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蔬菜嫁接育苗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498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厂化蔬菜嫁接育苗生产工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设施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厂化蔬菜嫁接育苗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已经超过270万平方米,占据全球设施蔬菜面积的80%以上。我国设施蔬菜用20%的占地面积,供给了蔬菜40%的产量和60%的产值。设施蔬菜产业在我国部分地区农业领域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但在种苗生产上普遍存在散、小、慢等现象,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为进一步推进蔬菜生产产业化发展模式,真正实现设施蔬菜种苗产业化繁育,由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厂化蔬菜嫁接育苗生产新工艺。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工厂化蔬菜嫁接育苗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包括播种、温室培育、嫁接、愈合、炼苗、成品出苗的步骤。

其中,所述播种是指每天在穴盘中播下n粒种子,包括砧木种子n/2粒,接穗种子n/2粒;播种当天记为第1天,播种后的穴盘在温室内发芽、培育的时间为m天,分别得到砧木苗和接穗苗;砧木苗和接穗苗嫁接的时间为w天,得到嫁接苗n/2株;将嫁接苗在愈合设备内进行愈合,愈合时间为e天,得到愈合的嫁接苗n/2株送至炼苗室进行炼苗,炼苗时间为d天,得到成品苗n/2株。

本发明中播种使用的穴盘为105穴标准穴盘,长度为540毫米,宽度为280毫米。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穴盘的规格。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播种”、“温室培育”、“嫁接”、“愈合”、“炼苗”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播种可以是人工播种也可以是机械播种,可以是国产播种设备也可以是进口播种设备,可以是电子自动化播种设备,也可以是机械自动化播种设备,可以是整条播种生产线(包含基质破碎、基质搅伴、穴盘填土、播种、覆盖、浇水等)也可以是仅播种设备,可以是全自动播种设备,也可以是半自动或手动播种设备。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前述的生产工艺,播种完成后的砧木种子穴盘进入砧木育苗温室内培育,播种完成后的接穗种子穴盘进入接穗育苗温室内培育。

前述的生产工艺,完成温室培育的砧木苗和接穗苗从第m+1天开始分别进入人工嫁接线进行嫁接作业。

前述的生产工艺,n/2株嫁接苗从第m+w+1天开始进入愈合设备进行愈合作业。

前述的生产工艺,n/2株愈合的嫁接苗从第m+w+e+1天开始进入炼苗室进行炼苗。

本发明中,所述蔬菜为果菜类蔬菜,包括但不限于番茄、黄瓜、青椒等。优选番茄。

对于番茄的工厂化嫁接育苗工艺而言,温室培育、愈合、炼苗步骤中使用的培养基质均为草碳土。

温室培育的培养条件为:白天20-25℃,夜间10-15℃;培养基质含水量为60-7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20000-30000lx,光照时间16h/天。

愈合作业的培养条件为:28-29℃;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愈合前3天进行暗培养,然后在光照强度5400-7400lx,光照时间8h/天的条件下培养;愈合设备内通风量控制在0.5m/s。

