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8569发布日期:2019-09-06 22:16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的三元杀菌组合物,还涉及该三元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大豆、小麦、水稻、果树、蔬菜病害上的应用,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百菌清(chlorothalonil,化学名称:2,4,5,6一四氯一1,3一苯二甲腈)是一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百菌清能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体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结合,破坏酶的活力,使真菌细胞的代谢受到破坏而丧失活力。百菌清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作物受到真菌的侵害,用于防治各种真菌病害,如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黑斑病等。

肟菌酯(trifloxystrobin,化学名称:(2z)-2-甲氧基亚氨基-2-[2-[[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是从天然产物strobilurins中提取的、作为杀菌剂先导化合物成功地开发的一种新的含氟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肟菌酯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除对白粉病、叶斑病有特效外,对锈病、霜霉病、立枯病、苹果黑腥病有良好的活性;因其在土壤、水中可快速降解,因此对作物安全,对环境安全。

环唑醇(cyproconazole,化学名称:2-(4-氯苯基)-3-环丙基-1-(1h-1,2,4-三唑-1-基)丁-2-醇)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禾谷类作物、咖啡、甜菜、果树和葡萄上的白粉菌目、柄锈菌属、喙孢属、壳针孢菌属、黑星菌属菌均有效,与其它杀菌剂混用能很好防治谷类眼点病、叶斑病和网斑病,防治麦类锈病持效期为4-6周,防治白粉病持效期为3-4周。

单一杀菌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对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通过大量试验,确定最佳增效复配比例,以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百菌清与肟菌酯、环唑醇作用机理不同,同时兼具治疗和保护性能,如何将三者复配起到好的效果,将会克服单一菌剂单来的不足,而有关百菌清、肟菌酯与环唑醇的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性能优良,将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三者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杀菌效果优异,避免了病害产生抗药性,增加了药物持效期,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大豆、小麦、水稻、蔬菜、果树病害中的应用,该杀菌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提高了杀菌效率,对锈病、纹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病害具有很好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含有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药物活性成分,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的重量比为5-15:0.3-3:1,经试验验证,在该重量比范围内,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的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协同作用,优选的,当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的重量比为15:1-2:1时,增效作用更佳,当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的重量比为15:2:1时,杀菌效果最佳。

进一步的,上述杀菌组合物中,除了药物活性成分外,还含有辅料,根据现有技术的报道,可以制成各种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例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根据剂型的不同,所选择的辅料不同。辅料可以从现有技术报道的辅料中选择,但辅料的不同会造成剂型性能和杀菌效果的差异。

进一步的,在得到上述药物活性成分的基础上,本发明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成功研制出了适合于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三元杀菌组分的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剂型。并且,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筛选出了分散剂、润湿剂、增稠稳定剂等辅料,使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的性能和杀菌效果都很好。

进一步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时,杀菌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药物活性成分18-86.4%(优选36%-81%,更优选54%-72%)、分散剂4-10%、润湿剂2-10%、崩解剂1-10%,填料余量。优选的,杀菌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药物活性成分18-86.4%(优选36%-81%,更优选54-72%)、分散剂6-9%、润湿剂3-5%、崩解剂5%,填料余量。

进一步的,上述水分散粒剂中,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苯酚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和聚羧酸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剂的作用是使有效成分颗粒均匀分散,阻止团聚,当分散剂为质量比1:3-4:4-5的聚羧酸钠盐、木质素磺酸钠和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的混合物时,水分散粒剂的分散性能最佳,各药物活性成分无团聚、沉淀现象,分散性好、悬浮率高,更利于杀菌效果的发挥。本发明所用的聚羧酸钠盐可以是聚丙烯酸钠盐或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所得的聚羧酸钠盐,性能相近。

进一步的,上述水分散粒剂中,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a-磺基脂肪酸甲酯、十四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a-烯烃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bx、脂肪酸硫酸盐和脂肪酸酯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的作用是改善有效成分颗粒表面亲水性,提高与水的亲和度,同时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当润湿剂为质量比1:1-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混合物时,水分散粒剂的润湿性能最佳,各药物活性成分崩解快速、无沉淀现象,崩解性好、悬浮率高,药液的表面张力降低,易于与病害接触,更利于杀菌效果的发挥。

