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林用挖坑机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1030发布日期:2020-09-18 17:3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林用挖坑机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坑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林用挖坑机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挖坑机,是山地,丘岭,沟壑区植树造林,施肥快速挖坑的专用机械,挖坑机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广泛应用于植树造林,栽种果林、篱笆、及秋季给果树施肥等,其动力强劲有力,外形美观,操作舒适,劳动强度低,适合各种地形,效率高,便于野外田地作业,挖坑机的固定机构就是用于连接机体和把手的位置,现有挖坑机的固定机构只用于连接机体和把手,通过握住把手防止机体倒塌,当固定机构受力不均衡倾斜,挖坑时机体负荷严重,或者意外脱手时,容易发生意外损伤人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造林用挖坑机的固定机构,解决了固定机构受力不均衡倾斜,挖坑时机体负荷严重,或者意外脱手时,容易发生意外损伤人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造林用挖坑机的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通孔、第一连接把手、第二连接把手、保护套和支撑装置,所述连接板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把手左端与连接板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把手右端与连接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把手和第二连接把手顶部均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保护套,所述支撑装置顶部与第一连接把手和第二连接把手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由横杆、支撑杆、顶盖、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固定锥、压杆、滑块和固定装置组成,所述横杆左右两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与顶盖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底部左端底部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支撑杆前端顶部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固定锥顶部与支撑杆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锥左端与压杆右端焊接,所述滑块设置于支撑杆内部,且沿着第二滑槽上下滑动,所述滑块前端与固定装置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内表面与第二连接把手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由底部箍块、卡扣、弹簧、顶部箍块和卡槽组成,所述底部箍块左端内部与卡扣中部通过插销转动连接,所述卡扣顶部右侧与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底部箍块右端顶部与顶部箍块右端底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顶部箍块左端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底部与卡扣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箍块左端与滑块前端螺栓连接,所述顶部箍块和底部箍块内表面与第二连接把手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锥的长度与第一滑槽的长度均为25cm,且压杆沿着第一滑槽上下滑动的距离也为25c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顶部内表面与底部内表面均设置有内螺纹,且内螺纹大小与顶盖底部设置的外螺纹大小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箍块右端沿着底部箍块右端顶部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270度。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底部设置有弧形的凸块,且凸块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中部通过插销沿着底部箍块左端内侧的旋转角度为0-30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锥外表面镀有一层致密的氧化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锥的材质为:sk5和金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固定机构受力不均衡倾斜,挖坑时机体负荷严重,或者意外脱手时,容易发生意外损伤人体的问题,通过在第一连接把手和第二连接把手的底部设置了支撑装置,将连接于支撑杆底部的顶盖旋下与支撑杆顶部进行螺纹连接,然后对压杆施加拉力,将固定锥由支撑杆内部滑出,然后用脚对压杆施加压力,将固定锥刺入地面,然后对开启挖坑机对第一连接把手和第二连接把手施加压力,使第一连接把手和第二连接把手通过滑块沿着第二滑槽垂直向下挖坑,脱手时,由脚下踩住的压杆进行固定,达到减轻机体负荷,防止倒塌损伤人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板-1、通孔-2、第一连接把手-3、第二连接把手-4、保护套-5、支撑装置-6、横杆-61、支撑杆-62、顶盖-63、第一滑槽-64、第二滑槽-65、固定锥-66、压杆-67、滑块-68、固定装置-69、底部箍块-691、卡扣-692、弹簧-693、顶部箍块-694、卡槽-69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林用挖坑机的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1、通孔2、第一连接把手3、第二连接把手4、保护套5和支撑装置6,连接板1顶部设置有通孔2,第一连接把手3左端与连接板1右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把手4右端与连接板1左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把手3和第二连接把手4顶部均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保护套5,支撑装置6顶部与第一连接把手3和第二连接把手4底部固定连接,支撑装置6由横杆61、支撑杆62、顶盖63、第一滑槽64、第二滑槽65、固定锥66、压杆67、滑块68和固定装置69组成,横杆61左右两端设置有支撑杆62,支撑杆62顶部与顶盖63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支撑杆62底部左端底部设置有第一滑槽64,支撑杆62前端顶部设置有第二滑槽65,固定锥66顶部与支撑杆62底部活动连接,固定锥66左端与压杆67右端焊接,滑块68设置于支撑杆62内部,且沿着第二滑槽65上下滑动,滑块68前端与固定装置69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装置69内表面与第二连接把手4底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69由底部箍块691、卡扣692、弹簧693、顶部箍块694和卡槽695组成,所述底部箍块691左端内部与卡扣692中部通过插销转动连接,卡扣692顶部右侧与弹簧693左端固定连接,底部箍块691右端顶部与顶部箍块694右端底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顶部箍块694左端底部设置有卡槽695,卡槽695底部与卡扣692顶部固定连接,底部箍块691左端与滑块68前端螺栓连接,顶部箍块694和底部箍块691内表面与第二连接把手4底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锥66的长度与第一滑槽64的长度均为25cm,且压杆67沿着第一滑槽64上下滑动的距离也为25cm,方便将固定锥66收入支撑杆62内部。

其中,所述支撑杆62顶部内表面与底部内表面均设置有内螺纹,且内螺纹大小与顶盖63底部设置的外螺纹大小相互匹配,方便通过顶盖63固定固定锥66。

其中,所述顶部箍块694右端沿着底部箍块691右端顶部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270度,方便进行开关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卡扣692底部设置有弧形的凸块,且凸块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防滑纹,方便滑动凸块使卡扣692进行旋转与卡槽695分离。

其中,所述卡扣692中部通过插销沿着底部箍块691左端内侧的旋转角度为0-30度,方便进行分离和扣紧顶部箍块694。

其中,所述固定锥66外表面镀有一层致密的氧化涂层,防止固定锥66被氧化腐蚀。

其中,所述支撑杆62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锻造具有超高的强度、硬度,耐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性耐热、耐高温。

其中,所述固定锥66的材质为:sk5和金钢锻造而成,高频淬火,整体热度处理,硬度高。

工作原理:首先将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将连接于支撑杆62底部的顶盖63旋下与支撑杆62顶部进行螺纹连接,然后对压杆67施加拉力,使压杆67沿着第一滑槽64向下滑动,将固定锥66由支撑杆62内部滑出,然后用脚对压杆67施加压力,将固定锥66刺入地面进行固定,然后对开启挖坑机对第一连接把手3和第二连接把手4施加压力,使固定装置69受力通过滑块68沿着第二滑槽65垂直向下滑动,通过挖坑机底部设置的钻头转动进行挖坑,挖坑过程中钻头始终与地面垂直,防止倾斜,造成机体负荷,同时由脚下踩住的压杆67将支撑杆62进行固定,防止机体倒塌,损伤人体,当使挖坑毕后,通过对卡扣692底部施加压力,使弹簧693压缩,卡扣692顶部与卡槽695分离,然后对顶部箍块694施加拉力使顶部箍块694沿着底部箍块691转动打开,与第一连接把手3和第二连接把手4进行分离,然后抽出固定锥66,将泥土进行清理,通过对压杆67施加拉力,使其沿着第一滑槽64向上滑动将固定锥66收入支撑杆62内部,然后取下顶部的顶盖63,与支撑杆62底部进行螺纹连接,防止固定锥66滑出损伤人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