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收线的渔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2024发布日期:2018-10-23 20:5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渔线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渔线轮在使用时,先打推制,使线轮轴与其他传动机构脱离,然后抛出鱼饵放线,在鱼上钩后,需要往回打推制复位,使线轮轴与传动机构接合,再旋转摇臂,驱动线轮轴,使线轮收线。由于收线前需要先将推制复位,因此不能立刻快速收线,或者由于忘记将推制复位,导致不能顺利收线,操作不人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收线的渔线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收线的渔线轮,包括摇臂、传动组件、离合推件、离合件和线轮,传动组件包括输入轴、第一齿轮、传动轴和线轮轴;摇臂与输入轴的第一端固接,输入轴的第二端插入第一齿轮,输入轴与第一齿轮构成离合连接;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线轮轴与传动轴同轴,传动轴可沿其轴向移动,与线轮轴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离合件包括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离合推件与输入轴连接并可随输入轴转动,离合推件随输入轴转动时,可推动第一离合件沿输入轴的径向移动,使第一离合件推动第二离合件移动,第二离合件带动传动轴沿轴向移动,与线轮轴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渔线轮,需要收线时可以通过旋转摇臂直接将离合接合,使传动轴和线轮轴传动连接,无需将推制复位,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能够在钓到鱼时立刻响应,实现快速收线,也防止忘记复位推制导致不能收线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座和第一弹簧,输入轴与传动轴平行,安装座与输入轴和传动轴垂直,安装座上固定有与传动轴的轴向平行的离合件安装柱,第一弹簧安装在离合件安装柱上;

第一离合件安装在安装座上,可相对于安装座沿输入轴和传动轴的径向移动,第一离合件上设有凸起;第二离合件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离合件安装柱上,第一弹簧抵接第二离合件,使第二离合件可沿离合件安装柱的轴向复位;第二离合件和传动轴卡合;

第一离合件相对于输入轴径向移动时,凸起推动第二离合件轴向移动,使传动轴轴向移动,与线轮轴传动连接;第一离合件相对于输入轴径向移动复位时,凸起离开第二离合件,第二离合件通过第一弹簧轴向移动复位,使传动轴轴向移动复位,与线轮轴脱离。

上述方案,通过安装座安装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设置凸起、第一弹簧和离合件安装柱,能够实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平稳传动,使传动轴实现与线轮轴之间的离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机盖、推制和推制定位销;安装座固定在机盖内,推制铰接在机盖上,推制定位销与推制的端部连接,可随推制旋转而旋转;第一离合件上设有离合限位孔,推制定位销插入离合限位孔;

推制旋转时,推制定位销旋转,通过离合限位孔推动第一离合件沿输入轴的径向移动;第一离合件沿输入轴的径向移动复位时,通过离合限位孔推动推制定位销旋转复位,使推制旋转复位。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推制、推制定位销以及离合限位孔,实现摇臂旋转时带动推制自动复位的功能,无需手动复位,减少使用者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刹车螺母和第一刹车片;第一齿轮套设在输入轴上并可相对于输入轴空转;输入轴的第二端的末端部设有一径向凸缘,第一刹车片套设在输入轴上并位于第一齿轮的一侧,刹车螺母旋合在输入轴上,通过调节其旋合深度,可使刹车螺母、第一刹车片、第一齿轮以及径向凸缘相互压合,使第一齿轮和输入轴传动连接。

上述方案,通过刹车螺母、第一刹车片和径向凸缘,实现第一齿轮与输入轴之间的离合连接,并可通过刹车螺母的旋合深度调节刹车力,以应对不同的钓鱼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扳手、单向轴承和机盖;扳手套设在输入轴上,并与刹车螺母固定;单向轴承安装在机盖中,单向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机盖中,单向轴承的内圈被外圈限定为单向旋转,输入轴穿过单向轴承并与其内圈固定;扳手旋转时,调节刹车螺母的旋合深度,使刹车螺母、单向轴承的内圈、第一刹车片、第一齿轮以及径向凸缘相互压合,使第一齿轮和输入轴传动连接。

