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动物如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0492发布日期:2018-09-04 20:4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动物如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但是,养宠物必须要注意保持宠物生活环境干净,特别是要及时处理宠物的粪便,宠物粪便中携带对人体有危害的虫卵,特别是在房屋这种半封闭式的空间里,不及时清理宠物的粪便不仅会造成房屋空气不好,还会影响宠物及人的身体健康。不及时清理,动物不会固定在如厕装置上排便,会到处拉。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智能动物如厕装置,以方便对动物的粪便进行清理,保持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动物如厕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物粪便清理不及时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动物如厕装置,包括:装砂箱和与所述装砂箱连接的装便盆,所述装砂箱包括装砂筒和设置在装砂筒下方的控制模块,所述装砂筒底部设有一出口,所述出口处还设置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传送带;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送结构电连接,以控制所述传送带启停;

使用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传送带运转,使得从所述出口处排出的猫砂均匀铺设在所述传送带上;

动物排泄完成之后,所述控制电路再次控制所述传送带运转,使得传送带上铺设的猫砂及混在猫砂中的秽物从所述传送带一端掉落至所述装便盆中。

进一步的,所述装便盆上设置有用于将从所述传送带上掉落至所述装便盆的秽物推到一侧的推送结构,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推送结构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推送结构启停。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结构还包括刷料条,所述刷料条设置在面向所述装便盆侧的传送带处,用于将粘贴在所述传送带上的秽物刷离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刷料条包括硅胶铲或/和毛刷。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结构采用螺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装砂箱与所述装便盆之间通过滑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砂箱底部设置有第一重量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处设置有一调节高度门,所述调节高度门用于调节铺设在所述传送带上的猫砂的厚度。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动物如厕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控制传送带运转,在传送带上铺设猫砂,动物在猫砂上排泄完毕之后,控制电路再次控制传送带运转,使得传送带上的混有秽物的猫砂从传送带的一端掉落至装便盆中,以达到自动清理动物秽物的目的,节省人力且有利于环境卫生。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动物如厕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动物如厕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动物如厕装置所在的网络关系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动物如厕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动物如厕装置,包括:装砂箱1和与所述装砂箱1连接的装便盆2,所述装砂箱1包括装砂筒11和设置在装砂筒11下方的控制模块12,所述装砂筒11底部设有一出口111,所述出口111处还设置有传送结构3,所述传送结构3包括传送带31;所述装便盆2上设置有用于将从所述传送带31上掉落至所述装便盆2的秽物推到一侧的推送结构21;所述控制模块12包括控制电路121,所述控制电路121分别与所述传送结构3和所述推送结构21电连接,以分别控制所述传送结构3和所述推送结构21启停。

使用时,所述控制电路121控制传送带31运转,使得从所述出口111处排出的猫砂均匀铺设在所述传送带31上;动物排泄完成之后,所述控制电路121再次控制所述传送带31运转,使得传送带31上铺设的猫砂及混在猫砂中的秽物从所述传送带31一端掉落至所述装便盆2中。具体的,装砂箱1顶部设置有开口,通过开口可向装砂筒11中装入猫砂,优选的,装砂筒11底部为漏斗状,漏斗的末端为出口111,便于猫砂从出口111处排出。传送结构3设置在出口111处,传送结构3包括传送带31,传送带31套设在两个皮带轮上,皮带轮与控制电路121电连接,在控制电路121的控制下,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31循环移动。传送带31为水平设置在出口111下方、装便盆2的上方。

控制电路121控制传送带31运转,由于运转速度均匀,使得从出口111排出的猫砂可均匀铺设在传送带31上,铺设完成之后,控制电路121控制传送带31停止运行。待动物排泄完毕后,控制电路121控制传送带31运转,当混有排泄物的猫砂随着传送带31移动到传送带31一端(即皮带轮处)时,混有排泄物的猫砂从传送带31上滑落至装便盆2中。优选的,在出口111处设置有一高度调节门112,高度调节门112用于调节铺设在所述传送带31上的猫砂的厚度。高度调节门112具体为一挡板,该挡板底端与传送带31之间的间隙可调节,该间隙的大小决定了从出口111处排出的猫砂铺设在传送带31上的厚度。高度调节门112可与控制电路121连接,通过控制电路121自动调节,也可以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进行调节,在此不做限定。

