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埋根容器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55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园艺学中植物栽培技术,具体涉及泡桐埋根容器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泡桐(拉丁文名:paulownia.),别名:白花泡桐、大果泡桐,空桐木等。树皮灰色、灰褐色或灰黑色,幼时平滑,老时纵裂。假二杈分枝。单叶,对生,叶大,卵形,全缘或有浅裂,具长柄,柄上有绒毛。喜光,较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泡桐属的树种都是原产于中国的,很早就被引种到越南、日本、和亚洲各地。目前已经分布到全世界。

国内关于泡桐埋根育苗研究报道较少,现泡桐的埋根育苗时间一般在春季2月至3月,在苗圃地起垅、后在垅上按一定的距离将种根进行直立埋根,淋水保湿,待苗高10cm进行间苗,追肥,出圃造林的苗木为裸根苗,出圃时易对根系造成损伤,影响造林成活率,造林后生长恢复慢。通过本技术进行育苗时,用育苗托培育出根、出芽后移栽到育苗袋,培育到合适高度即可出圃。容器育苗的较少见报道,埋根育苗,根的培育方式、与基质的选择对泡桐的埋根容器育苗的成活率,苗木出圃率及出圃苗的质量等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泡桐埋根容器育苗方法,包括泡桐埋根育苗中所用的育苗基质、育苗容器、育苗方法等。

泡桐埋根容器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泡桐的种根截成长度为5-6cm的小段,埋于育苗托中,种根呈45度整齐摆放,分好上下极,用基质填埋,保留1cm露出基质,埋好后淋透水,保持基质的湿度;

2)生根出芽后,选取芽高3cm的种根进行移栽,移栽时,小心挖出种根,避免根系受伤,种时保留优势芽抺掉其他小芽,植于塑料育袋中,移栽后淋透定根水;

3)用75%的遮阳网进行遮阴,遮阴7天后打开黑网进行全光照育苗,每天淋水保湿,施肥以磷钾肥为主,培育2个月后,苗高达30cm,即出圃造林。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1),优选将泡桐的种根截成长度为5-6cm的小段,埋于育苗托中,每托放种根70根,种根呈45度整齐摆放,分好上下极,用基质填埋,基质为泥碳土:椰糠:碳化谷壳=3:3:4(体积比),保留1cm露出基质,埋好后淋透水,保持基质的湿度。

所述的步骤2),是指气温度25℃时,1周即开始出根,15天开始有芽长出,20天种根的出根率达90%,30天后出芽率达80%,选取芽高3cm的种根进行移栽,移栽时,小心用竹棍挖出种根,避免根系受伤,种时保留优势芽抺掉其他小芽,植于12×15cm的塑料育袋中,育苗基质为泥碳土:椰糠:碳化谷壳=3:3:4(体积比),移栽后淋透定根水。

所述的步骤3),是指用75%的遮阳网进行遮阴,遮阴7天后打开黑网进行全光照育苗,每天淋水保湿,泡桐生长较快,需肥量较少,施肥以磷钾肥为主,苗高10厘米时,施0.3%的磷钾肥,施两次磷钾肥后再追施一次0.3%复合肥,每10天施肥一次,培育2个月后,苗高达30cm,即出圃造林。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育苗的时间短,只需2个月。

2、育苗成活率高,达98%,苗木质量好。

3、节约育苗场地,育苗方法简单实用。

4、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发现,将种根截成长度为5-6cm的小段,

这样种根利用率高,成活率高,种根太短,成活率降低,种根太长,不利于种植,且浪费种根。

5、苗木培育过程中施肥方式,施磷钾肥可增强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及增加苗木的抗病性,利于苗木造木的成活率。

6、容器育苗,出圃时,苗木根系保存完整,造林后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泡桐埋根容器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泡桐的种根截成长度为5-6cm的小段,埋于育苗托中,每托放种根70根,种根呈45度整齐摆放,分好上下极,用基质填埋,基质为泥碳土:椰糠:碳化谷壳=3:3:4(体积比),保留1cm露出基质,埋好后淋透水,保持基质的湿度;

2)气温度25℃时,1周即开始出根,15天开始有芽长出,20天种根的出根率达90%,30天后出芽率达80%,选取芽高3cm的种根进行移栽,移栽时,小心用竹棍挖出种根,避免根系受伤,种时保留优势芽抺掉其他小芽,植于12×15cm的塑料育袋中,育苗基质为泥碳土:椰糠:碳化谷壳=3:3:4(体积比),移栽后淋透定根水;

3)用75%的遮阳网进行遮阴,遮阴7天后打开黑网进行全光照育苗,每天淋水保湿,泡桐生长较快,需肥量较少,施肥以磷钾肥为主,苗高10厘米时,施0.3%的磷钾肥,施两次磷钾肥后再追施一次0.3%复合肥,每10天施肥一次,培育2个月后,苗高达30cm,即出圃造林。

育苗时间:1月-4月,日均温23℃,光照度2000lux。

利用上述实施例与目前现有技术对照进行的泡桐种根育苗,从下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泡桐埋根容器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泡桐的种根截成长度为5‑6cm的小段,埋于育苗托中,种根呈45度整齐摆放,分好上下极,用基质填埋,保留1cm露出基质,埋好后淋透水,保持基质的湿度;2)生根出芽后,选取芽高3cm的种根进行移栽,移栽时,小心挖出种根,避免根系受伤,种时保留优势芽抺掉其他小芽,植于塑料育袋中,移栽后淋透定根水;3)用75%的遮阳网进行遮阴,遮阴7天后打开黑网进行全光照育苗,每天淋水保湿,施肥以磷钾肥为主,培育2个月后,苗高达30cm,即出圃造林。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育苗的时间短,只需2个月;育苗成活率高,达98%,苗木质量好;节约育苗场地,育苗方法简单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英;吕月保;宁振升;谢云;邓月梅;何克钦;李清香;陈乃健;张立;张桂兰;陶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6.06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