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置伸缩式精密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7022发布日期:2018-09-25 18:3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置伸缩式精密排种器,是针对农业机械精量播种的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粒播种,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实现精确的一穴一粒,并保证间距和播深一致,实现苗全、苗齐、苗壮的播种技术。单粒播种可以节省种子,免去间苗,降低了生产成本;与普通播种相比,种子在播深、播量、播距等各环节都做到了精确控制,减少了作物间水肥、阳光、空气等竞争,确保了田间苗壮,提高作物产量。该技术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提高播种质量。同时,有利于后续的机械化田间管理和收获作业,促进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现代农业对精密播种要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近年来育种、种子加工处理、农艺栽培等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保苗率,使精密播种技术有了更可靠的保证,从而对精密播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研究看,除应用于玉米、大豆、棉花等中耕作物的单粒播种外,在水稻、花生、小麦、蔬菜等作物上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多。单粒播种已成为现代播种技术的主要特征和播种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中,精密排种是实现精密播种的关键技术之一,而精密排种器又是精密播种机的核心部件。我国目前精密排种器主要分为两大类:机械式和气力式。机械式排种器目前用得最多的有窝眼轮式、勺式、指夹式等类型;其中窝眼轮式精密排种器伤种率高,勺式排种器在田里实际作业中容易漏播,指夹式排种器工作部件易损坏,生产成本高。气力式排种器有气吸式、气压式、气吹式等。但气力式排种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成本高,体积大,易损坏,工作不稳定等。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设计一种可以提高种子单粒充种率,降低破碎率,且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适应性强的单粒精播排种装置是目前单粒精播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加速种植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考虑到目前的新农艺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斜置伸缩式精密排种器,该斜置伸缩式精密排种器在种子播种过程中,单粒率高、种子损伤小、使用方便、成本低、适应性强、能够稳定高效地完成种子单粒精密播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斜置伸缩式精密排种器,包括:壳体4、底盖13、伸缩机构、充种区15和排种区20;

所述壳体4的底部安装有底盖13,所述壳体4上设有充种区15和排种区20,在各自区域对应焊接有充种箱8和投种管1;所述壳体4为中空的圆柱体,壳体4内部设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上套6、下套3、导轨18、连杆12、偏心轮5和弹簧9,所述壳体4内侧壁上方设有导轨18,分别和上套6、下套3上的轨道配合;所述弹簧9的一端和下套3的底部接触,弹簧9的另一端和底盖13固定连接,上套6置于下套3的上方,与下套3配合组装,二者协调活动,所述上套6的上端与连杆12的下端连接,连杆12的上端与偏心轮5连接,偏心轮5的中部焊接有偏心轮轴7,偏心轮轴7由外置机构驱动;所述排种器斜置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4的顶部设有排种器-机架连接座2,通过排种器-机架连接座2和机架铰接以固定整个排种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充种区15和排种区20在壳体4上的位置角度间隔12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套6的下部设有6个双面齿,下套3的上部设有6个高低齿,所述高低齿包括长齿21和短齿22,双面齿和高低齿相互啮合,从而使下套3产生旋转和上移运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下套3的下端圆柱部分的圆柱面上均布有12个型孔16,以保证排种器能正常连续充种和排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型孔16的半径满足种子直径的2/3,使型孔16只能充取一粒种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4内侧设有凹槽17,在型孔16和凹槽17共同作用下完成护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套6和连杆12通过销轴10和开口销11连接,所述偏心轮5上设有偏心轴14,偏心轴14和连杆12通过销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偏心轮5与偏心轮轴7的偏心距为伸缩机构的伸缩行程的一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4内部靠近充种区15处设有清种毛刷19,用于清除多余种子实现单粒充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充种箱8通过侧向充种的方式减少种间压力,进而降低伤种率;在型孔16、清种毛刷19和壳体4上的凹槽17的配合下,清除多余种子实现单粒充种并护种;排种器斜置放置,可以同时保证利用重力充种和排种;型孔16在下套3的外侧,利用自身旋转的离心力排种;型孔16在充种区15间的运动状态是旋转的同时向上提升,类似于用勺子舀取种子,提高充种率;为了提高充种率和排种率,将整个排种器倾斜放置,利用重力充种和排种,提高了充种率和排种率,降低了种子落种的高度,减少了种子落地时在田间的跳动,增加了种子在田间分布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的斜置伸缩式精密排种器有效提供了一种在充种时同时实现旋转运动和上升运动的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充种率;独有的型孔16和凹槽17配合设计完美实现了清种和护种。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斜置伸缩式精密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斜置伸缩式精密排种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斜置伸缩式精密排种器的C-C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投种管 12 连杆