上述方案,设置扳手,方便使用者调节刹车螺母,设置单向轴承,防止输入轴反转带动摇臂反转,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止逆齿片和第一止逆组件,第一止逆齿片可旋转地套设在输入轴的第二端上,并与输入轴构成离合连接;离合推件为推柱,其固定在第一止逆齿片的端面上;第一止逆组件的端部勾向第一止逆齿片,将第一止逆齿片限定为单向旋转。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止逆齿片和第一止逆组件,防止输入轴反转,另外,设置一固定在第一止逆齿片上的推柱来推动第一离合件,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左右手渔线轮适用时,只需改变推柱固定在第一止逆齿片上的方位即可,通用性较高,左右手渔线轮互换时,无需大幅改动,简化了左右手渔线轮的生产和装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刹车螺母、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第一齿轮和第一止逆齿片分别套设在输入轴上并可相对于输入轴空转;输入轴的第二端的末端部设有一径向凸缘,第一刹车片、第一齿轮、第二刹车片和第一止逆齿片依次套设在输入轴上,刹车螺母旋合在输入轴上,通过调节刹车螺母的旋合深度,可使刹车螺母、第一刹车片、第一齿轮、第二刹车片、第一止逆齿片以及径向凸缘相互压合,使第一齿轮、第一止逆齿片均和输入轴传动连接。

上述方案,通过刹车螺母、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和径向凸缘,实现第一齿轮、第一止逆齿片与输入轴之间的离合连接,并可通过刹车螺母的旋合深度调节刹车力,以应对不同的钓鱼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阻力调钮、调节垫片、机壳和机盖;机壳和机盖固定,线轮轴安装在机壳和机盖中,线轮轴的端部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机壳盖设在线轮轴的第二端处,机盖盖设在线轮轴的第一端处,阻力调钮旋合在机盖上,并对应线轮轴的第一端;线轮轴的端部设有调节垫片,阻力调钮通过调节其旋合深度,可将线轮轴的端部与调节垫片压合或松开。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阻力调钮和调节垫片,可适当调节线轮轴的旋转阻力,防止阻力过小,线轮放线时应转速过快而产生炸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离合定位销,其沿线轮轴的径向固定在线轮轴上;传动轴的第二端设有端面齿,端面齿之间形成定位槽,传动轴设有轴向通孔,线轮轴的一端可旋转地插入轴向通孔;传动轴轴向移动时,离合定位销可嵌入定位槽中,使传动轴和线轮轴传动连接,传动轴沿轴向反向移动时,离合定位销脱出定位槽,使传动轴和线轮轴各自旋转。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离合定位销、端面齿和定位槽,能够实现传动轴和线轮轴之间平稳、有效的离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机壳、第二止逆齿片和第二止逆组件,第二止逆组件包括止逆开关、连杆、拉簧、限位座和第二止逆爪;线轮轴的一端安装在机壳内,其末端部固定有第二止逆齿片;止逆开关可活动地安装在机壳上,止逆开关通过连杆和限位座连接,限位座包括两个限位爪;第二止逆爪铰接在机壳内壁上,其包括拉钩和止逆钩,拉钩通过拉簧与机壳内壁连接,止逆钩指向第二止逆齿片;止逆开关动作时,通过连杆带动限位座转动,限位座的限位爪带动第二止逆爪旋转,使第二止逆爪进入止逆动作范围,止逆钩的端部勾向第二止逆齿片,或使第二止逆爪离开止逆动作范围,止逆钩的端部离开第二止逆齿片。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止逆组件,可阻止线轮轴反转,在钓到大鱼时,若刹车力不足,收线不成功时,可以卡停线轮,强行将大鱼扯上来,或者在勾住珊瑚或海底礁石等物体时,可以卡停线轮,将渔线扯断,避免耗时处理挂底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渔线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渔线轮的左视图;

图4为图3所示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渔线轮的内部结构图;

