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驱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08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重驱鸟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驱鸟装置,尤其是一种双重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鸟类数量逐步增多,鸟类找不到大树筑巢,就成了到输电线路“串门”的常客,有的甚至把巢筑到铁塔、电线杆上。鸟类筑巢的潮湿树枝枯藤、铁丝等易导电材料,容易造成线路短路;鸟类排放的大量粪便,会污染瓷瓶导致线路跳闸;鸟类钻进变压器空隙间易引起瞬间断电故障,这些都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给电力部门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现有的智能驱鸟装置,造价高,而且维护不便,还会给鸟类造成永久性伤害。普通的驱鸟装置只有一组扇叶,驱鸟效果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重驱鸟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重驱鸟装置,包括基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基座一端,第二转轴连接在基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接有鳍扇,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有多片对称设置的扇叶。

优选地,所述扇叶为半球形扇叶,扇叶内设有反光镜。

优选地,所述鳍扇上涂有用于增强反射效果的反光层。

优选地,所述基座一侧设有U型固定端,U型固定端的一侧设有紧固螺母。

一种双重驱鸟装置,包括基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基座一端,第二转轴连接在基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接有鳍扇,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有多片对称设置的扇叶;

所述基座上设有风力传感器,基座内设有电机驱动电路、马达,风力传感器连接马达驱动电路,马达驱动电路连接马达,马达通过传动装置分别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为半球形扇叶,扇叶内设有反光镜。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一侧设有U型固定端,U型固定端的一侧设有紧固螺母。

更进一步地,所述鳍扇上涂有用于增强反射效果的反光层。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是独立的,彼此不影响,当风速足够时,吹动鳍扇和扇叶转动,达到驱鸟的效果。

鳍扇上设有用于增强反射效果的反光层,增大驱鸟效果。

当风速过小时,本驱鸟装置难以发挥作用,故增加驱动装置,使其适用条件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双重驱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框图。

图中,1、第一转轴,2、鳍扇,3、基座,4、扇叶,5、第二转轴,6、反光镜,7、紧固螺母,8、U型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重驱鸟装置,具有上下两重驱鸟扇,其包括基座3、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5,第一转轴1转动连接在基座3一端,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在基座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轴1上连接有鳍扇2,鳍扇像鱼鳍一样的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小风的阻力。所述第二转轴5上连接有多片对称设置的扇叶4。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是独立的,彼此不影响,当风速足够时,吹动鳍扇和扇叶转动。

扇叶4为半球形扇叶,扇叶4内设有反光镜6。鳍扇2上设有用于增强反射效果的反光层,增大驱鸟效果。

基座3一侧设有U型固定端8,U型固定端8的一侧设有紧固螺母7。双重驱鸟装置通过U型固定端安装在塔杆或者指定的驱鸟场所。

实施例2:

一种双重驱鸟装置,包括基座3、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5,第一转轴1转动连接在基座3一端,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在基座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轴1上连接有鳍扇2,所述第二转轴5上连接有多片对称设置的扇叶4。

当风速过小时,本驱鸟装置难以发挥作用,故增加驱动装置。基座3上设有风力传感器,基座3内设有电机驱动电路、马达,风力传感器连接马达驱动电路,马达驱动电路连接马达,马达通过传动装置分别连接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5。基座内还设有可更换的供电电池,为驱动装置供电。传动装置可以正反转动,风力足够的时候,吹动鳍扇和扇叶转动,传动装置不会卡顿。

当风力传感器检测到风速太小时,通过马达驱动电路控制马达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5转动。马达驱动电路包括处理芯片,可将风力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信号量的大小控制马达的启停。

扇叶4为半球形扇叶,扇叶4内设有反光镜6。鳍扇2上设有用于增强反射效果的反光层。

基座3一侧设有U型固定端8,U型固定端8的一侧设有紧固螺母7。双重驱鸟装置通过U型固定端安装在塔杆或者指定的驱鸟场所。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