除荫棚,逐渐减少肥水供给,并移动营养袋的位置及断根进行炼苗,出圃前1d淋透水,选择苗高大于20cm,地径大于0.3cm,根系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牛角瓜苗木出圃造林。造林后3个月调查牛角瓜苗木成活率达98%,高度为68cm,少量植株开花。

实施例2:

2015年7月下旬当牛角瓜果实成熟刚开始裂开,种子已由绿色变成棕褐色时采收种子。采收的种子装入网袋放阴凉通风处保存。2016年3月22日,选择用规格12cm×16cm的可降解的无纺布育苗袋作为营养袋;用表土、椰糠、珍珠岩按质量比2:1:1混合作为基质的原料,充分混匀后装满营养袋,然后营养袋按每畦宽1m、长10m~12m的规格紧密摆放于圃地内;所述的圃地是选择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靠近水源的地方。将采集到的牛角瓜种子用30℃的温水浸泡12h,使其充分吸胀,再用质量浓度0.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浸泡消毒30~35min,最后用清水将牛角瓜种子冲洗干净后,用湿毛巾包好进行催芽,2d后种子露白后,及时按常规方法进行营养袋点播;点播前1d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点播种子后,淋透水;同时用遮光度为55%的遮阳网搭盖小拱棚遮荫;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每隔8d喷洒1次质量浓度0.3%多菌灵或代森锌、甲基托布津任一一种溶液,以防病虫害侵染。苗木长出2~3片叶后,开始淋施质量浓度为1.0%的含n、p、k的复合肥溶液。4月中旬追肥1次,用量为15kg/667m2;6月上旬再追肥1次,用量为10kg/667m2;另每隔15d定期1次喷施叶面肥;所述的叶面肥是质量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3%的植物生长素的混合液。

播种60天后调查得到,成活率:94.2%,平均苗高:23cm,平均地径:0.60cm,平均叶数:8张,平均根数:15条,平均根长:16.4cm。出圃前25天拆除荫棚,逐渐减少肥水供给,并移动营养袋的位置及断根进行炼苗,出圃前1d淋透水,选择苗高大于20cm,地径大于0.3cm,根系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牛角瓜苗木出圃造林。造林后3个月调查牛角瓜苗木成活率达96.4%,高度为76cm,开花率32。

实施例3:

2015年10月,当牛角瓜果实成熟刚开始裂开,种子已由绿色变成棕褐色时采收种子。采收的种子装入网袋放阴凉通风处保存。2016年3月5日,选择用规格12cm×16cm的可降解的无纺布育苗袋作为营养袋;用表土、椰糠、珍珠岩按质量比2:1:1混合作为基质的原料,充分混匀后装满营养袋,然后营养袋按每畦宽1m、长10m~12m的规格紧密摆放于圃地内;所述的圃地是选择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靠近水源的地方。将采集到的牛角瓜种子用30℃的温水浸泡12h,使其充分吸胀,再用质量浓度0.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浸泡消毒30~35min,最后用清水将牛角瓜种子冲洗干净后,用湿毛巾包好进行催芽,2d后种子露白后,及时按常规方法进行营养袋点播;点播前1d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点播种子后,淋透水;同时用遮光度为60%的遮阳网搭盖阴棚遮荫;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每隔10d喷洒1次质量浓度0.5%多菌灵或代森锌、甲基托布津任一一种溶液,以防病虫害侵染。苗木长出2~3片叶后,开始淋施质量浓度为1.0%的含n、p、k的复合肥溶液。4月中旬追肥1次,用量为15kg/667m2;5月中旬再追肥1次,用量为15kg/667m2;另每隔15d定期1次喷施叶面肥;所述的叶面肥是质量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3%的植物生长素的混合液。

播种45天后调查得到,成活率:95%,平均苗高:17cm,平均地径:0.48cm,平均叶数:6张,平均根数:10条,平均根长:12cm。出圃前30天拆除荫棚,逐渐减少肥水供给,并移动营养袋的位置及断根进行炼苗,出圃前1d淋透水,选择苗高大于20cm,地径大于0.3cm,根系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牛角瓜苗木出圃造林。造林后3个月调查成活率达95%,高度为72cm,开花率2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