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蚯蚓将食用菌菌渣转化成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17367发布日期:2019-06-14 23:5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尤其是利用蚯蚓将食用菌菌渣转化成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倍受世人青睐。中国是食用菌认识、利用、栽培最早的国家。1988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2011年全国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2571.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产值超过1400亿元,出口创汇24.07亿美元。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我国每年至少产生400万吨的菌渣。处理这些菌渣的传统方法是丢弃或燃烧、作为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料、动物饲料、农作物或蔬菜肥料等,这些方法可能会污染环境或造成农业有机资源的浪费,不符合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因此需要研究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的方法。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必需的是氮源和碳源,而氮源的添加主要以腐烂产生的无机氮为主,利用率不高,而添加有机氮可能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氮源添加已成为有些食用菌业发展的瓶颈,限制了食用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利用蚯蚓将食用菌菌渣转化成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食用菌菌渣,将食用菌菌渣与蚯蚓再次转变为食用菌培养基。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利用蚯蚓将食用菌菌渣转化成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食用菌菌渣晒干或粉碎后,用20目筛网筛选;

步骤(2)、将筛选后的食用菌菌渣粉、腐殖土与木薯残渣以重量比4-6:2-4:2的比例混匀,然后按照原料总重量比加入1%的em菌原液,再按重量比加入40~50%的水,混匀,制成蚯蚓培养基质;

步骤(3)、将蚯蚓培养基质置于水泥转化池内;

步骤(4)、在蚯蚓培养基质上按蚯蚓种苗:蚯蚓培养基质=2-3:10的重量比比例放入蚯蚓种苗,置于25~30℃、湿度60~75%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每隔5天添加一次酒精渣,45天后,将蚯蚓培养基质及其内部的蚯蚓整体烘干、磨碎,做成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基质;

步骤(5)、根据食用菌栽培需要,将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基质与锯木屑、棉籽壳、麸皮、蔗糖、石膏粉和水等按不同比例组合,做成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

步骤(1)所述的食用菌菌渣为袋式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残渣。

步骤(2)所述的木薯残渣为用木薯提取酒精后的残余物。

步骤(3)所述的水泥转化池规格为120cm×60cm×20cm。

步骤(5)所述的食用菌包括袋式栽培食用菌,如平菇、金针菇、灰树花、杏鲍菇、白灵菇、毛木耳、猴头菇、香菇、蛹虫草;还包括覆土式栽培的食用菌,如竹荪和鸡腿菇。

蚯蚓是一种理想的生物转化材料,其生长迅速,可适应各种饲料和环境,并且作为饲用蛋白添加剂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达72%,含有多种氨基酸,是一种高蛋白质生物。

将含有蚯蚓的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基质再与传统培养方法中所用到的锯木屑、棉籽壳、麸皮、玉米芯、蔗糖、石膏粉、水等按不同比例组合,做成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蚯蚓将食用菌菌渣转化成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解决了食用菌菌渣无法循环利用问题,制备的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降低食用菌的培养成本,提高了食用菌的重量和大小,既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步骤(1)、杏鲍菇菌渣晒干粉碎后,用20目筛网筛选;

步骤(2)、将筛选后的杏鲍菇菌渣粉60kg、腐殖土20kg、木薯残渣20kg混匀,然后按照重量比加入1kg的em菌原液,再按重量比加入45kg的水,混匀后,制成蚯蚓培养基质;

步骤(3)、取50kg蚯蚓培养基质置于水泥转化池内;

步骤(4)、在蚯蚓培养基质上接入10kg蚯蚓种苗,每隔5天添加一次酒精渣,45天后将蚯蚓培养基质连同内部的蚯蚓整体烘干、磨碎,做成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基质;

步骤(5)、将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质基质、棉籽皮、锯木屑、蔗糖、石膏粉按照40:30:28:1:1的比例做成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

实施例2

步骤(1)、金针菇菌渣晒干粉碎后,用20目筛网筛选;

步骤(2)、将筛选后的金针菇菌渣粉50kg、腐殖土30kg、木薯残渣20kg混匀,然后按照重量比加入1kg的em菌原液,再按重量比加入42kg的水,混匀后,制成蚯蚓培养基质;

步骤(3)、取30kg蝇蛆培养基质置水泥转化池内;

步骤(4)、在蚯蚓培养基上9kg蚯蚓种苗,每隔5天添加一次酒精渣,45天后,将蚯蚓培养基质及其内部的蚯蚓整体烘干、磨碎,做成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基质;

步骤(5)、将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质基质、棉籽皮、锯木屑、蔗糖、石膏粉按照45:38:25:2:1的比例做成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

实施例3

步骤(1)、平菇菌渣晒干粉碎后,用20目筛网筛选;

步骤(2)、将筛选后的平菇菌渣粉40kg、腐殖土40kg、木薯残渣20kg混匀,然后按照重量比加入1kg的em菌原液,再按重量比加入50kg的水,混匀后,制成蚯蚓培养基质;

步骤(3)、取100kg蚯蚓培养基质置于水泥转化池内;

步骤(4)、在蚯蚓培养基上放入25kg蚯蚓种苗,每隔5天添加一次酒精渣,45天后,将蚯蚓培养基质及其内部的蚯蚓整体烘干、磨碎,做成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基质;

步骤5、将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质基质、棉籽皮、麸皮、石膏粉按照50:20:12:2的比例做成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蚯蚓将食用菌菌渣转化成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食用菌菌渣晒干粉碎后,用20目筛网筛选,食用菌菌渣、腐殖土与木薯残渣以重量比4‑6:2‑4:2的比例混匀,按原料总重量比加入1%的EM菌原液,40‑50%的水,制成蚯蚓培养基质;将蚯蚓培养基质置于水泥转化池内;按蚯蚓种苗:蚯蚓培养基质=2‑3:10的重量比放入蚯蚓种苗,置于25‑30℃、湿度60~75%的条件下培养,每隔5天添加一次酒精渣,45天后,将蚯蚓培养基质及蚯蚓整体烘干、磨碎;与锯木屑、棉籽壳、麸皮、蔗糖、石膏粉和水等按不同比例组合,做成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本发明解决了食用菌菌渣无法循环利用问题,制备的高蛋白食用菌培养基降低食用菌的培养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苏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冰
技术研发日:2019.04.02
技术公布日:2019.0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