进一步的,上述水分散粒剂中,所述崩解剂为硫酸钾、羟甲基纤维素钠、氯化钾、磷酸氢二铵、尿素、硫酸钠、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崩解剂的作用是加快颗粒崩解,并改善水质,当崩解剂为质量比1:2-3:1-2的硫酸铵、尿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混合物时,水分散粒剂的崩解性能最佳,各药物活性成分崩解快速,改善水质,更利于杀菌效果的发挥。

进一步的,上述水分散粒剂中,所述填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滑石粉、凹凸棒土、硅藻土、白炭黑、玉米淀粉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质量比1-3:1的高岭土和玉米淀粉的混合物。

当水分散粒剂选择上述辅料组分和含量时,可以得到稳定性好、性能优异的水分散粒剂剂型,并且可以充分发挥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的药效。上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百菌清、环唑醇、肟菌酯、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至粒径20-40μm后,再混合均匀,加入总物料15-20wt%的水进行捏合,捏合后进行挤压造粒,所得颗粒40-50℃烘干,即得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产品。

组合物为悬浮剂时,以水为溶剂,杀菌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药物活性成分180-864g/l、分散剂20-100g/l、湿润剂10-100g/l、消泡剂1-10g/l、增稠稳定剂0.1-10g/l、抗冻剂1-50g/l、水为余量。优选各组分含量为:药物活性成分360-810g/l、分散剂60-80g/l、湿润剂20-50g/l、消泡剂2-8g/l、增稠稳定剂0.5--5g/l、抗冻剂20-40g/l、水为余量。更优选各组分含量为:药物活性成分540-720g/l、分散剂60-80g/l、湿润剂20-40g/l、消泡剂2-5g/l、增稠稳定剂0.5-2.0g/l、抗冻剂20-30g/l、水为余量。

进一步的,上述悬浮剂中,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和聚羧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剂的作用是使有效成分颗粒均匀分散,阻止团聚,当分散剂为质量比2-3:1:1的聚羧酸铵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的混合物时,悬浮剂的分散性能最佳,各药物活性成分无团聚、沉淀现象,分散性好、悬浮率高,更利于杀菌效果的发挥。本发明所用的聚羧酸铵盐主要是聚丙烯酸铵盐。

进一步的,上述悬浮剂中,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磷酸盐和拉开粉bx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的作用是改善有效成分颗粒表面亲水性,当润湿剂为质量比2-3:1的磷酸盐和烷基萘磺酸钠的混合物时,悬浮剂的润湿性能最佳,各药物活性成分更利于分散到水中、无沉淀现象,有利于形成均匀的液体,更利于杀菌效果的发挥。本发明所用的烷基萘磺酸钠主要为c6-c15的烷基萘磺酸钠。

进一步的,上述悬浮剂中,所述的消泡剂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和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质量比3-4:1的硅酮类化合物和硅油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上述悬浮剂中,所述的增稠稳定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阿拉伯胶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增稠稳定剂的作用是增加体系粘稠度,阻止有效成分沉降,当增稠稳定剂为黄原胶时,所得悬浮剂稳定性能更佳。

进一步的,上述悬浮剂中,所述的抗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抗冻剂为乙二醇时,所得悬浮剂流动性能更佳。

当悬浮剂选择上述辅料组分和含量时,可以得到稳定性好、性能优异的悬浮剂剂型,并且可以充分发挥百菌清、肟菌酯和环唑醇的药效。上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增稠稳定剂、抗冻剂、水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百菌清、环唑醇、肟菌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得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产品。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既具有百菌清、环唑醇、肟菌酯的自身功效,通过复配又具有了很好的增效作用,杀菌效果更显著,可以用于防治大豆、小麦、水稻、蔬菜、果树中的病害,尤其是对锈病、纹枯病、褐斑病、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大豆、小麦锈病有特效。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药物活性成分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三者进行复配,这三者属于三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三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且扩大了杀菌谱,提高了杀菌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用于防治大豆、小麦、水稻、蔬菜、果树中的病害,尤其是对锈病、纹枯病、褐斑病、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大豆、小麦锈病有特效。