装便盆2中设置有推送结构21,推送结构21在控制电路121的控制下,可将从传送带31上掉落至装便盆2的秽物推到一侧的。优选的,推送结构21采用螺旋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动物如厕装置,通过控制电路121控制传送带31运转,在传送带31上铺设猫砂,动物在猫砂上排泄完毕之后,控制电路121再次控制传送带31运转,使得传送带31上的混有秽物的猫砂从传送带31的一端掉落至装便盆2中。由于会有秽物的猫砂从传送带31掉落至装便盆2中的位置几乎一样,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装便盆2的其他空间,采用推送结构21将掉落至装便盆2的秽物推到一侧,以延长装便盆2的清理时长,节省人力。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结构3还包括刷料条4,所述刷料条4设置在面向所述装便盆2侧的传送带31处,用于将粘贴在所述传送带31上的秽物刷离传送带31。即当传送带31移动至面向装便盆2一侧时,刷料条4会对传送带31上进行清理,将粘贴在传送带31上的秽物刷掉,以保持传送带31的清洁。优选的,刷料条4包括硅胶铲或/和毛刷。

另外,装砂箱1与装便盆2之间通过滑轨5连接。当装便盆2需要清理时,将装便盆2从装砂箱1中抽出即可,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装砂箱1底部设置有第一重量传感器7。第一重量传感器7用于对装砂筒11进行称重,从而获得称重筒中猫砂的量,以计算猫砂还能使用几次,告知用户及时添加猫砂。第一重量传感器7与控制电路121连接,智能动物如厕装置外表面还设置有显示屏,控制电路121可将第一重量传感器7测得的猫砂重量显示在显示屏上,也可在计算获得猫砂的使用次数之后,将次数显示在显示屏上。

进一步的,在智能动物如厕装置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按钮(图中未示出),第一按钮与控制电路121电连接,通过第一按钮按压,发送给控制电路121启动传送带31运转的信号,使得控制电路121启动传送带31运转,可在控制电路121中设置每次控制传送带31运转的时长,在此不做限定。

在智能动物如厕装置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按钮(图中未示出),第二按钮与控制电路121电连接,通过第二按钮按压,发送给控制电路121启动推送结构21运转的信号,使得控制电路121启动推送结构21运转,可在控制电路121中设置每次控制推送结构21运转的时长,在此不做限定。

当然,在智能动物如厕装置上还可设置有与控制电路121电连接的红外线感应模块,用于感应动物是否在铺设在传送带31上的猫砂中排泄完毕,以决定控制电路121是否需要控制传送带31运转,从而实现对动物排泄物的自动化清理。

进一步的,控制模块12还包括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信号收发模块,信号收发模块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发送给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对传送结构3或/和推送结构21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智能终端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图3中,a为电脑、b为手机、c为服务器、d为智能动物如厕装置,电脑a与服务器c之间、手机b与服务器c之间采用互联网进行通信,智能动物如厕装置d与服务器c之间既可采用物联网进行通信,也可采用互联网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智能动物如厕装置还包括摄像头,摄像头对传送带31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通过信号收发模块发送给智能终端,以便智能终端对是否需要向信号收发模块发送控制信息提供依据,从而实现智能终端对智能动物如厕装置的远程控制,进一步维护环境卫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猫砂还可置换为细沙或者木屑等。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结构、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这些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材料等,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发明无需上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细节便可实现,或者也可采用其它方法、组件、材料等实现。在其它示例中,周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并未详细示出或描述以免模糊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虽然上述示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在一个或多个应用中的原理,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思想的情况下,明显可以在形式上、用法及实施的细节上作各种修改而不用付出创造性劳动。因此,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