图6为1所示渔线轮的另一内部结构图

图7为图6的另一方向的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动轴、线轮轴、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动轴和线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第二止逆齿片、第二止逆组件、机壳和机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一止逆齿片、推柱和第一止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二止逆齿片、第二止逆组件、机壳和机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一止逆齿片和推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渔线轮(去除摇臂)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渔线轮。如图所示,该渔线轮包括机盖11、机壳12、摇臂2、传动组件、刹车组件、第一止逆齿片51、第一止逆组件、离合器组件、安装座13、阻力调节组件、线轮14、第二止逆齿片91、第二止逆组件和机脚15。其中,该传动组件包括输入轴31、第一齿轮4、传动轴32和线轮轴33,该刹车组件包括扳手6、刹车螺母62、第一滴答发声件63、第一轴承64、单向轴承65、第一刹车片66和第二刹车片67。该第一止逆组件包括第一止逆爪52、止逆弹夹片53和第一止逆定位销54。该离合器组件包括推制71、推制定位销72、离合件、第一弹簧75和离合推件,该离合件包括第一离合件73和第二离合件74。该阻力调节组件包括阻力调钮81、调节垫片82和第二滴答发声件83。该第二止逆组件包括止逆开关92、连杆93、拉簧94、拉簧定位销95、限位座96、第二止逆爪97和第二止逆定位销98。

该渔线轮的整体结构如下:该机盖11和机壳12固定连接,该安装座13固定在机盖11和机壳12的接合面处,该输入轴31安装在机盖11中,其第一端伸出机盖11与摇臂2的端部固接,其第二端安装在安装座13上。该传动轴32与线轮轴33同轴,并与输入轴31平行,传动轴32安装在机盖11内,其第一端安装在机盖11上,其第二端安装在安装座13上。线轮轴33安装在机壳12内,其第一端穿过传动轴32,其第二端安装在机壳12上。该线轮14安装在机壳12内并固定套设在线轮轴33上。该第一齿轮4套设在输入轴31上,与传动轴32上的第二齿轮321啮合。

该渔线轮的整体工作原理如下:该渔线轮通过旋转摇臂2带动输入轴31旋转,刹车组件控制第一齿轮4与输入轴31之间的结合力(又称刹车力),其作用相当于离合,当第一齿轮4和输入轴31之间的刹车力达到特定阈值,两者形成传动关系,第一齿轮4可将转动通过第二齿轮321传动到传动轴32上。离合器组件控制传动轴32与线轮轴33之间的离合,当线轮轴33与传动轴32脱离,线轮轴33可相对传动轴32空转,线轮14用于放线,当线轮轴33与传动轴32卡合,则可将摇臂2的转动传动至线轮14,线轮14可进行收线。当刹车组件控制第一齿轮4与输入轴31之间的刹车力低于特定阈值,则第一齿轮4和输入轴31之间不形成传动关系而相对空转,这时若线轮轴33与传动轴32卡合,第一齿轮4反转,则可使线轮14放线。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提供两种使用方向相反的渔线轮:左手渔线轮和右手渔线轮,其分别适用于左手使用摇臂的使用者和右手使用摇臂的使用者,左手渔线轮和右手渔线轮的结构和原理类似,结构上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特定零件换个方向转配,以及特定零件的更换,原理上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时旋转方向的逆反,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是左手渔线轮,右手渔线轮在实施例二中详述。在本发明中,无论是左手渔线轮还是右手渔线轮,“正转”和“反转”的意义均相同:“正转”对应线轮收线,其旋转方向指的是收线时构件的旋转方向,“反转”对应线轮放线,其旋转方向指的是放线时构件的旋转方向,只是其对应的构件的具体方向在左、右手渔线轮中不同。本发明中以图3的朝向为基准定义顺时针和逆时针,具体地,在左手渔线轮中,正转时,摇臂2、输入轴31、第一齿轮4逆时针旋转,传动轴32(第二齿轮321)、线轮轴33、线轮顺时针旋转,反转时,则摇臂2、输入轴31、第一齿轮4顺时针旋转(但摇臂2和输入轴31的反转会被阻止),传动轴32(第二齿轮321)、线轮轴33、线轮逆时针旋转。在右手渔线轮中则相反。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左手渔线轮的结构和原理做详细的说明。

