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低聚肽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2507发布日期:2020-04-03 17:5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海参低聚肽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诱导厚壳贻贝稚贝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参低聚肽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厚壳贻贝(mytiluscoruscus),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贻贝目(mytilodia),贻贝科(mytilidae),是我国重要的海产贝类养殖品种,分布于黄海、渤海和东海沿岸。厚壳贻贝营养价值较高,具有开阔的养殖前景和市场开发潜力。在厚壳贻贝生活史中,浮游生活阶段的后期,眼点幼虫会附着变态成为稚贝,并最终发育为成贝。在稚贝生长为成贝的过程中,当环境发生变化,厚壳贻贝稚贝能够自行切断足丝,开始爬行并重新选择适宜的附着基进行再次附着。厚壳贻贝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水贝类养殖品种,其苗种主要依靠天然苗种和半人工采苗获得。近年来,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天然苗种无法满足厚壳贻贝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解决种苗问题和探索诱导厚壳贻贝附着物质等生物工程技术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参低聚肽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海参低聚肽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海参低聚肽进行酶解、膜分离、电渗析和膜浓缩得到海参低聚肽粉,海参低聚肽粉溶于灭菌海水中,得到海参低聚肽溶液。

其中,海参低聚肽溶液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1mg/ml、0.3mg/ml、0.5mg/ml、1.0mg/ml和2.0mg/ml。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海参低聚肽具有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活性,不同浓度的海参低聚肽溶液对稚贝的诱导活性有所不同,在初始浓度为0.5mg/ml时,海参低聚肽对稚贝附着的诱导率最高,当海参低聚肽的浓度高于0.5mg/ml时,对稚贝附着的诱导率显著下降,因此海参低聚肽最适添加浓度为0.5mg/ml。故本发明对改善厚壳贻贝附着质量以及对厚壳贻贝的人工养殖均提供了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不同初始浓度的海参低聚肽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诱导作用示意图(纵坐标settlement为附着率,横坐标concentration为浓度)。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参低聚肽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海参低聚肽溶解于海水中直接作用厚壳贻贝稚贝,其作用效果更直接。而海洋希瓦氏细菌是通过形成微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进行诱导,因此,诱导厚壳贻贝稚贝的物质不同,作用原理也不同。

本发明的海参低聚肽来源于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具体生产过程为:取干燥、粉碎后的刺参,按料液比1:10(g/ml)加入纯水,在48℃,ph值为8.5的条件下加入复合蛋白酶搅拌酶解4h,灭酶,过膜分离、电渗析、膜浓缩及喷雾干燥得到分子量在1000da以下的刺参低聚肽粉,因其分子量小,具有易于溶解和吸收的特点。

本发明的海参低聚肽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诱导实验如下。主要步骤是称取海参低聚肽粉末溶于灭菌海水中,充分搅拌后制成海参低聚肽溶液,使初始浓度分别为0.1mg/ml、0.3mg/ml、0.5mg/ml、1.0mg/ml和2.0mg/ml。每个培养皿中放入一枚灭菌载玻片,向培养皿中加入海参低聚肽溶液及10只厚壳贻贝稚贝(壳长0.71±0.05mm;壳高0.43±0.06mm),在48h时记录稚贝的附着率,即载玻片上附着的稚贝个数占该培养皿中稚贝总个数的百分比。

研究发现该海参低聚肽具有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活性,如图1所示,不同浓度的海参低聚肽溶液对稚贝的诱导活性也有所不同,在初始浓度为0.5mg/ml时,海参低聚肽对稚贝附着的诱导率最高,比空白对照组的附着率提高了66.7%,当海参低聚肽的浓度高于0.5mg/ml时,对稚贝附着的诱导率显著下降。由此可得,海参低聚肽具有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作用,且最适添加浓度为0.5mg/ml。因此,本发明对改善厚壳贻贝附着质量以及对厚壳贻贝的人工养殖均提供了理论依据。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容易的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方式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