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8472发布日期:2018-08-24 19:29阅读:1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增效农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活性成分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背景

辛菌胺,是一种环保型氨基酸类高分子聚合物杀菌剂,含增效成份有机硅及咪咪类杀菌因子,是新一代高科技、环保型、高效广谱、低毒杀菌剂,在水溶液中能产生电离,其亲水基部分含有强烈的正电性,吸附通常呈负电的各类细菌、病毒从而抑制了细菌、病毒的繁殖,凝固病菌蛋白质,是病菌酶系统变性,加上聚合物形成的薄膜堵塞了这部分微生物的离子通道,使其立即窒息死亡,从而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杀菌广谱,具有内吸性和极强的渗透性,还具有向上、向下、双向输导作用,具有保护、治疗、铲除、调养四大功能,对杀灭细菌性病害一次完成。

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是三唑磺酰胺类杀菌剂,对卵菌和变形菌有效,特别对游动孢子活性很高,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如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强。

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病菌最有效的化学手段之一;用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植物病害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但是,目前开发一个新农药需要筛选上万个化合物,耗资1.2-1.5亿美元,开发周期为5-10年,很难赶的上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

开发新品杀菌剂价格昂贵、周期长,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小、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纷纷加大研制力度。

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增效组合未见报道,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特点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有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增效杀菌组合物,便于作物病害抗性管理、健康管理以及减少农药使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含有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为辛菌胺和吲唑磺菌胺,优选的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质量份数比例为5:1~1:9。

进一步优选的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质量份数比例为3:1~1:6。

进一步优选的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1~1:3。

进一步优选的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1。

进一步优选的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2。

进一步优选的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3。

所述含有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杀菌组合物,除含有活性成分辛菌胺和吲唑磺菌胺外,还含有助剂;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1%~40%,其余为农药助剂。

所述农药组合物,可以加工成微乳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等农业上常用的剂型便于农业上使用,也可以加工成水悬浮剂、水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悬乳剂、可湿性粉剂等其他农药剂型。

所述颗粒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辛菌胺0.1~2%,吲唑磺菌胺0.1~6%、分散剂0.1~5%、湿润剂0.1~5%、粘结剂0.1~5%、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颗粒剂。

所述水分散粒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辛菌胺0.1~10%,吲唑磺菌胺0.1~30%、分散剂0.1~20%、崩解剂0.1~10%、润湿剂0.1~5%,固体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水分散粒剂。

所述微乳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辛菌胺0.1~15%,吲唑磺菌胺0.1~15%、分散剂0.1~15%、乳化剂0.1-15%、溶剂0.1~30%、防冻剂0.1~5%,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有效成分和助剂溶解后,置于容器中用剪切机剪切5分钟~2小时,即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微乳剂。

所述的防冻剂可以是甘油、丙二醇、二甘醇、尿素等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湿润剂可以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茶枯粉、皂角粉、无患子粉、麦麸、高粱淀粉、荞麦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乳化剂可以是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bbm-3、环氧氯丙烷、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异构醇中的一种。

所述的分散剂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苯磺酸盐、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脂肪酸酯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山梨糖醇油酸酯、二丁基萘磺酸钠、磷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崩解剂可以是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壳聚糖、海藻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尿素、硫酸铵、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固体载体可以是轻质碳酸钙、陶土、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粘土、凹凸棒土、滑石粉、石英沙、木粉、胡桃壳粉、木质素、麦麸、稻糠、木屑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粘结剂可以是蔗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钙、羧丙基纤维素、糊精、淀粉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粘性高岭土、石蜡、松香、木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溶剂可以是溶剂油s-150、溶剂油s-200、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辛醇、正戊醇、丙酮、环己酮、己烷、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油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醋酸仲丁酯。

所述的去离子水是工业去离子水。

通过试验发现,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混合使用对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霜霉属(peronospora)、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霜疫霉属(peronophythora)、指疫霉属(sclerophthora)、白锈属(albugo)、指梗霉属(sclerospora)、单轴霉属(plasmopara)、盘梗霉属(bremia)等具有协同作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活性成分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的农药组合物,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在一定比例范围内对靶标病原物的室内活性具有增效作用,如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

2、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对靶标病原物具有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作物病害防治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本发明组合物活性成分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在一定比例范围内对玉米根系总量增加具有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生测实施例

按照孙云沛法,根据共毒系数(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协同作用,即ctc≤80为协同拮抗作用,80<ctc<120为协同拮抗作用,ctc≥120为协同增效作用。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的ec50/供试药剂的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药剂的百分含量+b药剂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药剂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辛菌胺·吲唑磺菌胺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采自田间的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物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

表1:辛菌胺·吲唑磺菌胺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菌丝生长法)。

由表1可知,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混配在5:1~1:9之间,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混配在3:1~1:6之间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在150以上;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混配在1:1~1:3之间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在180以上;而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混配在40:1~10:1和1:15~50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下,没有增效作用。

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对玉米根系影响测试

colby等式用于确定混合物的期望的效果(colby,s.r.weeds1967,15,20-22.calculationofthesynergisticandantagonisticresponseofherbicidecombinations):

下述等式用于计算含有两种活性成分a和b的混合物的期望值:

式中:

a=所观测到的混合物所用的相同(剂量)浓度的活性成分a的功效;

b=所观测到的混合物所用的相同(剂量)浓度的活性成分b的功效。

当混合物所用浓度(剂量)活性实际观察值(e)大于期望值(e0)时,混合物表现为对靶标具有意料不到的协同作用。

表2辛菌胺与吲唑磺菌胺混合对对玉米(郑单958)根系总量(干重)增加率的测试(茎叶喷雾,每株喷雾量为2毫升,玉米1叶1心时施药,药后30天测试)

表2记载的数据结果表明,辛菌胺施用剂量(茎叶喷雾)为20毫克/千克2毫升与吲唑磺菌胺施用剂量(茎叶喷雾)为60毫克/千克2毫升对玉米(郑单958)的根系增加具有协同作用,混合物观测到的根系干重增加率大于期望的根系干重增加率7.13%。

制剂实施例

0.1%辛菌胺·0.3%吲唑磺菌胺颗粒剂

称取0.1%辛菌胺、0.3%吲唑磺菌胺、1%壳聚糖、1%玉米淀粉、4%麦麸、余量高岭土。上述原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过挤压、造粒、干燥,并经筛分步骤制得0.1%辛菌胺·0.3%吲唑磺菌胺颗粒剂。

3%辛菌胺·18%吲唑磺菌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3%辛菌胺、18%吲唑磺菌胺、10%苯磺酸钠、5%十二烷基硫酸钠、5%茶枯粉、5%碳酸氢钠、余量硅藻土。上述原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过挤压、造粒、干燥,并经筛分步骤制得3%辛菌胺·18%吲唑磺菌胺水分散粒剂。

1%辛菌胺3%吲唑磺菌胺微乳剂

取1%辛菌胺、3%吲唑磺菌胺、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正丁醇、3%聚羧酸钠,上述成分混合均匀后,去离子水补足至100%,置于容器中用每分钟6000转的剪切机剪切30分钟,即制得1%辛菌胺3%吲唑磺菌胺微乳剂。

应用实施例

表31%辛菌胺3%吲唑磺菌胺微乳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