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舍无动力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880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猪舍无动力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舍无动力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养猪业,既能够使农民增加收入,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肉食品供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目前养猪已经从传统的让猪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生息的养殖过渡到了现代的随季节变化给猪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的养殖。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养猪厂房对温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猪的交配、妊娠、分娩,到仔猪的养护、生长期间内的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猪舍的降温在夏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温度过高会引起生猪的食欲下降、容易生病等情况,目前的降温大多采用压缩机制冷或通风换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特别是夏天电力事故频发,当停电的情况下养殖场极为容易发生生猪大量死亡的事故。

公开号为104255533A的发明涉及一种猪舍降温装置,其包括猪舍本体,所述猪舍本体的顶部为三角形屋顶,且屋顶的顶部在横向上固定设置有主管,所述主管的一端封闭,主管的另一端弯曲延伸穿入猪舍本体内并连接位于猪舍本体内的供水装置,所述的供水装置包括一路或者两路电控供水管路,所述的电控供水管路与位于猪舍本体内的温度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主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主管连通的雾化喷头,且雾化喷头的喷射方向均竖直向上。本发明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可以将室内温度降低到猪群适宜的温度范围,能提高猪群生活舒适度,改善猪的行为和福利,能避免热应激发生,提高生产性能,提高畜产品质量,也增加了经济利益。该装置需要依靠电能供应来降温,在猪舍停电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猪舍无动力降温装置,不需要能源供应来带动现场设备便可以在炎热的夏季利用烟囱效应对猪舍进行降温,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猪舍无动力降温装置,包括猪舍本体,所述猪舍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顶端设置的顶盖,所述侧壁外侧竖向设置若干个立臂,两两相邻的立臂外侧设置侧板,所述侧板、立臂与侧壁之间为通风槽,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与所述通风槽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通风槽的顶部为出风口,所述侧板与侧壁的底部设置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连通外界与猪舍本体内部的进气腔,所述通风槽的顶部在所述侧壁上设置出气口,所述侧壁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支撑层和隔热层,所述顶盖上方设置隔热机构,所述支撑层采用钢板结构,所述隔热层采用泡沫板,所述隔热层的外表面设置隔热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设置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机构包括所述顶盖上方通过支架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在所述支架上设置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上设置温差发电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所述支架上设置的吸热板,所述吸热板内部设置吸热腔,所述吸热腔内设置水,所述温差发电机构设置在所述吸热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温差发电机构采用温差发电片。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依次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连接,所述顶盖下方设置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供水管道与水泵连通,所述水泵设置在水池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猪舍无动力降温装置,猪舍本体包括底板、侧壁和顶盖,侧壁外侧设置的立臂,两两相邻的立臂外侧设置侧板,这样侧板、立臂与侧壁之间便形成了通风槽,当夏季炎热时,太阳直射在侧板表面,通风槽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并上升,便可以带动通风槽内空气进行无动力持续性通风,这样便可以将受热后的气体持续的从通风槽顶部的出风口排出,从而带走侧壁外侧的热量,减少外界高温向猪舍内的传递。侧板与侧壁的底部设置进气口,进气口设置连通外界与猪舍本体内部的进气腔,通风槽的顶部在侧壁上设置出气口,进气腔与进气口配合将外界的空气送入猪舍的底部,而出气口将猪舍内的空气送出猪舍,可以对猪舍内部进行循环通风,将猪舍内的高温空气排出。侧壁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支撑层和隔热层,顶盖上方设置隔热机构,支撑层采用钢板结构,隔热层采用泡沫板,隔热层的外表面设置隔热涂料,支撑层用来支撑猪舍本体,隔热层减少通风槽向猪舍内的温度传递,降温效果更佳显著,隔热涂料与隔热层相配合效果更好。顶盖上设置的隔热机构可以减少外界从猪舍本体顶部传递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能源供应来带动现场设备便可以在炎热的夏季利用烟囱效应对猪舍进行降温,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对于电能的依赖性较低,应对停电事故的抵抗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猪舍无动力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风槽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展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猪舍无动力降温装置,包括猪舍本体4,所述猪舍本体4包括底板29、所述底板29上设置的侧壁6、所述侧壁6顶端设置的顶盖2,所述侧壁6外侧竖向设置若干个立臂8,两两相邻的立臂8外侧设置侧板16,所述侧板16、立臂8与侧壁6之间为通风槽7,所述侧板16的底部设置与所述通风槽7连通的进风口9,所述通风槽7的顶部为出风口5,所述侧板16与侧壁6的底部设置进气口12,所述进气口12设置连通外界与猪舍本体4内部的进气腔11,所述通风槽7的顶部在所述侧壁6上设置出气口3,所述侧壁6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支撑层13和隔热层14,所述顶盖2上方设置隔热机构1,所述支撑层13采用钢板结构,所述隔热层14采用泡沫板,所述隔热层14的外表面设置隔热涂料15。

猪舍本体包括底板、侧壁和顶盖,侧壁外侧设置的立臂,两两相邻的立臂外侧设置侧板,这样侧板、立臂与侧壁之间便形成了通风槽,当夏季炎热时,太阳直射在侧板表面,通风槽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并上升,便可以带动通风槽内空气进行无动力持续性通风,这样便可以将受热后的气体持续的从通风槽顶部的出风口排出,从而带走侧壁外侧的热量,减少外界高温向猪舍内的传递。侧板与侧壁的底部设置进气口,进气口设置连通外界与猪舍本体内部的进气腔,通风槽的顶部在侧壁上设置出气口,进气腔与进气口配合将外界的空气送入猪舍的底部,而出气口将猪舍内的空气送出猪舍,可以对猪舍内部进行循环通风,将猪舍内的高温空气排出。侧壁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支撑层和隔热层,顶盖上方设置隔热机构,支撑层采用钢板结构,隔热层采用泡沫板,隔热层的外表面设置隔热涂料,支撑层用来支撑猪舍本体,隔热层减少通风槽向猪舍内的温度传递,降温效果更佳显著,隔热涂料与隔热层相配合效果更好。顶盖上设置的隔热机构可以减少外界从猪舍本体顶部传递的热量。

所述出气口3和进气口12设置滤网,设置的滤网可以防止外界的蚊蝇进入到猪舍本体内,对生猪进行保护。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隔热机构1包括所述顶盖2上方通过支架17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1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8的下方在所述支架17上设置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上设置温差发电机构24。在顶盖上方通过支架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在顶盖上使得猪舍升温,吸热机构可以进一步减少传递至猪舍的热量,且设置的温差发电机构可以利用温度差进行发电,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同时对电池板的温度进行调节,避免其温度过高,降低发电效率。

所述吸热机构包括所述支架17上设置的吸热板19,所述吸热板19内部设置吸热腔20,所述吸热腔20内设置水,所述温差发电机构24设置在所述吸热板19的下表面。吸热板吸收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热量,吸热板内部的吸热腔内充满水,水的比热容最大,对于热量的吸收效果最好,温差发电机构设置在吸热板下表面,上部的温度较高,而下部的温度较低,这样便可以发电。

所述温差发电机构24采用温差发电片。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8与太阳能控制器21、充放电控制器22、蓄电池23依次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22连接,所述顶盖2下方设置喷淋头25,所述喷淋头25通过供水管道26与水泵27连通,所述水泵27设置在水池28内。太阳能控制器能够追踪最大效率的发电区间,充放电控制器有多个输入和输出,便于将太阳能电池板和温差发电片的电能存储至蓄电池内,且可以将蓄电池内的电能转换为合适的电压供水泵使用,使得水泵将水供入喷淋头,可以对猪舍内实行物理降温。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