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羊通用圈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2742阅读:3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羊通用圈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羊通用圈舍。



背景技术:

我国是畜牧养殖大国,近年来,随着农业部对畜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和草原生态保护扶持政策的出台实施,我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进一步上升,但在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过程中因没有太多的技术参考,导致后期养殖问题百出,大大增加了饲养和管理成本、增大养殖风险,极大的挫伤了养殖户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养殖过程的产生的粪污也给环境带来一定压力,目前牛羊养殖场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无法实现圈舍的多项利用,改造成本昂贵,也无法实现一人多养,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低,造成用人成本增加;

(2)、很难控制圈舍的卫生问题,不能实现粪尿分离,导致环境污染,同时使牛羊病患增多;

(3)、空气流通性差,保温采光不充分;

(4)、使用木质、竹质、水泥板、塑料的羊床造成的成本高昂、维修困难、牛羊夹死夹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牛羊通用圈舍,以提高牛羊圈舍的利用率,降低该圈舍建造和使用成本,具体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牛羊通用圈舍,包括前门、后门、相对设置的侧墙、盖顶围成的圈舍,所述前门至所述后门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两侧为饲养区,所述饲养区靠近所述通道一侧的墙体上安装有限位栏,所述通道与所述限位栏之间安装有料槽,该料槽靠近所述通道的边缘低于靠近所述限位栏的边缘,所述侧墙上部安装有卷帘门,所述饲养区底部具有倾斜面,在所述饲养区底部倾斜面的低处开设凹槽,且该凹槽紧靠所述侧墙,所述侧墙底部设置有排尿孔,牛羊的尿液从所述饲养区的底部流至所述凹槽内,经所述排尿孔排至圈舍外。

有益效果:饲养区设置在通道的两侧,可分舍区管理特殊的牛羊;料槽的外边缘低于内边缘,可以防止撒料装置将食料撒到圈舍内,造成食料浪费;侧墙使用卷帘门,可根据气候条件控制通风量,降低牛羊的生病率;饲养区底部具有倾斜面,便于尿液排至凹槽内,保持圈舍干净卫生,进一步降低牛羊的生病率。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的,在所述饲养区水平安装有羊床,该羊床边缘线分别与所述饲养区围墙连接,在所述饲养区底部安装有刮粪机。

有益效果:设置羊床便于羊的粪便能够漏到饲养区的底部,保持饲养区干净卫生,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清理粪便。

进一步进行限定,所述饲养区底面高于圈舍周围的地平线,在所述前门与所述饲养区连接处设有开口,在所述通道与圈舍外部地面连接的过渡区埋设引线管,所述刮粪机通过穿过所述引线管的牵引绳控制位于所述饲养区底部的刮粪板。

优选地,所述羊床采用钢丝羊床。

有益效果:钢丝羊床使用寿命长,可防止夹羊脚,还有便于粪便清理,羊粪不易结块。

进一步进行限定,所述饲养区靠近所述通道的墙体上部沿所述圈舍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栓牛桩。

有益效果:降低牛的活动量,同时让牛均匀的吃到草。

优选地,所述侧墙的外侧设置排尿渠,该排尿渠的末端设置化粪池。

有益效果:降低牛粪对环境的破坏,保持养殖场整体卫生清洁、干净。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中部至两端倾斜设置。

有益效果:便于尿液排至圈舍外。

优选地,所述料槽的外边缘与所述通道的上表面齐平,该料槽靠近所述通道的侧板倾斜设置。

有益效果:便于撒料车快速、且不浪费的将食料撒到料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栏上可拆卸安装有颈夹。

有益效果:使牛群进食整齐、均匀,避免争抢造成饲料浪费;将羊固定在颈夹内,防止给羊打疫苗时,羊到处窜动。

有益效果:所述盖顶外边缘设置有导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圈舍干净卫生,通风良好,推广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牛羊通用圈舍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圈舍内部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圈舍内部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圈舍第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限位栏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栓牛桩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1、前门;12、后门、13、侧墙;131、卷帘门;132、排尿孔;14、盖顶;141、导流槽;2、通道、3、饲养区、31、栓牛桩;32、限位栏;321、颈夹;322、轴承;33、凹槽;34、羊床;35、刮粪机;351、牵引绳;352、刮粪板;353、转角轮;4、料槽;5、过渡区;51、引线管;6、排尿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一种牛羊通用圈舍,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前门11、后门12、盖顶14及相对设置的侧墙13围成的圈舍,所述侧墙13的底部采用砖混结构,上部等间距安装H型钢与盖顶14连接,在相邻的H型钢之间安装卷帘门131,所述盖顶14外边缘沿盖顶14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流槽141。

所述前门11至后门12之间铺设混凝土通道2,该通道2的两侧为饲养区3,所述饲养区3靠近通道2一侧的墙体上安装有限位栏32,所述通道2与限位栏32之间安装有料槽4,该料槽4靠近通道2的边缘低于靠近限位栏32的边缘,该料槽4的外边缘与通道2的上表面齐平,内边缘与限位栏32底端齐平,且料槽4的外边缘低于内边缘,该料槽4靠近通道2的侧板倾斜设置。

所述饲养区3底部具有内侧高外侧低的倾斜面,倾斜面倾斜角度范围为5°-20°,优选15°,在饲养区3底部靠近侧墙13的一侧开设凹槽33,该凹槽33的中部至两端倾斜设置,可以是中部高于两端,也可以是两端高于中部,侧墙13的底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排尿孔132,该排尿孔132与凹槽33连通,且位于凹槽的最低处,所述侧墙13的外侧设置排尿渠6,该排尿渠6的末端设置化粪池。

牛羊的尿液从饲养区3的底部流至凹槽33内,经排尿孔132排至排尿渠6后,流至化粪池(附图未标记)。

实施例2:在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的情况下,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图4所示,在饲养区3底部的上方水平安装钢丝制成的羊床34,该羊床34边缘分别固定在饲养区3墙体上,在饲养区3底部安装有刮粪机35。

所述饲养区3底面高于圈舍周围的地平线,在前门12与饲养区3连接处设有开口121,在通道2与圈舍外部地面连接的过渡区5埋设引线管51,所述刮粪机35通过穿过引线管51的牵引绳351控制位于饲养区3底部的刮粪板352,在引线拐弯处安设转角轮353,便于刮粪机35控制刮粪板352。

羊粪从羊床中掉落在饲养区3底部,刮粪机35拉动刮粪板352来回运动,将羊粪集中在一个固定位置,使用其他车辆运走羊粪,时刻保持圈舍清洁,降低羊的生病率。

在饲养区3沿其宽度方向安装若干个隔栏,用于隔离子母羊、孕羊,以保护子母羊、孕羊不受到其他羊的挤兑、攻击,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子母羊之间的感情,使羊羔顺利吃到母羊的乳汁。

如图5所示,在限位栏32上通过轴承322可拆卸安装有颈夹321,设置颈夹321第一个目的可防止羊抢食,使弱羊能够吃足够的食料,第二个目的可防止打疫苗时,羊到处乱窜;第三个目的就是防止羊食料过程中,对孕羊挤兑,造成孕羊流产。

实施例3:在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的情况下,作进一步优化,如图6所示,所述饲养区3靠近通道2的墙体上部沿圈舍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栓牛桩31,便于控制牛的活动范围,减少牛的活动量,进而提高牛的成长速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