炼苗步骤采用的培养条件为:白天22-24℃,夜间18-20℃;正常光照管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工厂化番茄嫁接育苗生产工艺,播种完成后的砧木种子穴盘进入轴线面积为3456平方米的砧木育苗温室,砧木育苗温室的规格为跨度8米,跨数12,开间4米,开间数9,温室内每跨布置4张育苗床,12跨共布置48张育苗床,育苗床尺寸为长度30米,宽度1.7米,每张育苗床上布置309只穴盘;每天进入砧木育苗温室的砧木穴盘是600盘,正好占满两张育苗床,连续24天播种正好占满48张育苗床。从第25天开始,第一天进入本砧木育苗温室的第一批穴盘苗600盘即可出苗进行嫁接生产,这样本砧木育苗温室第一天进第一批砧木穴盘、第25天出第一批穴盘苗并开始循环生产,到第98天出最后一批砧木穴盘苗,共计连续生产123天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播种完成后的接穗种子穴盘进入轴线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接穗育苗温室和轴线面积为1920平方米的接穗育苗温室;轴线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接穗育苗温室的规格为跨度8米,跨数3,开间4米,开间数12,温室内每跨布置4张育苗床,3跨共布置12张育苗床,育苗床尺寸为长度43.5米,宽度1.7米,每张育苗床上布置450只穴盘;轴线面积为1920平方米的接穗育苗温室的规格为跨度8米,跨数5,开间4米,开间数12,温室内每跨布置4张育苗床,5跨共布置20张育苗床,育苗床尺寸为长度43.5米,宽度1.7米,每张育苗床上布置450只穴盘;每天进入接穗育苗温室的接穗穴盘总计600盘,正好占满4/3张育苗床,连续24天播种正好占满32张育苗床。从第25天开始,第一天进入接穗育苗温室的第一批穴盘苗600盘即可出苗进行嫁接生产,这样接穗育苗温室从第一天进第一批接穗穴盘、第25天出第一批穴盘苗并开始循环生产,到第98天出最后一批接穗穴盘苗,共计连续生产123天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完成温室培育的砧木苗6.3万株和接穗苗6.3万株从第25天开始分别进入12米的人工嫁接线进行嫁接作业,人工嫁接线共设有24个作业工位,以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完成330株嫁接苗进行计算,正好一天完成6.3万株苗的嫁接作业。从第25天开始进行嫁接作业生产,到第122天完成最后一批嫁接苗作业,共计连续生产98天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6.3万株嫁接苗从第26天开始进入愈合设备进行愈合作业;愈合设备共设7间独立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环境因子的愈合室,其中4间愈合室的尺寸长、宽、高为5.5米、6米、3米、3间愈合室的尺寸长、宽、高为5米、7米、3米,保证每间愈合室内能放置24台带补光功能的穴盘运输车,每台穴盘运输车分5层共放置25只穴盘,即每间独立运行的愈合室正好放进600只穴盘(即6.3万株),嫁接苗进行愈合作业;这样每天占用一间愈合室,6天正好占用6间愈合室;愈合6天后,第一天进入的6.3万株嫁接苗被移出愈合室送去炼苗,该间愈合室腾空后重新进入新的嫁接苗,如此循环使用。愈合室设计为七间是为了在设备检修时不影响嫁接苗的正常生产,用其中的一间做为备份愈合设备1使用。从第26天开始进行愈合作业生产,到第129天完成最后一批嫁接苗愈合作业,共计连续生产104天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从第26天开始进入愈合设备的6.3万株嫁接苗,到第32天从愈合设备移出至轴线面积为768平方米的炼苗室进行炼苗;炼苗室的规格为跨度8米,跨数2,开间4米,开间数12,温室内每跨布置4张育苗床,2跨共布置8张育苗床,育苗床尺寸为长度43.5米,宽度1.7米,每张育苗床上布置450只穴盘;每天进入炼苗室的愈合的嫁接苗穴盘是600盘,正好占满4/3张育苗床,连续6天愈合的嫁接苗正好占满8张育苗床;炼苗6天后,第一天进入炼苗室的第一批穴盘苗600盘作为成品苗出苗进入市场;炼苗室腾空后重新进入新的穴盘苗,如此循环使用。这样本炼苗室4从第32天进第一批嫁接苗穴盘、第38天出第一批商品嫁接穴盘苗并开始循环生产,到第135天出最后一批商品嫁接穴盘苗,共计连续生产98天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工厂化蔬菜嫁接育苗生产工艺,通过组织和整合各工艺生产环节的设备、原材料、人工等因素,使每天的播种量、温室培育苗量、嫁接苗量、愈合苗量以及原材料、人工在整个135天的生产周期内都是明确而固定的。从而为每天生产设备的准备、生产原材料的配置、人工的配备提供了准确而固定的依据,使原来无序、不确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变成了真正的工厂化、可计划的生产方式,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固定资产利用率。

