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大棚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66110发布日期:2018-11-16 23:11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大棚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目前农村地区的食用菌培养主要使用大棚培养,在大棚架设上保温层多使用岩棉保温,岩棉是一种工业保温材料,虽然铺设方便,但岩棉受潮后保温性能下降并自重增大容易压垮大棚,而且是固定安装不能收放,只能一次性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棚在暴雪等极端天气条件下,也容易跨塌造成加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一次性筷子,现在多使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废弃的一次性筷子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保温棉被保温、并能防止暴雪压垮大棚还能以一次性筷子为主要原料制作培养基的食用菌大棚栽培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食用菌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大棚:所述大棚为拱形顶棚,在棚架上首先覆盖一层无滴膜,在无滴膜上覆盖保温棉被,在保温棉被上再覆盖黑色地膜;无滴膜将棚内湿气阻挡,保温棉被阻隔热量,黑色地膜选用表面光洁度高的品种,用来阻挡冰霜雪雨对保温棉被的侵袭;

(2)配制培养基质:按重量比将回收的一次性筷子120~130份、石灰1~3份、稻壳20~30份、麦麸10~20份、菌菇渣10~20份、尿素1~2份、石膏2~3份、过磷酸钙2份混合发酵,发酵后再加入微量元素0.01~0.03份;

(3)将发酵后的培养基质装袋,高温灭菌,接种,放入大棚中培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保温棉被由底层、下层填充层、中间层、上层填充层、面层组成;所述底层为扁丝与扁丝平织而成,下层填充层中填充羊毛毡,中间层为扁丝与圆丝平织而成,上层填充层中填充腈纶棉,面层为圆丝与圆丝平织而成;所述扁丝与圆丝为pe、pvc或pp丝,圆丝丝径0.1~0.2mm,扁丝厚度0.02~0.04mm、宽度2~5mm。保温棉被的底层为扁丝与扁丝平织,表面平整不透气,阻隔棚内的湿气侵入棉被;下层羊毛毡填充物柔软与强韧且比重大具有稳定保温棉被的作用;中间层由扁丝与圆丝平织而成,使用扁丝与圆丝能使织物产生细小的孔隙隙,保证一定的透气性,能将下层羊毛毡的湿气排出;上层填充腈纶棉,腈纶棉具有蓬松性、保暖性好,手感柔软,有良好的耐气候性和防霉、防蛀性能,且质地较轻,减少保温棉被重量;面层为圆丝与圆丝平织而成,能形成较大的孔隙,保证填充物中的湿气及时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拱形顶棚的高度与宽度比1:1.5~3。顶棚的高宽比越接近其坡面越陡,积雪能自动滑落,不会因过重而压垮大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在黑色地膜外还覆盖一层铝箔遮阳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将回收的一次性筷子和石灰放入水中煮沸1~2小时,捞出后晒干,切断至0.5~1cm长度。加入石灰水煮一次性筷子能够清楚筷子表面沾染的油污等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微量元素按重量份包括:碘化钠1份、硫酸铜2份、乙酸锌1份、亚硒酸钠1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发酵25~30天,中途返料2~3次。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保温性能好,冬季棚外最低温-15℃时棚内温度保持在9~11℃;

2)保温棉被轻质、柔韧、透气、不易吸湿、霉变,方便卷起与铺放,使用时间长达5年以上;

3)顶棚宽高比科学,能抵御特大暴雪的侵袭;

4)最外层黑色地膜表面光滑,有助于积雪的滑落;

5)使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作为主要原料,生物转化率达到120~180%,即保护了环境有合理利用了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一种食用菌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大棚:所述大棚为拱形顶棚,拱形顶棚的高度与宽度比1:3,在棚架上首先覆盖一层无滴膜,在无滴膜上覆盖保温棉被,在保温棉被上再覆盖黑色地膜,在黑色地膜外还覆盖一层铝箔遮阳网;所述保温棉被由底层、下层填充层、中间层、上层填充层、面层组成;所述底层为扁丝与扁丝平织而成,下层填充层中填充羊毛毡,中间层为扁丝与圆丝平织而成,上层填充层中填充腈纶棉,面层为圆丝与圆丝平织而成;所述扁丝与圆丝为pe丝,圆丝丝径0.1mm,扁丝厚度0.02mm、宽度2mm;

