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精准侧深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1760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水田精准侧深施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和施肥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田精准侧深施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施肥方式施肥量大、施肥不均,结果是水稻秧苗吸收肥料不均匀造成水稻高矮不一、结穗大小差异大,直接影响了水稻产量。而且传统的施肥方式由于无法深入施肥,所以损失大,利用率低,成本高,表面肥料在田里很容易被水排到田外沟渠,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对此,人们研究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这种技术是在水稻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侧位土壤中的施肥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可促进前期生育;肥料利用率高,施肥量可减少20%左右;有利于防御低温冷害,省工、省成本;也可减轻对河川、湖沼水质的污染。

随着侧深施肥技术的推广,插秧机侧深施肥器的配备成为新的市场需求,使用水稻侧深施肥器可达到合理利用肥料,减少肥料的使用,缓解土地板结现象,减轻污染,高产的目的。

目前国内的水田侧深施肥技术还未广泛推广,与之配套的设备较少,现有的施肥器大都是采用机械传动,由插秧机变速箱单独设计出传动轴来提供施肥器所需动力,此结构需要消耗发动机功率,很容易使插秧机动力下降,增加额外传动负荷,如旧机器配用传动系统则会因强度不足而使传动系统故障率增加。另外现有的施肥装置不适应现在肥料的要求,目前农用肥料大都是缓释肥,肥料有多层包衣,槽轮式施肥盒结构中施肥盒挡肥挡板易与槽轮摩擦将肥料磨碎,绞龙式结构也存在绞龙与施肥管壁搅碎肥料现象,从而破坏缓释效果,被磨碎或搅碎的肥料易潮解结块,存在着插秧作业时施肥管被堵塞而无法正常工作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配套插秧机使用能够定量施肥,施肥均匀,肥料不会出现被磨碎或搅碎且能够防止被潮解结块,施肥效果好,肥料利用率高的水田精准侧深施肥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肥料箱和电动机,所述的肥料箱下连接有施肥盒,施肥盒下连接有施肥管,施肥管下端设有开沟器,开沟器上设有覆土板;所述的电动机上设有变速箱,变速箱上连接有动力轴,所述的动力轴上以串联的方式至少设有两个施肥装置和一个施肥量调节装置,所述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盒,施肥盒下端设有施肥管,施肥管下端设有开沟器,开沟器上设有覆土板,位于动力轴一侧的施肥盒上共同设有一个施盒箱,施盒箱在每个施肥盒上均设有施肥箱出料口,每个施肥盒上均设有施肥轴,位于动力轴最近的两个施肥轴以串联的方式分别设在动力轴两端上,每两个相邻的施肥轴之间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位于每个施肥盒内的施肥轴上均设有施肥量定量装置,所述的每个施肥管上均设有辅助落肥装置,所述的施肥量定量装置包括施肥盒内的施肥轴,设在施肥盒内的施肥轴上设有槽轮,槽轮设在施肥箱出料口下侧,施肥盒和槽轮之间设有毛刷式挡肥器,毛刷式挡肥器的一端固定在施肥箱出料口内侧上,毛刷式挡肥器的另一端设在槽轮上,所述的每个施肥轴与相应的施肥盒之间均设有轴承及轴承座。

所述的施肥箱出料口为倾斜状。

所述的施肥量调节装置包括施肥量调节轴,施肥量调节轴上设有保护套,设在保护套内的施肥量调节轴上套有梯形螺管,梯形螺管上设有开口且梯形螺管的纵截面呈C形,梯形螺管上套有环状锥齿轮,环状锥齿轮上设有锥齿轮,锥齿轮上设有手轮,所述的手轮设在保护套外侧上,所述的施肥量调节轴与相邻的施肥轴之间以串联的方式相互连接。

所述的辅助落肥装置包括设在施肥管上的辅助落肥管,辅助落肥管的一端设在施肥管上,辅助落肥管的另一端上固定有鼓风机,所述的鼓风机设在机架上。

所述的槽轮为柱形,且以施肥轴为中心轴,槽轮的表面以均匀的方式分布有多个大小相同的凹槽。

所述的施肥管下端设有出肥口,出肥口为长椭圆形且一端斜向上开口。

所述的开沟器与施肥管之间设有连接上板和连接下板,连接下板与施肥管之间设有固定轴,连接上板上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有固位螺杆,固位螺杆上设有复位拉杆,复位拉杆的一端与连接上板之间设有弹簧,复位拉杆的另一端与连接下板之间设有活动轴,连接下板上还以活动连接方式设有覆土板。