本发明的工厂化蔬菜嫁接育苗生产工艺,使蔬菜种苗生产实现工厂化、产业化,有效降低种苗生产成本、提高种苗产品质量,同时有效节省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实现土地使用效率最大化。另外,由于播种后的穴盘苗从发芽、培育、嫁接愈合、炼苗均是在高度一致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生长因子条件下进行,而且每个阶段的生长时间也高度一致,因此最终收获的商品种苗在整个供苗周期内,在种苗高矮、肥瘦等条件上均高度均匀一致,非常有利于移栽和定植的机械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年产600万株番茄嫁接苗温室、设备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年产600万株番茄嫁接苗温室、设备工艺流程图。其中,1:愈合设备;2:人工嫁接生产线;3:1号温室(砧木育苗温室);4:4号温室(炼苗室);5:3号温室(接穗育苗温室);6:2号温室(接穗育苗温室);7:机械播种生产线。箭头①:砧木苗和接穗苗从播种生产线进入温室;箭头②:砧木苗和接穗苗从温室进入嫁接车间;箭头③:嫁接苗从嫁接生产线进入炼苗室;箭头④:嫁接苗从炼苗室出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工厂化蔬菜嫁接育苗生产工艺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以年产600万株番茄嫁接苗为例,播种穴盘使用105穴标准穴盘(长度为540毫米,宽度为280毫米)。由于番茄生产的季节性,以广西南宁的气候条件为例。

其中,播种从6.6号开始,供成品苗从7.13号开始,结束供应成品苗从10.18号开始,供应成品苗周期为98天,总生产周期为135天。

播种每天126000粒,包括砧木种子63000粒,接穗种子63000料。

播种后的穴盘在温室内发芽、培育的时间为24天。

砧木苗和接穗苗嫁接的时间为1天,完成嫁接苗63000株。

嫁接苗在愈合室内愈合的时间为6天,完成嫁接苗愈合63000株。

嫁接苗在温室内炼苗的时间为6天,完成炼苗63000株。

本实施例通过组织和整合上述工艺生产环节的设备、原材料、人工,通过135天的生产周期,提供不低于600万株番茄嫁接成品苗。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图1为本发明年产600万株番茄嫁接苗温室、设备平面布置图。其包括愈合设备1(共7间愈合室),一条长12米的人工嫁接线2,轴线面积为3456平方米的砧木育苗温室3,轴线面积为768平方米的炼苗室4,轴线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接穗育苗温室5,轴线面积为1920平方米的接穗育苗温室6,一条机械播种生产线7。

图2为本发明年产600万株番茄嫁接苗温室、设备工艺流程图。为满足98天内供应成品嫁接苗600万株的生产要求,每天需供应不低于6.13万株成品苗,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损耗量(按2.5%计算),按每天生产6.3万株成品苗进行工艺和设备设计。