2、本发明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三元杀菌组合物在特定配比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用药量小,避免了病害的抗药性,延长了药物持效期,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3、本发明组合物可制成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通过辅料的选择可以得到稳定性好、性能优异的水分散粒剂及悬浮剂剂型,并很好的促进了药物活性成分的药效发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如无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72%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

配方为:百菌清60%、肟菌酯8%、环唑醇4%、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盐0.9%、木质素磺酸钠3.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4.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5%、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5%、崩解剂硫酸铵1%、尿素3%、羟甲基纤维素钠1%、填料高岭土和玉米淀粉1:1混合物加至100%。

制备方法为:将百菌清、环唑醇、肟菌酯、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至粒径20-40μm后,再混合均匀,加入总物料15-20wt%的水进行捏合,捏合后进行挤压造粒,所得颗粒40-50℃烘干,即得72%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286.4%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

配方为:百菌清72%、肟菌酯9.6%、环唑醇4.8%、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盐1.0%、木质素磺酸钠3.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5.0%、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5%、崩解剂硫酸铵1%、羟甲基纤维素钠1%、尿素3%、填料高岭土和玉米淀粉1:1混合物加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68%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

配方为:百菌清60%、肟菌酯4%、环唑醇4%、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盐1.0%和木质素磺酸钠3.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4.0%、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崩解剂硫酸铵1%、羟甲基纤维素钠1%、尿素3%、填料高岭土和玉米淀粉1:1混合物加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34%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

配方为:百菌清28.4%、肟菌酯2.8%、环唑醇2.8%、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盐0.9%、木质素磺酸钠3.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4.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崩解剂硫酸铵1%、羟甲基纤维素钠2%、尿素2%、填料高岭土和玉米淀粉1:1混合物加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36%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

配方为:百菌清28.4%、肟菌酯5.7%、环唑醇1.9%、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盐1.0%、木质素磺酸钠3.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5.0%、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5%、崩解剂硫酸铵1%、羟甲基纤维素钠1%、尿素3%、填料高岭土和玉米淀粉3:1混合物加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18%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

配方为:百菌清14.4%、肟菌酯0.9%、环唑醇2.7%、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盐0.9%、木质素磺酸钠3.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4.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0%、崩解剂硫酸铵1%、羟甲基纤维素钠1%、尿素3%、填料高岭土和玉米淀粉1:1混合物加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72%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

配方为:百菌清60%、肟菌酯8%、环唑醇4%、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盐0.9%、木质素磺酸钠3.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4.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崩解剂氯化钙0.5%、磷酸氢二铵0.5%、填料白炭黑和滑石粉1:1混合物加至100%。

实施例868%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

配方为:百菌清60%、肟菌酯4%、环唑醇4%、分散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5%和烷基苯酚磺酸钠4%、润湿剂a-烯烃磺酸钠2.0%、拉开粉bx2.0%、崩解剂硫酸铵1%、羟甲基纤维素钠1%、尿素3%、填料高岭土和玉米淀粉1:1混合物加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72%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

配方为:百菌清60%、肟菌酯8%、环唑醇4%、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9.0%、润湿剂a-磺基脂肪酸甲酯2.0%、脂肪酸硫酸盐2%、崩解剂硫酸钠2%、硝酸铵1%、填料硅藻土和轻质碳酸钙1:1混合物加至100%。

实施例10180g/l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

配方为:百菌清150g/l、肟菌酯20g/l、环唑醇10g/l、分散剂聚丙烯酸铵盐36g/l、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12g/l、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12g/l、润湿剂磷酸钠13.3g/l、烷基萘磺酸钠6.7g/l、抗冻剂乙二醇20g/l、消泡剂硅酮类化合物1.6g/l、硅油0.4g/l,增稠稳定剂黄原胶2.0g/l,水作余量。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配方中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增稠稳定剂、抗冻剂、水,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环唑醇、肟菌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即得180g/l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

