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5597发布日期:2019-04-20 05:29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抛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水稻育苗技术,水稻抛秧栽培技术采用将营养土连同秧苗一起抛撒在空中,使秧苗根部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水田里,实现对秧苗的种植。

随着农业水平的提高和水稻种植领域的不断发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被人们广泛应用,传统水稻抛秧方法虽效果较好,但费时费力。水稻抛秧机可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抛秧机大多为背负式,上料时使用人工将水稻幼苗间歇性放入入料口中,导致送料不方便,背负式抛秧机在进行种植时,依靠人身体的倾斜角度对装置中的水稻幼苗进行抛秧种植,由于人工精确度较低,导致水稻种植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秧机,该抛秧机解决了现有的水稻抛秧机送料不方便的问题,能够自动送料,并具有抛射功能,能够将秧苗抛送至田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秧机,该抛秧机包含:机壳、送秧部件、传动连接件、第一联动杆、弹射部件、转动连接部件、导向部件和发动机。

其中,所述机壳上设有:储料槽,其用于放置待输送秧苗,其底部设有:移动件,用于带动抛秧机移动;所述发动机固定在所述机壳侧面。

所述送秧部件包含:动力杆、第二联动杆和第二履带;其中,所述动力杆处于所述储料槽内,穿设于所述机壳侧面,且与所述发动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壳顶部上方;所述第二履带上设有:若干挡料板,且其绕置在所述动力杆和第二联动杆上,与所述机壳顶部表面呈一角度,且其底部与所述储料槽的底部贴合。

所述弹射部件包含:工作轮、竖板、反射板和复位件;其中,所述第一联动杆嵌设在所述工作轮上且与工作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连接件绕置在所述第一联动杆和动力杆上,该工作轮为半圆形齿轮;所述的竖板竖直贯穿于机壳内,且其底端与工作轮啮合连接,其顶端与所述反射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所述反射板的底端与所述机壳顶部转动连接,与机壳顶部表面呈一角度,且其顶部处于所述第二履带顶部下方;所述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机壳顶部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反射板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部件包含:周期摆动部件和出料块;其中,所述周期摆动部件和转动连接部件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底部,且处于同一高度,且周期摆动部件与转动连接部件啮合连接,该转动连接部件与所述工作轮转动连接,且通过第一联动杆与所述传动连接件传动连接;所述出料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周期摆动部件的顶部,其上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与所述的反射板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竖板沿竖直方向设有齿条,该齿条与所述工作轮的半圆形齿轮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反射板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固定有:滑轨,所述竖板的顶端卡置在该滑轨内,可滑动。

优选地,所述竖板的顶端转动设置:转轴,该转轴卡置在该滑轨内。

优选地,所述周期摆动部件包含:拨动轮、拨动杆、活动板、摇动板和连接杆;其中,所述拨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底部,且与转动连接部件啮合连接,所述拨动杆固定设置在其上表面;所述活动板一端与摇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活动槽,且其与摇动板在水平面内垂直;所述拨动杆插置在该活动槽内;所述摇动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底部,且高于所述拨动轮;所述连接杆对称固定在摇动板的两端,且其顶端与所述出料块固定。

优选地,所述活动槽的长度大度或等于所述拨动杆转动路径圆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接部件包含:动力轮、上联动轮和下联动轮;其中,所述动力轮套置在所述第一联动杆上,其和上联动轮均为锥齿轮且两者的锥齿轮相垂直啮合;所述下联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底部,并固定在所述上联动轮的下表面,且与所述拨动轮处于同一高度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传动连接件为第一履带;所述第一联动杆穿设在所述机壳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履带绕置在所述动力杆和第一联动杆的端部上,且处于所述机壳外部。

优选地,所述挡料板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履带上,秧苗可夹持于相邻两个挡料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反射板底端设有:限位件;所述移动件为移动履带;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

本发明的抛秧机,解决了现有的水稻抛秧机送料不方便的问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抛秧机,通过传动连接件、第一联动杆和转动连接部件实现送秧部件、弹射部件和导向部件之间的传动,从而通过发动机带动送秧部件、弹射部件和导向部件一起工作,实现自动送料、抛射和导向的作用;

(2)本发明抛秧机的送秧部件,通过动力杆转动带动第二履带移动,第二履带的底端与储料槽的底部贴合,从而通过第二履带上的挡料板以将秧苗夹置在相邻两挡料板之间输送至第二履带的顶端,并掉落至反射板上,从而实现自动送料;

(3)本发明抛秧机的弹射部件,通过工作轮转动带动竖板在竖直方向下移,从而拉动反射板下压复位件,工作轮为半圆形齿轮,当齿轮半圆形转动结束,竖板与工作轮不接触,复位件将反射板弹出,从而实现秧苗抛射功能;

(4)本发明抛秧机的导向部件,通过拨动轮带动拨动杆转动,在拨动杆转动过程中,拨动杆沿活动槽移动,从而带动摇动板往复周期性摇摆,实现出料块周期性摇摆,对秧苗抛射进行导向,并实现均匀种植;

(5)本发明抛秧机的转动连接部件,其通过上联动轮和动力轮啮合连接,以将垂直方向转动转为水平方向转动,从而传动至导向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抛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转动连接部件和导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向部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抛秧机的机壳外侧部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作轮和竖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抛秧机,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抛秧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转动连接部件和导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导向部件的俯视图,其包括:机壳1、送秧部件、传动连接件4(如第一履带)、第一联动杆5、弹射部件、转动连接部件、导向部件和发动机2。送秧部件包含:动力杆3、第二联动杆13和第二履带11。弹射部件包含:工作轮6、竖板7、反射板10和复位件。导向部件包含:周期摆动部件和出料块24,周期摆动部件包含拨动轮18、拨动杆19、活动板21、摇动板22和连接杆23。转动连接部件包含:动力轮15、上联动轮16和下联动轮17。

