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498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



背景技术:

食用菌作为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多种抗病治病的药用保健价值,因此,食用菌培养得到广泛发展。

食用菌培养一般包括繁殖母种、母种转管、原种转接以及出菇等过程,在以上过程中常使用到手术刀、镊子、接种钩、接种锄、接种铲、搔菌刀等多种工具,多种工具的频繁切换使用,不仅给操作者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且使整个培养过程耗时比较长,工作效率低,同时频繁更换工具也容易造成污染。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接种刀。

而现有的多功能接种刀的刀面呈水平状,不具有盛放菌块的功能,在母种转接时,由于切割的菌块带有琼脂培养基,具有一定的滑性,因此菌块很容易滑落;且现有的接种刀一般只具有切割、钩、铲的功能,不具有刮、耙、盛放的功能。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盛放、刮、耙等功能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有盛放、刮、耙等多种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包括刀柄和与所述刀柄相连的刀体,所述刀体沿长度方向具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刀体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小于中间部位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刀体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设有刀尖,所述刀尖向所述刀体的凹槽方向扭转。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刀柄和所述刀体之间用于搔去老菌丝和/或菌皮的搔菌刀。

优选的,所述刀体的背面与所述搔菌刀的外侧端部平齐。

优选的,所述搔菌刀包括螺纹状搔菌刀。

优选的,所述螺纹状搔菌刀的螺纹外侧部刀刃的锋利度小于所述刀体刀刃的锋利度。

优选的,所述刀柄上设有防热绝缘胶套和/或防滑绝缘胶套。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刀柄上方便挂取的挂环。

优选的,所述刀体包括不锈钢刀体,所述搔菌刀包括不锈钢搔菌刀,所述刀柄包括不锈钢刀柄。

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包括刀柄和与刀柄相连的刀体,刀体沿长度方向具有凹槽。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母种转接时,即使切割的菌块携带琼脂培养基,具有一定的滑性,也可以将切割好的菌块盛放在凹槽内,使其不易滑落;且对于尺寸偏大或不规则的菌块,也可以将其盛放在凹槽内,使其不易掉落。再者,还可以将刮取获得的菌块盛放在凹槽内直接转接到另一个试管中进行母种扩繁或将菌块直接转入菌袋中进行原种培养,而不必借助接种针或镊子将切割好的菌块挑入或者夹入另一个试管或菌袋中,从而节省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操作时间。另外,由于刀体具有凹槽,凹槽的两端端部还便于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的刮或耙等操作,因此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有盛放、刮、耙等多种功能。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接种刀的刀体远离刀柄的一端设有刀尖,刀尖向刀体的凹槽方向扭转,扭转的刀尖在扭转处形成凹陷,因此在原种转接到栽培袋时,可以采用形成凹陷的刀尖部位对散落的木屑、作物秸杆、棉籽壳、麸皮等培养基质进行刮、耙,并将其铲起收集在凹陷部位,再转接到栽培袋中,而不必借助于接种耙、接种铲等多种工具进行操作,从而进一步的节省了操作流程,节约操作时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接种刀还包括连接于刀柄和刀体之间用于搔去老菌丝和/或菌皮的搔菌刀,因此可以在出菇过程中利用搔菌刀搔去老菌丝和/或菌皮,从而促使菌丝生发原基,保证出菇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体实施例的刀体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体实施例的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体实施例的搔菌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体实施例的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

1为刀体、11为刀尖、2为搔菌刀、3为刀柄、4为绝缘胶套、5为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有盛放、刮、耙等多种功能。

请参考图1-图5,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体实施例的刀体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体实施例的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体实施例的搔菌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体实施例的挂环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包括刀柄3和与刀柄3相连的刀体1,刀体1沿长度方向具有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刀柄3用于手持把握该接种刀,以便于控制操作该接种刀,刀柄3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空间大小设置为合适的长度,可选的,刀柄3的长度范围为200mm~300mm;优选的,刀柄3长215mm。刀柄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其它几何形状,这里不做限定,考虑到手持刀柄3的方便及舒适性,优选的,刀柄3的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刀柄3的圆形截面的直径大小根据母种转接时的试管直径大小来确定,以便于刀柄3能够伸进试管里操作,为了便于刀柄3在狭小的试管空间内操作,可选的,刀柄3横截面的直径范围为3mm~5mm,优选的,刀柄3横截面的直径为4mm。

刀体1的长度根据切割菌块的大小来确定,以便于切割得到合适大小的菌块,可选的,刀体1的长度范围为15mm~25mm,优选的,刀体1长20mm。刀体1的刀刃可以设于刀体1的一端端部,也可以在刀体1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刀刃,以便于切割菌种,提高切割效率。

刀体1沿长度方向具有凹槽,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母种转接时,即使切割的菌块携带琼脂培养基,具有一定的滑性,也可以将切割好的菌块盛放在凹槽内,使其不易滑落;且对于尺寸偏大或不规则的菌块,也可以将其盛放在凹槽内,使其不易掉落。

另外,还可以将刮取获得的菌块盛放在凹槽内直接转接到另一个试管中进行母种扩繁或直接转入菌袋中进行原种培养,而不必借助接种针或镊子将切割好的菌块挑入或者夹入另一个试管或菌袋中,从而节省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操作时间。