该摇臂2包括旋转安装在其第一端的球体21,用于旋转摇臂2时手握用。该摇臂2的第二端与输入轴31的第一端固定。

该输入轴31沿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依次套设有扳手6、刹车螺母62、第一滴答发声件63、第一轴承64、单向轴承65、第一刹车片66、第一齿轮4、第二刹车片67和第一止逆齿片51,该输入轴31的第二端的末端部还固定设有一径向凸缘311。该刹车螺母62为方形螺母,其通过螺纹旋合在输入轴31上,该扳手6为星形扳手,其套设在输入轴31上,其中央设有方形孔,该刹车螺母62嵌合在该方形孔中与扳手6固定,通过旋转扳手6可调节刹车螺母62在输入轴31上的旋合深度。该刹车螺母62的一侧安装有一第一滴答发声件63,其滴答弹片抵接在扳手6的内壁上,与内壁上的凹凸纹路刮擦时产生滴答声响,以对使用者的旋转动作产生反馈声响。该输入轴31通过第一轴承64和单向轴承65安装在机盖11上,该单向轴承65的外圈安装在机盖内壁上,机盖内壁上设有凹凸纹路,对外圈进行限制,阻止其旋转,其内圈被该外圈限定为单向旋转,输入轴31穿过单向轴承65并与其内圈固定,使输入轴31被限定为单向旋转,其旋转方向为正转,防止其反转而导致线轮大量放线。

该第一齿轮4和第一止逆齿片51可旋转地套设在输入轴31上,可相对于输入轴31空转。第一齿轮4、第一止逆齿片51分别通过刹车组件与输入轴31构成离合连接,与普通的离合连接不同,第一齿轮4、第一止逆齿片51与输入轴31之间构成的离合连接的状态并非是接合和脱离两种绝对状态,而是通过可以调节的结合力(又称刹车力),以及外力的作用下,在接合与脱离两种状态间变化。

具体地,该第一齿轮4的第一端面设有圆形的凹槽,用于安装第一刹车片66。该第一刹车片66可以是一片或多片,本实施例中为相互叠合的多个刹车片,其端面与第一齿轮4的凹槽端面贴合时,可与第一齿轮4相固定。该第一齿轮4的第二端面与第一止逆齿片51之间设有第二刹车片67。当通过扳手6将刹车螺母62向输入轴31第二端的方向旋紧时,依次将刹车螺母62、第一滴答发声件63、第一轴承64、单向轴承65、第一刹车片66、第一齿轮4、第二刹车片67、第一止逆齿片51和输入轴31的径向凸缘311相互压合在一起,使第一齿轮4和第一止逆齿片51和输入轴31在一定的刹车力下固定在一起,形成传动连接。当刹车螺母62向输入轴31第一端的方向旋松时,第一齿轮4和第一止逆齿片51与输入轴31相互独立,各自旋转。

通过调节刹车螺母62的旋合深度,旋松或旋紧,可以调节刹车力的大小,以对抗不同重量级的鱼的拉扯力。鱼的拉扯力通过渔线依次作用到线轮、线轮轴33、传动轴32(第二齿轮321),最后传递到第一齿轮4上,当刹车力不足以对抗该拉扯力时,由于单向轴承65的止逆作用,输入轴31仍然不会反转,但第一齿轮4会反转,即相对于输入轴31空转,使线轮适当小量放线,产生泄力作用。单向轴承65具有一定的反向拉力,当鱼的拉扯力过大,拉力过大,单向轴承65就会失效。请参阅图6和7,本实施例还进一步提供第一止逆组件,用于限制第一止逆齿片51的单向旋转,其包括第一止逆爪52、止逆弹夹片53和第一止逆定位销54,该第一止逆爪52和止逆弹夹片53共同通过第一止逆定位销54与安装座13铰接,该止逆弹夹片53的铰接端夹持住第一止逆爪52的铰接端,该第一止逆齿片51上设有允许正转而阻碍反转的止逆齿,该止逆弹夹片53的自由端夹住第一止逆齿片51,该第一止逆爪52的自由端指向第一止逆齿片51上的止逆齿。当第一止逆齿片51正转时,止逆弹夹片53的自由端顺着第一止逆齿片51的正转方向移动并靠近其切线位置,使第一止逆爪52的自由端翘起,远离止逆齿,允许第一止逆齿片51旋转;当第一止逆齿片51反转时,止逆弹夹片53的自由端在第一止逆齿片51上顺着反转方向移动,使第一止逆爪52的自由端接近止逆齿并与其卡合,阻止第一止逆齿片51旋转,对第一止逆齿片51起到止逆作用。第一止逆组件能够通过对第一止逆齿片51产生止逆作用进而对输入轴31产生止逆作用,阻止输入轴31反转,辅助单向轴承65,尤其当单向轴承65失效时,承担止逆功能,防止输入轴31反转导致线轮大量放线。另外,止逆弹夹片53夹住第一止逆齿片51,第一止逆齿片51转动时,止逆弹夹片53发出滴答声响,使用者得知第一止逆齿片51的转动情况,进而知道输入轴31的转动情况。