机壳1上设有:储料槽14,动力杆3转动设置在机壳1的侧面上且处于储料槽14内,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抛秧机的机壳外侧部分示意图,发动机(如汽油发动机)2固定在机壳1的侧面,且与动力杆3转动连接,通过发动机2驱动动力杆3转动。机壳1的底部设有:移动履带26,用于带动抛秧机移动。

第二联动杆13转动设置在机壳1顶部上方(如:机壳1顶部固定一支撑板,第二联动杆13转动设置在该支撑板上),第二履带11绕置在动力杆3和第二联动杆13上,与机壳1顶部表面呈一角度,且第二履带11的表面固定有若干挡料板12,该挡料板12等间距分布在第二履带11上,且处于储料槽14底部的挡料板12与储料槽14底部相贴合,以保证了挡料板12能够有效对储料槽14内部的秧苗进行传送。动力杆3带动第二履带11转动,并传动至第二联动杆13。

第一联动杆5可穿设在机壳1侧面上,与机壳1转动连接,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工作轮和竖板的连接示意图,第一联动杆5嵌设在工作轮6上且与工作轮6固定连接(如:焊接在一起),工作轮6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其为半圆形齿轮且与竖板7啮合连接。竖板7竖直贯穿于机壳1内,其沿竖直方向设有齿条,该齿条与工作轮6相适配。转轴8转动设置在竖板7的顶端,且卡置在滑轨9内,可沿滑轨9自由滑动。

传动连接件4绕置在动力杆3和第一联动杆5的端部,通过动力杆3带动传动连接件4转动,并传动至第一联动杆5。

反射板10转动设置在机壳1的顶部,其顶端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槽,滑轨9设置在该安装槽内,竖板7的顶端通过转轴8支撑反射板10使其与机壳1的顶端表面呈一角度,且反射板10的下表面和机壳1的顶端之间设有复位件(如:复位弹簧)。反射板10的底端上表面设有:限位件(如挡板),以避免输送至反射板10上的秧苗掉落。

动力轮15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第一联动杆5穿设在其上,其和上联动轮16均为锥齿轮,通过齿轮啮合与上联动轮16连接,上联动轮16下端固定下联动轮17。

下联动轮17和拨动轮18均与机壳1内底部转动连接且处于同一高度,其和拨动轮18均为齿轮且与拨动轮18啮合连接。

拨动轮18的顶部固定(如:焊接)有拨动杆19,摇动板22与机壳1内底部转动连接,且高于拨动轮18。活动板21的一端固定在摇动板22的中间位置,且与摇动板22在水平方向上垂直,另一端设有在活动槽20。拨动杆19插置在活动槽20内,可沿活动槽20自由移动,该活动槽20的长度大度或等于拨动杆19转动路径圆(拨动杆19转动的路径形成一个圆形)的直径。

摇动板22的两端对称固定有连接杆23,且连接杆23的顶端与出料块24的底端固定连接。出料块24上设有出料口25,该出料口25与反射板10相对应,其能够有效对出料口25中运动的秧苗进行导向作用。

本发明的抛秧机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本发明的抛秧机使用时,将需种植的水稻秧苗放入储料槽14中,装置通过移动履带26在水田中移动,由于移动履带26的地面接触面较大,装置有效在水田中移动,准备操作完成。

发动机2工作,带动动力杆3转动,动力杆3带动传动连接件4和第二履带11同时移动,从而传动至第二联动杆13和第一联动杆5。

处于储料槽14底部的第二履带11上的挡料板12会将秧苗卡置在相邻的两个挡料板12之间,通过第二履带11的移动带动秧苗向出料口25方向输送,当秧苗运动到第二联动杆13的位置后,落到第二联动杆13下方的反射板10上。

同时,第一联动杆5带动工作轮6和动力轮15同时转动。工作轮6的齿轮带动竖板7向下移动,竖板7上的转轴8在向下移动过程中拉动反射板10向下转动,同时转轴8相对滑轨9向下滑动,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当工作轮6转动完半圈,由于其为半圆形齿轮,将不与竖板7连接,在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反射板10带动处于其上的秧苗弹起,秧苗通过出料口25抛出,实现对秧苗的弹射,将秧苗抛起至高出后落下,实现对秧苗的种植。

同时,动力轮15竖直方向转动,带动上联动轮16水平方向转动,下联动轮17同上联动轮16一起转动,齿轮传动至拨动轮18,拨动杆19随拨动轮18转动,摇动板22的一端在拨动杆19带动下转动,由于拨动杆19以拨动轮18的中心为转轴,摇动板22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轴转动,但拨动杆19与拨动轮18固定,因而限定了摇动板22转动的范围。在拨动杆19转动过程中,当其与摇动板22另一端的距离缩短时,拨动杆19沿活动槽20向摇动板22方向移动,当其与摇动板22另一端的距离增加时,拨动杆19沿活动槽20向远离摇动板22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摇动板22均匀地左右摇摆,出料块24与摇动板22上的连接杆23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出料块24均匀左右周期性地摇摆,以控制秧苗的运动轨迹左右周期性发生变化,实现对秧苗在下落范围均匀种植。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发明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