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133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灵芝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担子菌纲灵芝属真菌,药用价值极高,素有“仙草”、“瑞草”、“还魂草”之美誉,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灵芝的生物活性成分十分丰富,目前已分离到150余种活性成分,有多糖类、核苷类、生物碱类、氨基酸蛋白质类、三萜类和矿质元素等。具有改善睡眠、降血压、护肝、治疗慢性疾病、治疗各种癌症、提高机体免 疫力等功效。目前灵芝的人工栽培技术主要有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两大方式,而以灵芝子实体为目标产品的培养,则皆以固体方式进行培养,一般采用培养袋或培养瓶居多。而在灵芝的产业化方面,目前有关于灵芝的制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十分被认可,被视为良好的保健产品而十分畅销,灵芝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培养料,培养料在培养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现多采用消毒柜进行灭菌出来,但是消毒柜价格昂贵,种植户大多数不愿意购买,传统的灭菌方式是各种培养料放置在一起进行高温蒸汽灭菌,不同的培养料灭菌时间不尽相同,这种方式容易导致灭菌时间过长,导致养料流失,难以满足种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该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适合广泛推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包括灭菌箱和加热箱以及设置灭菌箱底部的支腿,所述加热箱位于灭菌箱左侧设置,所述灭菌箱顶部铰接有顶盖,所述灭菌箱内设有养料槽,所述养料槽内表面覆盖有塑料带,所述养料槽中间设有连杆,且连杆贯穿于顶盖,所述加热箱内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顶部设有导热板,所述加热箱顶部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右侧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连通于灭菌箱,所述灭菌箱左侧外壁顶部设有定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顶部设有护套,所述护套表面刻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养料槽通过挡板分成4个槽室,所述养料槽四周表面均匀开设有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上设有闸阀。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和顶盖连接处设有柱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将各个培养料组份分别放置在养料槽内的个槽室内,实现各类培养料分类设置,通过加热箱内的加热器对加热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水蒸气通过导热管对灭菌箱内养料槽内的培养料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完成其中一个槽室培养料灭菌后取出不影响其他槽室培养料的继续灭菌处理,不同的培养料进行不同时间程度的灭菌处理,避免养料流失,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的养料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灭菌箱;2、支腿;3、加热箱;4、顶盖;5、养料槽;6、塑料带;7、连杆;8、护套;9、加热器;10、导热板;11、进水口;12、导热管;13、闸阀;14、定时开关;15、挡板;16、圆孔;17、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包括灭菌箱1和加热箱3以及设置灭菌箱1底部的支腿2,所述加热箱3位于灭菌箱1左侧设置,所述灭菌箱1顶部铰接有顶盖4,所述灭菌箱1内设有养料槽5,所述养料槽5内表面覆盖有塑料带6,所述养料槽5中间设有连杆7,且连杆7贯穿于顶盖4,所述加热箱3内底部设有加热器9,所述加热器9顶部设有导热板10,所述加热箱3顶部左侧设有进水口11,所述进水口11右侧设有导热管12,所述导热管12连通于灭菌箱1,所述灭菌箱1左侧外壁顶部设有定时开关14。

其中,所述连杆7顶部设有护套8,所述护套8表面刻有防滑纹。

其中,所述养料槽5通过挡板15分成4个槽室,所述养料槽5四周表面均匀开设有圆孔16。

其中,所述导热管12上设有闸阀13。

其中,所述连杆7和顶盖4连接处设有柱塞1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使用时,养料槽5内铺上塑料带6,将各个培养料组份分别放置在养料槽5内的4个槽室内,养料槽5放置在灭菌箱1内,顶盖4紧紧的盖住养料槽5顶部,通过加热箱3内的加热器9对加热箱3内的水进行加热,水蒸气通过导热管12对灭菌箱1内养料槽5内的培养料进行高温灭菌处理,设立好时间,通过定时开关14控制加热器9工作时间,保证该一种灵芝培养料灭菌装置的使用效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