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干旱丘陵区的微型机械化小粒作物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422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适宜干旱丘陵区的微型机械化小粒作物播种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适宜干旱丘陵区的微型机械化小粒作物播种机,适用于诸如芝麻等旱地不容易出苗的小粒作物,或南方草多的土壤,属于机械化播种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芝麻是我国六大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和美容功能,因其含油量高而素有油料作物“皇后”美誉,我国芝麻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占世界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总产70-80万吨,其单产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优势作物,也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作物。近十年来,国内芝麻消费量大幅度上升,近几年每年消费150-160万吨以上,一半以上依赖进口,市场供不应求。

我国芝麻分布在全国各地,西北是我国芝麻六大主产区之一,其中山西和陕西为该区主产省,年种植面积约50万亩,生产水平较低,平均亩产80公斤左右。本区域气候干旱,年均降雨量300—400mm,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只有10℃,特别是春季,十年九旱,且气温不稳,忽高忽低,经常刮风,而芝麻籽粒较小,是双子叶植物,出苗顶土力弱,播种时不能太深,一般3cm左右,春季刮风,芝麻播种后表土干燥,种子缺乏水分,不能出苗,芝麻是喜温作物,播种、出苗期要求温度较高,出苗后遇到14℃以下的温度会冻死,苗期遇到20℃以下的低温会造成出苗不齐、病害加重,造成缺苗断垄。播种时费工费力,大部分使用锄头加人力播种,一个人一天播种2亩地,如果用耧播种,一个人没办法播种,一天两个人可以种5-6亩地。这两种方法出苗率都不高,一般出苗率60-70%。本区域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芝麻播种时费工费时,导致芝麻出苗困难,经常缺苗断垄,极大地影响单产水平,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影响生产效率,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了芝麻产业的发展,成为芝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宜干旱丘陵区的微型机械化小粒作物播种机,出苗率高,而且对地形、土壤适应能力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适宜干旱丘陵区的微型机械化小粒作物播种机,包括机架、地轮、镇压轮、发动机、变速器、下料机构、开沟机构和覆土机构,所述机架的前端通过第一传动轴设置有两个地轮,所述机架的后端通过滚轮架设置有两个镇压轮,所述发动机和变速器依次设置在机架上,且发动机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给变速器,两个所述下料机构分别位于变速器和地轮之间的机架两侧,所述变速器通过链轮结构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地轮的第一传动轴和下料机构的第二传动轴,所述下料机构固定在机架下部,且所述下料机构位于下料机构的正下方,所述覆土机构活动设置在开沟机构的后部,且所述镇压轮、下料机构、开沟机构和覆土机构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地轮的结构为:包括地轮本体,所述地轮本体为钢质圆形结构,所述地轮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环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外侧面上圆心阵列设置有多个抓地片,所述抓地片为长方形的钢板,所述抓地片的两端均伸出安装面的两端,所述抓地片的高度尺寸介于1cm~1.5cm之间,相邻两个抓地片之间的距离介于3cm~5cm之间,所述地轮本体的中心设置有安装传动轴的轴孔。

所述下料机构的结构为:料斗、分料器、护板和落料器,所述分料器活动设置在料斗底部,所述分料器呈圆形结构,且所述分料器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分料的料槽,多个所述料槽在一个平面上,所述护板设置在分料器的两侧,用于保护分料器,所述护板的上部固定设置在料斗上,所述落料器位于分料器的下方,且所述落料器固定设置在护板的下部,所述落料器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从分料器落下的料通过落料器斜边的缓冲从出料管落下。

所述机架的后部设置有扶手。

所述镇压轮、下料机构、开沟机构和覆土机构的宽度,以及开沟机构的高度均能调节。

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活动设置有多个齿数不同的链轮,用于调整第二传动轴与变速器输出端的传动比。

所述地轮本体和安装面一体成型,所述抓地片焊接在安装面上。

所述轴孔和安装面之间的地轮本体上圆心阵列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料斗与分料器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用于将种料不经过分料器排出,便于换种。

所述料斗内部设置有定料毛刷,所述定料毛刷设置在分料器转动时与料斗接近的一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由于抓地片高且相邻的抓地片之间距离较宽,因而在行走过程中,相近抓地片之间的突然能依靠重力脱落,避免了发生陷轮及泥土粘轮的情况,而且在地轮行走过程中,既能依靠自身重量破土坷垃前行,而且还能横跨凹坑,越野性能优良,并能一直保持耕地结构耕地效果,播种效果极好。

