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小花青风藤驯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5490阅读:15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小花青风藤驯化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野生小花青风藤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小花清风藤,常绿木质攀援藤本,长2-4m。芽鳞卵形,先端长尖,背面有中肋,有缘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5-2cm,叶片纸质或近薄革质,卵状披针形、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12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侧脉每边5-8条。小花青风藤根、茎、枝、叶均可入药,对治疗病毒性肝炎具有较高的疗效,性味苦,微寒。近年来,随着小花青风藤药效的不断发现,对小花青风藤不断的采伐,使得小花青风藤野生资源不断的缩减,而且野生小花青风藤的产量,完全不能满足用药需求,对野生小花青风藤进行驯化种植,成为当前保护小花青风藤野生资源,确保小花青风藤用药需求的关键环节。可是,现有技术中,对于小花青风藤的驯化种植技术研究还未有相应的技术文献报道。鉴于此,本研究者对小花青风藤驯化养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小花青风藤驯化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野生小花青风藤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沙地,对沙地进行整地处理,整理平整之后,采用30-40目的河沙覆盖3-5cm,再采用植物粉末覆盖1-3cm,再采用泥土覆盖4-8cm;洒水至泥土湿透,待用;2、选取当年生枝条,枝条直径为≥0.6cm,截取成长度为≥15cm,并且至少有2颗芽;3、将步骤2截取的枝条扦插入步骤1待用的地中,扦插入土的深度为枝条长度的1/3~2/3,扦插完成后,洒水,保持泥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在温度为20-28℃培养6个月。所述的沙地含沙率为60-80%。所述的植物粉末为锯末面、松树叶粉、秸秆粉中的任一种或者任意几种混合物。所述的秸秆粉为小麦秸秆粉、稻草粉、玉米秸秆粉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混合物。所述的植物粉末是采用营养液浸泡后,经过温度为20-30℃烘干至含水率为20-30%。所述的植物粉末是采用营养液浸泡后,接种黑曲霉菌,接种量为占植物粉末质量1-3%,在温度为30-40℃堆放处理3-5天。所述的营养液为维生素c1-3g,吲哚乙酸1-3g,萘乙酸0.1-0.5g,复硝酚钠1-3g,加500ml水搅拌混合均匀而成。所述的营养液为维生素c2g,吲哚乙酸2g,萘乙酸0.3g,复硝酚钠2g,加500ml水搅拌混合均匀而成。通过将小花青风藤采取扦插育苗,并对小花青风藤枝条进行选取直径大于等于0.6cm,截取长度以及该长度上的芽含量进行控制,结合扦插深度以及扦插地的选取与处理,使得小花青风藤扦插成活率大幅度的提高了,相对采用种子育苗处理,其以种子的颗粒数和扦插的根数计算,成活率相对要比种子育苗高;具体经过扦插1000根枝条和播种1000颗种子,并对其出苗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为:扦插出苗数量为882株,播种的1000颗种子出苗只有339株,可见,相对种子育苗高出543株,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小花青风藤育苗成本。并且除此之外,本研究者还对育苗地的含沙率调整为低于60%、不采用河沙覆盖、不采用植物粉覆盖等设置成三组对照组,将其与本发明创造采用河沙覆盖并且采用植物粉覆盖以及含沙率在60-80%之间的育苗地进行对比,其结果如下:不采用河沙覆盖组,其扦插1000株,出苗株数为568株;不采用植物粉覆盖,其扦插1000株,出苗株数为497株;育苗地含沙率低于60%,覆盖河沙,覆盖植物粉组,扦插100株,出苗株数为613株;由此可见,对于育苗地的处理,以及育苗床的建立,将会极大程度的影响着扦插出苗率;对于不采用河沙覆盖,导致透气性较差,积水严重,影响扦插出苗率;不采用植物粉覆盖,导致保水效果不优良,营养供给不充分,使得扦插出苗率较低;对于沙地含沙率较低,导致含沙泥土混合的不均匀,使得渗水性能不优良,而且对于沙与泥土之间形成的天然间隙难以得到保障,导致扦插之后的保水、保湿、保温和避免积水难以得到平衡,造成育苗出苗率不理想。