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切纵流脱粒滚筒用的动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11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切纵流脱粒滚筒用的动力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切纵流脱粒滚筒用的动力传输装置,属于联合收割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切纵流脱粒滚筒动力传动机构多采用切流滚筒与纵轴流滚筒间通过换向齿轮箱换向再经过多级链条传动的方式,该方式中有的链条传动不易密封与润滑,在联合收割机恶劣的收割作业环境中链条极易磨损并失效,严重影响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如公开号为CN 104904416 A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切纵流滚筒动力传输系统中,尽管与纵轴流滚筒相连接的过渡传动箱能很好的对链传动进行密封,但锥齿轮传动箱与过渡传动箱之间的链传动因结构空间限制,在密封与润滑上仍存在较大困难,裸露在作业环境中也导致链传动极易失效,造成联合收割机功能故障而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切纵流脱粒滚筒用的动力传输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切纵流脱粒滚筒用的动力传输装置,包括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所述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互相交错垂直,所述纵轴流滚筒位于切流滚筒的中位线上,

还包括换向传动箱、万向联轴器、连接法兰和过渡传动箱,所述切流滚筒的动力通过换向传动箱、万向联轴器、连接法兰和过渡传动箱传递到纵轴流滚筒,所述换向传动箱的动力输入端与切流滚筒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换向传动箱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万向联轴器和连接法兰与过渡传动箱的动力传入端相连,所述过渡传动箱的动力传出端连接到纵轴流滚筒的动力输入端。

所述换向传动箱呈“L”形状。

所述换向传动箱内设置有动力输入轴、主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过渡轴、主动直齿轮、过渡直齿轮、中间轴、被动直齿轮和动力输出轴,

来自切流滚筒的动力依次经过动力输入轴、主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过渡轴、主动直齿轮、过渡直齿轮、被动直齿轮传递给动力输出轴;

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切流滚筒的动力输出端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与动力输入轴啮合,力直线传递;

所述被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且实现力的传递方向发生90度改变;

所述被动锥齿轮与过渡轴啮合,力直线传递;

所述过渡轴与主动直齿轮啮合,且实现力的传递方向发生90度改变;

所述主动直齿轮与过渡直齿轮啮合,力直线传递;

所述过渡直齿轮通过中间轴支撑固定,

所述过渡直齿轮与被动直齿轮啮合,力直线传递;

所述被动直齿轮与动力输出轴啮合且实现力的传递方向发生90度改变。

所述换向传动箱的动力输出轴与万向联轴器通过键连接啮合,万向联轴器和连接法兰通过紧固件相连,所述连接法兰和过渡传动箱动力输入端通过键连接啮合。

所述万向联轴器能够在所述动力输出轴轴向方向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实现切流滚筒动力输入的同时,切流滚筒动力输出通过换向传动箱内部零件的啮合传动将动力换向并往上部传递后,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法兰连接,将动力传递至过渡传动箱,最终经过过渡传动箱内的链传动将动力施加在纵轴流滚筒上,纵轴流滚筒开始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传动装置通过换向传动箱的结构更改与万向联轴器的使用,替代了现有技术中暴露在工作环境中的第一级链传动,避免了链传动因结构空间限制,密封与润滑存在困难的问题,同时因换向传动箱齿轮传动得以完全密封与润滑,使得传动更加平稳可靠,噪音小,且传递功率更大;

(2)该传动装置有效解决了切流滚筒轴心与纵轴流滚筒轴心因存在较大水平高度落差而导致动力传动机构不易布置的问题,通过提高换向传动箱动力输出轴的高度,保证了切流滚筒与纵轴流滚筒相对位置布置合理,使物料有足够的输送空间,同时保证了动力的平稳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换向传动箱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1—切流滚筒,2—换向传动箱,3—万向联轴器,4—连接法兰,5—过渡传动箱,6—纵轴流滚筒,7—动力输入轴,8—主动锥齿轮,9—被动锥齿轮,10—过渡轴,11—主动直齿轮,12—过渡直齿轮,13—中间轴,14—被动直齿轮,15—动力输出轴,16—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该视图为在联合收割机上的前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结合这两幅附图可见,本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切纵流脱粒滚筒用的动力传输装置,包括切流滚筒1和纵轴流滚筒6,所述切流滚筒1和纵轴流滚筒6互相交错垂直,还包括换向传动箱2和过渡传动箱5,所述切流滚筒1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换向传动箱2中的动力输入轴7相啮合,所述换向传动箱2的动力输出轴15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3与连接法兰4连接至所述过渡传动箱5的动力传入端,所述过渡传动箱5的动力传出端连接到纵轴流滚筒6。本实用新型,通过给切流滚筒1动力,动力通过换向传动箱2发生变换方向与偏移,经过所述万向联轴器3与连接法兰4传递,再通过过渡传动箱5传递,最终传递给纵轴流滚筒6,实现切流滚筒1和纵轴流滚筒6能够同时工作,动力的传递过程中解决了使用多级链传动且第一级链传动无法密封润滑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切流滚筒轴心与纵轴流滚筒轴心因存在较大水平高度落差而导致动力传动机构不易布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提高换向传动箱动力输出轴的高度,保证了切流滚筒与纵轴流滚筒相对位置布置合理,使物料有足够的输送空间,同时保证了动力的平稳传递。

图3是换向传动箱的剖视图,由图可见,所述换向传动箱呈“L”形状。所述换向传动箱2内设置有动力输入轴7,切流滚筒1的动力输出端带动动力输入轴7旋转,所述动力输入轴7与主动锥齿轮8啮合传动,所述主动锥齿轮8与过渡轴10啮合传动,所述过渡轴10与主动直齿轮11啮合传动,所述主动直齿轮11通过过渡直齿轮12带动被动直齿轮14转动,所述过渡直齿轮12安装在中间轴13上,所述被动直齿轮14与动力输出轴15啮合传动,至此动力完成了从切流滚筒1输出端经换向并偏移后从换向传动箱2上部的动力输出轴15输出的过程。所述动力输入轴7、主动锥齿轮8、过渡轴10、主动直齿轮11、过渡直齿轮12、中间轴13、被动直齿轮14与动力输出轴15均安装在箱体16上,箱体内部加注齿轮油,因此各啮合传动都能得到很好的密封与润滑。

所述动力输出轴15与万向联轴器3啮合传动,所述万向联轴器3与连接法兰4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连接法兰4与过渡传动箱5的动力输入端啮合传动,所述万向联轴器3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5轴向可相对滑动,便于安装。至此动力完成了从换向传动箱2输出至过渡传动箱5的过程。

所述过渡传动箱5内部的链传动最终将动力传递至纵轴流滚筒6的动力输入端,所述过渡传动箱5能够给链传动提供很好的密封与润滑条件。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