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带撒播小麦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435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带撒播小麦播种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带撒播小麦播种机。



背景技术:

播种环节是小麦种植中最重要的作业环节之一,其播种方式和播种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现有小麦播种机的播种方式一般为条播或者撒播,但这两种方式均存在问题,条播时,存在条播带上小麦群体大、争水争肥等缺点,影响产量和抗倒性,撒播时,不利于小麦植株的通风透光,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并且对下茬玉米的播种造成阻碍,劳动量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小麦播种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播种机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宽带撒播小麦播种机,该播种机能够形成小麦的宽带撒播带,消除了条播和撒播存在的缺点,有利于小麦播种的机械化,小麦生长期水肥互争的情况得到改善,长势较好,并且为玉米播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宽带撒播小麦播种机,包括牵引机及连接在其后端且带有限深轮的机架,所述机架上由前向后依次安装有深松单元、施肥单元、旋耕单元及播种单元,所述的播种单元包括带有排种器的种箱、与排种器输出端相连的输种管及撒种装置,关键点是,所述撒种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导向板,导向板上端向前进方向倾斜,倾斜角度为30-60度,导向板最上端与旋耕单元的距离不大于10cm,导向板最下端在土壤中的工作深度为3-5cm,导向板借助垂直于其端面的一组隔断板形成间隔设置的一组宽带撒播单元和间隔单元,宽带撒播单元宽度为35-40cm,间隔单元宽度为15-20cm,所述宽带撒播单元端面上设置有呈正三角形布置的一组散种柱,所述导向板在每一组散种柱上端位置与一个输种管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的宽带撒播单元中部设置有一个隔断板,宽带撒播单元在隔断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呈正三角形布置的一组散种柱。

所述的呈正三角形布置的一组散种柱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一级散种柱、二级散种柱和三级散种柱,所述一级散种柱为正三棱柱形状,所述二级散种柱为直径7-10mm的圆柱形,所述三级散种柱为直径3-5mm的圆柱形。

所述的导向板在每一组散种柱上端位置增设有落种管,所述落种管上端与输种管输出端相连,所述落种管上端向前进方向倾斜,其倾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大于导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夹角的差值为10-20度。

所述的限深轮为设置于机架后端的镇压轮,镇压轮的旋转轴与播种单元排种器以及施肥单元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镇压轮借助传动机构以及牵引机的牵引形成排种器和施肥单元的动力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撒种装置来改变小麦的播种方式,主要改进为导向板装置,本申请中导向板由一组隔断板分隔成宽带撒播单元和间隔单元,小麦由输种管滑落至导向板后,由散种柱将种子分散至整个宽带撒播单元,而后落入土壤中,由于其前方设置有旋耕单元,旋耕单元将土地方翻耕整平,并带起部分土壤,在种子落入土壤后,旋耕机带起的土壤正好可将种子埋起,小麦播种形成了播种带和间隔带相间隔的宽带撒播形式,既有利于通风,且有利于单体壮苗,有利于提高成穗和粒重;本实用新型小麦种子由同一导向板落下,撒播深度一致且可通过调节导向板的高度来调节播种深度,使其符合栽培要求,通过改变间隔板的间隔距离来改变小麦的播种宽带间隔,使间隔单元的宽度与下一季度的玉米免耕播种带相匹配,方便小麦收割后在麦茬地播种玉米,减少玉米播种时麦茬对机具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减少麦秸上的病虫害对玉米苗期的影响,有利于小麦玉米的机械化植保作业,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保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中撒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2、种箱,3、输种管,4、导向板,5、旋耕单元,6、隔断板,701、一级散种柱,702、二级散种柱,703、三级散种柱,8、落种管,9、限深轮,11、间隔单元,12、肥箱,13、输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宽带撒播小麦播种机,包括牵引机及连接在其后端且带有限深轮9的机架1,所述机架1上由前向后依次安装有深松单元、施肥单元、旋耕单元5及播种单元,所述的播种单元包括带有排种器的种箱2、与排种器输出端相连的输种管3及撒种装置,所述撒种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导向板4,导向板4上端向前进方向倾斜,倾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度,导向板4最上端与旋耕单元5的距离不大于10cm,导向板4最下端在土壤中的工作深度为5cm,导向板4借助垂直于其端面的一组隔断板6形成间隔设置的一组宽带撒播单元和间隔单元11,宽带撒播单元宽度为40cm,间隔单元11宽度为20cm,所述宽带撒播单元端面上设置有呈正三角形布置的一组散种柱,所述导向板4在每一组散种柱上端位置与一个输种管3输出端相连接。

播种环节是小麦种植中最重要的作业环节之一,其播种方式和播种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本实用新型的农业机械装备改进传统的小麦条播和撒播的方式。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

前方牵引机带动机架1行走,肥箱12内的肥料由输肥管13输送至地面上;

输肥管13后方设置的旋耕单元5为一组旋耕轮,旋耕轮随机架1行走,起到碎土、整平地面的效果,同时将肥料与土壤搅拌均匀;

旋耕轮后方为导向板4,种箱2内的种子经输种管3和落种管8后滑落至导向板4的上端,种箱2到导向板4的高度差过大,小麦种子由输种管3输送到达至下端时,种子冲量较大,会直接进入土壤影响分散效果,撒种不均匀,影响播种效果,所以导向板4在每一组散种柱上端位置增设有落种管8,落种管8上端与输种管3输出端相连,且落种管8上端向前进方向倾斜,其倾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大于导向板4与水平面的夹角,夹角的差值为15度,夹角的存在是对小麦种子起缓冲作用,让种子经散种柱分散后再落入土壤;为保证种子撒播更均匀,防止宽带撒播单元过宽影响种子散种柱的分流疏散效果,如图2所示,在宽带撒播单元中部设置一个隔断板6,将40cm宽的宽带撒播单元隔断为两个20cm宽的分单元,宽带撒播单元在隔断板6两侧分别设置有呈正三角形布置的一组散种柱,每组散种柱对应一个落种管;

呈正三角形布置的一组散种柱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一级散种柱701、二级散种柱702和三级散种柱703,一级散种柱701为正三棱柱形状,对下落的种子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一级散种柱701中正三棱柱的斜面将种子分为两股,二级散种柱702为直径10mm的圆柱形,对分流后的种子进行撞击分散,三级散种柱703为直径5mm的圆柱形,避免导向板4下部的散种柱直径过大导致种子堵塞的情况,这样层层分流,将种子彻底分散至整个宽带撒播单元宽度范围内;

小麦种子经散种柱的分流疏散后在宽带播种单元分布均匀落入下方土壤内,导向板4最上端与旋耕单元5的距离为8cm,导向板4最下端在土壤中的工作深度为4cm,旋耕轮在耕作时将带起部分土壤,这部分土壤下落时会越过导向板4,正好可以将撒播后的种子埋好,将种子覆盖在4cm左右的深度,省去覆土轮的设置,简化机械设备;

最后,机架1后方的镇压轮将地面压实,起到保水保墒的作用,镇压轮的旋转轴与播种单元排种器以及施肥单元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镇压轮借助传动机构以及牵引机的牵引形成排种器和施肥单元的动力单元。这样,只有在镇压轮前进时,播种单元和施肥单元才工作,减少肥料和种子的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