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沙冬青沙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1917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生植物的栽培,确切讲涉及一种可提高沙冬青沙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沙冬青(ammopiptanthussp.)是我国温带荒漠地区唯一的常绿灌木,为第三代古地中海沿岸的植物,在古地中海退缩、气候旱化过程中幸存的残遗物种之一,是古老的第三纪残遗种,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沙冬青分为蒙古沙冬青(a.mongolicus)和新疆沙冬青(a.nanus)两个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荒漠区,具有很强的抗寒、抗旱和耐盐碱等特性,能有效防风固沙,是目前人类用于改造荒漠的优良灌木。由于沙冬青生长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加之其花期早、春季又多风、气温低以及后期病虫害,使沙冬青结实率低、成熟种子少,最终仅有3%的完好种子能保存下来;然而沙冬青种皮坚硬,发芽需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因而其自然繁殖非常困难。且在干旱沙区,沙冬青育苗难度大,苗木移植成活率低,为此寻找一种能够提高沙冬青沙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沙冬青沙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a.育苗

在4月中旬进行育苗,育苗基质采用固定沙丘风积沙土,育苗前对基质用质量比为3%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对选出的种子处理方法为:用质量比为0.5%的高锰酸碱溶液中浸泡2h后用清水洗净,再将处理后的种子置于80℃温水中浸泡10-14h后取出,在25℃条件下暗培养进行催芽,一周后大概1/3-2/3种子发芽时即准备播种;

b.播种

在育种容器下底开小孔,将基质盛放入育种容器,将种子置基质上,种子上覆约1cm厚度的风积沙土,再浇足水后将育种容器放置于可避免暴晒的遮阴处;

c.容器苗的养护

出苗后对容器苗作好水肥管理,幼苗5月、8-10月每月要浇1次水,6月、7月苗木处在速生期每月需要浇水2次,浇水不宜过饱,以防苗木根系腐烂;

d.移栽

9月下旬-10月上旬对容器苗进行移栽;移栽方式采用带根穴植,移栽前对容器苗浇水,以防容器破裂,同时将穿出容器的根系切断,按行距2.0m-2.2m,株距2.0m-2.2m挖栽植穴,栽植穴直径0.5m-0.8m、深0.2m-0.4m,然后将容器苗放入挖好的移栽穴中,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并扶正填土掩埋压实,移栽后及时给移栽苗浇定苗水,苗木栽植后在苗木外做四周高、中间低的穴盘,在穴盘上覆盖地膜,地膜四周用土压严。

本发明的提高沙冬青沙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的优选措施是,容器苗的养护中,在幼苗出齐时浇灌一次配制好的hogland营养液,营养液组成为:2mmkno3,0.5mmnh4h2po4,0.5mmmgso4∙7h2o,0.5mmca(no3)2∙4h2o,60mmfe-citrate,50mmh3bo3,10mmmncl2∙4h2o,1.6mmznso4∙7h2o,0.6mmcuso4∙5h2o和0.05mmna2moo4.2h2o。其后至移栽前以施氮肥为主,磷钾为辅。

经实地实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大幅提高沙冬青沙地移栽成活率,经移栽后的沙冬青树苗长势好,成活率均能达到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育苗:育苗时间安排在4月中旬;在造林地附近,选择地势平坦并排水良好的一块土地作为育苗地,作好苗床,苗床长6m,宽1.5m,需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育苗器中的基质选用3%硫酸亚铁消过毒的固定沙丘风积沙土,将基质装入育苗容器内(厚度为0.02-0.06mm的无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而成:容器直径5cm,高15cm,在容器的中部打8个直径为0.4-0.6cm的小孔,小孔间距为2-3cm),并留出约1cm的边缘,压实后排放在苗床上。种子处理:0.5%的高锰酸碱溶液中浸泡2h后清水洗净,置80℃温水中浸泡10-14h后取出,25℃条件下暗培养催芽,催芽大约6-7天,待1/3-2/3种子吐芽后,即可准备播种。

播种期为4月中旬,每个容器播3粒种子,覆约1cm厚度的土。浇足水,同时适当的遮阴,以防幼苗暴晒。大约一周后开始出苗,出苗后作好水肥管理,幼苗出齐时浇灌一次配制好的hogland营养液,后至移栽前以氮肥为主;一般在5月、8-10月每月要浇1次水,6月、7月苗木处在速生期,且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每月需要浇水2次,但浇水不宜过饱,以防苗木根系腐烂。hogland营养液的组成为:2mmkno3,0.5mmnh4h2po4,0.5mmmgso4∙7h2o,0.5mmca(no3)2∙4h2o,60mmfe-citrate,50mmh3bo3,10mmmncl2∙4h2o,1.6mmznso4∙7h2o,0.6mmcuso4∙5h2o和0.05mmna2moo4.2h2o。

移栽:9月下旬-10月上旬对容器苗进行移栽;移栽方式采用带根穴植,移栽前要浇水,以防容器破裂,同时将穿出容器的根系切断。按行距2.0m-2.2m,株距2.0m-2.2m挖栽植穴,栽植穴直径0.5m-0.8m、深0.2m-0.4m,然后将容器苗放入挖好的移栽穴中,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并扶正填土掩埋压实,移栽后及时给移栽苗浇定苗水。

苗木栽植后做好四周高、中间低的穴盘,在穴盘上覆盖1.5m*1.5m的地膜,地膜四周用土压严,能有效集雨、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地温、促进生根、保证成活。移栽后浇一次水。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移栽的树苗长势好,与不做穴盘的移栽苗相比,其平均株高、冠幅、分枝数均显著提高。经试验测算,本发明方法的成活率均能达到90%以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提高沙冬青沙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育苗、播种、容器苗的养护和移栽四个步骤,其中:4月中旬在育苗容器内用固定沙丘风积沙土的基质进行育苗,出苗后对容器苗作好水肥管理,最终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对容器苗进行带根穴植移栽。经实地试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大幅提高沙冬青沙地移栽成活率,经移栽后的沙冬青树苗长势好,成活率均能达到90%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尉秋实;胡静;张进虎;胡小柯;张莹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8.30
技术公布日:2017.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