该安装座13与输入轴31、传动轴32、线轮轴33均垂直,用于安装这三个轴。该传动轴32上套设有第二齿轮321,第二齿轮321与第一齿轮4啮合,该传动轴32也可以是一体的齿轮轴,第二齿轮321形成在传动轴32上,本实施例优选后者。传动轴32中设有轴向通孔,线轮轴33的第一端插入该轴向通孔,可相对于传动轴32旋转。请参阅图8和9,传动轴32的第二端设有四个端面齿322,端面齿322之间形成两个呈十字交叉的定位槽323。该线轮轴33上还设有一径向穿过并固定在线轮轴33上的离合定位销331,该离合定位销331位于传动轴32第二端的端面齿322的一侧。当传动轴32沿轴向向该离合定位销331的方向移动时,该离合定位销331可嵌入其中一个定位槽323中,使传动轴32可带动线轮轴33旋转,即两者传动连接,传动轴32反向移动时,离合定位销331脱出定位槽323,使传动轴32不能带动线轮轴33旋转,即两者相互独立,各自旋转。进一步地,该传动轴32的端面齿322上设有离合斜面,当传动轴32向离合定位销331方向移动时,若离合定位销331与定位槽323的位置不对应时,端面齿322可顺着离合斜面的方向与离合定位销331打滑并与离合定位销331卡合。该离合斜面的方向设为卡合时使传动轴32的旋转方向为正转的方向,防止传动轴32卡合时反转以将反转力向第一齿轮4传递。

该推制71通过其端部铰接在机盖11上,该推制定位销72安装在机盖11的内壁处并与推制71的端部固定,可随推制71旋转而做弧线运动。请参阅图5-8,该第一离合件73贴合安装在安装座13上,并可沿安装座13上下运动,该方向也即传动轴32的径向方向。该第一离合件73上设有一离合限位孔731,该推制定位销72穿过离合限位孔731,可推动第一离合件73上下运动。该第一离合件73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732,具体为楔形凸起。该第二离合件74的中部形成一挂钩,该挂钩卡扣在传动轴32上,可推动传动轴32沿轴向移动。第二离合件74的两端设有两个通孔,该通孔用于穿过安装座13上的两个离合件安装柱131(参阅图5),使第二离合件74可以沿传动轴32的轴向在离合件安装柱131上移动,该离合件安装柱131与传动轴32的轴向平行。离合件安装柱131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75,第一弹簧75与第二离合件74抵接,使其可以沿传动轴32轴向复位。该第二离合件74的两端通孔与中部挂钩之间通过臂部连接。当推制71被打下时,推制定位销72向下移动,推动第一离合件73向下移动,第一离合件73上的凸起732的坡面与第二离合件74的臂部抵接,将第二离合件74顶起向传动轴32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使传动轴32向远离离合定位销331的方向移动,离合定位销331脱离传动轴32的端面齿322,线轮轴33和传动轴32相互脱离(传动轴32仍然套设在线轮轴33上,相互脱离是指两者不形成传动连接)。当推制71打回原位时,推制定位销72向上移动,带动第一离合件73向上移动,凸起732的坡面脱离第二离合件74的臂部,第二离合件74在第一弹簧75的作用力下复位,向传动轴32第二端的方向移动,使传动轴32向离合定位销331的方向移动,离合定位销331与定位槽323卡合,线轮轴33和传动轴32传动连接。

