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型牡丹的移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550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牡丹移植领域,具体是一种分散型牡丹的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观赏需要或者研究需要,牡丹幼苗需要从牡丹苗圃中被移植到移植地中,但是在移植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或者牡丹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导致牡丹枯萎、死亡,造成种植户的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在牡丹移植全程进行系统的养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分散型牡丹的移植方法。

一种分散型牡丹的移植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选花:在牡丹苗圃中选择主干枝条较为粗壮的幼苗,用铲子小心将幼苗与其他牡丹分离,原有苗圃土将幼苗的根部包裹住;

(2)放土:移植地的底层为沙壤土,在沙壤土的上层铺设营养土;

(3)消毒:在移植地上铺洒石灰,并暴晒3-5天;

(4)放花:将幼苗放入移植地,同时使用营养土将幼苗包裹住,营养土的高度以到幼苗根茎上方两厘米为宜;

(5)浇水:使用喷头细密的喷水壶浇水,浇灌的水为一次营养水;

(6)修剪:当幼苗在移植地中初步生长后,修剪掉长势较高的枝条及两边生长过长的枝条,修剪成整体向上状;

(7)追肥:在幼苗成形后,使用喷水壶每天浇水,浇的水为二次营养水,同时注意成形后的幼苗的光照时间及温度;

(8)生长期:在生长期,使用辛硫磷兑水进行喷洒,在花期时停止喷洒药水,同时经常翻地锄草。

所述的步骤(2)中的沙壤土中混合氮肥。

所述的步骤(2)中的营养土为40%农家肥、20%氮肥、20%磷肥、10%钾肥及10%尿素。

所述的步骤(4)中的一次营养水的水肥比例为8:2,其中肥的比例为40%氮、20%钾、10%磷、10%钙、10%镁、10%硫。

所述的步骤(6)中的二次营养水的水肥比例为8:2,其中肥的比例为40%钾、20%氮、10%磷、10%钙、10%镁、10%硫,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光照温度为18℃-24℃。

在幼苗生长期间,浇水为:春季一天一次,夏季早晚各一次。

在从牡丹苗圃中分离时注意不要伤害到幼苗的根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移植时携带自身土壤包裹,减少水土不服的现象,同时伤害不到幼根;在移植地的下层设置沙壤土,使得幼苗根部可顺利呼吸;在幼苗的不同生长阶段设置不同的营养水,满足各阶段营养需求;在幼苗成长阶段翻地锄草,防止根部腐烂或杂草抢走养分的现象,及早发现,挽回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一种分散型牡丹的移植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选花:在牡丹苗圃中选择主干枝条较为粗壮的幼苗,用铲子小心将幼苗与其他牡丹分离,原有苗圃土将幼苗的根部包裹住;

(2)放土:移植地的底层为沙壤土,在沙壤土的上层铺设营养土;

(3)消毒:在移植地上铺洒石灰,并暴晒3-5天;

(4)放花:将幼苗放入移植地,同时使用营养土将幼苗包裹住,营养土的高度以到幼苗根茎上方两厘米为宜;

(5)浇水:使用喷头细密的喷水壶浇水,浇灌的水为一次营养水;

(6)修剪:当幼苗在移植地中初步生长后,修剪掉长势较高的枝条及两边生长过长的枝条,修剪成整体向上状;

(7)追肥:在幼苗成形后,使用喷水壶每天浇水,浇的水为二次营养水,同时注意成形后的幼苗的光照时间及温度;

(8)生长期:在生长期,使用辛硫磷兑水进行喷洒,在花期时停止喷洒药水,同时经常翻地锄草。

所述的步骤(2)中的沙壤土中混合氮肥。

所述的步骤(2)中的营养土为40%农家肥、20%氮肥、20%磷肥、10%钾肥及10%尿素。

所述的步骤(4)中的一次营养水的水肥比例为8:2,其中肥的比例为40%氮、20%钾、10%磷、10%钙、10%镁、10%硫。

所述的步骤(6)中的二次营养水的水肥比例为8:2,其中肥的比例为40%钾、20%氮、10%磷、10%钙、10%镁、10%硫,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光照温度为18℃-24℃。

在幼苗生长期间,浇水为:春季一天一次,夏季早晚各一次。

在从牡丹苗圃中分离时注意不要伤害到幼苗的根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牡丹移植领域,具体是一种分散型牡丹的移植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选花;(2)放土;(3)消毒;(4)放花;(5)浇水;(6)修剪;(7)追肥;(8)生长期,移植时携带自身土壤包裹,减少水土不服的现象,同时伤害不到幼根;在移植地的下层设置沙壤土,使得幼苗根部可顺利呼吸;在幼苗的不同生长阶段设置不同的营养水,满足各阶段营养需求;在幼苗成长阶段翻地锄草,防止根部腐烂或杂草抢走养分的现象,及早发现,挽回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市丹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8
技术公布日:2017.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