2、本发明通过外力驱动分料器转动,将料槽内的种子转动落入落料器,最后从出料管排出,在播种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分料器的转动速度,实现种子的连播或穴种,落料器斜边的缓冲作用,用于辅助种子的连播或穴种,而且通过打开卸料板,可以快速的更换种子,特别适用与试验田的播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地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机架、2为地轮、21为地轮本体、22为安装面、23为抓地片、24为轴孔、25为通孔、3为镇压轮、4为发动机、5为变速器、6为下料机构、61为料斗、62为分料器、63为护板、64为落料器、65为料槽、66为出料管、67为卸料板、68为定料毛刷、7为开沟机构、8为覆土机构、9为第一传动轴、10为滚轮架、11为第二传动轴、12为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适宜干旱丘陵区的微型机械化小粒作物播种机,包括机架1、地轮2、镇压轮3、发动机4、变速器5、下料机构6、开沟机构7和覆土机构8,所述机架1的前端通过第一传动轴9设置有两个地轮2,所述机架1的后端通过滚轮架10设置有两个镇压轮3,所述发动机4和变速器5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且发动机4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给变速器5,两个所述下料机构6分别位于变速器5和地轮2之间的机架1两侧,所述变速器5通过链轮结构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地轮2的第一传动轴9和下料机构6的第二传动轴11,所述下料机构6固定在机架1下部,且所述下料机构6位于下料机构6的正下方,所述覆土机构8活动设置在开沟机构7的后部,且所述镇压轮3、下料机构6、开沟机构7和覆土机构8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地轮2的结构为:包括地轮本体21,所述地轮本体21为钢质圆形结构,所述地轮本体2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环状的安装面22,所述安装面22的外侧面上圆心阵列设置有多个抓地片23,所述抓地片23为长方形的钢板,所述抓地片23的两端均伸出安装面22的两端,所述抓地片23的高度尺寸介于1cm~1.5cm之间,相邻两个抓地片23之间的距离介于3cm~5cm之间,所述地轮本体21的中心设置有安装传动轴的轴孔24,抓地片3的宽度介于8cm~5cm之间。

所述下料机构6的结构为:料斗61、分料器62、护板63和落料器64,所述分料器62活动设置在料斗61底部,所述分料器62呈圆形结构,且所述分料器62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分料的料槽65,多个所述料槽65在一个平面上,所述护板63设置在分料器62的两侧,用于保护分料器62,所述护板63的上部固定设置在料斗61上,所述落料器64位于分料器62的下方,且所述落料器64固定设置在护板63的下部,所述落料器64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从分料器62落下的料通过落料器64斜边的缓冲从出料管66落下。

所述机架1的后部设置有扶手12。

所述镇压轮3、下料机构6、开沟机构7和覆土机构8的宽度,以及开沟机构7的高度均能调节。

所述第二传动轴11上活动设置有多个齿数不同的链轮,用于调整第二传动轴11与变速器5输出端的传动比。

所述地轮本体21和安装面22一体成型,所述抓地片23焊接在安装面22上。

所述轴孔24和安装面22之间的地轮本体21上圆心阵列设置有多个通孔25。

所述料斗61与分料器62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卸料板67,所述卸料板67用于将种料不经过分料器62排出,便于换种。

所述料斗61内部设置有定料毛刷68,所述定料毛刷68设置在分料器62转动时与料斗61接近的一侧。

本发明通过外力驱动分料器62转动,将料槽65内的种子转动落入落料器64,最后从出料管66排出,在播种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分料器62的转动速度,实现种子的连播或穴种,落料器64斜边的缓冲作用,用于辅助种子的连播或穴种,而且通过打开卸料板67,可以快速的更换种子,特别适用与试验田的播种。

本发明的由于抓地片23高且相邻的抓地片23之间距离较宽,因而在行走过程中,相近抓地片23之间的突然能依靠重力脱落,避免了发生陷轮及泥土粘轮的情况,而且在地轮行走过程中,既能依靠自身重量破土坷垃前行,而且还能横跨凹坑,越野性能优良,并能一直保持耕地结构耕地效果,播种效果极好。

本发明尤其适合播种芝麻,播种深度能控制在2cm左右,播种时表土尽量湿一点,以增大出苗率,地轮2即便土壤湿度过大,抓地片23之间也不会灌土。地轮2采用铁质,以增加重量,两个地轮配合能放置土坷垃过大,确保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都能保证能播种进去,而且还能保证播种深度,镇压轮3跟在后面镇压,辅助破土,确保出苗。

本发明采用3马力的发动机4,动力大,使得更适合干旱以及坡地多的地形,而且也不费油,1l汽油能播种大约50亩的芝麻,本发明分料器62的料槽65容量大,这是因为小粒的双子叶作物破土能力较弱们,必须采用密种的播种方法,才能保证100%的出苗。

本发明行距可调,可调幅度为33cm,播种深度也可调,幅度在2cm~3cm。

本发明一次性解决了开沟、播种、覆土和镇压问题,变速器5可调速,适用于干旱,丘陵地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