另外,由于刀体1具有凹槽,凹槽的两端端部还便于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的刮或耙等操作。

综上所述,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有盛放、刮、耙等多种功能。

考虑到在使用过程中,菌块一般盛放在刀体1凹槽的中间部位,且为了避免盛放在凹槽内的菌块轻易地从两端端部滑落,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刀体1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小于中间部位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刀体1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小于中间部位的宽度是指设有凹槽的刀体1本身的立体形状的宽度是两端窄、中间宽,也即凹槽的宽度是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紧缩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切割的菌块主要盛放在刀体1的中间部位,而又不容易从两端滑落。

对刀体1展开面的宽度不做限制,刀体1展开面的横向宽度可以相同,这样在展开面卷成凹槽时,刀体1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凹陷弧度较小,而中间部位的凹陷弧度较大,从而可以保证凹槽的两端宽度小于中间部位的宽度;当然刀体1展开面的横向宽度也可以不同,即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小于中间部位的宽度,从而可以保证整个凹槽的凹陷弧度一样。

考虑到原种的培养基质一般包括木屑、作物秸秆、棉籽壳、粪草、麸皮等,不像母种的琼脂培养基聚胶力较强,在将原种接种到栽培袋时会产生大量散落的菌渣。因此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刀体1远离刀柄3的一端设有刀尖11,刀尖11向刀体1的凹槽方向扭转。扭转的刀尖11在扭转处形成凹陷,因此在原种转接到栽培袋时,可以采用形成凹陷的刀尖11部位对散落的木屑、作物秸杆、棉籽壳、麸皮等培养基质进行刮、耙,并将其铲起收集在凹陷部位,再转接到栽培袋中,而不必借助于接种耙、接种铲等多种工具进行操作,从而进一步的节省了操作流程,节约操作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刀尖11的扭转部位位于刀体1前端1/3~1/4刀体1长度处,可选的,扭转部位位于刀体1前端5mm~7mm处。为了便于刀尖11的凹陷处能够盛放散落的菌块,避免其滑落,刀尖11的扭转角度范围可选的为30°~50°,优选的,刀尖11的扭转角度为45°。

具体的说,在使用该接种刀转接菌种的过程中,利用刀体1在母种培养基表面切割菌块后,可以利用刀体1刮取切割的菌块,使其置于刀体1上设置的凹槽内,将该菌块直接转接到另一个试管中进行母种扩繁或者将菌块直接转接到菌袋中进行原种培养;另一种转接方法是利用刀尖11挑起菌块,将其置于刀尖11扭转处的凹陷部位,利用刀尖11将菌块转接到另一个试管中进行母种扩繁或者将菌块转接到菌袋中进行原种培养。

考虑到栽培种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养后菌丝将长满菌袋,为了促使菌丝生发原基,保证出菇整齐美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于刀柄3和刀体1之间用于搔去老菌丝和/或菌皮的搔菌刀2。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出菇过程中利用搔菌刀2搔去老菌丝和/或菌皮,从而可以保证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整齐生发。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刀体1对菌种的切割,搔菌刀2的宽度尺寸优选的不大于刀体1的宽度尺寸,从而可以避免搔菌刀2影响刀体1的正常切割。

可选的,搔菌刀2的长度范围为15mm~30mm;优选的,搔菌刀2的长度为20mm。

另外,为了避免使用时刀体1与搔菌刀2产生干涉,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刀体1的背面与搔菌刀2的外侧端部平齐。即搔菌刀2的外侧端部的投影线和刀体1背面的投影线在一条直线上,出菇前搔菌时,采用搔菌刀2与刀体1背面平齐的一端搔去老菌丝、菌皮等,从而避免刀体1影响搔菌刀2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考虑到搔菌刀2搔丝的有效性,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搔菌刀2包括螺纹状搔菌刀2。螺纹状的结构可以使菌丝更容易的缠绕在螺旋线形成的凹陷处,且螺旋线形成的凸起更容易刮带菌丝,从而使螺纹状搔菌刀2更有利于搔去菌丝,提高搔菌效率。

考虑到搔菌刀2只具有搔菌的作用,不具有切割的作用,因此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螺纹状搔菌刀2的螺纹外侧部刀刃的锋利度小于刀体1刀刃的锋利度。即搔菌刀2的刀刃相对来说比较钝、不锋利,不足以切断菌丝,采用这样的搔菌刀2,搔菌刀2的刀刃不需要精磨,从而可以节省制造成本。

另外,为了使用方便,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刀柄3上设有防热绝缘胶套和/或防滑绝缘胶套。可选的,绝缘胶套4的长度范围为60mm~80mm。

为了便于工具的整理,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刀柄3上方便挂取的挂环5。当使用完该接种刀后,可以通过挂环5将其悬挂起来,从而可以使实验操作台整齐干净。

为了减少接种刀本身的材质对菌种造成污染,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刀体1包括不锈钢刀体,搔菌刀2包括不锈钢搔菌刀,刀柄3包括不锈钢刀柄。不锈钢刀体、不锈钢搔菌刀以及不锈钢刀柄不容易生锈,从而可以避免锈迹对菌种造成的污染,进而提高了菌种的存活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