所述的覆土板为弹性覆土板。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田精准侧深施肥器具有如下优点:采用电传动,不用改变原插秧机传动系统,适应性广、安装简便,肥料破损率低,适合多种肥料使用,鼓风机辅助落肥装置有效地阻止肥料吸收潮气延缓肥料潮解,施肥量定量装置使肥量使用更精准,施肥量调节装置使肥量调节更方便、快捷,长椭圆形斜开口施肥管使泥浆不易堵塞,弹性覆土板保证覆土平整不雍秧苗,整机工作可靠,适合现代农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施肥箱、六个施肥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施肥量定量装置、辅助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施肥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施肥箱;2、施肥轴;3、电动机;4、变速箱;5、施肥盒;6、施肥量调节装置;7、毛刷式挡肥器;8、槽轮;9、鼓风机;10、机架;11、施肥管;12、弹簧;13、覆土板;14、开沟器;15、梯形螺管;16、环状锥齿轮;17、手轮; 18、动力轴;19、施肥箱出料口;20、施肥量调节轴;21、保护套;22、开口;23、锥齿轮;24、辅助落肥管;25、凹槽;26、出肥口;27、连接上板;28、连接下板;29、固定轴;30、活动槽;31、固位螺杆;32、复位拉杆;33、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田精准侧深施肥器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有施肥箱1和电动机3,所述的施肥箱1下连接有施肥盒5,施肥盒5下连接有施肥管11,施肥管11下端设有开沟器14,开沟器14上设有覆土板13;所述的电动机3上设有变速箱4,变速箱4上连接有动力轴18,所述的动力轴18上以串联的方式至少设有两个施肥装置和一个施肥量调节装置6,所述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盒5,施肥盒5下端设有施肥管11,施肥管11下端设有开沟器14,开沟器14上设有覆土板13,位于动力轴18一侧的施肥盒5上共同设有一个施肥箱1,施肥箱1在每个施肥盒5上均设有施肥箱出料口19,每个施肥盒5上均设有施肥轴2,位于动力轴18最近的两个施肥轴以串联的方式分别设在动力轴18两端上,每两个相邻的施肥轴之间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位于每个施肥盒5内的施肥轴上均设有施肥量定量装置,所述的每个施肥管上均设有辅助落肥装置,所述的施肥量定量装置包括施肥盒5内的施肥轴2,设在施肥盒5内的施肥轴2上设有槽轮8,槽轮8设在施肥箱出料口19下侧,施肥盒5和槽轮8之间设有毛刷式挡肥器7,毛刷式挡肥器7的一端固定在施肥箱出料口19内侧上,毛刷式挡肥器7的另一端设在槽轮8上,所述的每个施肥轴2与相应的施肥盒5之间均设有轴承及轴承座,所述的施肥箱出料口19为倾斜状,所述的施肥量调节装置6包括施肥量调节轴20,施肥量调节轴20上设有保护套21,设在保护套21内的施肥量调节轴20上套有梯形螺管15,梯形螺管15上设有开口22且梯形螺管15的纵截面呈C形,梯形螺管15上套有环状锥齿轮16,环状锥齿轮16上设有锥齿轮23,锥齿轮23上设有手轮17,所述的手轮17设在保护套21外侧上,所述的施肥量调节轴20与相邻的施肥轴2之间以串联的方式相互连接。所述的辅助落肥装置包括设在施肥管11上的辅助落肥管24,辅助落肥管24的一端设在施肥管11上,辅助落肥管24的另一端上固定有鼓风机9,所述的鼓风机9设在机架10上。所述的槽轮8为柱形,且以施肥轴2为中心轴,槽轮8的表面以均匀的方式分布有多个大小相同的凹槽25。所述的施肥管11下端设有出肥口26,出肥口26为长椭圆形且一端斜向上开口。所述的开沟器14与施肥管11之间设有连接上板27和连接下板28,连接下板28与施肥管11之间设有固定轴29,连接上板27上设有活动槽30,活动槽30内设有固位螺杆31,固位螺杆31上设有复位拉杆32,复位拉杆32的一端与连接上板27之间设有弹簧12,复位拉杆32的另一端与连接下板28之间设有活动轴33,连接下板28上还以活动连接方式设有覆土板13,所述的覆土板13为弹性覆土板。所述的覆土板13可按高度方向向上转动,转角可调并固定,由安装在开沟器14上的弹簧12使其回位,覆土板13由弹簧钢板制成。

使用时,插秧机发动机自带发电机,发电机连接蓄电池组,把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机3和鼓风机9连接在插秧机的蓄电池上,发动机自带发电机及蓄电池组。把肥料装入施肥箱1内。工作时,启动发动机,打开电动机3和鼓风机9的开关,电力驱动电动机3通过变速箱4带动动力轴18转动,动力轴18又带动施肥轴2、施肥轴2上的槽轮8及施肥量调节轴20转动,肥料从施肥箱1通过施肥箱出料口19进入施肥盒5内,再落入槽轮8上,在槽轮8转动时,多余肥料被毛刷式挡肥器7挡住,槽轮8转到凹槽25向下,肥料下落通过施肥管11落入开沟器14开好的沟槽中,弹性覆土板13将沟槽拖平,肥料被深埋于秧苗侧面规定尺寸范围内,实现插秧的同时完成测深施肥工作。

施肥期间,机架10上安装的鼓风机9通过辅助落肥管24把风送入施肥管11中辅助落肥。

如需要调节施肥量时,用手把住手轮17并转动手轮17,手轮17带动锥齿轮转动23,同样锥齿轮23带动环状锥齿轮16在梯形螺管15上沿着梯形螺纹转动,环状锥齿轮16通过梯形螺管15上设有的开口22带动施肥量调节轴20转动,使施肥量调节轴20左右横向移动,与施肥量调节轴20串联的施肥轴2、与施肥轴2串联的动力轴18同时左右横向移动,施肥轴2上设有的槽轮8也左右横向移动,从而改变槽轮8在施肥盒5中的凹槽25长度,实现精准调节肥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