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566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箱(1),换气装置(2),支撑架(3),放置架装置(4),单向换气阀(5),开口(6),挡板(7)和把手(8),所述的换气装置(2)螺栓连接在栽培箱(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架(3)分别螺栓连接在栽培箱(1)的内侧上下两部,所述的放置架装置(4)放置在支撑架(3)的上部,所述的单向换气阀(5)螺纹连接在栽培箱(1)的左下部,所述的开口(6)开设在栽培箱(1)的内侧右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挡板(7)合页连接在栽培箱(1)的右部,所述的把手(8)焊接在挡板(7)的右下部,所述的换气装置(2)包括换气箱(21),加热管(22),换气管(23),阀门(24),安装箱(25),安装架(26),电机(27),连接块(28)和风叶(29),所述的加热管(22)缠绕在换气箱(21)的外侧,所述的换气管(23)分别粘贴在换气箱(2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阀门(24)安装在换气管(23)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箱(25)焊接在换气箱(21)的下部,所述的安装架(26)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箱(25)的内侧左右两部,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机(27)的左右两部,所述的连接块(28)螺栓连接在电机(27)的输出轴上,所述的风叶(29)分别焊接在连接块(28)的左右两部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架装置(4)包括放置架主体(41),支撑块(42),培养皿装置(43),插接孔(44),挡块(45)和定位杆(46),所述的支撑块(42)焊接在放置架主体(41)的上部,所述的培养皿装置(43)放置在支撑块(42)的上部,所述的插接孔(44)开设在放置架主体(41)的内侧右部,所述的挡块(45)焊接在定位杆(46)的上部,所述的定位杆(46)插接在插接孔(44)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皿装置(43)包括卡块(431),放置网(432),培养皿主体(433)和凹槽(434),所述的卡块(431)放置在放置网(432)的上部,所述的放置网(432) 插接在培养皿主体(433)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凹槽(434)开设在培养皿主体(433)的内侧下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箱(1)的内侧上部开设有通气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气装置(2)的内侧下部开设有通气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箱(25)的下部螺栓连接在栽培箱(1)的上部,所述的栽培箱(1)具体采用圆柱形不锈钢箱。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块(42)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支撑块(42)和支撑块(4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二十厘米至二十五厘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气箱(21)和换气管(23)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3)的内侧右部开设有通孔。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羊肚菌大田的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孔(44)和支撑架(3)内侧右部开设的通孔正对设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