该线轮轴33与传动轴32的传动连接还可以通过离合推件实现。在本实施例中,该离合推件是一推柱76,其固定在第一止逆齿片51朝向安装座13的端面上。当需要收线时,旋转摇臂2使输入轴31旋转,带动第一止逆齿片51旋转,使推柱76随第一止逆齿片51旋转,直接推动第一离合件73运动。仅从第一止逆齿片51的径向方向看,该推柱76可实现径向方向的上下运动,推柱76旋转至第一离合件73的下方时,可推动第一离合件73向上运动,第二离合件74复位,向传动轴32与线轮轴33传动连接,同时,第一离合件73通过离合限位孔731推动离合定位销331向上运动复位,使推制71复位。这样在钓到鱼以后,无需将推制71复位,然后转动摇臂2,而是只需转动摇臂2,推制71即可自动复位,传动轴32与线轮轴33即可自动扣合,进行收线,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能够在钓到鱼时即刻响应,快速收线,也防止忘记复位推制导致不能收线的情况。优选地,第一离合件73的下端,即与推柱76接触的端部可以设有斜面或弧面,与推柱76的运动方向对应,以减少推柱76推动第一离合件73时的阻力。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推柱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在省略第一止逆齿片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一齿轮上,具体固定在第一齿轮朝向安装座的端面上;或者,离合推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结构,只要其能够随输入轴旋转并推动第一离合件向上运动即可,例如可以是一与输入轴第二端固定的旋转片或旋转杆,旋转片或旋转杆上形成突出的推柱。

该阻力调节组件包括阻力调钮81、第二滴答发声件83和两个调节垫片82。请参阅图4,该调节垫片82分别安装在线轮轴33的两个端部处,阻力调钮81旋合在机盖11上,并盖设在线轮轴33的第二端处,机壳12盖设在线轮轴33的第二端处。通过调节阻力调钮81的旋合深度,可以调节调节垫片82与线轮轴33两个端部的压合程度,当旋紧阻力调钮81时,调节垫片82与线轮轴33端部压合,线轮轴33的旋转阻力增加,当旋松阻力调钮81时,调节垫片82与线轮轴33松开,线轮轴33的旋转阻力减小。通过阻力调钮81,可适当调节线轮轴33的旋转阻力,防止阻力过小,线轮放线时应转速过快而产生炸线。该第二滴答发声件83固定在机盖11上,其滴答弹片抵接在阻力调钮81的内壁上,与内壁上的凹凸纹路刮擦时产生滴答声响,以对使用者的旋转动作产生反馈声响。

该线轮轴33的第二端的末端部固定套设第二止逆齿片91。请参阅图10,该第二止逆组件包括止逆开关92、连杆93、拉簧94、拉簧定位销95、限位座96、第二止逆爪97和第二止逆定位销98。该止逆开关92可活动地安装在机壳12上,止逆开关92通过连杆93和限位座96连接。限位座96的第一端和连杆93铰接,其第二端通过固定在机壳12上的第二止逆定位销98与机壳12铰接。限位座96的第一端延伸出两个限位爪961。第二止逆爪97通过第二止逆定位销98铰接在机壳12内壁上,第二止逆爪97包括拉钩971和止逆钩972,拉簧94的一端与机壳12内壁上固定的拉簧定位销95固定,其另一端与拉钩971连接,止逆钩972指向第二止逆齿片91。

止逆开关92向上(也即向机壳12的圆周方向)拨动时,通过连杆93带动限位座96围绕第二止逆定位销98转动,限位座96的限位爪961带动第二止逆爪97进入止逆动作范围,使止逆钩972的端部勾向第二止逆齿片91,当第二止逆齿片91随线轮轴33转动时,若转动方向为正转,则止逆钩972允许第二止逆齿片91转动,止逆钩972的端部被第二止逆齿片91不断向外拨动,并通过拉簧94复位,同时发出滴答声响,使使用者得知线轮的转动情况,在收线的时候会得到声音反馈;若转动方向企图变为反转,则止逆钩972卡住第二止逆齿片91上的止逆齿,防止第二止逆齿片91反转,进而防止线轮轴33反转,在钓到大鱼时,若刹车力不足,收线不成功时,可以卡停线轮,强行将大鱼扯上来,或者在勾住珊瑚或海底礁石等物体时,可以卡停线轮,将渔线扯断,避免耗时处理挂底问题。止逆开关92向下(也即向机壳12的圆心方向)拨动复位时,通过连杆93带动限位座96围绕第二止逆定位销98转动,限位座96的限位爪961带动第二止逆爪97离开止逆动作范围,使止逆钩972的端部离开第二止逆齿片91,允许第二止逆齿片91正转或反转。