2 排种器-机架连接座 13 底盖

3 下套 14 偏心轴

4 壳体 15 充种区

5 偏心轮 16 型孔

6 上套 17 凹槽

7 偏心轮轴 18 导轨

8 充种箱 19 清种毛刷

9 弹簧 20 排种区

10 销轴 21 长齿

11 开口销 22 短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斜置伸缩式精密排种器,包括:壳体4、底盖13、伸缩机构、充种区15和排种区20;所述壳体4的底部安装有底盖13,所述壳体4上设有充种区15和排种区20,在各自区域对应焊接有充种箱8和投种管1;所述壳体4为中空的圆柱体,壳体4内部设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上套6、下套3、导轨18、连杆12、偏心轮5和弹簧9,所述壳体4内侧壁上方设有导轨18,分别和上套6、下套3上的轨道配合;所述壳体4的顶部设有排种器-机架连接座2,通过排种器-机架连接座2和机架铰接以固定整个排种器;上套6上端有连杆12的连接孔,用销轴10和开口销11连接上套6和连杆12;连杆12上端有和偏心轮5连接的孔,偏心轮5上的偏心轴14和连杆12通过销连接;偏心轮5的中部焊接有偏心轮轴7,偏心轮轴7由外置机构驱动;偏心轮5与偏心轮轴7焊接,其偏心距为伸缩机构的伸缩行程的一半,偏心轮轴7由外置机构驱动为排种器提供动力。弹簧9的一端和下套3底部接触,弹簧9的另一端和底盖13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套6下部有6个双面齿,下套3上部有6个高低齿,双面齿和高低齿相互啮合,从而使下套3产生旋转和上移运动。

如图6所示,壳体4上的充种区15和排种区20的位置角度间隔120°,壳体4内侧有凹槽17,壳体4内部靠近充种区15处设有清种毛刷19,清除多余种子。配合凹槽17,避免损伤种子。排种器斜置放置,可以同时保证利用重力和种间压力充种;下套3下端圆柱部分其圆柱面上均布有12个型孔16,利用自身旋转的离心力和重力排种,以保证排种器能正常连续充种和排种。型孔16的半径满足种子直径的2/3,使型孔16只能充取一粒种子。型孔16在充种区15间的运动状态是旋转的同时向上提升,类似于用勺子舀取种子,提高充种率。在型孔16和凹槽17共同作用下完成护种。

壳体4为中空的圆柱体,偏心轮5、上套6、下套3、导轨18、连杆12、弹簧9共同组成的连续伸缩机构,其原理与伸缩圆珠笔相同,上套6下移时,推动下套3,下套3离开壳体4的导轨18时,下套3运动到最低点,紧接着下套3在高低齿的作用下左旋一个长齿距,并在弹簧9弹力作用下向上提升一段距离直到短齿22和导轨18接触,运动停止;此后上套6在偏心轮5的带动下升到最高点并再次下落推动下套3下移,下套3离开壳体4的导轨18时,下套3运动到最低点,紧接着下套3在高低齿的作用下左旋一个短齿距,下套3再次进入导轨18并在弹簧9弹力作用下向上提升到最高点;在此期间完成充种和排种。待下套3在上套6推动下再次下移,重复以上步骤,完成下一粒种子的充种和上一粒种子的排种。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