每天生产6.3万株成品苗,则需要机械播种生产线7每天播种12.6万粒种子(包含6.3万粒砧木种子和6.3万粒接穗种子),折算为穴盘则为每天1200盘(105穴),根据上述生产任务要求,选用每小时播种速度为200盘的中低速播种线,每天播种时间为六小时,加上基质准备、设备调试等工作,正好是每班八小时的工作量,本项工作从6.6号起共计连续播种98天至9.11号结束,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播种完成后的砧木种子穴盘进入轴线面积为3456平方米的砧木育苗温室3,砧木育苗温室3的规格为跨度八米,跨度数十二,开间四米,开间数九,温室内每跨布置四张育苗床,十二跨布置四十八张苗床,育苗床设计尺寸为长度三十米,宽度一点七米,这样每张苗床上可布置309只穴盘。每天进入砧木育苗温室3的砧木穴盘是六百盘,正好占满两张苗床,连续二十四天播种正好占满四十八张苗床。从第二十五天开始,6.6号第一天进入本砧木育苗温室3的第一批穴盘苗600盘即可出苗进行嫁接生产,这样本砧木育苗温室3从6.6号进第一批砧木穴盘、6.30出第一批穴盘苗并开始循环生产,到10.6号出最后一批砧木穴盘苗,共计连续生产123天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播种完成后的接穗种子穴盘轴线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接穗育苗温室5和轴线面积为1920平方米的接穗育苗温室6。接穗育苗温室5的规格为跨度八米,跨度数三,开间四米,开间数十二,温室内每跨布置四张育苗床,三跨布置十二张苗床,育苗床设计尺寸为长度四十三点五米,宽度一点七米,这样每张苗床上可布置450只穴盘。接穗育苗温室6的规格为跨度八米,跨度数五,开间四米,开间数十二,温室内每跨布置四张育苗床,五跨布置二十张苗床,育苗床设计尺寸为长度四十三点五米,宽度一点七米,同样每张苗床上可布置450只穴盘。每天进入接穗育苗温室5和接穗育苗温室6的接穗穴盘是六百盘,正好占满一又三分之一个苗床,连续二十四天播种正好占满三十二张苗床。从第二十五天开始,6.6号第一天进入本接穗育苗温室5和接穗育苗温室6的第一批穴盘苗600盘即可出苗进行嫁接生产,这样本砧木育苗温室3从6.6号进第一批接穗穴盘、6.30出第一批穴盘苗并开始循环生产,到10.6号出最后一批接穗穴盘苗,共计连续生产123天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完成培育的砧木苗6.3万株和接穗苗6.3万株从6.30号开始分别进入十二米的人工嫁接线2进行嫁接作业,十二米的人工嫁接线2共有二十四个作业工位,以每人每天工作八小时,完成约三百三十株嫁接苗进行计算,正好一天完成6.3万株苗的嫁接作业。从6.30号开始进行嫁接作业生产,到10.5号完成最后一批嫁接苗作业,共计连续生产98天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6.3万株嫁接苗从7.1号开始进行愈合作业进入愈合设备1,愈合设备1共设七间独立控制温、湿、光等环境因子的愈合室,由于受场地位置限制,其中四间的外型尺寸(长、宽、高)为5.5米×6米×3米、三间的外型尺寸(长、宽、高)为5米×7米×3米,保证每间愈合室内能放置24台带补光功能的穴盘运输车,每台穴盘运输车分五层可放置25只穴盘,即每间独立运行的愈合设备1都能正好放进600盘(即6.3万株)嫁接苗进行愈合作业。这样每天占用一间愈合室,六天正好占用六间愈合室,到第七天时第一天进入的6.3万株嫁接苗已经可以移出愈合室去炼苗,该间愈合室腾空可重新入新的嫁接苗,如些循环使用。愈合室设计为七间是为了在设备检修时不影响嫁接苗的正常生产,用其中的一间做为备份愈合室使用。从7.1号开始进行愈合作业生产,到10.18号完成最后一批嫁接苗愈合作业,共计连续生产110天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从7.1号开始进入愈合设备1的6.3万株嫁接苗,到7.7号即可从愈合设备1移出至轴线面积为768平方米的炼苗室4,炼苗室4的规格为跨度八米,跨度数二,开间四米,开间数十二,温室内每跨布置四张育苗床,二跨布置八张苗床,育苗床设计尺寸为长度四十三点五米,宽度一点七米,这样每张苗床上可布置450只穴盘。每天进入炼苗室4的嫁接苗穴盘是六百盘,正好占满一又三分之一张苗床,连续六天嫁接苗正好占满八张苗床。从第七天开始,7.7号第一天进入本炼苗室4的第一批穴盘苗600盘即可做为成品苗出苗进行商品销售,这样本炼苗室4从7.7号进第一批嫁接苗穴盘、7.13出第一批商品嫁接穴盘苗并开始循环生产,到10.18号出最后一批商品嫁接穴盘苗,共计连续生产98天完成一个种苗供应周期的生产。

本实施例中,温室培育、愈合、炼苗步骤中使用的培养基质均为草碳土。

温室培育、愈合、炼苗步骤中采用的培养条件见表1。

表1

本发明提供的工艺生产方法,使嫁接苗作业有序而高效,不仅生产设备和资料利用率高,而且生产组织简单明了,真正实现了嫁接苗的工厂化生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