(2)配制培养基质:按重量比将回收的一次性筷子130份和石灰3份放入水中煮沸1小时,捞出后晒干,切断至0.5cm长度,再加入稻壳20份、麦麸10份、菌菇渣10份、尿素1份、石膏2份、过磷酸钙2份混合发酵,发酵25天,中途返料3次,发酵后再加入微量元素0.01份,所述微量元素按重量份包括:碘化钠1份、硫酸铜2份、乙酸锌1份、亚硒酸钠1份;

(3)将发酵后的培养基质装袋,高温灭菌,接种,放入大棚中培养。

用于栽培平菇,培养基的生物转化率为120%,冬季棚外最低温度-10℃时棚内温度保持在11℃,大棚能够承受当日降雪量150mm的天气。

实施例2

一种食用菌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大棚:所述大棚为拱形顶棚,拱形顶棚的高度与宽度比1:1.5,在棚架上首先覆盖一层无滴膜,在无滴膜上覆盖保温棉被,在保温棉被上再覆盖黑色地膜,在黑色地膜外还覆盖一层铝箔遮阳网;所述保温棉被由底层、下层填充层、中间层、上层填充层、面层组成;所述底层为扁丝与扁丝平织而成,下层填充层中填充羊毛毡,中间层为扁丝与圆丝平织而成,上层填充层中填充腈纶棉,面层为圆丝与圆丝平织而成;所述扁丝与圆丝为pvc丝,圆丝丝径0.2mm,扁丝厚度0.04mm、宽度5mm;

(2)配制培养基质:按重量比将回收的一次性筷子120份和石灰1份放入水中煮沸2小时,捞出后晒干,切断至1cm长度,再加入稻壳30份、麦麸20份、菌菇渣20份、尿素2份、石膏3份、过磷酸钙2份混合发酵,发酵30天,中途返料2次,发酵后再加入微量元素0.03份,所述微量元素按重量份包括:碘化钠1份、硫酸铜2份、乙酸锌1份、亚硒酸钠1份;

(3)将发酵后的培养基质装袋,高温灭菌,接种,放入大棚中培养。

用于栽培香菇,培养基的生物转化率为180%,冬季棚外最低温度-15℃时棚内温度保持在9℃,大棚能够承受当日降雪量250mm的天气。

实施例3

一种食用菌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大棚:所述大棚为拱形顶棚,拱形顶棚的高度与宽度比1:2.5,在棚架上首先覆盖一层无滴膜,在无滴膜上覆盖保温棉被,在保温棉被上再覆盖黑色地膜,在黑色地膜外还覆盖一层铝箔遮阳网;所述保温棉被由底层、下层填充层、中间层、上层填充层、面层组成;所述底层为扁丝与扁丝平织而成,下层填充层中填充羊毛毡,中间层为扁丝与圆丝平织而成,上层填充层中填充腈纶棉,面层为圆丝与圆丝平织而成;所述扁丝与圆丝为pp丝,圆丝丝径0.15mm,扁丝厚度0.03mm、宽度4mm;

(2)配制培养基质:按重量比将回收的一次性筷子125份和石灰2份放入水中煮沸2小时,捞出后晒干,切断至0.8cm长度,再加入稻壳25份、麦麸15份、菌菇渣15份、尿素1份、石膏3份、过磷酸钙2份混合发酵,发酵30天,中途返料2次,发酵后再加入微量元素0.02份,所述微量元素按重量份包括:碘化钠1份、硫酸铜2份、乙酸锌1份、亚硒酸钠1份;

(3)将发酵后的培养基质装袋,高温灭菌,接种,放入大棚中培养。

用于栽培杏鲍菇,培养基的生物转化率为150%,冬季棚外最低温度-12℃时棚内温度保持在10℃,大棚能够承受当日降雪量200mm的天气。

本发明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