除此之外,本发明创造还针对本发明创造具体在扦插育苗过程中,其对1000株分成9组,每组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9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其出苗成活率的结果见表1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野生小花青风藤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沙地,对沙地进行整地处理,整理平整之后,采用30目的河沙覆盖3cm,再采用锯末面覆盖1cm,再采用泥土覆盖4cm;洒水至泥土湿透,待用;2、选取当年生枝条,枝条直径为0.6cm,截取成长度为15cm,并且有2颗芽;3、将步骤2截取的枝条扦插入步骤1待用的地中,扦插入土的深度为枝条长度的1/3,扦插完成后,洒水,保持泥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在温度为20℃培养6个月。所述的沙地含沙率为60%。实施例2一种野生小花青风藤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沙地,对沙地进行整地处理,整理平整之后,采用40目的河沙覆盖5cm,再采用松树叶粉覆盖3cm,再采用泥土覆盖8cm;洒水至泥土湿透,待用;2、选取当年生枝条,枝条直径为1cm,截取成长度为20cm,并且有3颗芽;3、将步骤2截取的枝条扦插入步骤1待用的地中,扦插入土的深度为枝条长度的2/3,扦插完成后,洒水,保持泥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在温度为28℃培养6个月,即可。所述的沙地含沙率为80%。实施例3一种野生小花青风藤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沙地,对沙地进行整地处理,整理平整之后,采用35目的河沙覆盖4cm,再采用秸秆粉覆盖2cm,再采用泥土覆盖7cm;洒水至泥土湿透,待用;2、选取当年生枝条,枝条直径为0.8cm,截取成长度为18cm,并且有4颗芽;3、将步骤2截取的枝条扦插入步骤1待用的地中,扦插入土的深度为枝条长度的1/2,扦插完成后,洒水,保持泥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在温度为25℃培养6个月,即可。所述的沙地含沙率为70%。所述的秸秆粉为小麦秸秆粉、稻草粉、玉米秸秆粉的任意质量比混合物。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所述的植物粉末为锯末面、松树叶粉的任意质量比混合物。所述的植物粉末是采用营养液浸泡后,经过温度为20℃烘干至含水率为20%。所述的营养液为维生素c2g,吲哚乙酸2g,萘乙酸0.3g,复硝酚钠2g,加500ml水搅拌混合均匀而成。实施例5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2.所述的植物粉末为松树叶粉、秸秆粉任意质量比混合物。所述的秸秆粉为小麦秸秆粉。所述的植物粉末是采用营养液浸泡后,经过温度为30℃烘干至含水率为30%。所述的营养液为维生素c1g,吲哚乙酸1g,萘乙酸0.1g,复硝酚钠1g,加500ml水搅拌混合均匀而成。实施例6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3.所述的植物粉末为锯末面、秸秆粉任意质量比混合物。所述的秸秆粉为小麦秸秆粉、稻草粉任意质量比混合物。所述的植物粉末是采用营养液浸泡后,经过温度为25℃烘干至含水率为25%。所述的营养液为维生素c3g,吲哚乙酸3g,萘乙酸0.5g,复硝酚钠3g,加500ml水搅拌混合均匀而成。实施例7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4.所述的植物粉末是采用营养液浸泡后,接种黑曲霉菌,接种量为占植物粉末质量1%,在温度为30℃堆放处理3天。所述的营养液为维生素c1g,吲哚乙酸3g,萘乙酸0.1g,复硝酚钠3g,加500ml水搅拌混合均匀而成。实施例8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5.所述的植物粉末是采用营养液浸泡后,接种黑曲霉菌,接种量为占植物粉末质量3%,在温度为40℃堆放处理5天。所述的营养液为维生素c2g,吲哚乙酸12g,萘乙酸0.2g,复硝酚钠2g,加500ml水搅拌混合均匀而成。实施例9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6.所述的植物粉末是采用营养液浸泡后,接种黑曲霉菌,接种量为占植物粉末质量2%,在温度为35℃堆放处理4天。所述的营养液为维生素c1g,吲哚乙酸2g,萘乙酸0.4g,复硝酚钠1g,加500ml水搅拌混合均匀而成。表1扦插数(株)成活数(株)实施例111179实施例212382实施例310781实施例410683实施例510884实施例611586实施例710999实施例8117103实施例910495由表1可见,对于植物粉末采用营养液处理,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善扦插出苗率,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