实施例11720g/l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

配方为:百菌清600g/l、肟菌酯80g/l、环唑醇40g/l、分散剂聚丙烯酸铵盐48g/l、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16g/l、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16g/l、润湿剂磷酸铵30g/l、烷基萘磺酸钠10g/l、抗冻剂乙二醇20g/l、消泡剂硅酮类化合物1.6g/l、硅油0.4g/l,增稠稳定剂黄原胶0.5g/l,水作余量。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2540g/l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

配方为:百菌清450g/l、肟菌酯45g/l、环唑醇45g/l、分散剂聚丙烯酸铵盐48g/l、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16g/l、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16g/l、润湿剂磷酸钠30g/l、烷基萘磺酸钠10g/l、抗冻剂乙二醇25g/l、消泡剂硅酮类化合物1.5g/l、硅油0.5g/l,增稠稳定剂黄原胶1.0g/l,水作余量。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3680g/l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

配方为:百菌清536g/l、肟菌酯108g/l、环唑醇36g/l、分散剂聚丙烯酸铵盐40g/l、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20g/l、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盐20g/l、润湿剂磷酸钾30g/l、烷基萘磺酸钠10g/l、抗冻剂乙二醇20g/l、消泡剂硅酮类化合物1.6g/l、硅油0.4g/l,增稠稳定剂黄原胶0.5g/l,水作余量。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4360g/l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

配方为:百菌清284g/l、肟菌酯19g/l、环唑醇57g/l、分散剂聚丙烯酸铵盐36g/l、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12g/l、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12g/l、润湿剂磷酸钠13.3g/l、烷基萘磺酸钠6.7g/l、抗冻剂乙二醇20g/l、消泡剂硅酮类化合物1.6g/l、硅油0.4g/l,增稠稳定剂黄原胶1.0g/l,水作余量。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5810g/l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

配方为:百菌清714g/l、肟菌酯48g/l、环唑醇48g/l、分散剂聚丙烯酸铵盐48g/l、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16g/l、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16g/l、润湿剂磷酸钠30g/l、烷基萘磺酸钠10g/l、抗冻剂乙二醇30g/l、消泡剂硅酮类化合物3.75g/l、硅油1.25g/l,增稠稳定剂黄原胶0.5g/l,水作余量。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6720g/l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

配方为:百菌清600g/l、肟菌酯80g/l、环唑醇40g/l、分散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60g/l、木质素磺酸钠20g/l、润湿剂拉开粉bx15g/l、十二烷基硫酸钠35g/l、抗冻剂丙二醇30g/l、消泡剂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8g/l,增稠稳定剂阿拉伯胶0.5g/l,聚乙烯醇2g/l,水作余量。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7720g/l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

配方为:百菌清600g/l、肟菌酯80g/l、环唑醇40g/l、分散剂聚丙烯酸铵盐50g/l、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50g/l、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l、木质素磺酸钠60g/l、抗冻剂丙三醇5g/l、消泡剂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5g/l,增稠稳定剂硅酸镁铝10g/l,水作余量。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

对上述实施例制备的水分散粒剂的质量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1。

其中,崩解时间的检测方法是:加100ml标准水于100ml量筒中,置于25℃水浴中恒温使用。准确称取2.0-2.1g左右的样品,倒入量筒中,不搅动。按动秒表,以2s/次的速度翻转量筒,同时旋转量筒,将粘壁的颗粒也要分散下来,待40s时可以停止翻转。将量筒横直,观察筒身和底部是否有未完全崩解颗粒。若有少量可再翻转几次,若较多直到60s时停止。再观察筒身和底部,若此时60s仍有未崩解颗粒,视为崩解不合格。崩解实验完成后,将量筒中的料液转移到400目标准筛,再肉眼观察是否还有未崩解颗粒。如果筛分情况与崩解实验有较大出入,应重新做崩解实验。