该机脚15与机壳12固定,用于将渔线轮固定在鱼竿上。

本实施例的渔线轮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放线时,打下推制71,使第一离合件73向下,传动轴32与线轮轴33相互脱离,各自旋转,此时抛出鱼饵,则线轮自行转动放线(转动方向为反转,此时止逆开关92向下打),通过阻力调钮81可调节线轮轴33的阻力,进而调节线轮放线的速度,可防止转速过快而产生炸线;鱼上钩后,旋转摇臂2(正转方向),输入轴31旋转,带动第一止逆齿片51上的推柱76旋转,推动第一离合件73复位,使推制71复位,同时,传动轴32与线轮轴33形成传动连接,继续旋转摇臂2,通过摇臂2-输入轴31-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321-传动轴32-线轮轴33的传动关系,带动线轮轴33正转,进行收线;在收线时,如果鱼的挣扎力度较大,则可以通过扳手6调节刹车力,以对抗鱼的拉扯力,若鱼的拉扯力较大,为防止渔线拉力过大而崩断,可适当减小刹车力,此时渔线被拉扯放线以泄力,则线轮轴33-传动轴32-第二齿轮321-第一齿轮4,这一传动关系上的部件出现反转,而单向轴承65阻止输入轴31反转,第一止逆组件通过第一止逆齿片51也可阻止输入轴31反转,此时第一齿轮4相对于输入轴31空转,待鱼耗尽力气后,重新收线,此时可适当加大刹车力;当刹车力调到最大仍然不足以对抗鱼的拉扯力,收线不成功时,也可以打下止逆开关92,通过第二止逆组件阻止线轮反转放线,以强行将鱼拉上来,或者在勾住珊瑚或海底礁石等物体时,打下止逆开关92,卡停线轮,将渔线扯断。

本发明的渔线轮,需要收线时可以通过旋转摇臂直接将离合接合,使传动轴和线轮轴传动连接,推制自动复位,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能够在钓到鱼时即刻响应,快速收线,也防止忘记复位推制导致不能收线的情况。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右手渔线轮,其与实施例一的左手渔线轮大致相同,有如下不同:(1)部分配件需要换方向或换位置装配:单向轴承反向装配,使输入轴的旋转方向颠倒;第一止逆爪521和止逆弹夹片531反向装配,令止逆方向颠倒,如图11所示;拉簧定位销951的安装位置改变,相应地,拉簧941和第二止逆爪971的装配方向也改变,如图12所示,同时,第二止逆齿片911反向装配,令止逆方向颠倒。(2)部分配件需要更换:刹车螺母以及输入轴上的螺纹方向颠倒;传动轴的端面齿上的离合斜面的方向颠倒;第一止逆齿片511反向装配,同时推柱761的装配面颠倒,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止逆齿片511上设有两个推柱安装孔551,推柱铆接时分左右手,如图13所示。另外,如图14所示,该推制的铰接端安装在机盖的中央,形成左右对称的结构,对于左手渔线轮和右手渔线轮均适用,左右互换无需改动。此外,机盖和机壳本身即采用对称结构,因此无需更换。

上述左右手渔线轮分别装配时需要区分的结构,在改变装配位置、反向装配或更换后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渔线轮融合了左右互换功能,其绝大部分零件具备通用性和互换性,左手渔线轮和右手渔线轮之间仅需将部分零件改变装配位置或反向装配(例如第一止逆爪和止逆弹夹片,拉簧、第二止逆爪和第二止逆齿片)以及更换个别零件,实现左右互换功能对生产厂家来说有极大好处,能够提高重用性,减少零件数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到装配阶段再加以区分,分别组装左手渔线轮和右手渔线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离合件也可以不与输入轴垂直,而是倾斜,只要推柱可以推动第一离合件在输入轴的径向方向能实现运动即可;输入轴和传动轴也可以不平行,相应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采用锥齿轮;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和结构,只要可以实现第一离合件在输入轴的径向产生移动,第二离合件可以带动传动轴沿轴向移动,且第一离合件可以推动第二离合件移动即可,例如该楔形凸起也可以是锥形凸点,只要可以推动第二离合件移动并且可以允许其复位即可;第一止逆组件和第二止逆组件可以采用其他止逆结构,第一止逆组件的止逆结构在做出相应调整后,也可用于第二止逆组件处,反之亦可;调节垫片可以仅设置在线轮轴的其中一端,也可以通过刹车片等其他方式实现对线轮轴的阻力调节;传动轴与线轮轴之间的离合可以通过端面齿和离合定位销以外的其他结构实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