悬浮率的检测方法是:cipacmt168。

筛分的检测方法是:cipacmt59.3。

热储稳定性的检测方法是:cipacmt46.1.3。

表1水分散粒剂产品质量变化

从上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得水分散粒剂悬浮率可以达到80%以上,崩解时间可以达到80s以下,其中使用优选助剂的实施例1-6的水分散粒剂性能更佳。从实施例1-6可以看出,在选择优选助剂成分和含量的情况下,药物活性成分在18-86.4%范围变化时,最优选药物活性成分54-72%的水分散粒剂性能最佳,药物活性成分在72%以上和36%以下时水分散粒剂性能却稍受影响。药物活性成分在36%以下时,填料占比大,会影响悬浮和分散效果,药物活性成分在72%以上时,助剂占比减少,会影响制剂的性能。从实施例1、3、7、8、9可以看出,在普通助剂的情况下,所得水分散粒剂性能比较差,替换助剂也无明显效果改善,这说明优选助剂的成分和含量对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水分散粒剂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普通助剂则无。

对上述实施例制备的悬浮剂的质量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2。

悬浮率的检测方法是:cipacmt168。

热储稳定性的检测方法是:cipacmt46.1.3。

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悬浮剂产品质量变化

从上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得悬浮剂外观符合要求,悬浮率可达89%以上,热稳定好,其中使用优选助剂的实施例10-15的悬浮剂性能更佳。从实施例10-15可以看出,在选择优选助剂的情况下,随着药物含量浓度的增加,所用助剂的比例呈增加趋势,在优选助剂的优选使用含量内,悬浮剂的性能相对较好。从实施例11、16、17可以看出,在采用普通助剂情况下,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一样时所得悬浮剂性能差异较大,替换普通助剂也无明显效果改善,这说明选择优选助剂成分和含量时,对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悬浮剂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普通助剂则无。

产品性能测试

一、对大豆锈病的防治情况进行药效试验,本实验安排在潍坊本地进行。

1.所用药剂

实验药剂: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制剂。

对照药剂:75%百菌清水分散粒剂(市购)、5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市购)、60%环唑醇水分散粒剂(自制,配方:环唑醇60%、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盐0.9%、木质素磺酸钠3.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4.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崩解剂硫酸铵1%、尿素3%、羟甲基纤维素钠1%、填料高岭土和玉米淀粉1:1混合物加至100%)。

2.试验方法

于大豆田大豆锈病发病初期喷雾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3次。实验时选择20块平行实验区域,实验区每块区域按照表3进行施药。施药方法:按照有效成分用量计算每块试验区域所需实施例的制剂用药量,采用人工方式均匀喷洒(每公顷施药用水量为450kg)在试验区域,对照药剂同样按照相同方式施药。施药当天上午天气晴,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13℃。同时选择1块区域为对照区,不进行药物喷洒。

每小区对照线法5点取样调查20株,每株调查上、中、下各4片叶,记录总叶片数及各级病叶数。

分级方法: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

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

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5%以上;

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下次施药前及末次施药后7-14d调查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

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3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复配制剂防治大豆锈病药效试验

由表3可以看出,百菌清和肟菌酯与环唑醇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大豆锈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使用优选助剂的实施例防效要优于其他实施例,并对大豆锈病防效达90%以上。

二、对小麦锈病的防治情况进行药效试验,本实验安排在聊城莘县进行。

1.所用药剂

实验药剂: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制剂。

对照药剂:40%百菌清悬浮剂(市购)、4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市购)、40%环唑醇悬浮剂(市购)。

2.试验方法

于小麦田小麦锈病发病初期喷雾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3次。实验时选择11块平行实验区域,实验区每块区域按照表4进行施药。施药方法:按照有效成分用量计算每块试验区域所需实施例的制剂用药量,采用人工方式均匀喷洒(每公顷施药用水量为450kg)在试验区域,对照药剂同样按照相同方式施药。施药当天上午天气晴,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11℃。同时选择1块区域为对照区,不进行药物喷洒。

每小区对照线法5点取样调查20株,每株调查上、中、下各4片叶,记录总叶片数及各级病叶数。

分级方法: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

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

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5%以上;

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下次施药前及末次施药后7-14d调查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

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4百菌清、肟菌酯、环唑醇复配制剂防治小麦锈病药效试验

由表4可以看出,百菌清、肟菌酯与环唑醇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锈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均优于对照药剂,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